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孝之痛(作品赏析)

精品 【流年】孝之痛(作品赏析) ——赏读风逝小说《日渐黄昏》


作者:芦汀宿雁 进士,7428.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38发表时间:2014-03-18 16:29:56
摘要:人之笃实,自有辉光。请深信,凭着优雅的风逝水袖轻曳,她每一次新作都会文采飞扬,散逸出鲜活的思想辉光,导引着真善美的人性,并赋予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爱之激情和源动力。

……岸边杨柳依依,树荫浓蔽;湖中,青黛倒立,鱼儿嬉戏;湖面上,白帆点点,水鸟低翔。可谓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阳春湖畔,一些退休老人,沉浸在夕阳无限好中。
   “妈啊,你还让不让我活了?”
   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让毫不设防的人们跌进了一个另类场景中。
   情急救母的儿子撞到浅水区一块石头,一命呜呼。
   美好的黄昏,借由风逝之妙笔,一转苍凉,指向殇痛。这便是风逝小说《日渐黄昏》起兴手法的妙趣所在,以美衬悲,别具匠心的设局,一开场就将读者拿捏住了。
   她宛如一位传统京剧中擅用功劲的老旦,功夫全在那软而有力的手腕上,或抖、或挑、或拂、或晃,水袖一旋,就点中泪穴。于是,被打开泪腺的读者,就迫不及待地溯源而上,回到那血泪与共的生活现场去,还原一幕孝亲之道下的人为景观,一种不曾预期的悲凉满溢在心田。
  
   一
   大家庭,每周例会,是孝亲的平台,是人物矛盾的聚焦点,也是悲剧的肇始。
   ……儿女们很给面子,他们心想,反正周末顺便看望一下老人,说说各家的情况,再听着母亲发号施令,让老妈高兴,尽孝心就是了……
   以开会为由,将几个小家庭齐聚一堂,共享周末,倒也平安和谐。但,四个家庭阖家团圆的美好本身,已渗入了一丝若隐若现的不协和音。尤当丈夫高长山故去,会议由儿子主持,并转场于儿子的家时,婆媳矛盾便凸显了出来。
   临近高考,最近几次的会议主题就是孙辈(小毅)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
   除了无际无休的争论,还有什么实质意义?其实,让孩子休息好,发挥正常水准,这才是常态思维下的最佳选择。
   但,在刘经英的官僚思维中,家规至上,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家庭会议,才是她的当务之急。
   其实,所有身处例会中的人,疲惫,苦闷,充斥着难以排遣的情绪压力,但,因了孝道,尤其是儿子与媳妇,碍于长辈之威,也不得不以笑脸撑着场面。
   一到周末,儿媳王瑞玲就得忙活一大家十几口人的吃喝,长久的疲劳加上精神压力,患上了神经衰弱症,偶尔跟高建国抱怨几句。但,这个至孝的人,不过好话相抚妻子,却从不会驳着他妈的旨意。疲惫不堪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捱过去。
   高毅高考进入倒计时,婆婆通知儿媳家庭会议召开不误。
   她平息着心中的烦闷,温声开口:“……能不能明天的会议咱不开了……让高毅放松一下,他学习太累了。”
   当儿媳以和婉的口吻,跟婆婆商量时,却触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不行……高毅的高考志愿,必须开会讨论,谁不参加,后果自负!”
   话赶话,情非得已的媳妇积郁于心的话也冲出了口。一番唇枪舌战,引来唯唯诺诺的高建国。妻子的苦说不尽,母亲的权威伤不起,一时调解不下,白热化的矛盾便升级了。
   她(婆婆)拉开房门:“这个窝囊儿子啊,气死我了,我不活了。”
   于是,威风受挫的的母亲一怒之下,冲出了家门。衣冠不整的儿子一路狂追。继而,一个跳水示威,一个舍命相救。
   因了孝道,儿子委曲求全,像憨厚老实的爸一样,言听计从,时时服从母亲的意志,终至精疲力竭而命丧黄泉。
   因了一次拌嘴,儿媳却不得不承受所有的痛。
   不知悲情的孙儿小毅有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冲刺环境,静心温考。
   不知悲情的老太太进了医院,心安理得地享受女儿们的照顾。
   小毅没了父亲,儿媳没了老公,她自己,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为维护莫须有的权威,导致儿子失去生命的噩耗传来,老太太的精神失常,便也在情理之中。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双手抱着一幅遗像,目光散漫,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儿子,咱不开会了,不开会了,咱回家去。”
   呜呼哀哉,一疯一死,美景悲情的落幕,在扼腕与殇情的同时,不得不反思追问:孝道,中国传统美德,何以在这个家庭中,令在场者饱受困扰、折磨,逐渐扭曲变味,最后酿成了一个生命悲剧?
