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底蕴

精品 底蕴


作者:今音 举人,394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80发表时间:2008-12-30 22:13:34

底蕴
   “老虎灶”里的生活就像连环画那样,一页一页从金生的记忆当中一天一天翻过去,春天后面是夏天,冬天后面又翻到了春天,金生也在其中一天天地长大。
   不久,阿四一家人终于搬到安徽,到她释放的父亲那边定居去了,一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也了去了阿萍的一桩心事,在阿萍的眼皮底下比较熟悉的也只剩下金生一个小囡了,当然,阿萍给自已女儿取的名字是慧和觉一类带有佛教性质的字汇,这些名字在凡人面前看来,没有带有任何的攻击性,任何人都能和这些叫慧呀觉的人一起共事,和睦相处。
   又到了立冬,这一天,娘在阿萍的房间里同阿萍两个人在商量金生的前程,这个小囡长大了究竟能够做点啥?娘问阿萍。阿萍便讲起了自己的经历,这不过是个参考,于是,娘也能够耐心地听下去。阿萍的父亲也在安徽某个地方,据说离阿四的父亲所住的滁县不太远,每年过年,阿萍的父亲都要到阿萍这个大女儿这里来过年,来的时候先拍一只电报,就算打个招呼,家里就给他腾一块地方,搁一张小的钢丝床,他来的时候,带一顶黑色的鸭舌头帽子,穿一件中式的藏青颜色的棉袄,时不时从左边的蓝色呢子裤的口袋里摸出一块白颜色的手帕揩揩鼻头,看到人一口一个先生、师母地叫。娘讲,到底有文化跟没有文化的人大不一样,像楼上的小浦东,一张面孔天天板起来,像是借她多还她少的一样。娘讲着讲着就把三天前金生和小浦东吵架的事学给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阿萍听。
   金生把挡在自家门口的脏水桶一脚踢翻,是因为小浦东嫌两家人家的脏水桶并排放在一起,认为金生家的那只桶碍她家的地方,那天清早便用脚把金生家的桶朝边上移移,没有想到金生起得早,朝外一推门,门被什么东西挡住了,再仔细一看,方知是只桶靠在门上,金生想办法把身子移到门外,一脚把她家的桶踢翻在地,脏水顺着坡向小浦东家流去,小浦东和金生两个人扭在一起在地上打滚,最后,小浦东又追到金生的学校里,她非要老师和校长开除金生,金生躲在花圃里面偷看校长室的窗户,心里砰砰乱跳,跳到夜里又挨了娘一顿打,那天夜里,小浦东肚皮痛也被救护车救走了,楼上楼下也传开了。说金生是只下作胚,骑在人家小浦东的身上打。小浦东一到医院就生了一个女小囡,医生讲她是早产,她说,早产大概是七活八不活,医生问她讲这个话有没有科学根据?她摇摇头,讲,我是被一个小赤佬害的。刚才小浦东说的那个七和八,分别指的是月份。
   阿萍讲,这就怪了,我怎么一点也不晓得呀,我早晓得的话就早点去看看她,再顺便做做她的工作,劝劝她不要和小囡作气。娘讲浦东人心里一天不作气是要难过的,我想想也气,只好让金生跪洗衣服搓板,跪得他两只膝盖通红,娘讲到这里眼圈也红了,阿萍讲,毕竟是自己养的小囡,心里总归是有点舍不得的,要末你不是他的亲娘,是亲生的一般都有这种体会,娘听了连连点头,说,你如果有空的话,再点拨点拨金生。
   那天夜里,阿萍拎了三斤鸡蛋专门去看了小浦东,小浦东在医院里住了三天刚出院,阿萍劝小浦东不要哭,坐月子是不能生气的,两人讲的话题还是围着金生转,小浦东说金生做出来的事情一点也不像小囡,倒像个大人,不晓得他是跟谁学出这种样子出来的,就像有爷娘生出来没有爷娘教训的一样,长大了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老虎灶”这幢楼,楼上楼下都是用板墙相隔,灯一开缝眼不少,讲话声音一响,大家都能听得到,就连夜里端着痰盂小便的声音,住在隔壁的人家也能听得到,走路时的踏地板的震声也一颠一颤,阿萍的婆讲自己的心脏病就是这样吓出来的。
   阿萍看小浦东总是在数落金生,心里也不大开心,毕竟金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人家讲,打狗也要看看主人,更何况金生做啥要踢翻你家的木桶?你想过没有?阿萍今天来纯粹是为了还个人情给小浦东,阿萍结婚时小浦东看在小潘娘的面上也随了一份人情,今天还正好是个机会。小浦东摸摸自己的奶子,对阿萍充满妒意地说,阿萍,你看我,要文化没文化,要知识没有知识,我只比你大十岁,可是样子看上去,倒长得像你的娘。阿萍讲,我今年二十五岁。小浦东拉拉奶皮,说,我倒像有五十岁的样子好看,我还要天天受隔壁一只小赤佬的气。
   阿萍只好站起来,说,我要走了,你自已也好好休息,我改日再来看你。后来,小浦东听老公说,阿萍到隔壁金生家去了。小浦东讲,恐怕又去传闲话了。
