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瘸子丈夫傻子妻

绝品 瘸子丈夫傻子妻


作者:春雨阳光 探花,22350.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6285发表时间:2011-06-21 15:36:15
摘要:文章讲述的瘸子对傻子、对儿子真挚的不离不弃的爱,会让我们高兴得流泪;瘸子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顽强不屈、勤劳坚韧的精神会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瘸子这种弱势家庭,在婚姻,在生存上面临的种种磨难,会让我们震惊和伤心流泪;乌鸦嘴、黄鳝、瘸子的母亲等众多泥土百姓身上表现出的炙热的善良,会让我们感叹而流泪;村干部、老师、辣椒等表现出的自私和冷漠,会让我们气愤地流泪……整个故事悲喜结合,悲剧收场,会让我们深刻地反思:怎样才能让瘸子和傻子组合的这种弱势家庭正常地生存?呼唤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为这些弱势者提供生存的保障,这些保障仅仅是经济的吗?故事中傻子的悲剧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没有吗?她们的生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故事时间跨度大,从农村改革开放到现在,从瘸子结婚的艰难到他儿子福福结婚的艰难,从福福的读书到福福的打工,从比较广的范围揭示了我们社会大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我们国家为改变农民命运采取的措施,更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展示着瘸子这种弱势家庭生存的喜怒哀乐和艰难,甚至悲哀,展示着农村人的世态。小说主要次要人物性格鲜明,瘸子善良、勤劳、坚韧执着、有着常人的自私和狡猾;黄鳝混世,但重情重义,敢作敢当;辣椒泼辣,自私,现实;乌鸦嘴,同样泼辣,但善良,乐于助人。其他,像瘸子的妈,瘸子的弟弟,都是自私中有着善良,自私中有着亲情的顾忌,更让我们有一种悲哀和担忧。小说语言流畅,描写平实生动,充满泥土味和个性,特别是黄鳝的顺口溜贯穿故事,小说语言体现着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口语的特点。环境描写,既很好地展现了农村风光,又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内心,紧扣故事。文章对石缝间的桑树的描写,充满着人生的哲理思索,耐人寻味。

瘸子丈夫傻子妻
   福娃飞跑回去,拦住了雪雪:“怎么啦?你咋跟妈较上劲了?你不知道她是傻子吗?”雪雪喘着气,拉着福娃就往屋里走,边走边说:“你看!你看!这就是你妈干的!”
   床上有一块鹅卵石,在娃娃的脸边,娃娃额头上流着血,舞着小手,蹬着小腿在哭。
   “你说,娃招惹你妈了吗?这是她的孙子呀!”
   “什么事?”黄鳝听到打闹跑了出来,“你两个在干什么?”看到傻子在门外哭,黄鳝又问道:“怎么回事?”
   雪雪满脸通红,一脸愤怒。
   “妈用石子打娃儿!”福娃说。
   黄鳝看着傻子,无可奈何地说:“看来,这傻子与你们是冤家啊!福娃子,还是送你奶奶那里去吧!”“可奶奶……”“过一天算一天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人还会被尿憋死?只有你奶奶能带她。”
   福娃无可奈何,只有找奶奶,奶奶接走了傻子妈。没有傻子缠着,福娃开始到周围找活干,跟着修沼气池的师傅,跟着修房子的师傅,福娃不会砌墙,就干搬砖、挖泥、和水泥等小工活。家里需要钱,奶奶带着傻子妈,不给奶奶生活费说不过去。
   傻子跟着瘸子妈后,就像跟着瘸子,不再乱跑。每天,瘸子妈下地,她就下地;瘸子妈挽柴,她就帮着抱柴把子。这给了福娃安宁。
   “妈!”一天中午,瘸子妈干完活,带着傻子刚走进院子,二媳妇喊道。
   “什么事?”瘸子妈一边放着锄头,一边问。媳妇穿着一件蓝花白底的衬衣,剪着一头短发。她对着妈,虎着脸说:“你在我家住这么长时间了,你也该到他们两弟兄家里住了!”
   “老二不在家,你娃儿已经工作了,你房子空着,妈住住不行吗?”瘸子妈放好了锄头,站着看着二媳妇,石板样的脸上,只有颜色和皱纹,看不出她的喜怒来。见二媳妇不说话了,瘸子妈说:“是老二的意思吗?妈什么地方让你讨厌了吗?”“不是,都不是。”“那我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我搬?我搬到哪家?你们商量过了吗?”
   “我怎么商量呀?你是妈,你不知道给他们说吗?”
   “那我问问老二吧。大哥死了,他是老大,他总得给我这老不死的一个地方住吧。”
   “不是不让你住,只是傻子凭什么住到我家?晦气!”
