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杨柳】碾子院(小说)

精品 【杨柳】碾子院(小说)


作者:荧屏之旅 秀才,2226.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42发表时间:2013-07-22 12:08:09
摘要:《碾子院》是孙犁荷花淀派的风格,用一万多记录了白洋淀水乡人从清末写到文革的生活进程。


  
   第七章
  
   川口惆怅地回到驻地被关了禁闭,原来他和秋红约会的事暴露了。秋红的境况也很不好,继母收了媒人的彩礼,当下便做主给继女许下婆家。男方是马庄一个年过半百的破落户,吸鸦片败了家。秋红双膝下跪,哀告爹娘取消他们包办的亲事,可他们就是不从。可怜的秋红哭起自己的亲娘,哭起自己不如人的命。父亲红了眼圈,叼着烟袋出去了。继母依然毫不心软,恶狠狠的丢下一句,“就是跟了你亲娘去,这婚也得结。”……秋红的日子过得惊心动魄,明天婆家的婚船就来接亲了,秋红作出大胆决定——逃婚。她和川口在庙泥濠碰头,两人连夜穿过无数的苇塬子和壕沟,终于逃离蒲台岛。他们像是夹缝里生长的小草,怎样冲破道道枷锁获得重生呢?
  
   他们扶持着爬上千里堤,乔装成一对投亲的小夫妻。可命运给他们织了张更大的网,逮捕捉拿他们的魔爪已蔓延开。他们惊慌地叩开陆财主的门,逃进他的宅院。
  
   如今的陆财主已经染病落炕,听说隆峰的侄女来了,让三女儿招呼他们住下。三小姐在婆家没了着落,带着女儿回来。自从丈夫被日本人打死后就不会笑了。
  
   严肃的气氛浓厚,假夫妻的特殊关系尴尬地弥漫在两人心头。夜深了,秋红说不出"睡觉"那俩字,而是默默地抓住一只棕毛管帚扫起床面,心儿却嘣嘣跳起来。她铺开一条被筒,接着再铺下一条被筒,心儿的跳荡已剧烈到两鬓角频频弹动;在摆下一只枕头要摆第二只枕头时,变得更加迟疑了,那枕头像炙热的物体烤烘得她脸颊烫烧。川口转过身,似乎看出她的窘迫,弯下腰从床底下取出一块桐油油布铺到砖地上,从床上抱起一条被卷扔到油布上,接着从她手里夺过枕头放到地铺上,悄声说:“睡吧”。说罢噗哧一声吹灭了煤油玻璃罩子灯,屋子里骤然黑暗下来。
  
   在几日的相处中,两人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大清早川口就出去了,深入日本兵的潜伏地。经过一番争斗和厮打,曾经的战友没逮捕他,没想到他们还为川口和秋红凑够了回日本的路费。夜已深,川口顶着一身雪糁回来,悄悄地蒙上秋红的眼睛,“红,我们自由了!”“你说什么?”秋红扒开他的手。窗外的雪色映白黑夜,两人静静地坐在床沿上。秋红喃喃的说:“从家里跟你逃出去,是我这辈子干的最冒险的事,我很害怕。”川口轻轻地揽住她柔弱的肩膀,“一切都会过去的,战争一结束我们就回来。”
  
   窗外飘起白蝴蝶的雪花,秋红躺在床上打望蜷在冰凉砖地上的川口。突然他发出几声急促的咳嗽,让秋红心疼的眼圈不由的泛红。是否让他来床上睡,在她的脑子里不停的辗转。终于打破宁静,“川口,你来床上睡吧!我睡地下!”“这怎么可以?”川口静静的说,“如果你相信我,咱们睡一张床”。“嗯!”秋红若有所思的答应。
  
   川口和秋红在陆宅过了段安静的日子,直到打探清楚、准备周全才和陆伯伯告辞上路。两人走在荒凉的平原地垄上,散落的白菜帮泛着翠绿显得那么生动。他们已经踏上遥远东方的路程,虽然前路茫茫,充满无数的变数,可他们开始憧憬那个描绘很久很美的未来。直到穿过三各庄村边的麦秸垛时,被守株待兔的鬼子宪兵逮捕,曾经他们对川口是那么的赏识和器重,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诫,可得到只有拒绝和不遵从。鬼子头的怒发冲冠,当即扇了川口两耳光,把川口和秋红带到蒲台,同隆峰、熊黑子关在一起。
  