   金生在床上躺着,枕头边上摆了两本张恨水写的“魍魉世界”,这是小潘借给金生看的,阿萍把金生的娘支到里面一间房里,然后,就坐在金生的床边,轻轻问,金生,小潘借这两本书给你看,是不是和你预约明年热天的擦背?金生不响。于是,阿萍又问,金生,你和小浦东打架的时候,是不是骑在她身上并且还捏她奶奶头了?
   金生的面色告诉了阿萍,这好像记不起来了。阿萍看金生紧闭双唇,也不想追问下去,她立起来,金生觉得有一股香味离他远去了。但是这个金生也讲了一句,他说,如果这里的人要是像老西门那里石库门房子里的人就好了,大家都懂礼貌。
   阿萍说,别人可以不懂,你应该懂,否则,你看了这些书派什么用场?
   金生从床上坐起来,发觉头昏了一下,连忙又躺下去,阿萍摸摸他的额头,说,有点发热,娘这时候也立在边上,说,可能是受了点惊吓,小浦东讲,要叫派出所的人来评道理,结果把这个小囡就吓坏了,也不敢出门,出门一看到警察就朝楼上奔。
   阿萍回到家又拿了听诊器去为金生听听心脏,她听了一会,说,还可以,吃点开水,再睡一觉,问题不是最大。
   这时候,从前楼原来阿四住的地方传来一阵搬家具的声音,娘讲,下趟就不好到这家人家去烘衣裳了,这家人家的门槛蛮精的,你要烘是可以的,但要交一角钱,这个一角钱主要是烟囱的磨损费。原来,新搬来的这家把屋里的那一段烟囱重新粉了一遍,被绳子勒出的四只角上的缝也封死了,烟囱出了房顶就渐渐收拢,最后就收成一只细细的方框立在太阳和月亮的底下,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金生看见娘为他操心的眼光带点忧愁,决心从今以后不再和任何人相骂,相打就更加不可能的了,金生当着阿萍的面写了一张保证书。娘接过儿子的这份承诺,心里激动了半天,说,你这只犟骨头,从来也没有看到你向任何人讨过饶,也只有今天阿姨立在你边上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娘又在教训儿子。
   金生索性把头转向床里,奶奶住到虹口老伯伯家里去了,这只床就属于金生一个人的了,金生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有许多幅图画在动,老西门、石库门,淮海路、中百一店,旗袍长衫、公共汽车三轮车,真是千姿百态。后来,金生真的睡着了。
   光阴一去不复返。
   再后来,南浦大桥立起来了,住在那里的人都搬到了浦东。
   直到阿萍真正认为金生已经变成大人的时候,不是听邻居们说说而已,而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听人家讲,金生在写书,虽然还没有成名,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金生选择了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这对每个人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或许,这和金生小时候看的书有关系吧?阿萍问老潘,老潘说,金生如果真在写书的话,他还要谢谢老山东送给他的那本“火种”,老山东啥人也不肯借,就肯借给金生,并且还在搬家时送给金生,这真的不简单。阿萍对丈夫说,金生只比我小十岁,丈夫问她,你讲这个话是什么意思?阿萍摇摇头,说,讲不清爽是啥意思。
   那一年也是立冬,马路上的太阳正暖。

共 12909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从小说的文本来看,文字比较成熟,叙事相对沉稳,情节也很自然。作者围绕金生这个小男生,将娘、阿萍、阿四等一些人物和事件描述出来,给读者带来的是一个小男生的成长经历。只是在文中出现“阿姨”和“阿萍”的转换显得不是那么自然,这样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部分细节可再斟酌一下。总体不错![实习编辑:柳絮如棉]【江山编辑不·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菖兰        2008-12-31 11:34:20
  原汁原味的上海旧生活,读了好有味。细品,也有很多小市民生活的辛酸和努力在里面。
繁华的尽头,菖兰微笑
2 楼        文友:今音        2009-01-03 10:46:02
  王荣根就是我
3 楼        文友:吴陨儡        2015-09-12 19:49:17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