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 感动 (江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 感动 (江山散文)


作者:吴雪儿 童生,73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发表时间:2025-11-18 20:10:28
摘要:本以为游离社会太久,心就像被厚霜覆盖的湖面,冰封沉寂,对外事外物不再敏感,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再有怦然心动的感触。日子清瘦无奇,恰似按部就班的钟表,滴答作响间,磨平了心底曾经的柔软,只剩一片波澜不惊的的安稳。可近来的一件小事,却像一束暖光,穿透了厚重的冰层,让我尘封的心又热乎起来。


   本以为游离社会太久,心就像被厚霜覆盖的湖面,冰封沉寂,对外事外物不再敏感,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不再有怦然心动的感触。日子清瘦无奇,恰似按部就班的钟表,滴答作响间,磨平了心底曾经的柔软,只剩一片波澜不惊的的安稳。可近来的一件小事,却像一束暖光,穿透了厚重的冰层,让我尘封的心又热乎起来。
   那是一个春雨菲菲的夜晚,凉风轻拂,带着草木湿润的气息,悄悄漫过窗台。老公在书房里填写一份表格,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认真而又卖力,忽然停了下来。他隔着书房门朝我喊道:“碳素笔芯用完了,你帮我下楼买一支呗,急用!” 我应了一声,抓起钥匙就出了门。
   夜色浓郁,小巷里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下,行人寥寥,雨滴打在身上有一些冰冷,我紧了紧衣领,疾步转了附近几家大点的超市,没有找到需要的笔芯。此时的街景灯光点点,辛苦了一天的生意人大多都在关门,卷闸门拉下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里格外清晰。我有些沮丧,正准备空手而归时,不经意间瞥见离巷口不远的那家小店,窗户透着一丝微弱的橘红色光,像极了黑夜里一颗不肯熄灭的星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快脚步向小店走去。
   掀起厚重的棉门帘,“叮铃” 一声,门楣上的一只铜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屋内,昏暗的灯光下,坐着一位约莫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系了风紧扣的中山装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印记。柜台上放着一台老式小彩电,屏幕不大,正播放着咿咿呀呀的京剧,唱腔婉转,和着老人嗑瓜子的 “咔嚓” 声,构成了一幅闲适的画面。老人的耳朵好像不太好,我凑近说了好几遍 “要买碳素笔芯”,他才恍然大悟般点点头,连说:“有有!” 说着便赶紧从柜子抽屉里拿出一把老式手电筒,拧亮后朝门口的货架走去。
   趁着他找东西的空儿,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小店。面积不大,差不多八九平米的样子,货架、柜台都泛着陈旧的木质光泽,上面的深红色油漆剥落了不少,露出深浅不一的木纹。柜台镶了玻璃,擦的干净明亮,一眼就能看清里面的货物。货架上的东西摆放的整齐有序,却透着几分 “土气”,它们没有花哨的包装,没有时髦的品类,和那些陈列在装修豪华的超市、商场的货物比较,显得不合时宜,甚至 “寒酸”。虽然小店离家不过百米,可我竟是第一次光顾。货架上的商品不算多,有些包装上还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看样子,小店的生意并不景气。我这样想着,心里泛起一丝淡淡的惋惜。
   老人从货架上拿下好几筒各式各样的笔芯,其实总共也就十几支。笔筒上落满灰尘,轻轻一拿便簌簌往下掉,十几支笔芯懒洋洋地散在里面,像是几个被遗忘的可怜孩子。我凑近看了看,有铅笔芯、油笔芯、中性笔芯,唯独没有我要的那种碳素笔芯。“大爷,不用找了,这里没有我要的那种笔芯。” 我轻声说道。可老人听了我的话,不仅没有停下,反而赶紧摆手:“你稍等等,我再找下,货架上面还有一层呢!” 说着就转身去搬墙角的小木凳,准备踩上去翻找更高处的货物。 看他颤巍巍搬凳子的样子,我有些于心不忍 。老人的腿脚不算灵便,我担心踩在小凳子上站立不稳,让人忍不住捏一把汗。我连忙说:“别麻烦了大爷,我看这支中性笔芯能用,就拿这个吧!” 老人停下不在搬凳子了,他回头冲我笑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慈祥可爱。“多少钱一支?” 我问道。“不要钱了,这么个小东西,你拿去用吧!” 老人摆摆手,语气朴实且又真诚,“那怎么行呢,你也是拿钱进货的。”我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放在柜台上,转身就往外走。 刚迈出店门,听见身后传来老人急促的脚步声。“哎,等等!” 我回头一看,老人手里拿着一支笔芯,快步追了出来,不由分说塞进我手里:“你放了一元钱,再拿一支吧!”他的手掌带着常年劳作留下的茧子,有一些粗糙,却又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柔软,我手握带着老人体温的笔芯,一时语塞,千言万语都堵在了喉咙里。望着老人转身进屋的背影,那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宽厚,心头涌起一股潮水般的感动和温暖,这一股暖流瞬间漫过四肢百骸。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尔虞我诈,极尽拼搏,将一场场商业竞争演绎得风生水起。追逐金钱,渴求名利,全然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丢失的是最珍贵的人间情义,甚至是做人的信誉。相比之下,这位老人却始终坚守着那份骨子里的淳朴和诚信。或许这种坚守,换来的是生意上的冷清和微薄的收入,可他的这种品格,不正是当今社会最缺失、最可贵的吗?
   回到家,我把笔芯给了老公,然后走进卧室关上门,坐在窗前,望着巷口小店那盏依旧亮着的灯光,或许,此刻,电视机换了节目,也或许老人不在嗑瓜子,而是在喝一杯酽酽的砖茶,那他的老伴呢,在家带孙子?我莫名其妙的遐想了许多,不由长舒一口气。
   起身,拉上窗帘,将那一束光亮定格在心底。那盏灯,没有耀眼的光芒,却照亮了晚归人的路途,更照亮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老人用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像一颗石子,在我沉寂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涟漪,一圈一圈晕染开来,染出一朵一朵艳丽的花朵,使我的心境明朗了许多,也让我重新相信,世间依然有纯粹的善意,依然有不掺杂质的温暖。
   原来,感动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藏在市井烟火的琐碎里,藏在陌生人不经意的善意中。只要愿意敞开心扉,就能发现,那些平凡日子里的小温暖,早已像繁星一样,布满了生活的天空。

