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江南小说】浮云苍生

精品 【江南小说】浮云苍生


作者:一米阳光 秀才,166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1发表时间:2012-06-27 15:39:55


   这一日,那漆匠父子打好了底色,画好了边框,征求我太姥爷中间的图案,是花鸟鱼虫好呢,还是人物故事好。我太姥爷是个凡事不爱操心的主,就一挥胳膊说,你去问你婶婶吧,她说啥好就画啥。于是,漆匠儿子就进了上房,猫腰站在隔坊外,问,白家婶婶,板箱图案是你定还是我们定?我太姥正在里间带着几个妮子赶绣活,头也没抬,说,你们定吧。你们画得多,别家咋画咱就咋画。这时,我奶奶搭话了,按道理,这里绝无我奶奶插嘴的份儿。我奶奶挑起嗓门问,漆匠哥哥准备画个啥?那漆匠儿子答,花鸟鱼虫,神仙传说,我们啥啥都能画。那好,你把板箱画花朵,大姐的画牡丹,二姐的画莲花。漆匠儿子答,好咧。奶奶继续挑着嗓门说,我要你画的牡丹能招蝶,画的莲花带露珠,你做的到吗?我太姥看我奶奶愈发放肆,举起巴掌做势要扇过去,一边朗声对小漆匠喊,你别听这死妮子瞎咋呼,该咋画咋画。
   谁知我奶奶那可不是瞎咋呼,待漆匠父子一笔一划画好了板箱图案,放在堂屋里晾漆的时候,我奶奶一挑门帘出来了。她站在板箱前,左看看右看看,只见那牡丹花儿粉嘟嘟的,花瓣儿重重叠叠,透着吉祥和富贵;再看那莲花儿,亭亭玉立,透着灵气和如意。我奶奶歪头看一眼身后的小漆匠,不想小漆匠也正偷眼瞄着我奶奶。我奶奶目光如炬,吓的小漆匠一缩脖子,收回目光,看着自己的脚尖儿没敢做声。我奶奶憋住笑,说,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擦了重画。小漆匠唯唯诺诺,说,你不满意,我,我可以重画。我奶奶不依不饶,说,让你画的牡丹要招蝶,画的莲花要带露,你做到了吗?小漆匠气诘了,说,这?我奶奶一伸手,说,来,拿画笔来。小漆匠茫茫然递上画笔,我奶奶走到板箱前,抖抖手腕子,只唰唰几笔,一只蝴蝶就迎风展翅盘旋在牡丹花间。我奶奶那几笔,看得小漆匠目瞪口呆,我奶奶扔了画笔,再扭头重看小漆匠。这时的小漆匠,张着嘴巴,定定看着我奶奶,一时间竟忘了躲闪。
   再说那小漆匠,整日里出东家,进西家,也算得见多识广。像我奶奶这样泼辣大胆的小妮子,见识的还真不多。那时候待字闺中的大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是难得出来见人的。当然,我奶奶那日出头露面,皆因我太姥的疏忽,太姥那几日实在太忙,两个妮儿的婚礼都在储备当中,因为女方收受了男方的换帖礼之后,也要以礼相待,不但要设宴招待男方,待男方走时,还得回奉物品。我太姥就是因为和几个帮忙的巧媳妇忙着捏面石榴的时候,疏忽了对她那些花花朵朵们的监管,才有了我奶奶的即兴泼墨挥毫。
   如果,我奶奶那日仅仅就是心血来潮,即兴挥毫泼墨也就罢了。
   任何事情,我说的是这世间的任何事情,总是要有节外生枝的可能。我奶奶那日扔了画笔,又扭头去看目瞪口呆的小漆匠,自然是得意中带着显摆,画一只蝴蝶与我奶奶并非难事。我奶奶平日里和姐姐们,绣花绣鸟,高兴时总是肆意篡改图样。当然,篡改的部分肯定是很随意的,不是在花上加个蜜蜂蝴蝶呀,就是在水波上加个舟啊船的。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我奶奶随手画上去,或者操起剪刀一拐一拐再一拐,就拐出了栩栩如生的图样子。所以,那一日,我奶奶那几笔实在是厚积薄发,不算啥。可事情的关键是,你画就画了,画完走人,就啥事也没了。
   关键是我奶奶扔了画笔的那回眸一笑。
   小漆匠不懂得回眸一笑百媚生,但小漆匠却被我奶奶那回眸一笑迷了魂。
