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博文五篇

精品 【绿野·散文】博文五篇


作者:艄夫 探花,21972.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5发表时间:2012-10-09 19:18:46


  
   为学者必以其奋。因此,业精于勤。
   人生,其实从来就没有不劳之获和不苦之乐。勤苦为之,苦中作乐,才会切实地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耕耘问收获,以付出换回报,这是普通大众的普遍现实。
   当然,贵族的世袭者可以不劳而获,特权的把握者可以为所欲为。我不是贵族的世袭者、特权的把握者,只好害怕昨日复制我《道茶.茶道》一文的博主他是贵族的世袭者或特权的把握者。这年头,四海之内,歌舞粉墨,咱小老百姓表面上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却是害怕贵族的世袭者耍宝、特权的把握者作福,并且也怕恬不知耻的鼻涕、狗屎之徒的贱污。我只能是希望他还会有着知识分子起码的自尊自爱!可以转载的博文在博客世界乃是很多的,何必不光明正大地去转载允许转载的博文,却要以复制发表的方式做贼?
   我是用钢笔写作了二十年的撰稿人,买了电恼换用手写板写作至今不足一年,于电脑的学海里顶多只是个幼儿园的学生!开博之初不知设置“文章不允许转载”,在《江湖夜雨船序语》一文被人转载后方才设置了“文章不允许转载”。文章被别人转载,倒还是拥有我自己的著作权,但已经让我看了觉得不舒服。因此,被别人窃取了著作权,令我简直忍无可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想真正的上书山、入学海,必须勤于读写,以勤苦为乐,才会有所建树。却现在,博客世界,竟是书山有路贼为径!
  
   晚饭后,再去他(头像是她)那里一看。竟见他在我“老兄,真有你的”评论下以“谢啦,听说“一字先生”吗?看见过“一字婆娘”否?”的评论作为对我的回应。
   我甚是犯了迷糊。他这意思,应当是他哪怕只删了《道茶.茶道》文中的一个字,也就可以成为“一字先生”“一字婆娘”了。那么,到底是先生还是婆娘?莫非兼而有之,乃是人妖!
  
   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
  
  
  
   五、艄夫答问录
  
   生涯寥落欲何怜,风絮飘零费眷恋;
   身事从来难自任,文章得失不由天。
   江湖夜雨,渺乎扁舟一叶。文字性灵,尚如弹铗发刃。新浪作客,博海游弋,兰桨如剑,剑如心。
   舱畔叩舷,艄头掌灯。看千帆同流,万舸过往。偶或停桡倚楫,试鸥鹭忘机之鸣答。乃有意味尚佳之语,编为一录。亦吾陋船携载之所得也!
  
   客云:人心是啥?
   答曰:是立体的、综合的、复杂的!
  
   客云:人性的沉沦,世风的变味,有突发事件的裂变,也有环境氛围的诱因!
   答曰:法不孤起,一事之生必定不止一个原因。
   客云:人所在的社会关系,自身的修养性格,自身的唯一性,决定了人的一生便是定数!
   答曰:定数即宿命,在变与不变中挣扎,既脱不出宿命又变易着自我,往往就是人生的普遍现实!
  
   客云:生命在呼吸之间!精神在信仰之中!活在当下!这就是真!
   答曰:是的。跳出学术思辨,在生活中落实于精神,从而认清当下,才是务实务真的人生。
  
   客云:不必太过认真辩证历史真伪,看着史人留下的糟粕之句,能被自己所悟那是一种意境,若不能,则笑而过之,而来自扰而思之。每个人看事物因个人综合学习力而定,收获自然不一样。
   答曰:世间万事是要认真为之才有真实之乐。否则,就会悬虚!
  
   客云:不妆而妆、无为而治,难以达到,所以是最高境界。
   答曰:其实是简单的。但人心却要复杂,就越简单越难了!
  
   客云: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上帝要污染一个地方,一是垃圾,二是钞票。
   答曰:上帝是不会搞污染的。但冒充上帝的大有人在,它们比畜生更可恶,比魔鬼更可恨,因为,它们披着人皮。
  
   客云:想来问什么会有红颜祸水?
   答曰:那你还是先问问人心为何有善恶吧。
  
   客云:常说读老庄读的多了,就会日益所谓的颓废!
   答曰:别学偏了,就不会颓废。
  
   客云:佛祖真言难得见,后人多加枝和叶。
   答曰:佛祖真言无头绪,后人整理多分歧。
  
   客云:我们又该信仰什么?
   答曰:信仰是要信其精神,而不是盲目地人云亦云的跟从。
  
   客云:究竟是先提高民众素质,再推行民主共和,还是先推行民主共和再提高素质。这确实有点像究竟是先有了蛋还是先有了鸡一样难以解释。不过一个好的体制终将有一帮好的民众,而一个坏的体制,终将那为数不多的好民众抹杀掉。
   答曰:有许多事是不分先后,可以并行不悖的。男人与女人有着那么多的差异、矛盾,却要结婚一起过日子。
  
