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花木早』也谈诗的节奏(杂文) 

精品 『流年♥花木早』也谈诗的节奏(杂文) 


作者:花木 秀才,207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39发表时间:2011-10-02 21:28:13

『流年♥花木早』也谈诗的节奏(杂文)  诗,尤其是我国当代的新诗,被许多人冷漠、嘲笑,视为“边缘化”的东西。但就笔者所知,它在网络论坛中并不寂寞,其兴头远比现实生活里活跃生动。写手和读者不仅数量上大大超过杂志刊物,热情与关注的程度也超出一般群众的意料。因此,说新诗日趋没落甚至再无存在的必要是缺乏依据的,但我十分理解失望于新诗的每一个人,他们即便言辞激烈乃至尖刻,也不能看成恶意,恨铁不成钢而已。何况这些未免偏激的评论者指向还不是网络论坛出现的作品,多半针对“梨花诗”、“口水诗”、“下半身写作”等而发,关于这类所谓的“诗”本文不拟涉及,同样的批评已经太多,再重复已无意义。
   我想说的是大量现身网络论坛的诗作,它们比大家注目的上述几类流派更有希望更有前途,绝大多数作者对诗的情感,说虔诚未免言过其实,说真诚倒也不算夸张。至少他们对诗无恶搞倾向,对读者无戏弄心理。也不能说这些论坛作品有多大成就,但可读可赏的佳作不乏其例。目下论坛诗作大多未形成什么流派,作者随心所欲,生机旺盛而方向迷离。有对前人优长的吸纳,也有对某些成法机械地模仿,特别是关于诗的“节奏”,概念模糊。下面就此命题分述几点:
  
   一、新诗的一个通病
   为数不少的写手偏爱割裂诗句,青年作家韩寒说“先把自己大脑搞抽筋了,然后把句子给腰斩了。”这话说得有些刻薄,但平心静气而论很形象。我是一位老人,谈不上韩寒的fans,只是觉得这孩子不乏洞穿事物的天赋,他看问题经常入木三分,为许多同龄人和年长者所不及。写手们偏爱割裂有机诗句的现象在论坛俯拾即是,最常见的是无完整意思的两字句或非“独词句”,无论按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都应与前、后文连接的词语,偏要刻意断开,以为这样就有“节奏”感。我想这多半缘于对徐志摩“音顿”的误解,徐志摩音顿的内因是“意顿”,形式上模仿的写手只是为顿而顿的无根“停顿”。两者尤其差别的是:徐志摩的音顿讲究交替反复,遵循变化而统一的艺术基本规律,予人对称均衡的美感,例如他的《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以及其他作品都如是。这些作品大家非常熟悉,就无须在此抄录以占篇幅。值得注意的是,徐志摩即使讲究音顿,用两字顿的也极少。有一首长诗《我等候你》共79行,其中用过两字顿:
  
   你怎么还不来?希望(第5行)
   在每一分钟上允许开花
  
   希望在每一分钟上
   枯死(第12行)
  
   你的来临,想望(第21行)
   那一朵神奇的优昙
  
   79行的长诗也不过如此用了3处,何况这不是他的代表作,未能体现其诗作的风格特征和最高水准。这首带散文化痕迹的长诗在徐志摩作品中属少见的特例。
   遗憾的是一些写手们偏偏对此情有独钟,不遗余力地模仿造出比比皆是的两字顿句子,而对徐志摩真正的主要的创作手法置若罔闻,这不能不谓之舍本逐末。诗的“节奏”并非两字一顿就能产生,那么“节奏”究竟是什么又如何产生的呢?
  
   二、诗歌节奏的体现
   (一)节奏包含什么
   “节奏”一词的本原来自音乐,音乐的三元素是:旋律、节奏与和声。节奏的准确含义指乐曲进行中力度和速度相结合并有规律的复现。如今人们把节奏当成了快慢的同义词,也就是单指速度而撇开了力度,这虽属片面理解却已约定俗成,此文也无必要作正名的工作,但我们在论述诗的节奏时最好还是别忽视其本原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节奏的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交替出现”即上文所谓“复现”,“强弱、长短”即“力度、速度”,意思相同。要理解并把握“节奏”最关键处是“有规律的复现”或称“交替出现”,否则整篇作品无凝聚之核心,至于支离破碎散乱无章。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反复出现贯穿始终的是乐曲动机
  
   它强有力的切分音型既形象地引入了命运的叩响,又象征地显示了和命运的抗争。试想,如果这个动机(音乐术语)不反复出现于乐曲进行中,整个作品就犹如散沙一盘。
   再看诗的例子:《桃夭》(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也许有人会说,三段都有“桃之夭夭”是个巧合是个特例,别的诗词里若无类似词语交替出现,那又哪来的节奏?
  
