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天涯书评】在人生里执着的《追寻》

精品 【天涯书评】在人生里执着的《追寻》 ——----- 李运昌新作《追寻》研讨会


作者:李运昌 进士,6797.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18发表时间:2011-12-25 23:16:35

【天涯书评】在人生里执着的《追寻》
   我再说我那天看完的时候,我在书上写了这么几句话,“费了半天劲,作者是想把它写的更文一点,其实小说写作不需要文。”我在这个后面,看完感受最深了。因为像前面何老师的序里面说的,其实应该更“武”一点,“武”的味道可以更重一点,不一定非奔着“文”,你这个太像文学了。就是说他这个语言非常地追求文学化一点,缺乏一些自己的语言了。好比里面的人名什么的,写母亲,一般农村的都叫娘,谁家媳妇儿。
   李运昌:我过去是这样写的,后来朋友给我指点了以后,他让我纠正过来了。
   奚同发:所以这是我刚说的第二个问题,你想写给谁,别弄的最后,开会开到最后,你不知道该咋弄。所以,我刚才第一句就是说,写作不需要主意,你不要考虑什么主意,你要真正写作快乐,这样找到一种写作快乐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不可以,也不一定都奔着文学史去写,几个人能成为文学史上的人。那也是开国青会(音)的时候,何弘院长有一句话,说的让我感触特别深,应该说是整个开国青(音)那个会,我收获比较大的就是何弘院长谈的那个,就是进入城市以后他的这个创作观,他今天还没谈呢,就是说进入城市以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恶太多了,这就是文学观的问题。这个回头可以找何老师谈一下,我觉得他那天谈的特别好。但是最近不光是河南作家,全国的作家,包括不仅仅是一代,可能就包括整个现代文学界,好多的作家都忽略了,他们一涉及到城市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就觉得一进入城市带来的就是恶的。当然那种恶也有另一个方面了。我也不多说了,前面说了那么多,大家都很真诚。
   今天参加这个会,是我参加河南将近十多年来的文学会中,第一次大家能把问题摆出来的。以前我觉得这个会对面都是名家,大家碰的时候,都是碰一下赶紧躲开,不想把问题摆出来。你说谈乔叶的问题,往那儿一坐,乔叶不管咋着,人家获得鲁迅奖了,我不管咋样,我写成这个路子了,刀枪不入,我现在就是刀枪不入。我觉得说那么多的问题,也就是那回事。所以我想,今天这个会议让我收获很多。
   何弘:同发谈的非常真诚,非常好。体义说说吧?
   张体义:我就不说了,时间有限。
   何弘:最后隆重推出焦述老师。因为刚才刘恪说遇到贵人了,这个贵人就是焦述,所以说焦述对你的成长道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我专门把他放到最后。
   焦述:我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啥时候人家都说老焦与世无争,啥事儿没有提过要求,真是这,我从来没有跟作协提过任何要求。所以,包括职务,包括会议,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所以老焦这事儿好办,佩甫就说,老焦你不叫他去也没事儿,他与世无争,但是谁谁就不中了。所以说,我这个是出了名的。但是评职称,我说大家的一级作家都评完,再评老焦,因为我也争不过你们,我也有自知之明。果然是这样的,但是也差不很远,我们当时七个专业作家。所以我为啥说这个,也是实际情况。我为啥有自知之明,因为我知道我不中,你不中得知道你不中啊,但是说你不中,有人说足球比赛会有弱队打败强队的,我说那不中,弱队还是弱队。
   我说这个比较随意一点,我跟运昌认识的时候,是我在签名售书的时候,因为我后来出《市长日记》的时候,签名售书很多。每出一本,那个图书大厦,最早还没有图书大厦呢,有图书中心,在金博大对面的一个,邀请我去签名。第一次签名《日记》的时候,运昌认识我了。认识我以后,他要了我的一个名片,开始经常跟我联系。联系以后,他过春节还邀请我去他家作客,实际上我往往对这些同志从来不拒绝,要真是那大老板,有时候还会拒绝。因为我在房地产干了三年,接触了大老板,确实是这样的,跟他们在一块反而觉得不舒服。运昌邀请我,我去了,他家在西郊一个租赁的很小的房子里面,他和他爱人、小孩三口之家,生活非常拮据。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当时是过年,我可以这样说,运昌,你爱人烹饪技术也好,你喝的茶也好,确实是……但是我感觉到非常感动,情非常真切。他赛过我喝西湖龙井,尽管他的茶是很普通的,当时吃的那个饭,赛过我吃鲍鱼。因为这个东西,咱们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跟谁在一块吃饭,这个很重要。包括我最近到李珍铁矿,这个老铁矿,他说安排什么吃饭,我说哪也不要安排,我要看看你们工人怎么吃。因为什么?我要了解他们怎么吃饭的,他说那不行,你到那受不了,我说我非要这样,而且事先不要说。他们也无奈,就让我去了。我了解到现在的煤矿的工人餐厅是什么样子的,我必须得知道这些。长时间处于省会城市,你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所以我觉得运昌的生活我非常了解,运昌当时对文学非常执着,作品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当时的责任编辑是刘大龙和陈思(音),还没有出版,当时也提了很多的问题。运昌当时钱也不多,要自费出版。我就给运昌泼了冷水,我说你现在的任务不是要出一部小说,你现在是解决安居和乐业,你现在要挣钱。他爱人当时在银基一个小摊位卖化妆品,挣钱不是很多。