   我太姥在那一年的秋末和初冬,打发了我奶奶的两个姐姐出嫁。我太姥的气儿还没喘匀乎,火村的漆匠家就来提亲了。我太姥当然不明白我奶奶挥毫泼墨的那一处。看在漆匠家也算本分的手艺人,不是说,纵有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吗?再说那小漆匠,太姥和太姥爷也都见过面,太姥征求我奶奶的意见时,我奶奶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含羞带娇地一扭身,说,那小漆匠很是木讷,不过,爹娘若看好,我也只能听爹娘的话,不是?我太姥分明听出了奶奶的弦外之音,也就痛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儿。漆匠一家高高兴兴,破土动工,修屋盖厦,准备来年就要迎娶我奶奶。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小漆匠也许就做了我爷爷。
   漆匠家修屋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那一日,漆匠家新屋上梁,漆匠夫妇敬了神灵,放了鞭炮。工匠们用井绳两头儿栓了包着红布的大梁,站在山墙上,口里“呼儿嗨呀”的喊着口号子,眼看着大梁徐徐上升,离墙头也就一截截的距离了,谁知道大梁一头的绳套子却意外地松开了。按道理,那栓了马蹄扣的绳套子是绝不可能松开的,只能是越拉越紧。但世间的事情,有时候也同大自然一样神秘莫测,还是那句话,谁知道呢?松开了绳套子的那一头大梁,在空中打了个蹬,就在众人的惊叫声中,斜斜的向下坠落,站在新屋外的漆匠,本能地就扑了上去,于是,那坠落的大梁,就重重的砸在了漆匠的背上,把漆匠砸了个马趴。漆匠嘴里喷出的鲜血,如朵朵盛开的梅花,成放射状四散开来。
   漆匠并没被砸死,只是腰椎断成了几截。漆匠家花完了所有的积蓄,还是没能让漆匠再站起来。
   小漆匠是独子,父亲倒了,如山的重担就得他扛起来。他继续走街串巷油漆家具。但离了父亲的辅佐,小漆匠陡觉力不从心。再说,父亲躺在病床上,光吃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靠小漆匠这油漆的手艺,仅仅能糊口,却不能养家。小漆匠决定要出去闯闯。那年头,村里不时有去口外的,听回来的人讲,口外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只要吃得了苦,苦个几年,不说能挣来金山银山,也能挣得盆满钵溢。小漆匠动了心,可小漆匠父母死活不答应,那年头,走西口的人,谁不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但凡有一丁点办法,谁家愿意背井离乡,毕竟前途渺茫,生死难料啊。但小漆匠决心已定,便偷偷背了父母,打起铺盖卷就伙同别人上路了。
   小漆匠临走没敢见我奶奶。当然也不可能见到我奶奶。他只是托媒人给我奶奶送来一页叠得四四方方的麻纸,麻纸上是两只上下翻飞的蝴蝶儿。我奶奶和小漆匠心有灵犀,一看麻纸上的两只蝴蝶儿,就什么都明白了。
   不知道跨过杀虎口的小漆匠,当时该是何等的悲壮和凄苦,单说那漆匠一听说儿子走了口外,不吃不喝只是叹息,不到月余光景,就撒手人寰。
   三
   说了这么多的废话,主角儿,我爷爷说什么也该出场了。
   但在我爷爷出场前,我得介绍介绍我们马家的情况。你们不得不承认,凡世间的事,总是无独有偶。相对比我奶奶家清一色的娘子军,我爷爷家则是一窝的秃小子。我爷爷属德字辈的,几兄弟依次是德昌、德顺、德兴、德泰、德安。大爷德昌是长子,生性醇厚,早早就依父母之命,娶妻杨氏,转年生一子,总算是如了父母的愿。但人常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如果我的二爷德顺也能像大哥德昌一样,那么,我们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的这个故事。