  
   二
   孝亲何在?孝亲何为?如何孝,如何爱,得以加蜜亲情的浓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日渐黄昏》,围绕着高毅高考志愿填报的家庭会议议题,引出了一个家庭内部母子、夫妻、婆媳之间的矛盾纠葛。小说借一个家庭悲剧,旨在寻找“孝亲之道”,并隐晦地地揭示了被内化了的官僚作风对人物人性的戕害。
   孝顺是最自然的人性之美。孔子认为,只要做到“奉养、尊敬、好脸色”的孝亲之举,就有了长辈的安详快乐。
   以开会相陪伴,为亲情加蜜,初衷本是美好的。儿女们的“孝”,也以最本真的自然呈现。尤其是唯一的儿子高建国,为了孝顺母亲刘经英,在父亲病逝后,接过主持一职,并把主会场移到了自己家中,即使小毅高考在即,也执行母亲的训令,召开家庭例会以满足母亲的“余威”……
   奉养、尊敬、好脸色,儿子践行着“孝亲”之道,儿媳也勉力做到了。但却没有收获预期的安详与快乐?
   在以儿子与母亲为首的人物谱系中,当传统孝道与官僚作风相遇时,令人啼笑皆非的孝之闹剧,不可避免的爱之悲剧,构成了此篇小说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孝,是一种自下而上、有具体对象的单向度情感。孝亲,一旦沦为单方面的尊敬、盲从,全然以家长号令为行事原则,向官僚作风低头,人性辉光的爱也势必走了偏锋,终而害人害己,高建国就是最好的明证。
   爱,作为多向度的美好情感,包容一切,老少皆宜。当一个人,具备宅心、慈爱、温情,其爱可以惠及父母、妻儿、亲友,亲情融融,爱心亦盈盈。
   但,身为大家庭中最高长辈的刘经英,因深入骨髓的权欲心,强势支配儿孙辈的休闲时间,对子女的家政也横加干涉,该屈服时不让步,该关爱时不施情。她的身上,没有爱的施与,只有官瘾的发作。因了一己之威,她不但影响了三代人的常态生活,温馨难续,还自酿自饮了一杯人生苦酒。
   究其内因,不必要的生命消殒,来自意外,更是来自于异化了的人性本身。当官瘾不祛除,当心理落差不平复,她的退休生活就难以回归常态。透过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一闪眼间,便由孝亲之道衍生出一个隐性主题,超越了一个简单又原味的愚孝故事,成功地隐射了官场文化流毒的危害,有意识地拓展了小说的生命质感,直追小说思想艺术的悲剧性内涵。而个中的心理纠结与绵绵悔恨,以及所有深切的怜悯、理解和原谅等诸多感情,都隐在严肃的文字背后,潜在悲剧的内质里,呈现一种丰富与芜杂并存的痛苦淬炼,带出一种发人深省的警讯和启示。
   不得不说,经了精神泥土的培育和自然之风的沐浴,《日渐黄昏》这样的作品必然会携带人性向善的正能量,并以思想性烛照着人类的精神和现实。
  
   三
   严肃的主题之外,风逝小说的写作情技,也堪称一绝。她崇尚素简,既倾心于精简的骨架、情节的转换上,又特别注重人物的塑造和思想性的挖掘。
   首尾呼应的精巧设局,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随了那沉稳的一抖、精心的一挑、专情的一拂,与主题环环相扣,人物活色生香了,思想的灼见也自然逗露出来。
   刘经英,退休官人的符码。一个精力充沛、退而不休、风采不减当年,发号施令、说一不二、自私自利的官僚家长,她将曾经指点江山的官场作风带进了家庭生活。虽一呼百应、趋之若鹜的风光不在,但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血脉里的既定模式,官瘾如毒瘾。这是一个执迷于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病态需求,以自我为中心,严苛得不近人情,荒唐得以命护威,只有高高在上的威,却毫无长辈的温情与宽柔。
   试看,在家庭生活中,她一厢情愿地将子女当成了发号司令的“下属”,官派作风改头换面以“家规”呈现。
   一次,素素有些发烧,都是她的爸妈抱着来参加完会议才去打的点滴。
   人人到会,连病中的外孙女也不留情。
   孙子有无休息日,孙子的兴趣点在哪儿?她漠不关心。而儿媳,自嫁到高家,一直是婆婆口中的小王。
   她养了一个周的精神就等着开会派用场呢,况且她也不会给孩子话语权的……
   透过小王的视线,一句话,就道尽了婆婆的所有生活细节。为了彰显她的权威,一个家,自上而下、由尊到卑的单向性服从,没有平等,没有温馨,爱又何存?