   第八章
  
   夜像一顶黑色的大鼎罩住金龙淀,几盏微微的渔火在暗夜里眨着。东岸的八路军早已按捺不住,雄赳赳地上船准备渡过金龙淀,解放蒲台拯救老乡的时候到了。忽然水面上一阵波动,好像有人漂来,“谁?是谁?”战士们戒备地举起枪。孙立挥挥手示意大家放下枪,从水里捞起一个已经冻僵的人,“是仁宇,快抬回去!”当仁宇醒来,已经躺在滚烫的火炕上,盖着从老乡那借来的鸭毛褥子。仁宇把情报及时送到。他像个孩子似的抱着孙立呜咽倾诉,一幕幕惨烈的往事,在人们的血液里翻滚和燃烧。
  
   两军在金龙淀两岸对峙,都不动兵相互打探和琢磨,事情变得扑朔迷离。呼呼冷风灌进囚房里,囚犯们不禁哆嗦打颤。隆峰想不到,竟在牢房里见到失踪的秋红。关切的打问着侄女的近况,听到的只是她模棱两可的回答。隆峰和熊黑子聊天,川口搭腔两人都不拿正眼看。跟日本人的血海深仇,容不得他们有任何的交流。直到秋红怀孕了,承认孩子是川口的,隆峰和熊黑子再也控制不住,揪住川口的脖领子动手打人,秋红摇晃着身子哭着将其劝下。在数日的相处里,隆峰和黑子也发现了川口的善良忠实,人原始的本性一点点得到还原。他们为秋红争取了棉服和一些吃的,让一个孕育的生命得以存活。终于有一天牢门“咯吱”一声打开,四个人被带走。
  
   鬼子派人到对岸八路军的根据地。原来他们把蒲台人赶到金龙淀边,向八路军示威准备大屠杀。鬼子头让人拿枪对着隆峰的太阳穴。生死之战打响了,敌人下了一招狠棋,八路军必须应战了,船队开赴到一濠之隔的采蒲岛。隆峰望见孙立的部队大声嚷着:“回去!回去!”敌人一枪托子将他打倒在地上。“姥姥!”熊黑子冲上前和鬼子厮打成一团,他很快被擒住捆起来。隆峰的腰疼得像是打断了,咬着嘴里子艰难地爬起来,“孙立,孙立你们快走。”“爹、爹!”仁宇试图跳下船却让孙立拉住。敌人向对面的八路军叫嚣,“缴枪不杀!”。
  
   突然,川口走到上司跟前深深地鞠一躬,求他放过蒲台人。鬼子头被激怒了,他大声地斥责,瞬间所有的枪口都对准川口。鬼子头摘下眼镜给他两耳光:“混蛋,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川口无语又是深鞠一躬。鬼子头摩挲一把脸叫着:川口,今天让你自己选择,只要亲手杀死秋红、隆峰和熊黑子,我马上放你回日本。”“真的吗?我要回家吗?”川口显得很高兴。他微笑着接过枪,走到隆峰跟前说了些什么。转而双手搭着秋红的双肩,“红,来世我们再做夫妻。好好活着把孩子带大!我爱你!”而后抠下手枪扳手,随着一声枪响血和脑浆迸溅倒下。“啊、啊~”秋红的哭声在蒲台炸开,父亲和继母从人缝里钻出来扶起她。川口的死把所有人给震住了。
  
   “啪、啪、啪”敌人的背后枪声四起,原来临时组建的锄奸队从背后打来。淀边被拘押的蒲台人像炸开的蜂窝四处逃逸,把日本军队冲的七零八落。八路军借势登上蒲台岛,与敌人展开殊死一战。战斗十分激烈,大批日军向胡同里扑来,枪声响成一片。巷战开始了,鬼子在胡同里不知东西南北。走到哪枪就打到哪。可跟无头苍蝇一样,只剩下被打的份,仅在村东百家庵就打死十几个鬼子。后来部分八路军战士和锄奸队上了房,居高临下向鬼子射击,又打死不少鬼子。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一些战士撤到屋子里,等鬼子一进门战士们便立即开枪,这样不少鬼子死在门口,吓的鬼子再也不进屋了。鬼子也改变了战术,他们也上到房上向屋里投手榴弹,八路军战士则舍命向鬼子射击。村民组成小分队,在前塘淀淀边活捉了鬼子头。杀人恶魔欠了无数中国的血债,他像一只丧家犬永远沉在水底不得超生。
  
   日军火力很猛,八路军和锄奸队伤亡也很大。此时驻任丘地区的日本小队赶来增援,但因无船无法进村,只能站在岸上向蒲台岛方向射击。四面环水的优越地理位置,为蒲台岛战斗提供了天然屏障和契机。下午时分八路军和锄奸队队伍出现了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枪声越来越稀了。郭隆峰划船从苇壕里钻出来,击毙守在河口的日本哨兵。八路军和锄奸队借此乘船离开村庄,进入芦苇荡、苇垛和塬子边藏身。傍晚战斗进入尾声,日军在村里收尸后,怕遭到夜袭,全部乘船撤离蒲台岛。很快仁宇带着八路军战士和锄奸队陆续返回村内,美丽的蒲台岛终于恢复世外桃源的宁静,碾子院青石碾子吱吱的碾粮声也开始了。
  
