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一个爱情故事

精品 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马丁伊戈 童生,55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56发表时间:2012-10-11 14:57:48


   卜生一边诉说着心事,一边默默祈福,那晚,他又从身旁这位长辈的话语中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次日早饭时,爸爸提出来想要为两人各买部手机,方便他们联系。然而西瑞首先表示反对,“不,爸爸,我们不需要。那对我们不会有好处。”当她看向卜生时,他微笑说:“对,叔叔,没有手机我们也一直交流得很方便。实际上我觉得,使用手机或许会使人陷入某种依赖,这一点是从我的舍友那里得出的,呵呵……您的心意我们已全部领会,这就够了。”卜生一边讲话,不由得想到了暑假丢失的手机,假如它没有丢失而是被西瑞像今天这样坚决拒绝了,那或许会令自己伤心,倒不如被偷走的结果更好,至少留给自己回忆时的微微感动。想到这里卜生突然意识到,此种愿望不正是为了获得某种能够使自己享受的情绪体验吗,不正是人的自私体现吗?”
   (七)
   送走爸爸,西瑞提议说应该去做些事情,她寻问卜生的意见。“我们去当家教吧!”他兴奋地说。谈到兼职,他首先想到了家教,这已是轻车熟路,无论生源还是教学方法,他都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果真要去做的话,能够轻易地为两人找到几份这样的工作。“暑假我所在的补习学校会帮我们联系到合适的学生。”他补充到。然而西瑞摇摇头说:“不,我已有更好的主意。”
   “什么?”
   “想象一下农村、果园,知道了吗?现在可是苹果然成熟的话季节哦。”
   “你是说采果工?”卜生很是惊讶,过去他从未将农村劳动与自己联系起来,潜意识觉得农村的体力劳动很远很远,然而西瑞突兀的想法却使他觉得体力劳动自己也必要去尝试。于是,他回应说:“听起来像是个好主意……可是我们该去哪里做这样的工作?”
   “哪里有丰收的喜悦,哪里就有分享……还不快行动起来!”西瑞一边说着,已经起身去准备换洗衣物了。
   当两人坐在前往所在省最大苹果主产区的长途大巴上时,卜生转向西瑞,“你似乎很喜欢农村?”
   她点点头说:“我生命的根须只能在农村扎入土地,那里有我一生渴求的精神养分。”说完她望向车窗外后退的城市。
   他又问:“你似乎不喜欢家教工作?”
   她点点头。
   “为什么?”
   “只有做最基础的工作,我才能在劳动中获得内在的充实与安宁,农业生产就是这样的工作,而利益驱动的智力劳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压迫剥削与巨大的浪费,它与我的价值体系相悖,也直接激起我负性情绪。所以,毕业后我将不会通过从事服务业谋生。”她望向他淡淡一笑,“是不是很幼稚呢?”
   “不,只是……感觉很难理解你这思想的根源。而且我们所学专业已经决定,未来理所当然要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同样属于服务业,你如何脱离得了呢?”卜生觉得自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希望此番质疑能使西瑞有所觉醒,然而当他再次看到她神秘的微笑,便知又要提高了。
   西瑞问他:“如果脱离货币经济体系,还存在第三产业吗?”
   他稍加思考回答到:“当然不存在了,我想那时不仅没有第三产业,甚至连第一二产业也都不存在了,世界一定是处于战乱中……真不可思议,你居然有如此疯狂的想法,推翻货币经济体系!那可比幻想更难以实现!”
   她噗嗤笑了,“这仿佛是人类在绝望的最后几分钟内才会发生的事情,对吧……所以请换个思路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可能呢?比如,仅仅是我个人退出,这总是可行的吧?”
   他摇摇头,“我觉得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没有人能够逃开。”卜生表情逐渐严肃起来。西瑞握住他的手说:“社会正是在看似不可能的方向上才能得到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特别地是由个人的变革集合而成……所以,最初作出改变的人,或许都听到过别人对他讲‘你疯了!不可能成功的!’你现在也要这样对我说吗?”