   客云:格律诗不过是古代文人骚客的玩物,因为过严的格律限制了思想的表达。而文学艺术是跟随历史的脚步一同发展的,在现代白话文的时代,诗同样需要现代文来表现,而现代自由体诗歌的出现则为诗的广泛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因此,草根平民一样可以写诗,一样可以在写诗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答曰:我不否认现代汉诗的随笔作用,但那不是诗。文学是有文学标准的,不是任性任意可以草率为之的。之所以现在的文化商业化,就是因为文字被浅薄了。
  
   客云:‘安定、朴实、无奸无恶,才是衡量盛世的标准;这也就是说,盛世并非以繁华为象征……’。您说的不错!仔细想想,在八十年代之前,那时作奸犯科的人也明显比现在少,毛泽东时代的人们,可以做到“空饭蒸蒸饭”也很高兴!人人革命热情高涨,思想无比的清纯,贪官污吏极少。但我想问一问,您是否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反正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我不愿意回到从前那个年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倒是非常的迫切,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自我做起,崇尚并倡导古老的崇高的思想文化精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
   答曰:这不是为了回到以前,时代是在变的。但人心当以道德、朴素、真实为宗,古人所感叹的是人心不古而不是说人不古,如果人古,那就是强求时代的不变。我们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人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跟现在大不相同。
  
   客云:二十年前心无杂念,笔虽拙嫩意却真,二十年后虽笔力见长,然利欲熏染,已难返璞归真,得失自在其中,所以有“由生至熟易,由熟至生难”之说。这是我面对自己二十年前的旧作回复博友的,倒与先生诗文意蕴相通。
   答曰:因此,回归简朴,非但是修心学道的诀要,也是文学艺术的真谛。
  
   客云:你对《红楼梦》里提到的“色”与“空”之领悟很有见地。欣赏你的关于“色,建立在有的基础上;空,并非本来的无,而是被毁灭了的没有……而从色到空,色与空是对立的,色是锦上添花的鲜艳炫目,空则是那鲜艳的毁坏”、“以色即是空作为先知先觉的警惕,会有利于生活的平安。但以色即是空的理论来指导思想进行生活,反而会让人迷茫。以生为有也为色,以死为无也为空”、“佛教将色与空进行极端化。因此,抓住世事无常的证据,不遗余力地宣扬人生以追求解脱、归于静寂为真谛的说法。中国的华夏传统,是保合大和的混和,将有与无调制成中间化,尽量不落入极端”、“道家学说以返朴归真为主旨,儒家学说以精一执中为主导”等精彩论述。建议并期待你针对《红楼梦》提到的“色”与“空”,更有所谓“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结合《红楼梦》主题思想,写一篇较通俗一点的专述,对广大红学爱好者从积极之意义上予以引导,必然会深受大家的欢迎,抑或引起轰动。因为鲜有论述“色”、“空”问题的人,包括那些红学专家、学者亦多对此讳莫如深。
   答曰:当时写这篇文章,是整理诗集看到了红楼梦诗八首忽有所触。写的时候连《红楼梦》都没在手上,因此,只是篇短文。色与空、有与无,是佛教道教主要探讨的大问题,在这方面,倒是要参考一下曹雪芹的宗教倾向。现在凭记忆,我认为妙玉应当是色与空之间的引申、过渡者,前八十回是以之为伏笔,遗憾的是,续写者对此伏笔了草收场。
  
   客云:若谈国学,禅学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如今国学之虚热,也是不解禅文化之缘故
   答曰:禅学并不很重要。前有玄学,尤其是庄子之学,后有心学,禅学夹在中间,犹如插曲。况且禅学并非我国所产,而是与印度佛学的杂交。
  
   客云:我们无法改变了谁那就先好好做个自己吧
   答曰:是的。穷则独善其身。
   客云:看过一本书,忘记是谁的,他说: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意为落魄之时反而要坚持为天下,飞黄腾达之时却要管好自己。
   答曰:这个说法,说说而已。济天下必形之于事业故须达也,善己身乃修之于自我故穷亦可。以自我之心思及天下这是可能的,但济于天下,必定自我张扬,乃至自吹自擂,等于是作秀。因为,济不是思,济是要在实际事业中行施的。
  
