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春秋】张二与狐仙(小说)

精品 【春秋】张二与狐仙(小说)


作者:河杨 举人,4311.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46发表时间:2013-07-21 18:36:20
摘要:人狐传奇


   这姑娘说:“我婆家在赤湖滩,离这里四十里;娘家在火龙山北岗,离这里三十里。我十二岁那年,父母就将我给了婆家。丈夫今年只有十一岁。平时,为了一点小事,公婆不是打,就是骂我。今天早上,只因为水开得迟了一点,公公就把我撵了出来,说永世不让我进门。我现在只有回娘家去了。我一双小脚,已经走了四十里,还有三十里的路,我真走不动了。”说着又“呜呜”地哭起来。
   张二听了实在为难,留她住吧,我俩少男少女真不方便;不留她吧,天却晚了,叫她上哪里去呢?张二想了想说道:“这么说来,你一定饿了,我先烧点给你吃了,你到前面那个大村庄里去找个人家歇一夜,明天再走路吧!”
   姑娘说:“你叫我走?我连一步也不能走了。我今天晚上就在你这屋檐下歇一夜了。”张二说:“前面两里路就是竹园蒋村,人家多得很,路也不太远,你去那里会很方便地找到歇处。在我这里,不是我不留你,而实在是不方便。天这么冷,你说在屋檐下歇,这哪里能歇呢?”姑娘听了,抽抽泣泣地说道:“我命好苦哇!我的好哥哥,我求你了,让我就在你屋檐下住一夜吧。我实在是连一步路也走不动了。”张二听了,六神无主,急得在屋里直打转转,连自己才说要烧点给姑娘吃的,竟也忘掉了。
   天傍黑了,该吃年夜饭了,张二才点火做饭。不过他干柴烈火,一会儿功夫,就摆上了几样过年的菜来。这时,他又矛盾了起来:叫不叫这姑娘吃呢?想了许久,还是朋友的情意占了上风:火龙山的人,谁不是我的朋友呢?于是,他对姑娘说:“大姐,你不嫌弃,就在我这里将就着吃一点吧。虽然说这是过年,我是简单得很;你不要笑话我才好。”姑娘听说,并不推辞,说:“大哥,谢谢你了。我还是昨天晚上吃的,现在实在饿得难受得很。”于是,他们都捧起饭碗吃起来。吃整顿饭的当中,他们谁也没说一句话。
   饭吃过后,姑娘主动地来收拾碗筷。张二说:“大姐,我送你到前面村庄去吧,我这里实在不方便。”姑娘说:“大哥,你真小气!我才吃了你一顿饭,就怕我明天又吃了你的。我说过,我一步也不能走了,你何必要撵我呢?我又不曾沾了你多大的福气,只在你屋檐下歇一夜么!”张二听了,无可奈何,只好不作声。
   说是在屋檐下过夜,怎么可能——天寒地冻,又没有一点铺的盖的!天黑了,这女子还坐在屋檐下,背靠着檐墙。张二欲待关门,既不忍心,又怕这姑娘还说他小气——难道我偷了你的不成?可是,那种社会里,男女界限森严;做过孔夫子学生的张二,真是里外为难。
   张二前思后想,又是朋友的情意占了上风:朋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么能因这男女之嫌于这女子而不顾呢?如果冻坏了她,我怎么向朋友交代呢?于是,张二说:“你这位大姐,既不肯走,就进屋在我床上睡吧。你既是火龙山的,就不是外人;我在灶门口搭个便铺来睡。”这女子扭扭捏捏地说:“那,那,我睡便铺。”张二不依,这女子便睡到张二床上去了。
   二更时,张二正睡得迷迷糊糊。这姑娘在房里喊道:“大哥,你来!”张二说:“什么事?”姑娘说:“你来呀!”张二来到房门口,问:“你怎么啦?”姑娘说:“你进来说话呢。”
   张二进得房来,离床不远处站着。姑娘说:“我一个人睡觉冷得很。你也来睡吧。”张二说:“那怎么行!你是我朋友家里人,又有了婆家;我怎么能和大姐你,睡一床呢?”
   女子点亮了油灯,坐在床上边哭边诉着说道:“我哪里是火龙山人!我姓古,叫秋珍,从小就没有了父母,被人抱去做了养女,现在这抱养我的人,要我匹配比我小七岁的他的儿子。我死也不肯,他们就打我、骂我,压迫我和他儿子成亲。这样一来,我只好跑出来了。现在,我宁死也不会再回去了。我听说你为人厚道;又知道火龙山的人都是你的朋友,才说我娘家在火龙山北岗,让你同情我。现在我无家可归;大哥,你行行好,就收留下我吧!”张二傻愣愣地听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姑娘又说:“大哥,你怎么不说话呀?”伸手硬将张二拉到了床上。
   第二天,张二一则欢喜:平白无故地得了个美貌夫人;二则忧愁:如何向朋友说明这件事呢?“朋友们爱我诚实、忠厚;可是,这么大的事,我事先都没有向朋友们透过气,今后,朋友们还能信任我吗?”张二打算将心事向古秋珍叙说,与她商量,看用什么办法能向朋友们交代清楚。
  