   卜生被她的话语片刻间逗笑了,只好无奈说:“好吧,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原因,只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达成共识,希望能看到你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随后,两人像同志一般握手鼓励。
   这一次他又见识到西瑞与农民朋友们无间的亲和力。到达乡镇后,两人径直来到正在采摘的大片果园里,西瑞首先向果农们问好,并祝贺丰收,她拿出两人学生证,真诚地表明了身份与来意后,获得许可帮助采摘苹果,但在这之前,女主人已经提着好些苹果过来要求客人先品尝一下。没想到西瑞接过布袋竟一一向卜生介绍了其中苹果的品类,“这是红富士,薄脆水分足,也是我们正在采摘的品种,这个是红星,皮厚但非常甜,不过已经下树一个多月了,所以这几颗一定是大姐从别处拿来的对吧?”那位约摸四十岁左右的大姐满脸汗水抹过的痕迹,几缕发丝粘在额头上,她笑夸西瑞对苹果了解很多,并说布袋里几种果子是她从地头看护果园的小房子里拿过来的。在向卜生介绍了最酸的“国光”与甘美的“王林”两个品种后,西瑞拿起一个表面暗红,颜色不匀称却形状较圆的果子大咬一口,故做轻松的样子,乐呵呵地一边嚼一边点头,示意卜生,“这就是传说中的‘秦冠’了,可能是秦地最早的一代苹果了吧,尝尝?”
   他接过西瑞咬了一口的果子,嘴巴张得很大咬下,可是当两排牙齿都陷进去时,才发现上当了,这果子质地坚密,任凭咬得牙龈生疼也无可奈何,只好松开,苹果上已经有丝丝血迹。看到卜生那副窘样,西瑞笑出了声。
   开始采摘苹果后,西瑞首先强调卜生要如何避免果蒂扎伤果皮,以及防止同座的果子脱落的一些细节,从摘下到码放,她一一指教,俨然行家里手。卜生觉得她像是这家人中的一份子,她和他们聊得怡恰而快乐,从今年的收成,到日常巨细,乃至生活的压力烦恼,子女教育中的困惑,西瑞都奈心地晓以情理。渐渐被这种氛围感染,卜生也不知不觉地打开话匣子,问尽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们一个孤陋寡闻的城市小子可能感兴趣的诸多问题。他懂得了如何根据果面鉴别苹果的味道,明白了从前根据菜叶是否有虫眼选择购买蔬菜是种愚蠢的偏见,无公害蔬菜是个变相的戏法,以及小豆与绿豆的区别等详细的问题。他也第一回看到西瑞绽放出如此持久而无所顾忌的笑容,灿烂如鲜熟的苹果,爽朗若当空的秋阳。
   那天晚饭是油泼面,女主人特意往灶火里塞了几根晚季的包谷棒,准备给客人啃。
   秋凉微沁,饭后他们在村子里走走,卜生藏着满心的好奇问西瑞:“你是怎样做到的?”
   “做到什么?”
   “与农村生活的无缝衔接,与农民朋友的亲密无间……知道吗,你使我产生错觉,似乎西瑞姑娘是这家外归的女儿,对农村充分知晓又满怀热情,我该如何理解这一切的可能性?”
   西瑞笑了,她说:“你应当知道‘赤子情怀’这个词吧?”
   “嗯”卜生点点头。
   “我正是怀着这样的情感来到农村,在其指引下坦城朴实地与农民交流,并自然而然将知识思想融汇于方方面面,达到彼此双方理解信任的基础。这就是你要知道的秘密。”
   “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因为在你的成长中缺少这样必要的经历,就象歌曲风中奇缘所唱,你听过满月荒野中的狼嚎吗?你可以应和那山谷幽幽的回音吗?你知道山猫为何笑吗?来吧,奔跑在隐蔽的松林小径,来品尝甜蜜的蛇莓;暴雨河流是我的兄弟,苍鹰和水獭是我的朋友。假若你走入那陌生之地,你将认识前所未见的新奇。”西瑞笑笑,“说到此,还有那至关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我只可能将最彻底最普遍的信赖给予农民,而非其它任何群体,无论是工人还是学者,抑或政客还是艺术家。在此观念的支配下,每当走入农民群体时,我觉得亲切而坦然,就象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几年农村生活,为我留下一生美好的回忆。插秧、采蜜、打弹弓,泥塑……你以前玩过这些吗?”
