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柳里寻圣,圣园访师(散文)

编辑推荐 【天涯】柳里寻圣,圣园访师(散文)


作者:馨语馨愿 举人,5565.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19发表时间:2013-09-18 18:36:57
摘要:我是多么幸福和幸运啊,能够在我家乡的土地上见到我崇拜已久的三位老师。我真的要感谢上苍对我的眷顾,让我可以零距离的接触他(她)们,领略他们的风采,文采和人品。真是要感谢缘分的遇见,让我可以做他(她)们的学生,追随着他(她)们清澈的人品和清纯的文风。 那些香甜的果子啊,还在我写作的几案上呢,我用鼻翼嗅嗅,果然芬芳四溢……仿佛老师的关爱的目光再次落在我的心里,我不觉对着夜晚最晚睡眠的星星说晚安……

【天涯】柳里寻圣,圣园访师(散文) 村庄藏在青山里,宾馆建在果林里;
   庙寺坐落公园里,文化融在典故里;
   梦想隐在蓝图里,景观方圆数十里;
   紧依泰山怀抱里,笑脸映在汶河里;
   村民浸在幸福里,游客漫步仙境里;
   和圣活在人心里,天下最美是栁里。
  
   ——以文会友,情满栁里!
  
   今夜,月光爬上了楼顶很高,我依然毫无睡意。和往常一样我依然坐在电脑前,神思遐想。抬眼对着柳里和圣园的风景图片,低头看着沁香老师的散文集《神秘的蝴蝶谷》,老师清芬的文字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沁香,让人忍俊不禁的欢喜。原来沁香老师书中的文字比网站的文字更清芬,散发着无穷的生活温馨温暖的香味。
   我读了一篇又一篇老师的文字,感觉老师的笔力是如此的厚重,足以让我学习很久很久,也许需要揣摩一生都无法企及。可是我喜欢文字,尤其喜欢散文。所以我如获至宝的阅读着,欢快着……我抬手,拉起窗帘看看天空,月儿正露着她娇媚的脸蛋,仿佛正对着我笑呢?是否我读书的神态安闲,笑意盎然深深打动了她呀?
   呵呵,我总是这样自信的有些离谱。提起这本书的来历,那可有的写了。我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呢?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呢,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可是这段记忆足以让我铭记一生,因为这一天我认识了三位崇拜已久的老师,他们就是我们天涯的顾问潇男老师和沁香老师,他俩可都是上海市有名的作家呢!还有就是他们最好的朋友著名画家王世英老师。
   我是多么幸福和幸运啊,能够在我家乡的土地上见到我崇拜已久的三位老师。我真的要感谢上苍对我的眷顾,让我可以零距离的接触他(她)们,领略他们的风采,文采和人品。真是要感谢缘分的遇见,让我可以做他(她)们的学生,追随着他(她)们清澈的人品和清纯的文风。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山东有一处美丽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是省级文化旅游景区。为大力宣扬“和圣”文化,特邀老师们和上海万里旅行社的领导一起给他们写报告文学。所以馨儿有缘和老师相见,进行了拜望,收获颇多,感受非凡,所以我必须要把这次经历写下来。
   这是在我的家乡,我距离和圣园也不是太远,我却从来没有去过这个文化园,因为我基本等同于宅女,只在单位和家园之间穿梭忙绿。对于外界的了解就是井底之蛙。幸亏老师对我发出邀请,我才得以瞻仰我身边的这位千年前的圣人尊长。简单一提,这里的“和圣”就是指的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的春秋时鲁国大夫无骇之后。他名获,字禽,又字季,因为食邑柳下,死后谥号“惠”,所以后人称其为“柳下惠”。柳下惠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和”的思想对孔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得到孔子的高度评价。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和圣”。关于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呢?