   瘸子妈愣住了,她看着二媳妇走进屋里,二媳妇抱着她的铺盖走到阶檐上说:“妈,我给你放在这里了。我要锁门,到我娘家去几天。”二媳妇说着,又进屋,把瘸子妈和傻子穿的用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在阶檐上。二媳妇锁上门,走了。
   三个儿子,只有老六在家,可老六也是软骨头,是被婆娘管着的人。找谁商量呢?瘸子妈看着在院子里张望的傻子,走过去拉起傻子说:“我们先弄饭吃吧。”
   瘸子妈的厨房在院墙边的一个角落里,是一个水泥瓦搭的棚子。瘸子妈点燃了柴放进灶膛里,那灰白的烟浓浓地从灶膛冒出,笼着了瘸子妈,瘸子妈咳嗽着。火燃了,烟逐渐淡了。傻子坐在板凳上,瘸子妈往锅里舀着水。煮的是稀饭,以前一个人吃的饭,现在要两个人吃了,不得不省着吃,不敢做干饭了。
   吃了午饭,瘸子妈带着傻子往地里走去,点玉米的时间到了。瘸子妈把小麦行间的豌豆扯了,留着行点玉米。麦叶开始黄了,但麦穗还有点青。
   傻子跟在妈的身后,妈扯上一把,拴好,傻子就一手抱着放到路边的背篼里。做了一会儿,瘸子妈站起身,用枯瘦的拳头擂着腰杆。
   “妈累了,妈累了。”傻子喊着。
   瘸子妈听了,看着傻子说:“傻子乖,知道疼人。”扯完了豌豆,瘸子妈背着一小背,往家里走去。傻子腋窝里夹着一把,在前面走着。背了一趟,又背第二趟,就像蚂蚁搬食一样慢慢地搬着。
   “老了,不中用了,妈一次搬不动很多了。”瘸子妈对傻子说。
   晚上,老六两口子回家了。瘸子妈走到他家,老六给妈端了板凳。瘸子妈坐下,看了看自己的六儿,想说什么,嘴唇动了一下又闭着了。她又看看六媳妇,六媳妇不看妈,埋着头吃饭。傻子也跟了进来,站在妈的身边,看看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六他们。老六的娃儿也去打工了,家里就剩下老六两口子。
   “妈,是不是有什么事?”老六看着妈说。
   “我今晚在哪里睡?”
   “你不是在二哥家睡吗?”六媳妇嚼着饭说。
   “我的被子被抱出来了,门也换了锁。”
   “什么?”老六惊讶地说。
   “你二嫂说,我该到你们两弟兄家住了。”
   “不行,你到五哥家住吧。从大到小!”六媳妇说。
   “我养儿时可没有分过从大到小,现在我老了,要你们管了,你们要从大到小了。”
   老六还要说什么,老婆抬头看着他,他只好吞下了正要出口的话。
   老六媳妇吃完饭,拿着碗走了,老六想留在屋里陪妈,老六媳妇喊道:“站着做啥?洗碗喂猪呀!”老六也走了,屋子里只有瘸子妈和傻子,妈抬头看看走出的儿子、媳妇,没有说话,也没有起身。她坐着,傻子站在她面前。等他们忙完再商量吧。可这两口子看见妈还在屋里,就一直守在猪圈边,闻着那里的猪屎臭味,也不回屋。老六要回屋去,老婆一把拉住了他。
   洗碗喂猪要这么长的时间吗?瘸子妈又看了看屋外,没有人回来。她站起身,看着傻子,拉着傻子的手,慢慢走出了老六的家。
   隔壁老五家的灯亮着,瘸子妈朝老五家走去。老五和他女儿都在外面打工,只有五媳妇在家。她正在做晚饭。
   “妈,吃饭了吗?”瘸子妈说:“吃了。”“这么晚来有什么事吗?”老五婆娘,眼睛细小,脸色黝黑,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上面还有野草,她刚从地里回来。她给妈端了板凳,看着傻子说:“傻子坐吗?”傻子挨着瘸子妈,不说话。
   “我今天没地方睡呢。”瘸子妈说。“怎么回事?你不是在二嫂家住得好好的吗?”五媳妇看着瘸子妈疑惑地说。
   “她不让我住了,让我来找你们。”“为什么?”“她说傻子晦气。”
   “你自己都这么大年龄了,你还带着傻子做什么?福娃不是大了吗?他的妈他不养谁养?”“唉!你不是不知道,傻子只有我能带。福娃带着她,哪里去挣钱呀,他那媳妇能养几天呀。”瘸子妈叹着气。
   “你找过六弟了吗?”五媳妇一边做饭一边说。“找过了。他们说从大到小,让我到你这里来。”
   “妈,你真信了呀?他们也是不让傻子去。你在我这里住几天呢?住完了,到他们家,他们让你带着傻子去住吗?我们应该养你的老,可我们没有义务养傻子吧。她有儿子,该她儿子养,没有儿子有政府管。就是住在我家也不是办法。大哥死的时候你就说清楚了,以后的事我们不管了。”