   比起我的大爷德昌,我的二爷德顺,喔,该怎么形容更恰当呢?用现今的说法就是,二爷比大爷要酷的多。大爷可以依照老人的意愿,读书、耕田、娶妻、生子。二爷就做不到,二爷读书不用功,耕田不用心,但二爷聪明,二爷不上心,但二爷事事都比大爷做的好。在五个儿子中,我太爷最喜欢二爷。因为父亲的宠爱,我二爷似乎更飞扬跋扈,肆无忌惮。我太爷虽然是个庄稼人,但我太爷希望他的儿孙辈可以出个读书人。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我太爷的希望一点不算过分。
   但我的二爷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耕田。他独独喜欢养蜂。每当春暖花开时,黄土高坡的沟沟坎坎,就被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晕染的斑斑驳驳,连空气里都流溢着花的馥郁气味。这时候,我的二爷就会扔了书本,窜到村头的土疙瘩上,翘首西望。他知道,每年的这个季节,远处的养蜂人,就会赶着蜂群循着花香姗姗而来。这时候,我的二爷就像采花的蜜蜂一样,扑棱着翅膀,一头扎在蜂群里,任我太奶千呼万唤也不回头。我二爷像个跟屁虫,陀螺似的跟在养蜂人的身前身后忙活。养蜂人一般都是单枪匹马独闯天下,虽统领着千军万马,却因远离人群,而倍感孤单寂寞。他们乐得有我二爷这样一个跟屁虫。于是,我二爷就干脆吃住在养蜂人的窝棚里。
   如果我的二爷仅仅就是痴迷养蜂,也就罢了。花开总有花败时,等花季一过,养蜂人就会赶着蜂群,追逐着鲜花渐行渐远。我的二爷呢,当然也就耷拉着脑袋,怏怏不快的继续回归自己原有的生活轨道。反正,二爷聪明,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把落下的课程找补回来。我太爷因为偏爱,也不去深究。人嘛,尤其是年轻人,谁还没个爱好啊。太爷觉得,我二爷也就是因为年轻,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之心,等他对养蜂看够了,摸准了,好奇心劲过去了,自然还得去读书,去耕田。但我太爷想错了。
   我二爷在那一年,居然不吭不咔的跟着渭南的一个王姓养蜂人跑了。
   你们可能觉得奇怪,奇怪我不讲我爷爷,不讲我奶奶。却单单在这里讲起一个不相干的二爷来。喔,你别急,我讲二爷,自然有讲二爷的道理。话说我奶奶自从订婚之后,就独守闺房,死等那去了口外的小漆匠。却不料那小漆匠一去就是三年,三年里我奶奶春也盼夏也盼,却就是不见小漆匠的人影影。龙镇也有从口外回来的,当然有在口外发财的,有倒霉的。有人说在包头见过小漆匠,也有人说在乌里雅苏台见过,但最终小漆匠在哪里落脚,是死是活,却没人能说的准。小漆匠的寡母被娘家弟弟接走了,小漆匠的家,那盖了半截儿,没来得及上梁的房屋,也被雨水冲刷的凄凉满目。
   于是,就有人说我奶奶命硬。说小漆匠的家道败落,归根结底都是因了我奶奶。小漆匠没了踪影,我太姥爷总不能让我奶奶做王宝钏吧?就在我奶奶订婚的第四个年头,我太姥爷决然的提着半扇猪肉和两坛自酿的米酒,去了媒婆家。媒婆子看我太姥爷的架势,就估摸来者不善。媒婆子盘了腿坐在炕沿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闷头蹲在脚底的我太姥爷,说,咋了,看你这阵势,有事?
   我太姥爷不吭气,呼噜呼噜吸着水烟袋。
   媒婆子说,有事说事。总不是四妮子,五妮子看好婆家啦?说说哪村哪家的?
   我太姥爷还是不言声。
   媒婆子急了,说,有屁就放,麻溜的。我就见不得你这号人。
   我太姥爷不慌不忙收起水烟袋,耷着眉眼说,大麦不熟,小麦能先收吗?你也知道我四妮子,五妮子都该找婆家了。可我的三妮子咋办?
   咋办?等小漆匠回来就完婚呗,还能咋办?
   可你知道小漆匠是死是活?总不见得让我三妮子就这样等下去,扎老女坟吧?
   哪?你说?
   退婚!