   四、宴请宾朋
  
   古秋珍听了张二所说的“顾虑”话,嫣然一笑说:“这有什么难处?你大张旗鼓地告诉你所有的朋友,就说你将原配的夫人接回来了。总不成你的朋友们不让你成亲吧?不仅如此,你还得多写请帖,广接朋友,请他们都来吃你的喜酒。风风光光地把事情办了,不就是向朋友做了交代了么!”
   张二听了说:“你说的倒好,你可知道我有多少朋友吗?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人数。办这么许多的喜酒,我哪来的钱呀!再说,朋友来了,要有地方招待;我这点大的房子,连站的地方也没有,还怎么办酒?”
   秋珍说:“这些你都放心好了。我们把日子订在正月十八。好在竹木市场一个正月都不会开市,时间很好安排。你现在加紧赶写请帖。什么钱呀,招待朋友的地方呀,办酒用的人呀,你都不要烦神,都由我来包办。好不好——我亲爱的夫君!”说着,在张二的脸上亲亲热热的吻了一口。张二望望秋珍,不敢相信。
   张二听了秋珍的话,虽然将信将疑,还是买来了一百张红纸,坐在家里整整写了七天,足足写了一千张“满天飞”的大红请帖(张二实在没有办法,因为对这些朋友大多数都叫不出名字来)。到了初十,他将知姓知名的朋友请来一桌,叫他们帮着将这一千张请帖送了出去。请帖送出去后,张二对秋珍说:“这一回就看你的了。要是接待不了这些客人,我张二就让朋友们笑话了。”古秋珍微笑着说:“你放心吧,我的夫君,只会叫你风光,决不让你丢脸!”
   过了元宵节,古秋珍的娘家,来了一班客人,专门为办喜酒做准备。张二见了,一颗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一点。从这一天开始,张二就开始陆续收到朋友们的贺礼。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到了十八,天气晴朗,一丝儿风也没有。初春的太阳暖融融地照着,竹叶滩上一片灿烂。古秋珍娘家来了许多人,送来了办酒用的所有用具。这些人充当着厨师、服务员。上午巳时,一百二十桌酒席整整齐齐地摆列在竹叶滩上,张二的朋友们整整齐齐地坐在露天里吃喜酒。此情此景,虽然不似客厅雅致,却也别具一番情趣。大家都说,有生以来,喜酒吃了不少,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菜肴,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更没有见过露天下办这么排场的酒宴。都说,参加这样的宴会,让人开了眼界,真是三生有幸。于是,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喝酒、猜拳,热闹非凡。这次喜酒,大家从上午巳时,一直吃到了下午申时。
   傍晚,朋友们都告辞回去,古秋珍娘家的人也都将家杂带走了,小屋里又只剩下了张二和秋珍俩。竹木市场开张后,张二还服务于其中,朋友们的来往更加亲密。张二和秋珍,小俩口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五、幽屋取宝
  