   老师们这是第二次来柳里,上次是在两个月前。相信我们都读过沁香老师在天涯的精品散文《柳里集上的山东煎饼》和《柳里蝉声又起》。写到这里我仿佛又闻到了老师文中写的煎饼卷大葱的特色民间小吃的香味缭绕;我仿佛又听到了夏天柳树枝头上活跃着的那些蝉声……老师上次来是考察采写,这次是来交稿,估计春节前后就成书了。潇男老师说写了二十多万字呢,是一部散文配着诗歌的报告文学。我想沁香老师的散文是那样的精美,而潇男老师的古韵又是那样气势恢宏,相信成书后一定会把和圣的名声远杨,带来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的,让我们期待老师的作品早日成书吧。
   上次,老师就相邀我来柳里。因为知道我是唯一距离和圣园最近的文友。可是我作为一个从没有离开过家门,不了解外界的小女子,没敢去,怕找不到路,走丢了!这次终于鼓起勇气,带着女儿来探访柳里,拜望老师了!
   这是一个初秋的周末,我带着女儿,怀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寻圣访师之路。
   这天的天气很好,天儿稍微阴着脸,但是温度却很高,所以我依然可以穿着我夏天穿的漂亮的镂花的蓝色裙子,很随意的穿着牛皮印花的高跟鞋托,再随意的扎一根马尾辫,兴冲冲来到大路上,抓一辆出租车,打的一路询问小费周折的来到了柳里这片酷似我老家的土地。应该说就是在我的家里啊,因为一共才有六七十公里。想想真是滑稽,我竟然不知道距离我这么近还有这样一位名人。可见老师们为他们写报告文学的意义在哪里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这位圣人的故居,老师们早在三问四询中等候我很久了,正如我在路上潇男老师电话告诉我的情形——夹道欢迎了,我真是太受宠若惊了。当我下了车,老师们热情的和我握手,我竟然激动的有些不会说话。哎,真是山里的妹子啊!我之前并没有见过老师们,可是凭着感觉,我知道稍微矮一些,瘦一些的是沁香老师,稍微高一些,胖一些,年龄也稍长一点的是潇男老师。果然对,我真是聪明,判断如此精准。我窃喜,我知道那是因为他们的文字给我的信息。和我想象的一样:潇男老师是一位开朗豁达热情达观的智者,喜欢大声讲话;而沁香老师属于那种很内秀却涵养十足的男士,话语不多。他们的热情再次告诉我,他们就是我要学习的长者。从他们的作品中,从他们的文字里我就认定他俩一定是最佳的文学搭档,果然是这样的,潇男老师一见面就跟我说了,他俩无论做什么事情(当然是说文学方面的)都是在一起合作的。潇男老师告诉我文人相轻是不对的,应该是文人相亲。是啊,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喜欢文字,热爱文学的人更加要相互欣赏。互相学习才会有所提高,合作才会共赢啊!我私下里有一种热望,希望把文字做成艺术。是的,文学就应当是艺术,是文字的艺术。只有真善美是最值得歌颂的,难道不是吗?
   我到达的时候已经十点半多了,可是和圣园仿佛还在睡梦之中。所有的建筑,道路,假山,各色奇石,湖泊,垂柳,荷塘都似笼着一层烟云,这是阴天的雾气吧,朦朦胧胧的更增添了一丝美感和神秘的气息。因为这个地方湖泊还是占地很大的,所以雾气浓重吧!潇男老师说这个园子占地九百亩呢。我对于九百亩并没有多么清楚的概念,不去管了,反正很大就是了!互相招呼过之后,其他人都去忙了。两位老师就陪同着我和女儿,介绍着所经之处的景物名称及由来和典故。仿佛他们是这里的主人是的,可不就是吗?这个园子是北园,包括南园和“和圣”墓地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室一殿,甚或每一个典故,传说都会绘声绘色的在他们的书里活络起来,直至流传大江南北,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来这里游玩。怎么能说他们不是这里的主人呢?