   客云: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庆幸的是,达尔文已经不是在中世纪了,所以他没有受到布鲁诺的待遇,民众仍然给了极高的评价,即使是宗教,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当然,这与当时宗教权力远不如中世纪有关。宗教与科学的争论,这是民众感受最多的部分,也是争论最有影响力的领域。因为民众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很贫乏,中学时代我们学到的只是研究的结论,而没有专业的解释,因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则惯于歪曲生物学和进化论,把进化论描述为非科学的、蛮横的、可笑的、无证据的或者是捏造的。
   答曰:问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据何在?他说人类由猴子进化便不是上帝创造的,那么,猴子也是上帝创造的,这不是绕了个圈子仍然回到原地。简直是荒谬,被现象兜着圈子走。
  
   客云:宗教本来不是统治阶级为统治被统治阶级而创造的,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即对大自然的崇拜。当尽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发现宗教里面的许多方面都可以拿来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比如“权力下源论”,所以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他们毫不含糊的都信了人民的宗教,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改造,使宗教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宗教。从此,宗教与政治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在阶级社会,除了用有形的国家机器对人民进行统治以外,还必须用一种无形的精神枷锁对人民进行禁锢,这种精神枷锁就是宗教。纵观世界历史上的宗教与政治,二者在阶级社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治为了使自己能更好的统治人民,大力的扶持宗教;宗教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乐于与政治结合。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阶级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然,宗教与政治也有分庭抗议的时候。但是,这只是支流。
   答曰:犹如以茶为禅,在形式上讲究,把禅弄得像是某种衣服,却不知禅为何物。君所言之政治,除开了西方人所作的论调,便是认权术为政治。尤其是将宗教当作精神枷锁,试问君能绝对自由吗?不需要精神上的追求来指引生活吗?
  
   客云:看上下五千年,纵有不是之处,也早就随风而逝了。
   答曰:历史的作用,在于以古鉴今。
  
   客云:大人物也有历史的局限。
   答曰:人的生命有限,这是最大的局限。
  
   客云:盛世不以繁华为象征,但是却少不了钱粮。
   答曰:简朴并非赤贫,例如南怀瑾很有钱但布衣棉鞋。
  
   客云:有法无法向人说,法有法无两不可。无说之法无说毕,无听之人笑呵呵。
   答曰:小鸣大鸣,此岸彼岸。
  
   客云:你说‘唯有我,方有禅。若无我,那就无以为禅。这也就是说:我,是禅的载体’。静一法师不是说万物皆是禅吗?既然如此,那么有我无我不都一样,禅还是禅。
   答曰:这个答案,庄子早已说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非物,怎知万物是禅,还不是以人心度量物性而知。以人心度量物性,必须有我。故盲目说万物皆禅者,必是人云亦云。
  
  
   客云:悟到最后还是空!
   答曰:其实,悟与空是对立的,即使悟到了空,这也是思想里的某种假设。因为,真正究竟的空,是绝对的虚无。而悟与空的对立,是两者并存的相对。
  
   客云:先生本是潇洒之士,不管有怎样的阅历,能以洞察之眼诙谐之语坦然之心面世,真好!
   答曰:呵呵,得未从心亦有心
  
   客云:思想愈活跃,人生最受益。君看天台云,无常变瞬息。
   答曰:夏云多姿天,见君一偈言;我思故我在,其奈身事嫌。
  
   客云:政、权绝对地分离恐怕是一件挺难的事。

共 1114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夹叙夹议性质的散文。作者并没有拘于散文或是议论文的行文惯例,而是随性写来。但可贵的是,这种随性并没有让文章的结构有所松散。从作者给出的事例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相当合理紧凑。从语言运用来看,作者下笔信手成文,字字珠玑,而且句式变换也较为丰富。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1.立意准确、形式独特。取题中五则博文的整体,立意为需要宽厚随性不加限制的环境,非常全面而准确。形式上采用随笔散文的方式,从开博的故事说开来,视通万里,思接千栽,视野开阔,思维灵动。2.语言上富有文化底蕴,整散结合,长短连用。首尾圆合,文意浓郁,意境的营造上颇见功力。通篇取材广博,圆融一体。【编辑烟波放钓】【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1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烟波放钓        2012-10-09 19:19:24
  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夹叙夹议性质的散文。作者并没有拘于散文或是议论文的行文惯例,而是随性写来。但可贵的是,这种随性并没有让文章的结构有所松散。从作者给出的事例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相当合理紧凑。从语言运用来看,作者下笔信手成文,字字珠玑,而且句式变换也较为丰富。
一壶茶,一竿钓,一怀好心情
回复1 楼        文友:艄夫        2012-10-14 10:55:52
  谢谢烟波放钓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