   瘸子妈“哦”了一声。傻子好像站累了,蹲在地上,地上有水,她弄了满衣袖的脏水。
   “傻子!你做什么呀!你的衣服弄得多脏!一点不爱好!看你那鼻屎口水哟,弄了一衣服,谁看得惯!”五媳妇喊道。瘸子妈很忙,每天只能带着傻子,哪有时间不断地给她揩鼻子。
   “那怎么办?我的东西被你二嫂拿出来了,门也被她锁了。我该怎么办?”瘸子妈说。“我怎么知道你该怎么办?我还不是没有法。要商量也要把几家人喊拢才行,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
   72
   瘸子妈没有办法,他走回自己煮饭的地方,拉亮了电灯,四处看着,像对傻子说,又像自言自语地说:“傻子,我们就在这里睡吧。”说着,瘸子妈把柴把铺平,拿来一个晒花笆子放在上面,从老二家的阶檐上抱来床单,铺在笆子上。有蚊子了,蚊子嗡嗡地叫着。瘸子妈找来盘香,点着,放在灶台上。
   天亮了,瘸子妈穿好衣裤滑下笆子,傻子还在打呼噜。床单和柴草粘在了一起,草茎、草叶穿过笆子的孔眼,刺进了床单里。被子的一边掉在地上,沾满了柴灰和泥土。瘸子妈弯腰拔着床单上的草刺,拍着被子上的灰尘。
   应该做早饭了,可傻子没醒,以前都是做好了饭再叫醒傻子,可今天不行了,不把这“床”弄出去,就没法做饭,柴被“床”压着。
   瘸子妈看着傻子,轻轻地喊道:“傻子,起床了!傻子,起床了!”傻子的口水和鼻涕顺着颈子流到了枕头上,瘸子妈捡了片树叶揩着。
   揩完,瘸子妈慢慢站起,走到院坝里四处张望。她的目光停在了羊圈那里。羊圈在院墙的另一边,是麦草盖的棚子,竹棒做的篱笆。棚子里早就没喂羊了,腾一下里面可以住人,反正也活不了几年了,将就一下吧。
   傻子在睡觉,瘸子妈走进羊圈里,把里面的桶和箢篼箩筐拿出来,放在院坝边。找来扫把,把里面的蜘蛛网扫了。又找来锄头,把里面残留的羊粪和鸡屎除掉,把地面铲平。
   怎么睡呢?把笆子铺在地上吗?瘸子妈看着,想着。她的床呢?她没有床了,她睡的是儿子们的床,她自己没有床了。
   “妈,这么早你干嘛呢?”老六走到院坝里,看到母亲在忙着。
   “怎么?你和大嫂就睡在那里?”老六惊讶地看着母亲。瘸子妈没有说话,往外提着脏泥土。
   “妈,你做什么?你喊我一声不行吗?”老六伸手接过母亲手里的箢篼。
   “六儿啊,你今天有空吗?你帮我把这屋子弄一下。在篱笆上给我蒙一张油布,妈老了,做不了了。”瘸子妈说。“你要做什么?”老六问道。“我和傻子总得有个窝吧。我们就住这里。”老六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喊道:“妈!”
   “别说了!六儿,妈知道。妈这么大年龄了,活不了几天了。不要为了妈吵架,这里只要把风挡住,也是能住的。你们的日子长,妈的日子到头了,只要你们不吵架,妈的心里就舒坦。”老六心里酸酸的,可他们三弟兄,哪个不是被婆娘管着的?只有委屈妈了,她要是不带傻子就好了。
   “六儿,你家里有多余的床,给妈一张吧。”六儿没有说话,他把草棚子里的脏土弄完,又把里面的墙壁和篱笆清扫了一遍。然后,走回了自己家里。
   “你做什么?”六媳妇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把这床给妈,那地下那么湿,总不能让妈睡地下吧。”六儿的声音。“你们是几弟兄,为啥要我们给床?要给床也要大家凑钱买呀!我不同意!”屋子里传来了撞击的声音。
   “他是我妈,不是外人!”六儿在屋里吼道,“是你妈,你会这样做吗?一张床比我妈重要吗?真的要这样计较吗?”“反正我不同意!”
   “今天你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这一次我不会再让着你。你想怎么样随便!以前,你们都对,上沟下沟都夸你们。为什么大哥死了,就剩下妈了,你们一个个就这样了!记住,这是我妈!不让妈进屋,我们已经过分了!”“我又不是不让妈进屋!我们凭什么要养傻子?她有娃,有娘家人。把她弄进来,以后吃穿用的,看病的,我们都得负!”
   “妈不进屋了!她住羊圈了!我妈住羊圈了!你听清楚了吗?她只是给我要一张床!让开!”“你对我凶什么?有本事给你两个哥哥嫂嫂凶去!”