   进得园门,大约经过百八十米(我对长度,对数学的概念总是很模糊)绿柳长廊,我首先碰到的当然是和圣的塑像了。大理石的碑刻和底座都不是太高,这倒是有利于游客近距离的观瞻圣人的庐山真容了。只见先生手握一卷书,宽袍大袖,和我在初中语文课本见过的孔子的打扮是一样的。这是显然的,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啊!但是面容非常肃静安详,这分明就是一位智者和学者!一种神圣庄严的情愫在我的心里升起,我知道这是我对文化的崇拜,对智者的尊崇。在这个地方,我和老师们合影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开着花朵,包括我的女儿,因为他也知道崇拜圣人的。
   再往前走,途中遇到很多身上全部长着古代金钱形状甚或还有的长着美元形状的各色石头映入眼帘。其中有块巨石像极了孔雀,取名孔雀石的。还有形如乌龟,骆驼等的奇石,分别都有着名副其实的美名。我就是走马观花的被老师引领着看看,因为急着吃饭呢!似乎,又经过了一座玲珑的石桥,再经过一片荷塘,几林柳阴,又来到了一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的方场,在这里分列两旁的是按照次序放置的十二生肖石像。老师告诉我这些生肖像是出土的文物,似乎所有的生肖像体形状大小尺寸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各自项上的那张脸。从经过的右方到左方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远看大致差不多一样,近观面相却是各具特点,栩栩如生。这些石头的雕像分明是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的,虽然没有玲珑之感却有朴实之风。实在是堪称出土文物之一绝。去哪里找这样保存完整,一点没有被损坏的全部的十二生肖石像呢?
   然后老师又领着我走了几个景点,并没有去看“小泰山”等建筑景点。因为热情好客的主人,泰安股份燃料公司董事长夏总已经安排好招待座上佳客用餐了,当然我就算不上座上贵宾了,不过占了老师的光,还是和他们一起欢快午宴了。
   如何礼让落座且不说。在酒宴上,夏总拿出最好的佳酿招待嘉宾,盛情实在难却,每个人都斟上一些酒。倒是没有必须定量的架势。反正我是从来滴酒不沾的,此时也被斟了少量的酒酿。酒是很香的,也许会品酒的人,闻闻就醉了吧,不过我是没有感觉的。我坐在离沁香老师和潇男老师最近的座位上,因为我觉得这样心里踏实一些。其他贵宾还有著名画家“牡丹皇后”王世英老师,夏总特约她在此创办了王世英书画院。王老师快近80岁了吧,身体还那样好,看上去很年轻,很有风采也很有风姿。还有董事长夏总和他公司主要的几个上层领导吧。还有一男一女两个旅游公司的领导。这样的场合我基本是没有参加过的,所以我要离老师近一些,才不会太紧张。呵呵,是真的呢。在讲台上不紧张,在这样的场合却很紧张,幸亏孩子在,我时常要照顾孩子。
   宴会上,夏总首先致祝酒词,欢迎感谢之类的话语我似乎都没有听见。看到别人举杯我也举杯,只好这样了,沁香老师看出我紧张,就和潇男老师同我碰杯喝酒,别人也都是举杯叙谈。我抽一个时机,赶紧敬了王世英老师和夏总一杯酒,因为不会说话,似乎心儿有些跳的慌。幸好,我还没有忘记敬两位老师三杯酒,因为我觉得,我得到老师文字上的指导,敬一千杯都是不会多的,因为他们将是我一生学习的老师。老师们也大加赞许的把我介绍给其他人,我真是觉得自己太暗淡了,什么建树都没有,所以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准。
