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雨霏霏祭父亲

精品 心雨霏霏祭父亲


作者:心花一瓣 进士,101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65发表时间:2012-01-17 23:59:29
摘要:父亲匆匆离去,让我的心已经破碎,碎落成瓣瓣心花,飘落成连绵的心雨,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忍看着父亲在儿女孝心铺的路上渐渐远去,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视线。轻轻地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像脱了缰的野马,驰聘于往事的回忆。


   大姑、姑父跟我疏远其实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原因。母亲的外祖父家旧社会确实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她的亲舅舅抗战期间也真的做过伪乡长。外祖母去世后,出于同情和可怜,母亲被她外祖父和舅舅收养。有了这层关系,文革期间,姑姑和姑父毅然然跟我们家划清了界限,还把年仅十五岁的大表哥一起划到了我家。因为大表哥决意站在父亲这一边。
   其实我心里明白,我跟哥哥因此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哥哥因为母亲的社会关系,无法圆上参军的梦。村里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就因为哥哥根子不红苗子不正,与大学无缘。我呢,在初中,尽管品学兼优,却加入不了共青团。当初我跟哥们如果不是因为学业成绩突出,恐怕连高中都没得念。当时就工升学是唯成分论。凭一手老茧能升入大学。凭旧社会的一根讨饭棍就可以横行天下。陈永贵一介憨厚朴实的老农民能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可是我们呢,就因为母亲在她外祖父家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因为我父亲有几亩薄田,升学参军就得靠边儿站。那时候我对贫下中农出身的同学特羡慕。甚至想,要是我父母也是贫下中农那该多好!也难怪我大姑大姑夫要跟我们家一刀两断。文革期间,我姑姑、姑父红得发紫。场场革命运运,他们都是打先锋,场场批斗会,他们的口号都喊得震天响。为了表明他们立场的坚定,自然要与父母划清界限。
   可是山水轮流转。在那个是非混淆人妖颠倒特殊年代,说错了一句话就可能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清楚地记得我读三年级那年,村子里又要开批斗大会,这会儿批斗的对象是我姑父。是因为那时苏联反华,中苏关系恶化,好像中苏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全国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少全进入急紧备战状态。可是每场政治运动中都冲锋陷阵的姑父这会可是心灰意冷。并且发表消极言论:“战争来了,党员当炮筒,团员当炮灰,老百姓帽盖一歪歪,跟谁也是一个样的吃饭。”就这么一句大实话,让他一下子成了现行反革命。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苦大仇深的贫雇农,说不上真的要被关进监狱蹲他几年。
   村里要开批斗会,老师讨我的口气:“今天咱村开批斗会,要批斗你姑父,你参加还是不参加?”“当然要去,红小兵就要爱憎分明。”
   那天的批斗会我去了。可坐在台下看着台子上低头认罪的姑父,两腿直打哆嗦,低眉垂手,实在看不出他反动在哪,所以一时看得走了神,竟忘了跟着人们一起高喊打倒他的口号。并且也认为不用打倒,瘦筋帛两,这时来一阵风恐怕也能把他吹到台下。
   回家后我跟父母只说了一句话:“我姑父真可怜!”