   “吵什么呢?不给就算了。吵着好听吗?”瘸子妈走进了老六的屋子,站在门口看着屋里。“妈!”老六喊了一声,眼泪钻了出来。
   六媳妇看着男人流泪,不说话了,她低下了头。“走吧,我帮你搬!”六媳妇说,说完盯着流泪的老六。“妈,你养这么多儿有什么用呀!连你住的一间屋都没有!”“好了,别说了。抬床吧。”六媳妇说。
   老六和婆娘一起,把床给妈安好,又把柴房的被子给母亲搬进屋里。“六儿,只有你在家,妈只有麻烦你了。”“妈,你说什么?你是我妈。有事你喊一声就行了。”“给你二嫂说一声,就说我的住处安顿好了,让她回来吧。回来后,你们商量一下,把这一个月的粮给我吧。有啥法?我不管傻子谁管呢?”
   二嫂回来了。老六说了称粮给妈的事情,二嫂看着老六,鼓着眼睛说:“称粮可以,以前福娃还小,没让大哥称,现在福娃大了,他妈又跟着吃,他也要称一份。你既然出来领头,就把所有的人都喊拢商量一下吧。”
   晚上,老六把福娃两口子也喊齐了。老六说:“福娃子,奶奶这么大年龄了,都是因为你才带着你妈,弄得奶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六儿,我自己一个人住惯了,娘不怪你们。只要你们过得好,娘就高兴了。就不说这些了。傻子也是我媳妇,我不带她谁带她?”瘸子妈说。
   “福娃子,奶奶帮你带妈,奶奶住到你家行吗?”听了六爸的话,福娃不说话,他偏头看着雪雪,雪雪虎着脸也不说话。瘸子妈看在眼里说:“六儿,不说这些事了,我在那里住不是挺好的吗?不麻烦你们了,和你们住在一起不习惯。唉,哪想到瘸子比我先走啊!”
   屋子里沉闷起来。
   “我们商量一下每个月给妈的粮和钱吧。”老六的话刚结束,二嫂就发言了,她说:“只说粮,不说钱,妈每个月有遗属补助,够用了。”
   福娃低着头,看着脚尖。雪雪也不看大家,奶着孩子。“福娃也该称粮。”老五婆娘说。
   “我们不称。我们两娘母又没田地,种那点我们够吃吗?现在我们又没法出去打工!养奶奶,是你们这辈人的事,不是我们孙这一辈的事。”雪雪看着吃奶的孩子说。
   “你说什么?你傻子妈跟着奶奶,不给奶奶吃,总得给你妈吃吧?”二娘生气地说。“我来的时候,你们说好了,傻子妈不让我管的。你们说话不算数!”

共 226505 字 46 页 首页上一页1...39404142434445
转到
【编者按】洋洋洒洒二十一万字,已经不是中篇,而是一片长篇巨制,娓娓道来一个让人流泪和不得不思索的故事。文章讲述的瘸子对傻子、对儿子真挚的不离不弃的爱,会让我们高兴得流泪;瘸子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顽强不屈、勤劳坚韧的精神会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瘸子这种弱势家庭,在婚姻,在生存上面临的种种磨难,会让我们震惊和伤心流泪;乌鸦嘴、黄鳝、瘸子的母亲等众多泥土百姓身上表现出的炙热的善良,会让我们感叹而流泪;村干部、老师、辣椒等表现出的自私和冷漠,会让我们气愤地流泪……整个故事悲喜结合,悲剧收场,会让我们深刻地反思:怎样才能让瘸子和傻子组合的这种弱势家庭正常地生存?呼唤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为这些弱势者提供生存的保障,这些保障仅仅是经济的吗?故事中傻子的悲剧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没有吗?她们的生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故事时间跨度大,从农村改革开放到现在,从瘸子结婚的艰难到他儿子福福结婚的艰难,从福福的读书到福福的打工,从比较广的范围揭示了我们社会大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我们国家为改变农民命运采取的措施,更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展示着瘸子这种弱势家庭生存的喜怒哀乐和艰难,甚至悲哀,展示着农村人的世态。小说主要次要人物性格鲜明,瘸子善良、勤劳、坚韧执着、有着常人的自私和狡猾;黄鳝混世,但重情重义,敢作敢当;辣椒泼辣,自私,现实;乌鸦嘴,同样泼辣,但善良,乐于助人。其他,像瘸子的妈,瘸子的弟弟,都是自私中有着善良,自私中有着亲情的顾忌,更让我们有一种悲哀和担忧。小说语言流畅,描写平实生动,充满泥土味和个性,特别是黄鳝的顺口溜贯穿故事,小说语言体现着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口语的特点。环境描写,既很好地展现了农村风光,又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内心,紧扣故事。文章对石缝间的桑树的描写,充满着人生的哲理思索,耐人寻味。问好春雨,特别推荐这篇小说。【友情编辑:秋梧飘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621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6-21 15:36:45
  洋洋洒洒十万字,已经不是中篇,而是一片长篇巨制,娓娓道来一个让人流泪和不得不思索的故事。文章讲述的瘸子对傻子、对儿子真挚的不离不弃的爱,会让我们高兴得流泪;瘸子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顽强不屈、勤劳坚韧的精神会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瘸子这种弱势家庭,在婚姻,在生存上面临的种种磨难,会让我们震惊和伤心流泪;乌鸦嘴、黄鳝、瘸子的母亲等众多泥土百姓身上表现出的炙热的善良,会让我们感叹而流泪;村干部、老师、辣椒等表现出的自私和冷漠,会让我们气愤地流泪……整个故事悲喜结合,悲剧收场,会让我们深刻地反思:怎样才能让瘸子和傻子组合的这种弱势家庭正常地生存?呼唤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为这些弱势者提供生存的保障,这些保障仅仅是经济的吗?