   说的容易!退婚?理由呢?要退你去退,我可不去,把你的东西提走,我不稀罕。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这亏先人的事我可不去做。
   我太姥爷不吭气,把东西放下,就气呼呼走了。
   至于我奶奶和小漆匠的退婚过程,我就言简意赅,不一一赘絮了。反正,也不知道我太姥爷使用的什么招数,婚是退了。只知道媒婆子把我奶奶的生辰帖子扔给我太姥爷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媒婆子说,就你这八字克婆家的妮子,净等着进老女坟吧。
   螳螂扑禅,自有那黄雀在后。那黄雀就是我二爷。不,确切地说,那黄雀应该是我太爷。我太爷自然耳闻了有关我奶奶的轶事。我太爷的思维和别人不一般,我太爷觉得我二爷这匹野马,就需要我奶奶这绺头来收拢。金木水火土,世间万物还不就是相生相克。我太爷托媒婆子撮合我二爷和我奶奶的婚事。我太姥爷和太姥自然是一千个一万个高兴。再说我奶奶,得知太姥爷硬生把自己和小漆匠的婚事黄了,没哭也没闹,只是不吃不喝,大病了一场。据我二老姨说,我奶奶那场病吓坏了全家人。二老姨说,我奶奶突然就发起了高烧。二老姨说,奶奶的病来的莫名其妙,迅疾的就像夏日里突如其来的冰雹。她说她当时和奶奶在院子的梨树下绣花儿,我奶奶突然捂着胸口说,二姐,我这里疼,像针扎,难受死了。二老姨说,是不是还放不下小漆匠?别难受了,爹娘是不会害你的。他个小漆匠一去就没了影子,是死是活都说不准,难不成你还要为他守一辈子?我奶奶苍白着脸说,我难受,二姐,你别说了,快扶我进屋。二老姨抬眼看我奶奶,不由也惊了一跳,急忙扔了手里的活计,大声叫了起来,爹,娘,快来呀。待我太姥爷请来了郎中,我奶奶已经烧得起了满嘴的燎泡,整个人也如面条一般绵软无力。
   我太爷自做主张,给我二爷和我奶奶定了婚期。可是,眼看婚期临近,我二爷却还是杳然无影。我太爷不急,我太爷托人给远在渭南的二爷捎了口信,让我二爷在婚礼之前速速归来,否则,一切后果自负。我太爷太过于自信,他太相信自己的威慑力了。所谓的后果自负,连太爷自己都还没明白,那自负的后果应该是什么。不知道我二爷是否得知太爷的口信,反正眼看离婚期越来越近了,我二爷仍没露面。一天一天又一天,就剩三天时间了,我太爷终于沉不住气了。太爷叼着旱烟袋,倒背着双手,佝偻着腰身,如笼中困兽般,整夜整夜在院子里踅圈圈。我五爷德安一早起来,看见整夜未睡的太爷,仿佛眨眼间老了十岁。五爷跑到茅厕,岔开双腿,撒了足足的一泡晨尿。然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跟在我太爷身后也踅开了圈圈。当五爷随着我太爷转到第七圈的时候,开口说话了。

共 21457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走进《浮云苍生》,走进那个时代。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奶奶传奇的婚姻。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爱情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只要有爱生活才会美好。作者以奶奶为主线,将奶奶的经历和周围人:小漆匠、二爷、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仿佛那些人那些事那个小镇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视野里。作者的文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讴歌了奶奶辈乃至上一辈的爱情。小说人物丰满,布局合理,裁剪得当,情节传神。字里行间向我们阐述一个真理:只要善待生活,生活会善待我们。读作者的文如饮一杯醇酒,芬芳四溢,醉了满壶的思绪。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木子花飘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628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06-27 15:40:27
  走进《浮云苍生》,走进那个时代。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娓娓道来奶奶传奇的婚姻。他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爱情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只要有爱生活才会美好。作者以奶奶为主线,将奶奶的经历和周围人:小漆匠、二爷、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仿佛那些人那些事那个小镇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视野里。作者的文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讴歌了奶奶辈乃至上一辈的爱情。小说人物丰满,布局合理,裁剪得当,情节传神。字里行间向我们阐述一个真理:只要善待生活,生活会善待我们。读作者的文如饮一杯醇酒,芬芳四溢,醉了满壶的思绪。好文。推荐欣赏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2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06-27 15:42:11
  感谢作者赐给我们一篇好文。读后久久沉浸在故事中不能自拔。
  
   欢迎赐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3 楼        文友:岸边江湖        2012-07-01 10:56:47
  醇酒芬芳的美文拜读,欣赏。问好一米!
陈永安,男,山西万荣人。大专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80年代开始创作,曾在省地报刊发表小说70余篇
4 楼        文友:一啸长歌        2012-08-11 18:47:22
  拜读美文,如饮陈年佳酿,令人神清气爽。此文,描摹细致,状物传神,语言生动,形象活现,地方风情如画......真是美不胜数,令人折服。问好作者!
长啸当歌
回复4 楼        文友:一米阳光        2012-09-04 10:28:42
  谢谢哦!
5 楼        文友:铁禾        2012-12-03 21:45:31
   唔,精致的构思,文笔甚好,给人流畅的阅读快感,顶!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一米阳光        2012-12-04 09:21:29
  欢迎指正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