   话一出口被父母连忙止住,“这话可万万不能让外人听见。”
   现在回头想想,那个动荡的年代,所有的人就像中了魔似的,人人疯狂得失去了理智。
   父亲常说,就跟《水浒传》开篇闹瘟神一样,上帝要造就一批英雄,才安排了这样的时局。我不像父亲一样相信宿命。但父亲的这种信仰倒也能让他看破红尘,看淡人世间的是是非非,看清人情的厚江薄冷暖。
   佛界里有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父亲一辈子为人豁达大度,开朗乐观,从不为一己之利去跟别人明争暗斗,也不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所以生活中也很少有人跟父亲过不去。他总是以德报怨,曾多次用他的善义之举让伤害过他的人(包括他的亲人)在心灵上受到震撼,转变对他的成见。父亲尽管不是什么伟人,但事事处处以慈悲为怀,善待他人。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父亲之所以能成为三村五村众人交口称赞的好人,就因为苦难的人生经历让他拥有了一颗宽大博爱的心怀。他的纯朴,他的包容,他的忍让也造就了他平凡中伟大的人格,挺起了做人的脊梁。
   十二
   爱不需要理由
   懂得珍惜就能够拥有
   只有家为我等候
   歌声在耳畔回旋,一幅感人的画面也在我的眼前叠影:
   假日回家,场园里只有我腿脚不太灵便的父亲。夕阳下,他的目光始终不曾开他面对的那悠悠南山。或许是那片葱绿的槐树让他心醉?他全然不觉我早就站在了他的面前。
   “爹!”我一声呼唤才让他醒过神来。
   “唉,你妈到山里挖野菜去了,我怎么就望不见她的影子呢?她去了好久好久了,一定是到北山去了。”
   我才明白,面前的那片山已融进了父亲对母亲的牵挂,还有那殷切的期盼。我感动了,我感动于父亲对母亲那份牵肠挂肚的爱意。尽管它从不曾溢于言表。但在夕阳的余晖中,父亲投向南山的那缕缕视线已尽收于我的心底。
   我读懂了父亲的心,匆匆赶往了北山。在晚霞映照着的田野,我找到了白发苍苍伛偻着腰正在挖菜的母亲。我帮她提着菜篮,一路说笑着回到家里。
   “老头子,来,吃西瓜。女儿拿的瓜可甜着呢!”母亲把饭桌搬到了场园,拿刀,切瓜,笑盈盈地呼唤着父亲。父亲伸手在盘子里挑了最大的一块,默默地递到母亲面前。
   “你啊!先给咱女儿。”母亲的话语中溢满了甜甜的责备。我的心里倒比打翻了的蜜罐子还甜。
   夕阳的余晖斜射进了场园,洒了父母一脸一身。
   这一幅画面也定格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我懂了:爱本无言。
   水,无色无味,却是最珍贵的生命之源。爱,抑或锅碗瓢盘抑或平平淡淡,抑或争吵冷战,抑或无言沉默,抑或枯燥呆板,父母之间的爱不是轰轰烈烈,也没有甜言蜜语、形影相随,它朴实无华,却是世间最动人的真爱。
   心绪静下来,跟亲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便浮现在眼前,无言的深爱,编织着温馨祥和幸福的生活,平静的生活没有干扰没有喧嚣没有利欲没有不相干的粗俗不堪的话语,朝对晨曦、暮对朝霞,聆听虫鸣,同赏繁花、粗茶淡饭,甘之若饴
   我的父母,新婚相爱,银婚,走过了金婚,没有碰撞出激情,也没有演绎出花前月下的浪漫,但却在彼此心心相印中将一份相互信任与尊重的种子根植于各自的心田上,在相濡以沫中让崇拜与宠爱的信念抽枝发芽开花结果,在相互依恋与欣赏中经营起一方幸福宁静的家园。
   十三
   儿子三岁时,母亲就患了脑血栓。六年前又得了冠心病。二十多年来,不得不承认,爱的天平,我明显的倾向了母亲这一端。其实我也察觉到,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让他的膝关节手关节严重变型,举步维艰,但父亲依然苦苦地撑着,竭尽所能,照顾着体弱多病的母亲,理解着儿女治家立业的艰辛。晚年母亲患上老年痴呆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母亲越来越任性,任性的像个孩子,变得专横而跋扈。但是父亲时时处处容忍着她,迁让着她。父亲尽管腿脚不利索,可是每天早晨还坚持着起来掏净锅灶里的草灰,为母亲打好洗脸。把我跟妹妹双休日备好的饭菜热好,端在母亲面前。他常常背着我我们,坚持着亲自到河里洗母亲换洗下来的脏衣服。任凭我们苦苦相劝,父亲却置若罔闻。
   每次回家,喂母亲饭时,父亲总是希望我们能多喂她一些。父亲说,“她的饭量没减,能吃上一大碗。”我们带来的美味食品,父亲总是尽着母亲吃,有时在我们要硬劝苦逼下他才会吃一些。
   母亲神志不清情绪不佳时,父亲的拐杖常常成了她手中的武器,父亲却成了她的出气筒。一向说一不二的父亲,这会儿却不得不委曲求全,常常听母亲的数落、抱怨甚至棒打。