   张二和秋珍在草屋里每天收受着朋友们馈赠的食物和用品,小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甜甜蜜蜜。不觉到了清明时节,山民们都去护山、种田了;市场也冷清下来。秋珍对张二说:“我们要想办法挣点钱才是,老是靠朋友养着,总不是长久之计啊!”
   张二说:“谈何容易!我们一无资金,二无门路,怎么挣钱?”秋珍说:“待谷雨后,市场完全关闭了,我们到芜湖去一趟,看看能做点什么事情。”张二说:“我们就是朋友们送了这点家当,我看也办不了什么事。”秋珍说:“到那里看看情况再说吧。”
   张二心想,按照现在的情况,就是去了那里,顶多只是玩一趟。然而,自从她操办了庞大的酒席后,张二对这位自己跑来的妻子“刮目相看”了,同意了她的安排。
   竹木市场关闭后的第十天,即四月初一的早上,门口的小民船首次开航。张二和秋珍乘上小民船,那船行驶在刚到的汛水上,约四个时辰,来到了离家八十里水路的芜湖城码头。他俩顺着青弋江口的大路往西走,来到华盛道口。这里面临长江,是上下货物繁忙的港口。道口边有一溜房子,早年是趸船储货的仓库。后来因为放进去的货物,不是无端损坏,就是抛撒得满地乱糟糟的。房主只好将他改做客栈,但是住进去的人,就没有再出来过。有一回,住进去了三个人,半夜里,跑出一个人来,并且大嚷大叫,说里面有鬼。另外两个人竟无影无踪。此后,房主只好将房子的大门挂上大锁。如今,已经锁了八年。
   在这库房旁边,有一个茶馆。张二夫妇就这茶馆里坐下来休息。初夏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他俩一面喝茶,一面纳凉。茶馆里下午客人不多,古秋珍见茶馆老板坐在对面休息,询问道:“请问附近有没有房屋出卖或者出租的呢?”
   茶馆老板知道他旁边的房子里“有鬼”,房主人急着要处理它,马上满脸堆笑的说:“你们稍微等一等,我去问一声再来告诉你们。”
   工夫不大,茶馆老板引来一位六十来岁的老翁。此人长得肥头大耳,说话慢条斯理,问道:“谁想买房子呀?”
   茶馆老板对着张二夫妇介绍说:“这位钱老板有头十间房子想卖,你们谈谈吧。”张二望望秋珍,秋珍向张二呶呶嘴,示意张二与钱老板交谈。张二说:“我们是想看一看。”他自以为这是乱咋呼,不敢说买的话。
   钱老板说:“房子倒有十八间,大得很,只是旧了点。本来是码头上做仓库用的,因为存货不多,我把它改作了客栈。近年,我家人手忙不过来。就锁起来了。这一锁就锁了好几年,里面肯定脏得很。”秋珍说:“那不碍事。我们去看看再说吧。”钱老板说:“待我取钥匙来。”
   钱老板引着张二夫妇,来到华盛道口,打开那一溜房子的大门,钱老板说:“西起路口,东到小杂货店,一共十八间。都是横梁驮柱,空间开阔;无论做仓库、开店铺,都好摆弄。”
   他们在屋里观看着,钱老板又说:“这是祖上的遗业。到了我这一代,孩子们到外地谋事去了,留着它也没有用,所以想将它卖掉算了。”
   张二夫妇走在里面,一股久不通风的霉熏气味刺鼻难闻。申时的阳光本来还强得很,可是屋里已经幽暗无光。东边那做客房的几间,床铺还在,只是没了被子。他们进去一看,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蛛丝儿结络子一样,穿缀其间。
   钱老板说:“久没打扫,难看得很。其实房子质量确实好得很。”秋珍说:“钱老板,你这房子要卖多少钱呢?”“按质量,论时价,这房子五万块好值。唉!”钱老板语气沉重地说:“我也图省事了,一万五卖给你们,怎么样?”