故事中傻子的悲剧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没有吗?她们的生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故事时间跨度大,从农村改革开放到现在,从瘸子结婚的艰难到他儿子福福结婚的艰难,从福福的读书到福福的打工,从比较广的范围揭示了我们社会大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我们国家为改变农民命运采取的措施,更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展示着瘸子这种弱势家庭生存的喜怒哀乐和艰难,甚至悲哀,展示着农村人的世态。小说主要次要人物性格鲜明,瘸子善良、勤劳、坚韧执着、有着常人的自私和狡猾;黄鳝混世,但重情重义,敢作敢当;辣椒泼辣,自私,现实;乌鸦嘴,同样泼辣,但善良,乐于助人。其他,像瘸子的妈,瘸子的弟弟,都是自私中有着善良,自私中有着亲情的顾忌,更让我们有一种悲哀和担忧。小说语言流畅,描写平实生动,充满泥土味和个性,特别是黄鳝的顺口溜贯穿故事,小说语言体现着四川丘陵地区农村口语的特点。环境描写,既很好地展现了农村风光,又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内心,紧扣故事。文章对石缝间的桑树的描写,充满着人生的哲理思索,耐人寻味。
回复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1-06-22 06:45:58
  感谢秋梧飘絮编辑的辛苦了。
2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1-06-21 15:36:58
  谢谢春雨。
回复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6-21 16:11:48
  这个篇幅一次发完,让秋梧飘絮受累了!真诚地说声谢谢了!
3 楼        文友:一面风情深有韵        2011-06-21 19:20:12
  真能写啊,看晕啦
爱不释手
回复3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6-21 19:58:21
  谢谢朋友光临!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1-07-18 10:19:04
  走马看花地涉猎了一下,觉得作品如行云流水,文笔生动,充满了对底层弱势阶层的悲天悯人情怀与关注,很有警世意义,是一部适时的顺应时代要求之作。十分难得。值得细品细读。赞一个!
晋忻李
回复4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7-18 22:15:28
  谢谢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老师辛苦了。
5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审        2011-07-19 10:29:04
  作者笔触直探底层,对“卑微”的小人物有令人动容的细致观察和人文关怀。几个主要角色形象鲜明饱满,情节也在合理可信的同时,保持着引人入胜。桑树在小说中化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意象,没有说什么,又把什么都说尽了。
回复5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7-19 16:00:05
  谢谢绝品组的鼓励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作方向。谢谢!
6 楼        文友:司药        2011-07-20 23:25:13
  还没有拜读完全篇,但仅是部分,已让药深感作品的厚重……在这个浮躁的快餐文化时代,静下心来写这样“吃力不讨好”(讨市场的好、讨点击率的好、讨读者的好)作品是需要勇气和定力的。当然,能沉下心来沉浸于《石缝之声》,同样需要耐性和审美取向的趋同。每天时间有限,但品读这样的作品,对药来说,是一种“静心”的过程。感谢春雨阳光。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6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7-21 08:34:55
  谢谢司药中肯的提醒,也谢谢司药的肯定。辛苦了!
7 楼        文友:梅香透雪        2011-08-06 10:44:13
  关注弱势群体,作者是个榜样。看过本节,小说语言朴实感人。
大学文化,公务员。在不同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多篇(首)。
回复7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8-06 20:48:36
  谢谢梅香的点评和鼓励!
回复8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8-14 16:26:37
  谢谢司药详细透彻的解读,你的解读让我流泪!
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8-22 17:53:12
  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25604&rid=200649&page=1#200650 />  
   幽暗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感思于《石缝之声》
  
   现实中,小人物的命运已微不足道,那么,《石缝之声》中这对残障人的生命、他们的人生,又将是怎样的幽暗无声?