   (二)古诗词的体现
   即便没有同样词语交替出现,古诗词也不缺节奏感。众所周知,古诗词有格式、重音律、讲押韵,例如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对仗处虽不能象乐曲般标出f强音符号,但其特殊的结构就体现一种强势,自然强于首尾两联;又由于中间两联对仗的复现,与首尾两联组合便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绝句不兴对仗,但其平仄、押韵规律未失,节奏感当然活跃其中。尽管新诗写手出于求变心理或对诗的规律望而生畏,反对诗的音乐元素和建筑美学,却也不敢轻视一切中外韵律诗的成果。
  
   (三)现代诗的体现
   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新诗作品,除思想意境等内在因素之外,视觉的形式均衡协调、听觉的感受优美流转也是重要品质。凡新诗卓有成就者无不吸取传统瑰宝之精华,前面提到的徐志摩就是认真学习借鉴了古诗词后开创其“新格律诗”的,他被公认为新诗写得最好的诗人。在此还是有必要录其代表作一首以为例证。
  
   我不知道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清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读者一见即明,无须再解释诗的节奏由来。
   朦胧诗派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也都讲究诗的形式和韵律,当然他们主要的贡献是向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出的批判,但这不是本文的论题,因而从略。我们此刻说的是新诗佳作节奏感的体现,其所以能体现在于理性地继承并发扬了传统,而非无端地一概反叛。也举北岛诗一例:
  
   走吧
  
   走吧
   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
   心敲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红罂粟
  
   此诗结构精练,复现之更加精彩!且韵脚何其完美,掷地有声。作者冷竣的基调与冷色的画面交融得浑然天成,“心敲着暮色的鼓”是个精心创设的意象,要把暮色影响了心绪的意思曲折表达,同时又须押韵,便有了“暮色的鼓”这一构想。若用心鼓则不可,暮色不能敲而心可敲,因为心是跳动的。可惜现在见不到如此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新诗了。
   我曾提到网上论坛也有可读可赏的诗作,尽管还不是很成熟,但比起那些“散文分行写”的东西已不知强过多少,至少有些诗味。下面是最近从“思梦论坛”看到的一首新作。
  
   珍贵的收藏作者清秋
  
   泪水
   不都是悲伤
   只为那
   心灵的一次次碰撞
  
   信件
   不需要太长
   一句话
   架起思念的桥梁
  
   缘分
   不是谁都能遇上
   我和你
   也许是前世的同窗
  
   真情
   不需用爱来丈量
   太珍贵
   要精心地打包用心地收藏
  
   此诗与前面的举例在格式、韵律方面不谋而合,它也用了两字顿,然而都有完整的意思,可独立成句,自不能与“腰斩”同日而语。诗的情感也真,主题也能推陈出新,如此看来,兢兢业业于新诗探索进取者,在网上论坛欣有其人。
  
   三、节奏是诗的要素
   其实这已经是多余的话了,之所以还要罗嗦几句,无非希望新诗的写手摈弃“散文分行”的模式和习惯,足球就是足球,手球就是手球,足球运动员能以手球的方式射门吗?各种文章也都有各自的文体感,不然何须分类成诗歌、散文、戏剧等等?分类是科学的范畴,是科学发展之必须。历来有所谓“散文诗”的称谓,严格说来是并非科学的。散文如果使用了诗的格式就达不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若诗歌采用散文的格式,又何不干脆写篇好的散文?既要写诗,就必须讲求节奏。而讲求节奏首先须明白节奏的含义才能正确掌握。诗既脱胎于音乐,音乐的元素也作为基因被诗继承。这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绝非分行的散文,我国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也绝不叫诗。

共 34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但凡写诗的人都知道,诗不仅炼字、炼词、炼句、更炼意,以寻求诗意的节奏与谐和,才能如歌如画,给人以美感。诗的节奏,也就是音律的节奏。古人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除了诗歌要含有音律节奏外,亦当有内在诗意的节奏,诗的奏一如那行云流水的轻缓,一如水袖轻舞的流畅,也一如那鼓角雷鸣的抑扬顿挫。作者笔下的这篇文章,以关于“诗的节奏”命题,从“新诗的一个通病”、“ 诗歌节奏的体现”、“节奏是诗的要素”三部分进行分述,并以诗人“徐志摩”、“北岛”以及网络诗人“清秋”的诗歌为例,阐述了节奏对于诗歌的重要性,并标明了“既要写诗,就必须讲求节奏。而讲求节奏首先须明白节奏的含义才能正确掌握。”的观点。全文观点鲜明,论述有致,对于诗歌爱好者或者正在学习创作现代诗歌的人,有着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佳作,十分欣赏,推荐赏阅。【编辑:纷飞的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002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0-02 21:30:55
  作者笔下的这篇文章,以关于“诗的节奏”命题,从“新诗的一个通病”、“ 诗歌节奏的体现”、“节奏是诗的要素”三部分进行分述,并以诗人“徐志摩”、“北岛”以及网络诗人“清秋”的诗歌为例,阐述了节奏对于诗歌的重要性,并标明了“既要写诗,就必须讲求节奏。而讲求节奏首先须明白节奏的含义才能正确掌握。”的观点。全文观点鲜明,论述有致,对于诗歌爱好者或者正在学习创作现代诗歌的人,有着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佳作,十分欣赏,推荐赏阅。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0-02 21:31:09
  但凡写诗的人都知道,诗不仅炼字、炼词、炼句、更炼意,以寻求诗意的节奏与谐和,才能如歌如画,给人以美感。诗的节奏,也就是音律的节奏。古人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除了诗歌要含有音律节奏外,亦当有内在诗意的节奏,诗的奏一如那行云流水的轻缓,一如水袖轻舞的流畅,也一如那鼓角雷鸣的抑扬顿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0-02 21:32:48
  问候老师,这一路走来,一直铭记老师的指点和教诲。今日流年得您大作,实为流年之幸。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1-10-02 22:55:54
  恭喜老师,妙文成精。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风逝        2011-10-03 07:34:41
  恭喜花老师开门见喜,连连飘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6 楼        文友:风逝        2011-10-03 07:37:51
  仔细拜读,颇受益。谢谢您泼墨流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7 楼        文友:阮海霞        2011-10-03 10:37:39
  很喜欢写诗,但是总是写的不好,只知道真感情得融入!
坚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