   外婆的柔,奶奶的暖,妻子的温,母亲的贴心,婆婆的善解人意……爱,在她的身上是罕见的,甚而是缺失的。她的世界,哪里还有亲情的位置?
   官场之风,滋养了她,也毒害了她。
   无疑,刘经英,很容易让人想起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同样是为开会忙,个中情形虽有别,但讽刺手法的妙用,却是一脉相承。刘经英,酷似华威先生,通过在场的独白将其权力强加于家庭成员,让至亲们俯首称臣,唯她马首是瞻,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权威并确保权威。于是乎,亲子关系,沦为纯粹的统率与从属的关系。
   其实,如此夸张“写意”的个中三昧,不显山不露水的讽刺艺术,是须得潜进去并细加品茗的。
   她住到了阴冷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刘经英,主动让房于有风湿痛病的同事,是基于人性之美,还是良善的作者手下留情,或许,兼而有之。
   王瑞玲,一个纯朴体贴、能干贤惠、有思想的儿媳。在婆婆的官威下,相夫教子,委曲求全,不得已的顶撞,并非不孝,而是维护起码的自由和尊严。作者虽着墨不多,却是带了怜惜之情的。她的反抗,间接促成了丈夫的悲剧。但,无心之过,可以原谅的。只是,她的心,将在时间的炼狱里煎熬。
   而身为长子的高建国,本分孝顺,礼仪周全,一个能屈能伸却愚孝到家的可怜典型,为恪守传统孝道,在妻子、母亲和工作的夹缝中求生存。“事父母几谏”与他无涉,他只执迷孝顺,他驯从母亲,他委屈妻子,他牺牲自己。他的死,虽属偶然,但,机械的孝道,长此以往,不是意外,就是过劳死,也是他懦弱性格的必然宿命。母亲的易激惹、盛气凌人,父亲和他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是非难分、爱恨交织的人物,带给人且爱怜且怒且悲的情绪。
   其他人物,比如高毅的爽快活泼,高建岚的通情达理,都有着墨,几句话一带,也性格分明,栩栩如生。
   一些民间俗语的巧妙穿插,也有效地增强了文字的内在张力。
   一位功力深厚的作家,她是自由的,时而是故事的旁观者,时而是故事的叙事者,但绝不主动亮相登场,站出来发一己之言。风逝就是这样,她以敏锐的触觉,通过超然的叙事和自然的细节,不煽情,不矫饰,活画了一个退休官人的“符码”,绘出了一幅人间愚孝的情味图和官场遗毒的浮世风景。
   试想,诸如刘经英辈者,若能调试好自我,将明媚的未来,让位年轻人,转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乐老之所乐,融进退休的团队中,安于退休生活的原生态,那么日渐黄昏,就别有一番夕阳红了。
  
   四
   从《日渐黄昏》到《太阳瓦面过》,由《窗口之谜》而《一株在城市生长的高粱》……小说,散文,雅品,徜徉在一篇又一篇富含思想性的佳作中,体悟孝亲之痛,追思以“行好得好”家风的家族史,聆听大音希声的母爱,怀想扎根城市的小人物……但凡有点品味的读者,无不被风逝丰沛的生活体验、深博的主题思想、开阔的文化视野、还有泉源丰盈的文学修养所深深地折服,并在虔敬的仰视中奋发向上。
   人之笃实,自有辉光。请深信,凭着优雅的风逝水袖轻曳,她每一次新作都会文采飞扬,散逸出鲜活的思想辉光,导引着真善美的人性,并赋予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爱之激情和源动力。
  

共 4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篇,作者就原作《日渐黄昏》进行梳理,巧妙地引用了原作的一段话,拉开了文章的序幕,勾起了读者阅读的欲望。随之,作者简明扼要地归纳了原作的故事情节,叙述中反复插议,画龙点睛,不断引领读者,深入下去。最后,让读者知道:“剧终——日渐黄昏,得知真相的刘经英,续演了一出因‘孝道’而引发的悲催剧情”。于是,主题与雅品题目相吻合了:孝亲之道的痛!