   年轻时父亲跟母亲总是相敬如宾,可到了晚年,父亲却常常在母亲那里受气。让我真的于心不忍。
   我不得不承认,在父亲与母亲之间,这些年来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母亲,却忽略了父亲。我们对他关心不够,照顾不周。但父亲从没有一句怨言,他总是说,在他和跟母亲身上,我花得钱数不过来,用的心思没有边。每次回家为父亲炒上几个下酒菜,他总希望我儿子跟老公能一起过来,跟他坐在一起用餐对饮。父亲常说,他跟母亲吃得好点孬点没关系,只希望我的一家三口能和和顺顺平平安安。
   十三
   腊月初五,母亲去世那天,父亲尽管不清楚母亲已经离他而去。但在父亲的潜意识里绝对有一种心灵感应。
   当时我哥骗父亲说:“因为母亲不听话,总欺负你,让她换了个地方。”父亲听后却是一脸的怅然。他呆呆地看着炕头那边母亲曾躺过的地方,从他的表情中我读出了难言的茫然与失落。少年夫妻老来伴,母亲的离世,对父亲,无异是致命的一击。他机械搓着双手,脸在不停地抽搐,眸子里盛满了悲哀。平静了很短的时间,接下来他又是呼爹,又是喊娘。喂他晚饭时,我随口问了一句,“爹,我妈呢?”“刚才还在炕上吃饭呢。我也不知她又到哪里去了。怎么天黑了还不回他朝夕相伴了近六十年的老伴已经离开人世。
   十四
   母亲去逝后,父亲的病一日重于一日,最后连吃饭吞水都很是困难。眼看着父亲像即将燃尽的风烛,一点点慢慢变短,我除了痛心就是心痛。我不忍看哥替他换药,为他翻身。他的每一声痛苦的呼叫都撕扯着我的心。每当这时,父亲都会紧紧的攥着我手,央求我们快快把他杀了。看着儿女们伤心难过,父亲就会喃喃自语,“我在炕上躺一天,你们就会跟着着急上火。”着急上火有什么用,作为儿女,我们却无力回天,无力分担父亲不得不承受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曾行医多年的哥哥也不能帮父亲摆脱病魔。我只能听凭热泪直淌。这时,父亲却不忘强忍着病痛反过来安慰我,“你不要哭,你再哭,我就走!”我戛然止住了抽泣,因为我怕,我怕父亲真的离我而了,永远不再回来。
   上周三回家,父亲依然蜷曲地躺在炕上,艰难地吞咽着哥哥强喂下的小米稀粥。我把一盆热水端到他身边,用热毛巾擦洗着他那张被痛苦扭曲了的写满了沧桑的脸。而后又把他枯瘦如柴的手放在水盆里,父亲说:“真好,这样泡着,舒服。”
   父亲的意识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我哥问父亲是谁时,他艰难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当我哥征求他的意见,用不用将他的病情告诉我在青岛的叔父时,他费力的点点头,可当我哥说要将他的病情告诉我远在黑龙江的二姑时,他却一个劲地摇头。父亲知道,二姑离家太远,身体有病。当听我哥说双休日你孙子成梁要回家看你时,父亲舒心的咧了咧嘴。可惜父亲在闭上眼睛之前,都没能跟我叔叔和他至爱的孙子见上最后一面。
   当听到我的手机响,父亲一个劲地催促我,“今天不是星期天,怎么还不赶快回学校去上班?快去吧,是不是学校领导催你回去了?”尽管你语言已经含糊不清,但我依然听得明白。哥哥说,“你让我们俩多陪你坐一坐不好吗?为什么硬要赶她回去呢?”我明白,父不光是怕耽误了我的工作,他更是不忍心让我目睹他被病痛折磨时的痛苦,不忍心让我听他痛不欲生的呻吟。
   周四回家,父亲吞水都已很很是困难,坚强的父亲还在与病魔做着顽强抗争,还闭眼咬牙艰难地吞咽正我给他喂下的八个婴儿乐饼干。我知道父亲想给我一个安慰,想让我心里好受一些。尽管食物喂下去之后他很快又吐了出来。夜幕刚刚降落,父亲一个劲地催我回家,我不得不起身告辞。我说,明天下午我就放假了,放假后我就可以天天回家陪你。可是只隔了一夜,没想到父亲却撒手西归,让我无缘与他再次相见。
   十五
   父爱,是春天里的那一缕阳光,和煦地播种于我的心田上;父爱,是夏日里的那一丝凉风,在燥热中为我送来缕缕凉爽;父爱,是秋日里的那一串串摇曳的果实,让我收获着成功的喜悦;父爱,是冬天里的那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窝。沐浴着父爱,我一路放歌,行走于人生的春夏秋冬。
   任凭我们再怎么挽留,父亲还是没有跨过第78个年轮,还是没能战胜死神,在母亲走后的第十五天,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我们。父亲走得那样平静,安祥,像是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父亲走了,我心中的天也轰然倒塌了,心空顿时漆黑一团。呼天抢地中眼看着载有父亲遗体的灵车渐渐远去,那一刻才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无所适从,什么叫做肝肠欲断,什么叫做阴阳相隔,什么又叫做生离死别!