   瘸子配傻子,貌似天生一对,却毫无美满调和之意,全是怅然、痛惜之章。娶妻、生子、创业,照顾傻子、照顾孩子,这个两眼深陷、颧骨高高的瘦弱之人的命运和人生,作者把它成型于文字,并命名为《石缝之声》,只是要单纯地带给我们这个残障男子生存维艰的故事?行走于文本内外,除非你“绕道”,拒绝“观看”,拒绝“多想”,否则,浸透于其中作者的良苦用心,你就无法避让,你就不能不为之动容。
  
   【人物永远是作品的核心,通过他们,作者与读者进行着关乎命运、关乎人生、关乎情感的背靠背的交流与对接。】
   瘸子,这个只有会计和队长知道他名字的男子,是《石缝之声》绝对的主人公,作者对其倾情、倾墨,也是必然。这个有着正常的思维和意识、有着非常的勤奋和坚韧的瘸子,是怎样带着傻子、带着儿子独立而自强地过活?细碎的日子、田间的庄稼、山上的果树、圈里养的猪、冬天熬制的猪油……流年生活,他的眼里涌溢的、心里泛出的,是怎样的男人温情、男人式的爱恋?
   对傻子,他没有爱情,却有不离不弃的温情和责任感;对儿子,他有诉之不尽的爱意,却总是不经意地陷于怎样才能不成为儿子负累的忐忑中,无奈、无助,歉意如刀,刀刀划伤这个自尊自立的残障人。而瘸子以及瘸子一家的经历,事事的人性考验、时时的亲情底线,同样也是刀,刀刀斩问着我们的公众良知、社会的人性关怀、国家的求助体系。行动不便、生活不便、屡受社会排挤,我们这些“脚脚爪爪”健全之人,不在境况,真的很难“代入”去真切体味瘸子一家,其难、其苦。
   瘸子要结婚,不敢奢谈爱情、妄求条件,只为生理需求,只为繁衍后代,只为排遣比夜还黑还凉的寂寞。傻子也罢,好歹有了媳妇,有了儿子,瘸子有了家。有了媳妇怎么养活、有了儿子怎么教养,瘸子可谓费神费心。傻子媳妇相对容易,到哪儿带着就是,但如果自己“死在前头了呢”?这样的问,瘸子把自己问得心惊肉跳,难有答案。说是“难有答案”也不确切,其实,答案就在眼前,只是瘸子不愿正视、不忍面对。是瘸子懦弱、是他在逃避吗?不。我相信换谁,在照料一个傻子吃饭睡觉穿衣等事无巨细的现实生活、在傻子无意识的荒诞让你防不胜防地蒙羞受辱时,都会和瘸子一样“心惊肉跳”,一样有所逃避。其实,瘸子对傻子真算仁至义尽,看看傻子娘家的一家人,我们就不难体会常人对于弱势群体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亲情,有时也很脆弱,也不是永远的恒温。
   那么,对儿子呢?怎样面对世人的白眼和歧视、怎样面对比生存更为严峻的现实,怎样让肢体、智力健全的儿子健康成长,瘸子更是“早做功课,早疏导”,那棵石缝间的桑树,就是他对儿子“生存教育”的活教材——无论怎样艰辛,要想方设法活下来,要好好地活着。好在,儿子懂了、领会了,外出打工、回家结婚、照料家人,成为了一个自立自强、“混得不错”的人。作为“旁观者清”的读者,对于瘸子对儿子教育的成功,我真的感觉到非常欣慰。因为现实中,太多残障家庭长大的孩子,心智的扭曲并不少见,能像瘸子这样对孩子处心积虑地实施积极向上的“爱的教育”的家长,真的不多。
   比瘸子更让扎人心的,是傻子这个人物的塑造。
   用我生活中一惯的“逃避逻辑”,《石缝之声》中,当属傻子最为幸福。你看她,不操心吃、不操心穿、不在意他人白眼、不在乎冷暖温饱,跟着丈夫叫大哥,满心满脑只认“大哥”……反之,有人全心全意地替你操心吃穿温饱,像大哥一样呵护你,牵你的手,不离不弃……可惜,傻子的幸福她不懂,但懂的人,早已在瘸子对傻子质感的情感中,悟到爱情、悟懂不离不弃。还有一层意味,我看得尤重:傻子可以不在意道德、良心,心智正常的我们呢?被傻子质询幸福、质询良心、质询不离不弃的夫妻之情,这样的视角,再尖锐不过,我愿意把这视作作者成文《石缝之声》的意义之一。
