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 黄河滩区一日游(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 黄河滩区一日游(散文)


作者:吴贤德 布衣,18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发表时间:2025-11-18 11:55:15
摘要:郑州生活20多年了,多次想去黄河滩区转转,看一看大黄河的壮观和雄伟,欣赏欣赏黄河滩区风景,因为自己不会开车,乘坐公交车赚不方便和时间太长,一次次变成了梦想。

郑州生活20多年了,多次想去黄河滩区转转,看一看大黄河的壮观和雄伟,欣赏欣赏黄河滩区风景,因为自己不会开车,乘坐公交车赚不方便和时间太长,一次次变成了梦想。
   我们家居住的地方虽然距离黄河滩区不远,但至少有10年时间,没有去过黄河滩区了,说起我与黄河滩区的渊源。98年,我从豫南固始老家来到郑州,业余时间,喜欢摄影的我,星期天,总是挤出时间,背着摄影包,从花园路乘坐公交汽车,独自一人来到花园口黄河滩区瞎转悠。
   2015年6月,一天,我来到花园口黄河滩区游玩,中午,在一家游船上开设的渔家乐就餐时,发现服务员竟然当着游人的面,明目张胆的把游人吃剩下的饭菜,直接倒进黄河里。吃过午饭,我步滩区湿地时,发现这里临时搭建的厕所里的污水,通过挖的一条条暗沟排进了黄河。
   更为恶劣的是,这些渔家乐为了养鱼和为游人提供垂钓,把滩区湿地挖得千疮百出,滩区湿地变成了养鱼塘。除了渔家乐,滩区湿地上,还圈有跑马场、骆驼场、赛车场等娱乐场所,马粪尿、骆驼粪尿,露天厕所流出的人粪尿,垃圾遍地,滩区湿地环境卫生不仅差,植被也严重遭到人为破坏。
   认识我的朋友,好多都认为我是个多管闲事的人,包括我的好多亲戚,他们常常好心提醒说,多管闲事是个得罪人事,尽量少管。当时,我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良心,回到家里,我把偷拍的照片配上文说明,以“谁在污染我们的‘母亲河’”为题,发表在人民网、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上。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图片新闻发表后,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关注,纷纷刊发花园口“渔家乐餐馆”污染黄河的报道,并引起当地政府部门重视。2017年4月,终于对黄河滩区渔家乐饭店和游乐场下手,强行拆除掉滩区湿地里渔家乐和游乐场,黄河水资源得到了保护。
   黄河滩区湿地岸边,这些渔家乐餐馆的主人是谁?一次几个老乡聚会时,一位同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好心老乡提醒说,哥哥,以后去花园口黄河滩区湿地游玩和拍照,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一个人去,你知道黄河滩区湿地里,那些渔家乐老板都是什么地方的人,十家有九家都是我们信阳老乡开的。
   几天前,我带着孩子去花园口游玩,中午,在一家熟悉的老乡渔家乐就餐时,这位老乡问我认不认识你。我问他有啥事时,这个老板咬牙切齿地说,由于我的曝光政府要切割掉他们渔家乐游船,如果发现你去黄河滩区,他们砸烂你的相机,打断你的腿,把你扔到黄河喂鲤鱼。老乡好心警告说。
   我也是信阳人,老乡曝光老乡,砸了老乡们的生意,老乡们肯定恨透了我,换作我也会恨之入骨,老乡的提醒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回到家里,我把老乡的提醒告诉妻子,可把妻子吓坏了,妻子让我向她立下保证,为了我的个人生命安全,不再去黄河滩区多管闲事了。为了孩子,我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10多年过去了,如果不去黄河滩区湿地游玩,早已抛之脑后,没有印象了。10年没去黄河滩区,心中常常念叨。5天前,我和妻子约定,星期天,如果天气好了,开车一块去黄河滩区转转,如果天气不好了,咱们骑车到西流湖公园和贾鲁河去遛达遛达。
   星期六,吃过早饭,妻子打开窗子,看天空灰蒙蒙的,劝我不要去黄河滩区了。听妻子打退堂鼓,我向妻子保证,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说,今天郑州多云转晴天,10点钟过后,太阳肯定会出来是个好天气。妻子听我如此肯定,没有多说什么,开车带着我,向黄河滩区驶去。
   每次去黄河滩区,有个必去之处,就是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地方,去瞻仰毛主席的铜铸坐像。10年前,前往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地方,游人可以从游览区大门外,一条便道免费进入,今天便道不仅安装了铁门,并有保安值守,要去参观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地方,只能进入园区大门口购票处,购票前往了。
   进入园区,妻子向我建议,出来就是锻炼身体的,我们爬山去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地方,我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妻子建议。站在毛主席铜像边护栏边,向北方放眼望去,黄河铁路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之上。毛主席当年为啥要选择攀登小顶山顶视察黄河?我通过百度搜索也未能找到答案。
   离开毛主席视察黄河地来到山下小广场,由于园区面积太大,我和妻子不得不选择花20块钱乘坐游览车,游览车一票通用,可以换乘去园区各景点。我和妻子乘坐游览车来到黄河岸边,选择边走、边看、边玩徒步方式,步行到黄河铁路大桥处,妻子体力不支,只能选择在岸边短暂休息。
   按照来前规划的线路,上午,转完黄河文化公园,出园在马路边小餐馆填饱肚子,稍作短暂休息后,前往第二站,黄河滩区生态园甜柿采摘园。站在采摘园仰望远方,一望无际,挂满枝头火红的柿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好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大片红彤彤的柿园,映红半个蓝天。
   采摘园工作人员介绍,采摘园里的红柿子,全部为甜柿品种,当前正是柿子成熟品尝季节,园里柿子虽然免费品尝,但需要花10块钱购买入园票,园区免押金提供筐子和剪刀,采摘的柿子价格,出园按8块钱一斤,采摘5斤,减去10块钱购买的入园票,另收30块钱,停车免费。
   妻子出门以玩为主,我出门以拍照为主,妻子进入柿子采摘园,挤眉弄眼,举着手机摆弄着各种姿势,一边玩自拍,一边发朋友圈。我提着相机四处奔走寻找自已看好的镜头,回到家里,上传到电脑里,通过软件简单处理配上文字说明,再上传到签约图片库卖掉,换点小酒钱。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看着西下的太阳,我催促妻子赶快出园赶往下个目的地---花园口,汽车沿着黄河大堤前行,黄河滩区湿地真的好热闹,大堤之下,两侧滩区湿地,炊烟袅袅,一顶顶小帐篷,一张张小方桌上,摆放着烤鱼、烤肉……大人孩子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10年前,花园口黄河大堤公路两旁,还很少见流动摊点,今天被流动摊点拥挤得行路难。来到岸边小广场,扶栏向黄河滩区湿地望去,河岸和河床上,虽然不见当年的渔家乐餐馆了,但环境卫生仍然不容乐观。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了跑到岸边目睹黄河,游人只能从挂在扶栏边,一架狭窄的小铁梯爬上爬下。
   当年滩区湿地里和岸边渔家乐被拆解后,他们都去哪里?我徒步在大堤上,寻找当年渔家乐的踪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大堤揽客游览车尾部挂的小牌牌上,找到了渔家乐的踪迹,名字仍然叫“信阳XX渔家乐”餐馆,这些渔家乐餐馆从过去的滩区湿地转移到大堤外花园口。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成功的故事,也有很多遗憾的故事,当年,这些生存在黄河滩区湿地里的渔家乐餐馆,我就是不曝光他们,他们能生存到今天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肯定不能,为了保护母亲河的水资源不遭污染,我认为自已当年没有做错。再次翻看当年拍的照片,不知为啥心中有些遗憾。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和妻子结束了黄河滩区一日游。