   卜生摇摇头自嘲地笑到:“别忘了我可是城里人。”
   她继续说:“然而每意识到那些美好不复存在时,我禁不住眼泪汩汩……特别地,为一棵径宽一米多的老槐,以及翱翔天空的游隼,听外公讲,百年老槐被施工队砍倒时,冠顶尚哺育着一窝游隼雏鸟,被摔死了……自那以后,院子上空就很少看到它们完美流线的身形鸣唳而过了……”
   感觉到西瑞在啜泣,卜生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好紧紧搂住她的肩臂说:“哭吧,大自然会与你同咽。”
   那晚,女主人在窑洞里为西瑞安排了宿处,而卜生主动要求睡在敞院的竹床上,星空,虫鸣,蜿蜒的葡萄藤,夜恬静着一切生物。西瑞从窑里出来,这时仍在棚房下忙活的大叔向她打招呼,“很晚了,还不睡啊?呵呵!”她回应到:“您不也没睡吗大叔,劳累了一天,您该早些休息才是啊!”一边说着西瑞踱至竹床前,躺了下来,两人都将双手支在颅下荞麦皮填充的枕头上,她平静地问:“你想独有这样一片天空吗?”
   “能吗,你觉得还找得到瓦尔登湖吗?”卜生说。
   她摇摇头,”我们回不了瓦尔登湖,却有可能获得更广泛的自由。”
   “自由……自由正如今夜昙花一谢,明朝醒时又将继续追逐,自由又像战争结束时呱呱坠地的新生命,是结果,更是苦难轮回的新起点,斗争与杀戮的过程便是追求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我觉得无论对于民族还是个人,追寻自由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于是自由看起来更像是征途中的短暂喘息。”卜生说完这些摇摇头转向西瑞,望着她的眸子,月光辉聚在那幽深的瞳膜上,仿佛全部光明都敛藏在这深邃与幽静中。静静地凝望,任凉风流梭睫羽之间。他突然想到一首美国诗歌,可以恰当地表达个人对于自由的理解,索性轻缓吟出,“鲜花在哪里?鲜花在姑娘的怀抱里。姑娘在哪里?姑娘在小伙子的怀抱里。小伙子在哪里?小伙子在战场的怀抱里。战场在哪里?战场在坟墓的怀抱里。坟墓在哪里?坟墓在鲜花的怀抱里。”末了,卜生笑了,他觉得自己在西瑞面前永远只能是个学生。
   她也理解了他的表情,微笑说:“明显地,你已经在认识方法中逐渐成熟,批判与反思,正是上升思想的重要方法。经反思发现矛盾,由批判剔透真理,这是令人极其兴奋的思考过程,往后,你定会经历体验到这种迅速成长的兴奋。”她仰望天宇长舒一口气,问卜生:“你觉得天上的星星是自由的吗?”
   “它们?一点也不自由,永恒地绕着既定的轨迹运动,谈何自由。”
   “那你知道布朗运动吗?”
   “什么……什么是布朗运动?”
   “它是单个的悬浮颗粒在大量分子中所表现出的不规则运动。电镜下观察,呈现随机的不可测状态,像空中飞行的苍蝇,难以预测轨迹,完全不同于天体运动。所以,你认为布朗运动中的颗粒是自由的吗?”
   卜生摇摇头,“它同样没有自由,即使无规则运动,仍然是在外力作用下实现的,无法超脱这样的规律。”
   西瑞笑了,她说:“很高兴你作为一个文科学生仍然保持着必要的理性,这的确值得庆幸。那么,我再问你,拥有主观能动的人会获得自由吗?”