   是的,傻子这个人,从我的角度看,就是作者有意为之,我盯着幸福的傻子,做着主观的猜测。如果作者只是想深化《石缝之声》的悲剧色彩,那么给瘸子“说”一个“脚脚爪爪”健全的媳妇,然后,在家庭琐事中、在世事境遇里,种种不平衡、种种不尽意,可能对瘸子身心毁坏性更强,对读者善感的内心更为撼动。但,偏偏作者设计了傻子这么一个角儿。这就让文本有了另一个特定的指向——残障之家、弱势群体,该如何生存生活、社会该如何支持扶助、民众该如何体恤善待,上升到这些命题的思量,《石缝之声》,立意赫然深刻,内涵赫然凝重。
   健全人的弱势态,福福境况,同样引人注目,惹人伤神痛心。
   把人生起伏,完全归结于宿命,可能过于灰色、过于消极,但,事实是,有些事,确实容不得你这个主人去选择、去取舍。福福便是如此。好端端的一个小伙子,本可以像其它适龄同伴一样,去爱、去生活,却就因为他有残障的父母,他便被划属于另一阶层。哪一阶层?不是常态群体,也非弱势群体,残障家庭的福福,更多几分尴尬、几分困扰。
   我们来看,瘸子傻子结婚、瘸子傻子的儿子结婚,同样是结婚,前后的“意味”却大不相同。
   与福福相比,瘸子是幸运的。因为他只需养一个事事顺他意的傻子老婆,他不用养爹娘,反倒爹娘在世时,还可以帮衬他。可福福不同,残障父母已让他自觉低人一等,在生活起跑线上已“输了一筹”,更严峻的是,残障的父母老了,他要养活他们。仅此一条,即使再不势利的女子,面对福福,也得驻足思量嫁与不嫁。毕竟,生活仅有爱情,是远远不够的。再真挚浓烈的爱情,也经不起琐碎日子的斑蚀。
   再是《石缝之声》中的两个举足轻重的非主角。
   瘸子娘,待人接物如泥土般质朴,对世事处变不惊的淡定,对瘸子儿子的关照、关爱,对本家族各家各户的体恤和理解,既有母亲之本分,更有人之善的本源。这个皱纹石板脸的女人,虽然在文中着墨不多,“出场”有限,却足以深深植入我的记忆并留下石刻般的印象。看到她,我觉得安心、觉得踏实,同时也为这个辛苦一生的母亲,儿女多多,却孤独凄冷地住在草房的生存境况,伤着眼伤着神——农村养老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变家庭独力为社会协同。老有所养,不是哪一个人的“眼球”所在。
   擅长哼唱“顺口溜”的黄蟮,话里话外总有玄机,却未能参透自己的玄机——在乡党眼里,这样一个不会过日子的人,谁家的女人愿意跟他?不跟就不跟,他也正乐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黄蟮这个人,狡黠、幽默,不甘束之于“泥土”,不甘循规蹈矩的生活,在他人看来,是个乱说乱唱、没个正形的“混混”,却这个“混混”有他的认真、他的道义。看似他吊而啷当,什么都不在意、不上心,其实他自有他的感动、他的道义标尺。对瘸子的尊重、对瘸子一家的关照,以及为了瘸子的“遗嘱”,送傻子“上路”,这个人的是非道德观,仅用书面的字词和常规的道德伦理规范,难以陈述清楚。
  
   【《石缝之声》整篇都在说婚嫁、说居家过日子,与爱情沾边,却又好像都与爱情无关。】
   瘸子与傻子有爱情吗?这样的问本身就显得傻气。有如何、没有又如何,瘸子对傻子的好,傻子对瘸子的依从,又让多少“脚脚爪爪”健全的我们,羡慕到暗生伤悲?福福与雪雪是有爱情的,但婚后如铁的现实,他们的爱情能走多远?我几乎是提着心看着这小两口子。无论爱情怎样炫目,具体到人生的每一天,只能是一天天的日子,一辈子一辈子的活,请原谅我的低沉和伤感,实在是现实强大到足以“招降”一切。
   确实,十万余言的《石缝之声》,品读中,我总是陷在一种情绪里,说不上是沉重还是失望,还是其它什么,就是觉得像瘸子傻子这样活,挺无聊、挺没意义,但,放眼望去,我们这些“脚脚爪爪”健全的人,谁又能活出多少分强于瘸子傻子本质生活质量和对幸福简单的释意?