   酒宴的气氛轻松而活跃,那都是因为潇男老师的幽默和健谈。他知道的真多,在酒桌上他那样侃侃而谈,生动活泼的讲了那么多故事,甚至小幽默,小笑话。这些让那两个搞旅游的老总眼界大开,因为他们可以借鉴了来培养自己的导游,无疑在导游过程中加入这些诙谐幽默的故事会令游客们十分满意的。他的讲话令在座的客人笑声不止。老师懂诗歌,加上心中装着无穷的故事,果真是出口成章,信手拈诗,令每个人都很佩服。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这样愚笨的人,竟然听一遍就记住了,真是奇迹。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家三个闺女,老大嫁给了秀才,老二嫁给了举人,老三嫁给了买豆腐的。这对岳父岳母是嫌贫爱富的,所以在有一年的中秋节家庭聚会的时候,想难为三女婿,让他出丑。于是出题作诗,要求每个人必须用“圆又圆”和“少半边”作诗。老大是秀才,抬头看见月亮是圆的,就作诗曰:天上月亮圆又圆,过了十五少半边。二女婿是举人,作诗更不在话下,张口念道:桌上月饼圆又圆,咬掉一口少半边。三女婿本来就只会买豆腐,圆月和月饼被俩姐夫用了,还有什么是圆的呢,他看了看岳父岳母,胖乎乎的,似乎是圆的,就说:岳父岳母圆又圆,死掉一个少半边。逗得大家欢笑不止。
   时间过得好快,结束宴会已经到下午两点了。饭罢,老师说带我到南园看看,于是动身前往南园。途径老师下榻的贵宾别墅,去拜望一下吧!这里有三座别墅,外观全是白色的,很有“别墅”的风味。我们首先到王世英老师住的别墅,进去之后,下层墙壁上全部挂着她的字画,主要是画作,也有字幅。王老师被誉称为中国的“牡丹皇后”,她善于画工笔牡丹。她画的牡丹生动妩媚,栩栩如生。观赏之,你仿佛来到了牡丹大观园。那些牡丹花各色各形的都有,有的色泽艳丽,浓妆艳抹,有的淡雅清新,略施粉黛。总之就是让你感觉到无与伦比的华美和高贵。而老师画的人物又别有一番风味:有的端庄秀丽,有的惟妙惟肖。你没有看见那四大美女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真是让你忍不住想走上前去,摸摸她们的脸蛋,看看是不是真的(但是我忍住了,终于没有去摸)。此时,你会忍俊不禁的遐想,这样丽质倾城的美女确实只有画里有啊!你没有看见她画的那些在牡丹丛中的金童玉女,如果谁见了,不想亲一口才怪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搬起自己的脚咬着小脚的大拇指头,活脱脱就是一个胖小子落在了牡丹丛里,我有一种将他抱起来的冲动。王老师“牡丹皇后”的称呼当之无愧。临行,王老师送给我两本她亲自签名的画册留念,全是她和其他几位国内最为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我和女儿在归途的车上一直欣赏着老师的画作,好不惬意,那么远的行程仿佛一会就到站了呢!
   告别王老师,我们又来到两位老师下榻的另一座别墅。这里的摆设倒是简单了,只有床和桌椅。因为两位老师是客居于此,而王世英老师是客住于此。她经常在这里创作,她的一楼基本是画展,二楼是创作室和卧室。自进门之后,沁香老师就忙着冲茶请我喝,而潇男老师就边和我聊天边迫不及待的要送给我他的诗作并往上签名,问我想要一句什么话。我说当然是随老师赏赐了,老师很豪爽的就给我写了馨语馨愿的藏头诗。我真的有多么感动啊,感谢老师对馨儿的一片培养之意。

共 70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从陌生到熟悉,从文字到现实,从欣赏老师的文字到能和老师坐在一起,这都是一种文字结下的缘分,文字是精美的,快乐的,温馨的,和老师们在一起所见所闻,都是快乐的,甜蜜的,难忘的。文字是心灵的寄托,是情感的家园,浓郁的抒情,站在美丽的风景里,欣赏别样的情怀。文字的最高境界,就是激情不止,在不断地创作中,充满豪情和婉约,畅游在花间和心野。很是欣赏,心伴着笔者的文字游览了一回,也感悟到了老师们的文采和情操,像一面旗帜飘扬着清新和内涵。推荐欣赏,与之共勉。【编辑;浪子林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4-06-01 17:44:20
  馨儿妹妹好幸运,让姐姐眼红你和老师们的相见了。我从这里读到一个新成语:文人相亲,是的,文人应该是相亲相爱的,这才符合我们诗语的心意哈。祝妹妹端午节快乐!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