共 27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篇以个人在郑州生活20余年的经历切入,通过“想去黄河滩却因交通不便屡次搁置”的遗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98年从固始到郑州,业余时间独自乘公交前往花园口摄影的往事,展现了作者对黄河滩区的深厚情感与探索欲,为后续揭示污染问题埋下伏笔。文章以2015年6月的一次游玩为转折点,详细记录了目睹污水直排、湿地破坏、垃圾污染等场景,通过具体细节(如服务员倒剩饭、暗沟排污、湿地千疮百孔)增强画面感和真实性。后续曝光、媒体报道、政府整治的过程形成完整叙事链,逻辑连贯。结尾部分引入威胁情节,将个人经历与社会问题结合,揭示了环保行动背后的阻力与风险。老乡的提醒和渔家乐老板的恐吓,既展现了地方利益链条的存在,也突出了作者作为“新闻人”的勇气与担当,赋予文章更深的社会批判性。这是一篇兼具个人叙事与社会批判的纪实文章,以亲历者视角揭露黄河滩区污染问题,通过媒体行动推动环境治理,展现了公民责任感与媒体监督的力量。语言朴实而有力,细节真实震撼,结尾的冲突情节赋予文章现实意义和警示价值。好文欣赏阅读。【丁香编辑:仇育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11-18 11:59:28
  在记录威胁后可补充一些当前黄河滩区的生态恢复现状,强调整治后的积极变化,为文章注入希望感,避免过度渲染冲突的负面氛围,传递向上的正能量,这是新闻工作者和文字爱好者都须规避的地方。
2 楼        文友:吴贤德        2025-11-18 16:14:24
  感谢仇育富老师的提示。
吴贤德,河南固始县人。曾从事记者,现为摄影师。
3 楼        文友:吴贤德        2025-11-18 16:47: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花园口广场扶栏向滩区湿地望去,过去岸边的渔家乐不见了,跑马场、骆驼场、赛车场、垃圾场、污水沟……变成了绿草坪。水资源得到了保护,黄河水变成了母亲的甘甜乳汁,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望着风景如画美丽的黄河滩区湿地,让人心情十分愉快。
吴贤德,河南固始县人。曾从事记者,现为摄影师。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1-19 10:11:33
  珍爱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文中作者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