盲从的孝,以母亲的原则为行事原则,向母亲的官僚作风低头,人性辉光的爱势必演变为极端,终将害人害己,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原作里的高建国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作者巧妙地用主人公刘经英为主线,然后拾珠子:1,刘经英将子女当成了发号司令的“下属”,官派作风改头换面以“家规”呈现;2,用会议的形式施展自己的余威;3,素素有些发烧,都是她的爸妈抱着来参加完会议才去打的点滴;4,小毅高考进入最后一周需休息,婆婆执意召开家庭会议;5,儿媳委婉提建议不开被刘经英拒绝;6,儿子理解妻子苦,老妈的威又伤不起,一时调解不下,母亲盛怒冲出家门寻死;7,儿子救母意外死亡……这种赏析表达技巧让读者一目了然。作品结构严谨,细致分析,条分细缕,不仅独到地诠释了原作的精华,更是将赏析者的鉴赏文采展现得淋漓尽致!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319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4-03-18 16:32:03
  风逝的文字写得好,雁子的赏析品得妙!赞!
回复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8 17:44:43
  谢谢山兄的精彩按语。辛苦了,上茶
回复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8 17:45:48
  话说,风姐姐的《日渐黄昏》写得实在是精彩纷呈。居然没精,雁子叫屈。
2 楼        文友:风逝        2014-03-18 20:04:36
  亲爱的雁子妹妹,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看到你提升风逝拙文水准的雅品,甚是感慨。如果说风逝的拙作是一枝枯茎渐黄缺乏生机的衰草,亲爱的雁子妹妹则以生花妙笔将其点染成娇媚的花朵,妹妹可谓丹青高手!
   本来,我是看见你在我的文后那洋洋洒洒的评析不忍心浪费你的劳动,于是建议你以文发出的,结果竟然害得要好的你更费心思去剖析拙文。风逝心中甚为不安,又十分感动,感动于你对他人文字的善待,钦佩你精深的赏析水平。嘿嘿,妹妹的赏析水准可谓飞机上挂暖瓶呢,令人仰视!
   谢谢妹妹,风逝这厢有礼了!
   给妹妹上茶,妹妹辛苦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8 20:19:39
  如果说风逝的拙作是一枝枯茎渐黄缺乏生机的衰草,亲爱的雁子妹妹则以生花妙笔将其点染成娇媚的花朵,妹妹可谓丹青高手!
   若果说雁子的赏析是一枝扶不上墙的衰草,少水又无采,那么,风姐姐的小说则是以生花妙笔成就的璀璨之果,一支思想性与文学性并擎的摇曳的芦花,美不胜收哈。
   姐姐,不必过谦。文采斐然,丹青妙手,属于你。你的文学水准和写作技巧,是妹妹一直敬仰并为之努力的高标。
3 楼        文友:晓文        2014-03-18 22:10:53
  "人之笃实,自有辉光。请深信,凭着优雅的风逝水袖轻曳,她每一次新作都会文采飞扬,散逸出鲜活的思想辉光,导引着真善美的人性,并赋予人类一种生生不息的爱之激情和源动力。"喜欢雁子的文字,不仅是因为雁子的文字优美,活色生香,还因为这些美丽文字构架起来的文章,不仅结构清新,而且逻辑性极强,甚至非常睿智!这样的特色尤为表现在雁子的赏析作品里。为有对原作品参悟具体到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标点,才能挖掘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所提纲挈领的深意!雁子的赏析,不仅让原作者叹为观止,就是普通读者也甚为震撼!就像风逝这篇文章,读这篇赏析,甚至觉得是风逝自己在分析这篇文章,这场悲剧我们都为之唏嘘,甚至觉得愚蠢至极,究其根源却让人不得不叹息。孝,是美德,愚孝,说严重点则是伤人伤己,直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孝之痛,更难抚平!雁子诗意话的赏析使文章又上升到一个美的高度,可谓赏心悦目,又触及很多!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9 08:45:35
  孝,是美德,愚孝,说严重点则是伤人伤己,直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孝之痛,更难抚平!