   时间虽然过了几十年了,但蒲台人对这次战斗还记忆犹新,他们为痛击日寇而拍手称快。同时也没忘记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和遇难的乡亲们。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进行纪念、包饺子以慰英灵。
  
   第九章
  
   蒲台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苇塬子上传来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他们收获着自己来年的衣钵和希望。男人们挥舞着圆月弯刀似的大镰,顷刻间一大片苇子倒下,女人们则抱拢到一起捆好。冰床子像一只只灵巧的燕子,满载着苇把子回家。
  
   时局安定,新生活开始了。郭隆峰两口子思想开通,他们争取大儿媳妇的意见,要她找个好人家往前走一步。大慧跪在他们跟前央求留下,她已离不开碾子院,要用余生把小亮抚养成人,到临终那天与仁泽合葬做一生一世的夫妻。秋红产下一个漂亮的女婴,取名苇叶,小名小叶子。村民并不因为她是日本的后人而嫌弃。因为川口为蒲台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已是他们敬仰的英雄。隆峰永远忘不了川口牺牲前说的话:“叔,我不后悔来到中国,来到蒲台,因为我喜欢这里的水和人。更庆幸的遇见我的妻子秋红,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我们的孩子了。我把他们托付给您了,答应我,好吗?”如今秋红就是自己的亲闺女,全家东挪西借的凑了一提篮鸡蛋,让伺候月子的老伴给秋红拿过去。
  
   仁宇参军了,要跟孙立他们离开蒲台。儿行千里母担忧,郭文氏摩挲着小儿子的短发,眼泪像断下的珠子止不住,因为此行是一个不可预见的未知数。直到熊黑子穿着草绿色的军服进来才将其劝住。
  
   冬日暖阳的一天,蒲台人用苇篓子装着小虾糊饼、莲子、菱角、鸡头子、熏鱼、咸鸭蛋和松花蛋等吃食,早早的就守在大前街两侧,欢天喜地地为开赴抗日前线的英雄们送行。川口葬在庙泥濠的苇地里,他是秋红死去的男人,永远的丈夫。秋红把头发盘在脑后,没有了少女的柔弱矜持,人显得干练和利落了。她一手抱着孩子,把刨来的一篓子地梨递给仁宇,让他分给战士们吃。仁宇抱过小叶子亲了又亲。大嫂从人群里挤出来,塞给他一双衲了千层底的黑布鞋,“我的亲兄弟,到了战场上处处小心!”小亮揽着他的腰,“老爸,过两天我去找你,咱们一块替我爸报仇!”顷刻大慧的双眼布满泪珠,仁宇重重的点头也红了眼圈。
  
   临行前,隆峰没对小儿子说太多的话,而是把陆飞送的白糖用牛皮纸包好,塞进他棉衣的兜里。父母亲没出来送仁宇,他们已经经不起这样离别的场面。这里边入编的新战士,是蒲台的后人,他们要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青春乃至生命。
  
   日子像一颗永不停止的陀螺,年复一年的旋转着。从人们登上蒲台岛那天起,就开始用各种方式征服和改造它。为了实现苇地和田地共享,粮食大丰收的设想。蒲台兴起修台田运动,他们用堤坝把面积小、水域浅的淀泊围栏,放干里面的水,经过烈日的暴晒渐渐形成人们想要的农田。很快他们就在台田里种上麦子、玉米、棉花、各种果蔬等庄稼,生活渐入佳境。直到有一天,从全国各地铺头盖脸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抗日战争结束了。那一刻全国沸腾了……
  
   令人意外的,熊黑子竟然娶了陆财主的三小姐。当他们带着孩子来到碾子院,郭隆峰全家笑着跑到门外迎接,这可是经历过生死的世交。此次重逢饱含太多太多的含义,可令人煎熬的是仁宇还是杳无音信。最初,熊黑子和仁宇到了前线被编入不同的队伍,黑子进入机关枪射击组,仁宇到了宣传队。后来就分开到了不同的地方再也没有联系。熊黑子把家安在村东头,操起马刀干起屠夫的老本行,全家永远落户蒲台。
  
   熊黑子和三小姐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和脾气秉性,各方面看起来都不搭。可在乱世里两人的结合也传为佳话。熊黑子性情豪迈,有过做土匪的历史,在战场上也是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在残酷的命悬一线间,他舍身救出敌人围攻的战友,得救的战友为了感激再生之恩,当场跪地拜熊黑子做干爹。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在一个叫孟岭的地方,仗一打就是三天三夜。熊黑子用机关枪扫射打倒几个日本兵,没想到几个拾荒的难民跑来搜尸身。战争瞬息万变,熊黑子让他们离开可没人听。脾气火爆的他举起枪喝道,再不离开就开枪了。人们赶紧收手给他磕头,一个叫麻三满脸麻子的男人攥着日本兵的怀表,向熊黑子承诺只要放了他,就帮他找个媳妇。
  
