【晓荷·暖】白生生的鬼子姜(散文)
我十岁那年,我们一家来到承德。邻居邹娘家的院子,和我家院子中间没有围墙。两家就和一家一样,看啥都一清二楚。邹娘喜欢在院子里养花,因此,家里的院子里,各种植物的花种满了一院子。母亲也喜欢养花,但只养了几盆茉莉,院子的空地上都种了一些青菜,犄角旮旯处,母亲种了一堆一堆的鬼子姜。鬼子姜皮实、禁活,开花是黄色,它的盘子像向日葵。
我们一家人都爱吃鬼子姜咸菜,它腌咸菜腌好了是白生生的,吃起来脆爽可口。尤其切成丝,在淋上几滴香油,加几滴醋,爱吃辣椒的在炸点辣椒花椒油,吃起来很下饭,但腌鬼子姜似乎很娇嫩,腌不好的话或碰上铁器它会变黑。我们自从和邹娘家成了邻居,母亲还送了邹娘一个小口的大肚子坛子,教她腌咸菜。但邹娘腌咸菜总腌不好。同样的食材,同样的方法经她手以后,咸菜放进坛子里没几天,准保就烂了。鬼子姜更别说了还没等腌透呢,就都变成了黑乎乎的了。而且吃起来还不脆,有股酸酸的味道。母亲说,那是邹娘放坛子的位置不通风,而且她喜欢三天两头用手去翻动,这样的话,它们外皮是咸了,但里面瓤还没入味就容易烂了。
邹娘家境殷实,邹娘的老伴在市政府上班,三个孩子也都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家里生活条件很好,家里从没自己动手腌过咸菜,想吃咸菜了都是去大超市买一些现成的。我们搬到家属院和她家做了邻居,刚开始都是母亲腌好了给她们家拿一些,邹娘的三个儿子吃后都说好吃。因为邹娘家境富有,大鱼大肉也有吃腻的时候,买的咸菜放了各种的佐料,有的还放了防腐剂,吃着毕竟不如自家腌的新鲜。所以,母亲就主动送了邹娘一个大肚子的坛子,并把自己家院子种的一些黄瓜、辣椒、鬼子姜之类送给她一些教她腌。慢慢的,邹娘终于学会了腌咸菜。每次她的三个儿子回家,都喜欢吃咸菜,每次离开家回城里工作,邹娘都会每人给装上一小罐。三个儿子带回城里,同事尝过都喜欢吃,带回去的往往是不够吃。
那年,我家也实在困难,邹娘也没少帮我家。她就给母亲出主意,让母亲腌好咸菜,干脆拿到城里市场卖。那年母亲刚来承德时,出去工作了一阵,大锤把腰砸坏了,休息一个月。没等腰伤好呢,就又去了工厂。可是没干多久,身体实在支撑不住,就不得不回到家里。邹娘的话,让母亲心头一亮。第二天,母亲就把家里腌好的几坛子咸菜捞了,坐着邹娘儿子开的车去了城里集市。邹娘的儿子在市里税务机关工作,他还帮母亲办了一个临时证件,在集市一个卖茶叶的门市一角,卖起了自家的咸菜。
市场里也有一份酱菜店,叫“邢家酱菜部”。他们家卖的咸菜都是批发来的,而且他们卖的咸菜时间久了看着样子不好看,吃起来也是那种齁嗓子的咸,不仅如此,而且品种也比较单一。母亲腌的咸菜品种多,而且鬼子姜腌的咸菜也属于稀罕物,城里人也很少见。所以,母亲来了之后,没过几天,人们就都来母亲的摊前买咸菜。一天下来,母亲带来的咸菜都会卖干净。而“邢家酱菜部”的咸菜越来越不好卖了。因此,邢家嫂子,有一天就把母亲告了,揭发母亲靠关系在市场卖东西,不符合卫生要求,没有健康证。因此,母亲的拿市场的秤,和咸菜也被没收了。
那天,母亲跑回家哭的很伤心。她说,这几天卖的咸菜都交罚款了,而且那个秤还是借邻居家的。如果她不去城里卖咸菜,没收的咸菜,够我们一家人吃一些日子了。
奶奶却说:“你说得不对!咱们干嘛就不能去城里卖咸菜呀?咱家的咸菜属于绿色食品,城里人稀罕,他们愿意买咱们的。咱们没错!”
母亲却说:“本来就是咱们做得不对!人家生意做得挺好的,咱干嘛要从中插一杠子,去抢人家生意呢?”
晚饭的时候,邹娘的儿子来家里了,他把秤给母亲拿了回来,还有那些没收的咸菜。母亲看见秤回来了,咸菜也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邹娘的儿子,还让母亲明天坐他的车去市里防疫站办个健康证,这样就没事了。母亲说:“谢谢你!我就不去城里凑那热闹了。我明天可以坐你车去市里集市一趟,和邢家商量一下,把我腌的咸菜批发给他们,让他们代我卖,这样就不会抢他们生意了。这样还可以帮到他们。”奶奶坚决不同意母亲这么做,奶奶说母亲:“你这是示弱,向恶势力低头!再说了,这样的话,咱家得少挣多少钱呀?”
母亲劝奶奶说:“我也从侧面打听了,邢家卖酱菜也有六七年了,邢家嫂子也确实不容易,养着一个脑瘫的儿子十七八岁了。这么多年来,她一直照顾孩子靠酱菜部生活。丈夫都嫌弃儿子和她离了婚,男人带走了家里的钱,就只给她留下来这个酱菜部。咱们也帮不上啥忙,但也不能抢人家生意呀?”
第二天,母亲带着两坛,腌得雪白脆爽的鬼子姜咸菜,去了邢家酱菜部。她把坛子轻轻放在柜台上,对邢家嫂子说:“这是我腌的鬼子姜,您尝尝。要是觉得行,以后我每天给您送,您帮我代卖就成。”
邢家嫂子看见母亲来了,一开始以为母亲是来找她打架的,随手抄起了桌子上的擀面杖。但听母亲这么说,就拿起一个鬼子姜尝了一口,眼神一下就亮了,说道:“大妹子,怪不得你抢了我的市场生意呢?你腌的鬼子姜,这手艺……真是没谁了!”
母亲笑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呀?自家院子种的,纯绿色的,不值什么。就是想着让更多的人尝个鲜。”
从此,母亲每天清早,都会把腌好的咸菜送到邢家铺子。渐渐地,“邢家酱菜部”因这独家风味的鬼子姜咸菜,生意红火起来。
后来,母亲回工厂上班了。为了真正能帮到邢家嫂子,母亲还特意教会了邢家嫂子,如何腌好鬼子姜。
每年秋深时,我家的院子里,母亲种的鬼子姜会开出一片片金灿灿的小黄花,像极了小小的向日葵。邢家嫂子都会骑着她的三轮车,来家里拉几筐鬼子姜回去,然后清洗放进大缸里腌制。那些白生生的鬼子姜在透亮的盐水里微微晃动,如同母亲那颗澄澈善良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