   晓文所言甚是。谢谢晓文的精彩点评,句句入心。
4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4-03-18 22:49:32
  阅读着作者的赏析作品,才发现我竟然没有阅读过风逝的作品《日渐黄昏》。回头去阅读原作,才容易品味作者的赏析。
   《孝之痛》作为赏析的题目,很准确的,并赞赏作者剖析的观点。
   对于这样一个以病态母权的家庭,造成悲剧的发生,如果在现实中,实在不忍心作过多的谴责。
   而作为文学作品,我们看到这种几乎是摧残人性的家规,狭窄而悠长,毒害着子弟,恕其无知和愚蠢,不得不让人们发出长长的浩叹。这条无处歇脚的山路,到底有多长?
   孝,是中华民族的闪光点,尊重母亲的意愿,也不是毫无底线的。扫荡家庭平安的封建蒙昧母权思想,只会给家庭留下悲剧性的强蛮。
   作者高屋建瓴地分析这个家庭的惨剧,对号入座地评判。展示出一个家庭,孝是必争之地。而孝的光辉思想中,那些是必须严守,那些是必须死攻,那此必须放弃,作出了适当的安排,我欣赏作者的观点。
   风逝笔下风风雨雨的家庭,透出湿冷冷的阴气,意在唤醒世人深思,要这样无原则的“孝”来干吗。而此文的作者,用文艺理论的眼光,翻卷梳理,扫描出这个家庭里人性的大悲哀,特别是母权的悲凉。
   作者你好!没意见可提,很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9 08:46:59
  风逝笔下风风雨雨的家庭,透出湿冷冷的阴气,意在唤醒世人深思,要这样无原则的“孝”来干吗。
   非母权吧?
   谢谢洞天深入浅出的赏析与点评。你的话,总是妙趣横生,又有着值得反刍的哲思。谢谢
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3-19 09:32:5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6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4-03-19 11:30:50
  风的原玉我看过,令人震撼,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几千年来已经深入中国人骨髓里的“孝道”。
   文章紧贴原文主题,丝丝入扣地剖析了家庭中单向的“孝道”之弊害,提倡一种基于平等的多维的“爱”。
   雁子的赏析自成一格,非常精彩,与原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问好两位才女妹妹!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9 12:08:24
  剖析了家庭中单向的“孝道”之弊害,提倡一种基于平等的多维的“爱”。
   姐姐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升华了风姐姐的原玉,拔高了雁子的拙文,谢谢,辛苦了
7 楼        文友:孤独舞者        2014-03-19 13:21:23
  全文读罢,我只能叹服。雁子姐姐的犹如庖丁解牛,将风姐姐的小说《日渐黄昏》剖析得淋漓尽致。读风姐姐的小说时,只知道写得好,但哪里好却是说不出来。可经雁子姐姐一番精心解读,真的是恍然大悟,不由得对姐姐深感叹服。
   总之,好小说,好赏析,多了,就不会说了,嘿嘿!
回复7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19 17:19:10
  舞儿谦逊有礼,又握有一管诗情画意的笔。谢谢你的谬赞,姐姐加油就是。抱抱
8 楼        文友:木草青简        2014-03-25 17:09:12
  “她住到了阴冷面,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呵,说得好。
   虽然未看过《日渐黄昏》这篇小说,但通过莲儿的赏析之作,也知小说主旨。在当下五彩缤纷又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在快速弥补传统文化缺失的背景下,“孝”背后引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内容。莲儿的文字一直细腻、干净、美而厚重。
回复8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3-25 20:19:54
  桥儿,宝贝。你终于还是现身了,这个世界,因你,莲儿更开怀。抱抱,欢迎来到江山,来到流年。
9 楼        文友:铁禾        2014-07-06 14:15:58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
铁禾
回复9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7-06 15:47:08
  谢谢铁禾。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