运昌在家当专业作家,在写呢,我说你这个不对,你得改变,你不应该叫你爱人在外面工作,你到市场上去打拼,然后你把钱挣好,把家庭生活安排好了,至于写作,你现在就像是正月十五打死一个兔子,有它也过,没它也过。什么意思呢?你到正月十五了,打死一个兔子,过了年了,那都准备好了,吃罢了,这个兔子要不要都行。我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他当时很接受不了我的意见。因为什么呢?我接触到过去的一些青年作家,追求文学追求的非常执着,最后往往弄不成,这个我可以举一些例子,现在不举了,最后弄的很悲哀。为啥?文学这个东西,我走过来几十年,我感到它是世上最有风险的职业,大家也可能不认可我的意见,它是最有风险的,特别是专业作家,没有比这更有风险的了,怎么风险?可能一辈子你一个字都没留下来,你当了一辈子专业作家,这就叫风险,而不是说你缺吃少穿,不是这,因为共产党他养这个专业作家,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这种体制,包括前苏联的体制,现在苏联都没有了,现在叫俄罗斯了,他这个体制就打破了,国家不养作家了。当然有些国家会有这个基金,但是不像中国,给我们发着工资,然后你还可以在这儿胡说,写好了也中,写不好也中。所以我后来的思想就改变了,我说这些话就是叫运昌听,就感到到当专业作家是一个误区,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说这样下去,一辈子什么也没弄成,还耽误了干其他的事儿,我要选择其他的职业,很可能能干一番事业。
   但是我后来又回过来了,回过来以后,因为我是很热爱文学的,这个可能都知道,包括李佩甫他很知道,我是对文学特别热爱的,不是一般的热爱,我们两个人在《莽原》一块当编辑,两个主任,管一个兵,我们三个人,俩主任管一个兵,实际上是人家一个人管我们两个。我们两个主任一个兵,这是老何弄的,何秋生(音)弄的这体制。实际上,老焦真是热爱,确实是这。我是把文学当做一种宗教来信仰的,真是这,我到现在还是。你像其他人当了六年的副市长,他绝对不干这了,包括现在我的一些朋友,当市委书记的,他说你还写啥呢,他说我给你安排一次旅游,到国外去转一转,他们觉得这个叫生活,他们觉得我们这样爬格子,他们感觉到很可笑,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咱们理解不了。那天我跟佩甫电话里交流,我说咱们不写还能干啥?他说是啊,咱们只能写了,只能写到死。所以我把文学,我个人比喻成足球,比如说20岁到40岁这是足球比赛的上半场,40岁到60岁这是下半场,60岁到80岁,这属于加时赛,我现在进入加时赛了,我说的年龄都是大的,80岁到90岁那属于伤停补时。往往很多精彩就是在伤停补时进球的,你没有看足球比赛嘛,决定胜败的,往往90分钟踢不进去一个球,加时赛还没有踢,最后伤停补时那两分钟,踢进了一个,决定这个人的命运。是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个东西跟你的年龄很有关系,跟人的情绪很有关系,像托尔斯泰写《复活》,他是在70多岁开始动笔的,但是我认为他的《复活》就成功了,当然认识不同了,有人认为他的《卡列尼娜》成功,当然我最喜欢《复活》,我反复看,70岁以后,非常成熟,他为什么能写成?我看名著是怎么看的?我不仅要看书,我要问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个东西,托尔斯泰为什么能写成《复活》,雨果为什么能写成《悲惨世界》,司汤达为什么能写出《红与黑》,我最后都找到答案了,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吴敬梓为什么能写出《儒林外史》,这个答案在我自己这里,但是这个答案你们可能不会接受,也可能能接受,但是我有答案,我知道他为什么成功了?比如说托尔斯泰,他是庄园主,他在大学学过法律,他是人民陪审员,他办过很多的案子。
   南丁:命里该这的。
   焦述:这一套我非常认可,但是这一套我估计在座的各位不一定服,人是有定数的。
   田中禾:你要相信这就是命。
   焦述:我曾经给你说过嘛,中禾,我说易经大师给我推这个,这个绝对是真的,咱现在不说这个。人谁要是不相信命非君子,同意这个话吧?五十而知天命,真是这样的,不知天命非君子。当然你要给不了解这个的人说,他说你是胡说八道的。所以说,我现在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当一个人没有弄清一个事物真相的时候,千万不要下否定的结论,那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你没有弄明白,你就否定了。那在这些明白人的心目中,他会说这是毛孩子,不懂。因为什么呢?当你懂了以后,你就知道,真是这回事。因为这个世上很多的事情,它是有定数的,但是定数是可变的,这叫变数,在易经里面叫变卦,这都是事实啊。咱今天不说这个了。
   我说这个,绝对是真理,如果什么时候有时间的话,我给你实际举一个例子,你就感到会震惊得不得了,感到这是一种定数。像南丁的命要去查,绝对是“此命生来不平凡,荣华富贵享不完”。他的命是这个命,为什么你到这个时候还能这样做呢?老了还不离朝政,这个命里有这一回,一直到老,你还不离开这个舞台,命里他是这样想的。但是有的人就是说这个人就是乞丐,他上面写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命里就写着,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但是也是命中定的。这个里面非常复杂,它是一种伟大的哲学,谁要不相信这个,回来我可以单独给你们找一个大师推一推。当然这个东西,当我了解了以后,我是60岁以后才了解的。