   张二和秋珍不敢相信地说:“什么?一万五千!”钱老板以为他们还嫌贵了,又痛下决心地说:“要还是嫌贵了,就一万块!给你们好了!”
   张二听了心想,这么许多房子仅一万块,与白送也差不了多少。可是,这一万块上哪里办去呢?只听秋珍说道:“一万块可以,但钱老板先要立个字据。我们今天晚上就在这里住一夜,明天回家取款,初四给你兑清,你看如何?”
   钱老板心里窃喜,但听说要住这里。又担心起来。说:“二位还是另谋住处,这里没有拾掇,肮脏得很,哪能住人呢!”秋珍说:“现在时间还早,只要你能给床被子,我们自己拾掇就行了。”
   秋珍一定要在这房子里睡,钱老板生怕明天又没人出来,房子还是卖不成。说:“二位请听老朽一句话:你们既要住在这里,这房子算是买定了。既买定了,就应该交几个定钱,老朽也好去写草契来。”
   秋珍说:“钱老板您先去写来草契,我马上交给你一千块;待初四钱交清后,再立正式契据。这样,钱老板,你应该放心了吧?”钱老板听了,乐滋滋的,心想,只要你们交了一千块钱,明天早上就算没有了人,我也落到了一千块!不一会,钱老板送来了卖房草契,还带来两床被子。秋珍当即交给了一千块大洋。钱老板临告别时,又叮嘱说:“偌大的房子,就你俩人睡着,要千万当心啊!”意思在说:你们晚上要是被弄不见了,可不是我姓钱的加害的呀!
   这天晚上,张二夫妻睡到半夜,忽然听得屋里“轰隆隆”巨响,把张二夫妇都惊醒了。张二赶紧起来,点了支蜡烛照着。不一会,一个身高丈许,腰比箩粗,面像圆盆,脸似蓝靛,口若歪飘,牙如钢钉的丑物来到跟前。烛光中,这个丑物更加狰狞可怕。丑物立在床边,声若破竹似地说:“主人,你们今天才到?我为你们整整守了十年的财了!你们的财宝一分也没少,今天全部交给你们。请你们检查清楚后,给我守财奴一个批签,我也要交差了!”
   秋珍听说,立即起床,并说:“好,我们去看一下吧!”本来吓得六神无主的张二,听了秋珍的话,只好强打精神,端着蜡烛,跟在这“鬼一样”的守财奴后面,来到西边的第二个房间。守财奴掀开地板,下面整整齐齐的摆满了木箱。数一数,足足二十个。守财奴打开箱盖,箱子里有的是银洋;有的是元宝。都是满满的。张二见了目瞪口呆;秋珍说:“好啦,没你的事了。你可以走了。”说着,拿出一块一寸见方的铁牌子,拔下头上发籫,在上面划了个十字,交给了守财奴。守财奴趴在地上,磕了头,又作揖;而后爬起来,一声长嘨,竟无踪无影。

共 1892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佳话,借助狐仙的传说,演绎得一波三折。故事构思精巧,行文自然流畅,故事发展脉络清晰,有铺陈,有呼应,借鬼神仙体,宣扬人间真情,大爱大善后,是感恩是回报。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22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7-21 18:42:02
  如果说河杨的《三农今昔》是一道跨越历史的风景,那这个故事,就是用心谱写的温情画卷。
三微花
2 楼        文友:红毛儿        2013-07-21 18:51:04
  作家红毛儿很喜欢河杨这个故事!!
3 楼        文友:满园        2013-07-22 11:02:11
  作品生活味儿浓郁,语言简短凝练,耐读。
4 楼        文友:河杨        2013-07-22 13:56:58
  谢谢点评。人间真爱,何妨异类;真情相爱,幸福多多。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