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争鸣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争鸣】《红楼梦》的悲剧性(散文)

绝品 【争鸣】《红楼梦》的悲剧性(散文) ——佛道思想拯救不了的命运


作者:朱华池岸 童生,56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42发表时间:2012-07-29 20:59:35
摘要:在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背景下,人类的悲剧(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已成必然。曹雪芹穷尽佛道思想的可能,想要寻找一条避免悲剧或走出悲剧的出路。但由于佛道思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又与正统思想相冲突,且本身的消极意味,导致探询不能成功。佛道思想无法拯救“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

【争鸣】《红楼梦》的悲剧性(散文)

共 6143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星遐稿签:作者开篇借王国维之语:“《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探索曹雪芹撰写悲剧《红楼梦》的目的,但大家众说纷坛,无一定论。 关于《红楼梦》的主旨,作者则钟情于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观点 ,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探询的小说,不是政治的工具,也不只是感情的寄托。作者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并不是为了控诉,也不是为了人物的再现,而是立足于现实之外,站在人类的高度,审视已经发生与将要发生的一切,穷尽人及其悲剧的可能,尝试用佛道思想为人们寻找一条避免悲剧的出路。”作者从儒家正统思想和佛道思想等方面分析《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思想和命运,做到了条分缕析,透彻明了。作者在前面摘要中指出:“在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的背景下,人类的悲剧(尤其是女性的悲剧)已成必然。曹雪芹穷尽佛道思想的可能,想要寻找一条避免悲剧或走出悲剧的出路。但由于佛道思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又与正统思想相冲突,且本身的消极意味,导致探询不能成功。佛道思想无法拯救“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在文章结尾又道:“曹雪芹合佛道为一,构造了“太虚幻境界”的虚拟世界,详细描写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府,穷尽了佛道思想对人及其命运拯救的可能。在这次漫长的探询中,“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没有改变。尘俗间悟不透也不可能悟透的凡人正在把悲剧“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佛道思想拯救不了的悲剧仍在继续。”见解精辟,令人叹服。感谢作者赐稿!祝作者写作愉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73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2-09-27 16:30:40
  “如探春,聪明而冷漠的她就选择了‘独卧青灯古佛旁’”,应该是惜春吧,探春远嫁了,应是作者的笔误,呵呵,我是位红迷,拜读高作,学习了。
回复11 楼        文友:朱华池岸        2012-09-27 16:46:56
  确实。谢谢斧正!
1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2-10-01 11:18:37
  我觉得《红楼梦》就是继续一段过往,目的都是后人加上的,不过这篇的确系统的客观的解读了红楼梦。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13 楼        文友:唐岱        2012-10-04 10:50:42
  欣赏,作者对红楼的分析解读系统而规范,但稍微缺少了一些随意性,将文章解读框在固定的模式里。文章的解读视角犀利而独特,从中国佛道学说来分析,新颖创意,可读性非常强。顺便一提,文章有一个小小的常识性错误,最后选择“独卧青灯古佛胖”的是惜春。
喜好文学不是三分钟热度,三分坚持,三分灵感,四分热情。
14 楼        文友:江雪        2012-10-04 22:39:00
  人生悲欢离合,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的时光,没什么需要留恋,历史不会重复,贾府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一切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使然。四大家族的命运也是国家的共同命运,一段历史结束,另一段历史开始,旧人故去,新人走来。作者写出如此巨著,与他的学问涉猎之广是分不开的,一部书一个社会的缩影,齐家治国平天下道理都是一样的。红学家们研究永无止境!拜读先生作品,受益匪浅!
诗歌爱好者 博客:http://hi.baidu.com/shanto%BD%AD%D1%A9
15 楼        文友:铁禾        2012-11-10 23:49:49
  书写很到位的一篇文字,可见笔力的深厚,向作者学习了。
铁禾
16 楼        文友:罗伊        2014-04-05 08:03:25
  我也曾阅读过《红楼梦》,也看过关于这篇巨著的若干研究文章,但我的这种个人功力还不能诱使我尝试写一篇分析文章,将自己的观点一点一点铺陈开来。顾城说:“中国有两次人间天国,陶渊明做了个人物模糊的桃花源,曹雪芹做了个《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大观园洞开一扇,就弥足了近代诗中的无灵缺欠,人们才知道,那无处不在的春江明月,已化作清洁的女儿世界了。”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不缺研究和喜爱红楼梦的人,但是在我眼中,红楼梦中的女儿世界是不可复制的,她们的色彩无可比拟,所以对她们的姿态无论以何种方式去分析,当我们重新翻阅那些已经被定格的画面时,我的心中都会有难忘的回忆。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静静地看着她们,看着人们对她们的精彩讲述,而不去表达我的任何观点。
用心做事,以诚待人
17 楼        文友:樱桃树下的微笑        2015-11-11 23:35:29
  拜读老师佳作,喜欢红楼梦,难舍里边的人物,通过老师的文章,我对楼梦有独特的看法,谢谢老师分享。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