   田中禾:我想给你插一句,给运昌讲,焦述绝对是你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例证,为什么?焦述这一生走过来,他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我可以这样讲,他并不是朝着纯文学走的,而且他非常清醒走这个既是在纪实,又是在文学,在这个边缘上,走的结果是,他写的是社会小说,不是人性小说,因此,他走的不是纯文学的道路,而是社会文学或者严肃文学这个路路。所以他一直朝着这样的道路走,克服了他的缺点,扬长避短了,论语言,论结构,论驾驭文学、小说的能力五,他要搞纯文学,他这一生可能永远也出不了头,但是他走这个路子他就成功了。
   焦述:但是我想说一个什么呢,叫运昌参考,文学啊,他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可确定性。美国人说中国的法律具有不可确定性,他说的很客气,实际上文学比法律还具有不可确定性。我现在客观地看,作家对作品的评判是一个格调,出版社的编辑家们评价是一个格调,新华书店的老板们他又是一个格调,包括书商们他们的评判也是格调,我都接触过了,我称为是作家、编辑家、出版家、销售专家、销售工程师,在国外就是卖书的。作为一个作家,应当接触这些层次的人,他都不一样。为什么呢?作家是最活跃的,作家的思想是富有激情的,也是最富有智慧的,但是他是最不具有确定性的。编辑家相对来说要比作家具有可确定性,评论家也是比作家具有可确定性,但是他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编辑家们就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出版家就更稳定了,他要决定出这本书不出,卖书的那是定死了,这个书是什么,他的争论不大。一个书商说是什么,另外一个书商也不会说不是这,基本上是相似的。这是我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真经,跟大家今天在这儿聊一下。我没事儿会到图书城,我跟图书城的一些人交朋友,我请他们吃吃饭,我说这个书卖的怎么样,现在什么书好卖啊,为什么好卖啊?应当知道这些。至少一个作家他应该懂这个,他不应当不懂这个,而且他不应当拒绝这个,他更不应当觉得人家不懂,实际上他们很懂。我的《市长日记》第一次举办研讨会,2003年,那个书是争议最大的,当时我知道,你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李佩甫评价最高,说这是老焦的里程碑,李洱(音)说老焦这部作品不应当这样写,应该照着《马桥词典》写。
   田中禾:所以开研讨会不要听作家的。
   焦述:我今天说这个就是让他明白,争议很大,还有其他人说怎么怎么着。但是咱们这个社长杨俊才(音)他来了,他说这是河南的一流作品,我要作为重点作品推出。你知道,杨俊才(音)当时是社长,他是亲自当责任编辑。所以它的反差很大,这个书在河南出现非常多,而且他把这个书是抢走了,这个书本来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可能这里面说来话长了。他亲自当责编,基本上在签合同的时候,在北京举办研讨会,在合同书上写明了,作为重点书,然后报什么什么奖,这都是老杨给我定的,我也很感谢他,当时这个书因为有些事儿他也没操作好。但是说什么呢?这个出版社啊,这个书不仅是河南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现在也要出,当时这个书没有敢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共 42180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追寻》研讨会的主要过程和内容,列举了参加研讨会的几位专家对《追寻》以及作者创作水平的评价,研讨中几位专家的评价全面透彻,深刻地剖析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对作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间接的介绍了文学的概念,赞扬了作者对文学的不屑追求与热爱之精神,尤其是当今缺少文学大家的时代里,对文字的执着是精神上的,但是首先在当今社会,养活自己也是首要的,而作者为了实现文学之梦,面对困难,毅然选择了作家这一贫而神圣的行业,敢做老马,在生活的最底层,为底层社会中人呐喊,书写不平之事,这是作为作家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大我的体现!感谢作者带给我们精彩的研讨会,欣赏学习!建议精绝品!【编辑jiangcunxue】【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1226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村雪        2011-12-25 23:17:08
  文章讲述了《追寻》研讨会的主要过程和内容,列举了参加研讨会的几位专家对《追寻》以及作者创作水平的评价,研讨中几位专家的评价全面透彻,深刻地剖析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对作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间接的介绍了文学的概念,赞扬了作者对文学的不屑追求与热爱之精神,尤其是当今缺少文学大家的时代里,对文字的执着是精神上的,但是首先在当今社会,养活自己也是首要的,而作者为了实现文学之梦,面对困难,毅然选择了作家这一贫而神圣的行业,敢做老马,在生活的最底层,为底层社会中人呐喊,书写不平之事,这是作为作家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大我的体现!感谢作者带给我们精彩的研讨会,欣赏学习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奥妙无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