   卜生沉默了,对于他,这又是一个不那么明显的问题,半晌,他说:“你从前告诉过我,每一瞬的思维与言行同样是被决定的,我相信那是真的,所以客观上说,人同样没有自由可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会为了主观认可的自由而奋斗不息,这样人才不会绝望,换言之,正是对于普遍认可的自由的心理预期,推动着人类的活动。”
   西瑞专注地倾听他的表达,等他发表完全部意见时,她起身立在床边,躬身吻了他的前额,并说:“为你的成长。”转身回窑里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吻,正如所有初恋爱人闭上眼睛那一刻,正如卜生无数次想象期盼的那样,梦幻,仿佛空气中吹来了花香,仿佛月华只为他们倾泻,群星只因这一吻而会集。卜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可是真善美天使对他的爱啊!不由地,他想到了卡萨布兰卡,想到了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鲍曼那深情的吻,历史为那一幕沉淀了丰富的感情内容,而西瑞对他的吻,满含爱、理解与鼓励。带着婴儿甜蜜的微笑,卜生在梦中延续着美的回味。
   次日又是愉快的一天,中午在果园休息时,卜生跟随主人家的小儿子烤红薯,甘甜可口的味道过后,小主人用不锈钢杯在火上煎了油,先加入十几颗麻椒,将一包辣椒屑投入其中,诱人的香气顿时四溢,再加点盐巴,将火堆旁烤焦的白面馒头从中间掰开,就地折了树枝将殷红的麻油辣椒涂抹馍中,小主人差不多给馍里夹了一层辣椒,瞧瞧就畏人,他却无所忌惮地大口吃起来,妈妈说他逞能,一会儿就有得受了,只见那红润的嘴唇却咂吧得更欢了。西瑞和卜生也都各夹了一个,没有人会拒绝烧油泼在干辣椒上的香味。然而一个馍还没吃完,小英雄的舌头毕竟太嫩,扛不住了,叽哩哇啦地又喊又跳:“辣死了,辣死了,不行了,辣死人咧……”像热天的狗似的他伸长舌头给风吹,转圈圈,一会儿又抱起水瓶咕嘟嘟地喝,大家都拿他打趣,妈妈便有的说了,“爱逞能,活该!”脸上同时挂着微笑与气愤。卜生虽勉强吃下了,却已满头大汗,饮了凉水漱口,只有西瑞看起来不怕辣,原来她只给馍里抹了点红油,没夹辣子。“我可不是辣妹子!”她笑着说,脸颊上已漾起红晕。

共 58015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6789101112
转到
【编者按】怀着敬畏的心情读了这篇小说几遍,不知被感动了多少次。从小说的布局、语言和构思可见作者独具匠心。小说中患有绝症的西瑞、卜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紧紧围绕西瑞通过自己渊博的知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引导、帮助卜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线索,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西瑞全面地诠释了大爱,她通过给卜生讲故事、讲课等方式让卜生认识到人生的的价值并以自己的行动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与其说是对卜生的一次心灵启迪,倒不如说是一次与读者在心灵上的呼唤,心灵上的一次共鸣,小说结尾再次升华了主题。卜生最终的决定不就是对爱一个更好的答案吗?西瑞虽然离开了,可是她却如一颗青松永远地伫立在木里,与那里的鲜花,与那里的流水,与那里的孩子们在一起……凄美的爱情故事,对读者定会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简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很好的渲染气氛的作用。作者这篇小说凸显了其哲学内涵,文中西瑞的父亲只出现过两次,可是对于卜生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老人家那种对生活的态度,那种责任感始终激励着卜生。那些正在寻觅人生意义的朋友在这里将找到自己的答案,一篇作品能够唤醒沉睡的人们,就会有它存在的空间。极力推荐共赏!问好!【编辑:六月竹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X012101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2-10-11 20:47:32
  一篇很耐品的作品,它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作者渊博的知识让小说升华到一个高度,也让西瑞这个人物更加丰满,西瑞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西瑞对爱的诠释令读者仰慕。欣赏!
爱好文学发烧友
2 楼        文友:六月竹子        2012-10-11 20:52:14
  没经作者本人的同意就给小说加了一个题目,还望作者能理解。感谢投稿江山文学。原创作愉快!远握!
爱好文学发烧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