   第三天,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熊黑子和一名不认识的战友掉了队,他们一路跌撞的摸黑跑进附近山洞了,一头倒在里边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熊黑子才醒来,可旁边的战友已经不见了。一摸身上才发觉,党员证及各种身份证明的证件都丢失了,原来是被逃走的那人给偷走了。
  
   当战火平息了,熊黑子从山洞里出来已找不到部队的去向。他在山上山下观望,周边村子跑了无数个来回没有任何线索。时局难测,熊黑子作了痛苦决定——离开此地回蒲台。殊不知,到了七间房竟然遇见麻三,他正眉开眼笑的向人显摆偷抢来的财物。熊黑子看见他就不顺眼,揪着他的脖领子喝到,“麻三你可答应好的,今天,不帮我找下媳妇就废了你。”麻三是个机灵人,谎称说人已经找到晚上带过来。麻三在千里堤上像是剁了脚的猴,东串西溜的哪呆得住。猛地回头看到一对要饭的母子,用花言巧语把她们骗到熊黑子那。熊黑子一打听,原来她们是陆财主的女儿和外甥女,赶紧支走麻三把她们安置好。三小姐婆家已家破人亡回不去了,自从父亲去世,弟弟陆飞也参军一路无回,当家主事的嫂子容不下。为了活下去,她带着孩子开始乞讨,直到遇见熊黑子成了一家子人。

共 17439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白洋淀水乡人民和日寇浴血奋战,誓死八路军,保卫家乡的动人篇章。本篇以碾子为线索,描写了围绕着碾子院发生的故事。郭隆峰,这个先进农民的代表,他用碾子造福一方百姓,在日本侵略军进入白洋淀后,为了掩护遭日寇追杀的抗日英雄孙立,亲手捂死了自己的外孙,大儿子仁泽同样为了保护孙立,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小儿子仁宇参加了八路军,到了延安,以手中的画笔为武器,宣传抗日,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牺牲在战场上,解放后,为了褒扬烈士,郭隆峰四处奔走,呼吁在蒲台建起了烈士祠;孙立,抗日英雄,他像一个火种,点燃在蒲台岛上,他机智勇敢,带领乡亲们反击日寇,周旋在敌人的周围,点燃革命的种子,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开明财主陆财主,在当地百姓饥寒交迫的时刻,打开粮囤,解决百姓燃眉之急,但他自己的女婿也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家破人亡,家业被毁于战火中,女儿也嫁给了参加八路的熊黑子;川口,一个善良的日本兵,和郭隆峰的侄女秋红在芦苇荡中相识,互相了解,有了感情,却被日寇抓去,川口被迫自杀,秋红留下了他的骨肉,熊黑子,一个受尽压迫的铮铮汉子,被迫当了土匪,在日寇横行乡里,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他毅然把枪口对准了侵略军,参加了八路军,最后和走投无路的陆家三女儿结成一家……这是一帮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在国家遭侵略,家乡被日寇蹂躏的时刻,他们以自己的家乡为阵地,掩护八路军,利用密密层层芦苇荡和荷花淀的掩护,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并发起反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和家破人亡,也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家乡,和日寇展开斗争。小说以碾子院为线索,描写了白洋淀人民的血泪史,白洋淀人民与日寇的战斗史,每一个无法预料的片段,都冲击着读者的灵魂,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悲剧,读之断肠,既有时代的风俗人情,也有战争场面,气势恢宏,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我们看到了日寇战争时期在白洋淀犯下的滔天罪行,义愤填膺,也为白洋淀人民的顽强斗志所感染,白洋淀人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佩,在今天,这部小说既有时代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看看这部小说,就知道历史是否认不了的,它是用中国人民的血泪写成的,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小说文笔细腻,凝重从容,人物形象鲜活丰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故事曲折,动人,很有吸引力,好小说,推荐共赏!【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23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7-22 12:19:30
  问候作者,祝您夏安!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7-22 13:56:54
  一部描写白洋淀人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斗争史,一篇具有着荷花淀派风格的文章,让人长见识,受益匪浅!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荧屏之旅        2013-07-22 15:06:22
  谢谢编辑老师鼓励!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7-22 13:57:51
  祝作者创作丰收,佳作不断,江山红火!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雨春        2013-07-23 11:50:30
  恭喜你佳作成精!杨柳因你而更精彩!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3-07-23 13:52:45
  祝贺您美文成精,祝您再接再励,再创佳绩!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