共 21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内心麻木→事件转折→心灵触动”为主线,采用前后对比的结构。开篇用大量笔墨描写主人公因游离社会而产生的内心封闭与麻木,将心境比喻为“厚霜覆盖的湖面”“滴答作响的钟表”,营造出强烈的孤寂与平淡感。后半部分通过“买笔芯”的小事,自然引出环境描写和人物互动,最终以老人的温暖举动打破内心的冰封,形成情感转折。这种结构让主题鲜明,情感变化有迹可循。文章主题聚焦,以小见大,通过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深夜买笔芯”事件,挖掘出陌生人之间微小的善意如何唤醒内心的感动。这种写法让主题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深意,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人物形象鲜活,语言风格富有诗意,略带淡淡的忧伤与温情,符合散文的抒情特质。结尾将老人的小店比作“不肯熄灭的星辰”,不仅呼应前文的环境描写,更将主题从个人情感扩展到对人性温暖的赞美。这种升华让文章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暗示在快节奏、冷漠的现代社会中,仍有坚守与善意存在。整篇文章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比喻生动、细节传神,情感转折自然,主题鲜明且有深度。推荐阅读赏析。【丁香编辑:仇育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11-18 20:13:15
  文章写得很有功底,但开头有重复段落,建议删除再作他用。结尾处若加入主人归家的场景则会合文章更加丰满。
回复1 楼        文友:吴雪儿        2025-11-19 09:55:19
  感谢老师费心编辑,并给与中肯的评价,老师的点评使我进步的信心。
2 楼        文友:清风一缕情        2025-11-18 20:37:56
  这篇散文以“雨夜买笔芯”的小事为切口,串联起市井烟火与人间善意,笔触细腻温润,将怀旧情愫与乡土质感融入字里行间。作者以自我心境的转变为暗线,从“冰封沉寂”到“暖流涌动”,通过对老店主的神态、动作及老店铺的环境描写,让平凡场景生出动人力量,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平凡日子里的小温暖”这一核心主旨,情感真挚且富有共鸣。文章的不足亦值得留意:其一,存在个别语病与笔误,如“春雨菲菲”应为“春雨霏霏”,“梳理的整整齐齐”应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的安稳”多一“的”字,影响阅读流畅度;其二,部分细节描写略显冗余,如对小店商品“土气”“寒酸”的反复铺垫,可适当精简,使笔墨更聚焦于“善意”的传递;其三,结尾议论稍显直白,“尔虞我诈”“最缺失、最可贵”等表述略显绝对,若以更含蓄的抒情或留白收尾,或许更能留有余韵,让读者自行体悟。整体而言,文章以小见大,于琐碎日常中捕捉人性光辉,虽有细节可琢,但依然是一篇饱含温度与思考的佳作,让人在快节奏的当下,重新审视平凡生活中的纯粹与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吴雪儿        2025-11-19 09:51:48
  感谢老师点评鼓励,指出优点的同时也点出不足,老师这样的点评给予了我创作最大的帮助。
3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11-19 10:19:03
  平凡的小事闪亮着人性的美!文中小店老人的热心、善良之举在那个阴冷的春雨之夜带给作者内心无比的温暖,令人感动!好文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吴雪儿        2025-11-19 11:27:11
  感谢点评鼓励,创作愉快,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