   一想到我与父亲已经阴阳相隔, 横亘于心底的痛楚便撕心裂肺,锥心刺骨。人们都说,儿女们孝心铺的路有多远,父母就可以走多远,可是相隔仅仅十五天,父母像前世约好了似的,相继离我而去。他们解脱了病痛的折磨,斩断了尘世的牵绊,驾鹤西归,却把无边的悲恸留给儿女。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只需再坚持有十天半个月,父母就可以跨进龙年。年关将至,父母的匆匆离去,也给我们这些当儿女的留下无可弥补的遗憾。触摸着暖暖的土炕,依然感受得到父亲无处不在的气息,可是当我再环顾那家徒四壁的老屋,却禁不住热泪纵横,痛哭失声,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在现,但我与父亲却只能在梦里想见。
   父亲是那么平凡,是那么普通。他一生忠厚、耿直、无私、善良、朴实,他的人品,他为人处事的风范在儿女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明白,我的身上流淌着父亲的血脉,父亲的生命也在我身上延续。
   刺骨的寒风里,静静地伫立于你的墓前,将一腔的缅怀沉淀成一连串记忆的碎片,在寻寻觅觅中翻晒着过往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让破碎的心得以片刻的安宁。我明白,岁月匆匆 ,留不住时光,也拽不回父亲的生命,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祈求天堂里的父亲,吉祥平安。愿父亲在天堂里早日与母亲相聚,再续良缘。

共 15133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篇饱含深情的文字,字字句句都是爱,感人至深。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为人,父亲的人品,都刻印着善良和包容。父亲对儿女,对妻子,对亲人的爱,充满了亲情的深厚。父亲的离世,是莫大的哀痛,可以想见作者的心情,一份怀念,一种永恒,记录于文字,给读者以爱的温暖,以及对岁月的感思。愿父亲安息!【编辑:梅暗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18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2-01-18 00:02:23
  父爱如山,沉甸甸的厚重。作者对父亲的追思,承载着感恩的份量,读来动容。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回复1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2-01-23 18:24:21
  谢谢你的辛苦编辑与精彩点评。问安祝福!
2 楼        文友:累了请抽支烟        2012-01-18 01:42:34
  父亲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一个树,一个参天大树。对父亲的感怀和追思,更让我们生出一份感恩之情。那我们就好好活着,走好每一天,以谢父恩!问候心花,祝好!
漠视三千
回复2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2-01-23 18:25:01
  有兄弟真好。谢谢!
3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2-01-19 16:02:47
  欣赏心花姐动情的文字,为天堂的亲人祝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3 楼        文友:心花一瓣        2012-01-23 18:25:24
  谢谢!
4 楼        文友:从容        2015-11-08 20:31:58
  父亲就是一个家族,读着那回忆有温暖的苦痛。平实的语言慢慢叙述,就是把心里的话语倒出,这样心里才舒服些。珍惜现在,珍惜身边人,是最大的告慰。
   心花老师,我叫你一声姐姐吧。我姐姐也和你一般大的。我家姊妹兄弟多。我在《老床》文字里写道过。
在教育和文学中执着前进。
5 楼        文友:宁夏旅行者        2021-04-20 09:14:26
  感人肺腑!问安!
6 楼        文友:直立行走        2023-09-18 23:54:53
  我爷爷是中国农村最最传统生动的爷爷。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