   我们总是在讨论幸福、在寻找幸福、在感受幸福,感觉离开爱情、离开健康、离开物质基础,幸福就无从谈及。其实,现实生活这个课堂,无时不刻地在为我们做“现场培训”: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到,幸福在。看,作者为我们布景的这些场景,幸福,并不虚拟、并不书面。“火把瘸子两口子的脸映得红红的,把两口子的影子印在墙上,就像照的相。”暖烘烘的幸福,许是因为残缺的比照吧,这种生发于瘸子傻子身上的幸福,更容易让人触动。“连老天也顾惜残废的两口子。”圈里的猪儿、床上的傻儿、跑跳玩耍的儿子……“货真价实”的幸福,溢得瘸子满心满脸,也溢满我们的心间。我愿意把这些视作作者是在用“比照”向我们说事、说理,让我们在比照下,审视和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幸福以及幸福感。
  
   【《石缝之声》之所以动人,正是源于这种本质到最接近人的生存底线和精神依托的现世状态和人文境况。】
   “不要以为是残疾人就要人家同情,你就什么照顾都该享受……”这话乍听是个理,但,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助,就是国家乃至个人摆脱物质禁锢良心的体现。谁给残障人一条生路、一丝希望?探问到深处,这样冷酷的现实,倒是瘸子先想到了,“傻子最好死在自己的前面”。想法虽然近乎无情,却对傻子而言,还是一种幸福的“人生规划”。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常人何以作为?难不成,傻子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还是他们(乌鸦嘴)好,脚脚爪爪都是好的,想去做什么就做什么,既挣了钱,又长了城里人的见识。等下辈子投胎变个健康人,到城里好好地晃荡晃荡。”瘸子这样的感言,让我感觉到极为酸楚,也极为感慨:一个残障的人,对健康、对做个健康人的诉求,居然是如此的低端。霎那间,我明白,《石缝之声》之所以动人,正是源于这种本质到最接近人的生存底线和精神依托的现世状态和人文境况。
   相对而言,《石缝之声》中的瘸子还算是活得相当不错的残障人。他还有能力致富,还有能力规划自己,现实中那些比瘸子更没有生活能力的人呢?街头流落,还是蜷在哪个角落,生不如死地苟活于世?与死相比,活着所承受的磨难和考验,更为尖利。
   其实,在本文的组文中我在尽可能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太主观,不要太悲观,我也在不断地回到文本,反复审视,看作者在这部近乎白描的“瘸子傻子生存史”里,到底想说些什么,我们能听到些什么。于是,我看到了作者博大的悲悯情怀,看到了残障者生命之顽强、生活之执着,看到了人类耐受和应对苦难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看到了面壁于瘸子傻子的人心、人性和社会扶助体系。真的也不完全只是暗色,只有悲情,《石缝之声》还有暖意,作者还在为我们勾勒希望和美好。
   残障人反倒领不到补贴、学校不给减免孩子学费……村长的无情,校长的漠视,都是因为穷?相比之下,这些“坏了的良心”的当权者,更衬得黄蟮、乌鸦嘴这些乡里乡亲的温暖。
   看到瘸子把一份家业搞得风声水起,让我心生希望:是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理由活得潦倒落魄、无依无着。
   爱在爱中的福福,结婚以及婚后的艰难,透着对家人的体恤、对世事的隐忍,这个孩子的懂事,让我几度落泪,因为感动,因为感伤。
   被长年的劳作之苦、被养猪的灭顶之灾折磨的眼睛深陷、颧骨高高的瘸子,在儿子福福结婚后的好精神、好心情,让我感觉,原来我们活着的理由,真的可以简单到只是为了看到孩子的好,看到生的希望。
   原以为作者会把本文作成一个“喜剧”,却瘸子肝癌、八十一岁的老妈妈还得养傻子,直到游手好闲的二流子黄蟮最后为了报恩于瘸子而害死傻子,而上了警车……这样的结篇,为本已沉重的文本,蒙上了一层更为渗人的阴悒。
   对于傻子的死,我伤怀,我也松了一口气,然,更重的酸痛横亘于心:残障人真的就只有死这一条生路?或许,他们,根本不应该来到这个世间?合上书,良久,我还在为这样一个结局,不能释怀,还在幻想,如果把文本设计成“正剧”呢,是不是可以让人稍稍舒一口气,得一点安慰?却文本可以设计,现实呢?我想,冷峻、逼魇的悲剧色彩,更容易唤醒人们乃至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视线和行动。毕竟,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只是为了故事而故事,为了叙事而叙事,《石缝之声》可为代表。如果说,石缝间生存的桑树在做一种生存的演示,那么瘸子傻子这一家子,他们的苦乐哀伤,又在为我们这些“脚脚爪爪”健全的人、为我们的社会演示着什么?对弱势群体,是忽略还是关注,是个严重的、严肃的问题。
  
   十万余字、众多人物,一码是一码,“归位”妥帖,纹丝不乱;农村生活气息纯正浓郁、农家农作末枝细节入情入理,无不折射出作者以字做媒、谋篇布局之深厚功底,体察世事、视野半径之阔达悠远。我要说的是,如果作者没有对农村、对农事、对农家的谙熟,没有对身体残障、对残障人心理感同身受的“入境”,断然写不出如此水乳交融的作品,以至于,我狭隘理解和寻求的文学艺术性的属性,在《石缝之声》的品读中,再次“变调”确定为——生活的,就是艺术的。《石缝之声》,既是生活的,也是艺术的,它以艺术的形式述生活之重的姿态,让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力道心怀敬意、充满期待。
语文教师
回复9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1-08-22 17:55:13
  这是司药为这片小说写的精彩书评,引述在这里,为拙文增辉!也引述了作者书评的网络连接,供朋友去查阅。
10 楼        文友:悠悠岁月        2013-05-18 16:22:07
  我还会再来看的。
回复10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5-18 20:13:47
  谢谢岁月,欢迎指点。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