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微电影征文】雕花木匣

精品 【微电影征文】雕花木匣


作者:钟羿 进士,942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81发表时间:2014-04-23 20:05:10

【人物】
   马强:民政局公务员
   何玉珍:马强的母亲
   金花:马强的妻子
   马晓明:马强的儿子
   马爽:马强的妹妹
   老王叔:马父的老战友
  
   【第一场】
   北方的小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步入中年的民政局科长马强,默默地坐在小公园的长椅上。眼前的湖水已经解冻,岸边垂柳吐出新绿,烟雨亭台与白色小桥,犹如一幅水墨画卷,意境深远,韵味悠长。马强靠在椅背上,微昂着头,紧锁眉头。叹气之后,点燃一根香烟,显得心事重重。
   (马强的妻子金花出场。当看见丈夫的身影,她脸上的肌肉抽搐一下,加快了脚步。)
   金花:我一猜就知道,你肯定躲在这里。早晨跟你说的事,你倒是拿个主意啊。
   马强:(惆怅地)让我再考虑考虑。
   金花:还考虑什么?你妈得了老年变痴呆,生活不能自理,不送养老院行吗?正好你在民政局,到下面走走看,哪家养老院便宜,就把你妈送去吧。
   马强:说得轻巧。在单位我好歹也是个领导。让下属知道我把老妈送进了养老院,大家会怎么看我?以后,我还怎么工作?人言可畏啊!
   金花:那是你的事。你妈连吃饭、屙屎都没意识了,整天糊里糊涂的。不送养老院,谁伺候?再说,她整天抱着那个黑木匣子,跟骨灰盒似的。满屋子乱走,多瘆人啊。
   马强:(瞪了一眼)你懂什么?那个雕花的乌木匣子,是我姥姥传下来的。我妈对姥姥的感情最深。自从姥姥去世后,她就把雕花木匣放在身边,算是一个念想吧。
   金花:(眼前一亮)那匣子是乌木的,该值不少钱吧?
   马强:(不理,自言自语)从我记事起,我妈就已经守寡了。她一面伺候瘫痪的姥姥,一面照顾我和妹妹。那时候,家里生活困难,仅靠我妈干临时工挣钱养家。买点好吃的,她一口不沾。给我和妹妹分一点点,大部分都孝敬姥姥。姥姥也舍不得吃,趁我妈不在时,就把东西塞给我和妹妹……
   金花:(不满地)你妹妹马爽可出息了。嫁给有钱人,去南方享福了。把一个老太婆扔给我们。
   马强:(仍不理,陷入回忆)如果没有我们拖累,我妈其实能生活得更好。姥姥是旧社会的大家闺秀,识文断字,通情达理。我妈受了姥姥的熏陶,也学会了不少文化。后来,新中国开展扫盲运动,我妈积极参与,还教会很多人识字。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好,那里面有她的一份功劳。
   金花:(惊喜)姥姥是大家闺秀?你怎么不早说。过去的地主家多阔气,说不定姥姥传给咱妈的木匣子里,藏着金银财宝呢。难怪整天抱在怀里,这老太婆嘴巴真严,我一点都没想到。
  
   【第二场】
   夜,客厅传来孩子的尖叫声。马强和金花惊醒,从卧室里冲出,打开电灯。见儿子马晓明都蹲在沙发下。母亲何玉珍捧着雕花木匣,木然地站在客厅的阳台上。
   金花:(摩挲马晓明的头)儿子,出什么事了,没吓着你吧?
   马晓明:刚才客厅黑黢黢的,我起来上厕所,看见窗帘上有个人影,我就害怕了。
   马强:别怕,是奶奶。
   金花:(恶狠狠地瞟了何玉珍一眼,低声说)不声不响,跟个鬼似的。(转而对马晓明说)乖儿子,别怕,去妈妈的屋里睡。(下)
   (马强走到母亲身边,想帮她端着雕花木匣。何玉珍紧紧抱着不放,马强只好作罢。)
   马强:妈,我跟你说了多少次,晚上不要乱走。有什么事,你就喊我一声。
   (何玉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马强:妈,回屋睡觉。
   何玉珍:嗯,妈,回屋睡觉。
   马强:(搀着母亲的胳膊)妈,你慢点走。
   何玉珍:嗯,妈,你慢点走。
   (将母亲送回小屋,马强走进卧室。妻子与儿子正在对话——
   金花:儿子,有机会你看看奶奶的匣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马晓明:木匣上有铜锁,奶奶不让我看。
   金花:傻儿子,你不会偷钥匙,打开看一看。
   马晓明:老师说,不许偷别人的东西。妈妈,今天老师还表扬我了。我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药瓶,上面写着“万能药”。老师让我解释含义。我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一个科学家,发明一种万能药。奶奶的病就会好了。
   金花:你奶奶已经傻掉了,不会再好了。
   马晓明:妈妈,以后你别再说奶奶傻了。奶奶不傻,昨天她还给我买了一根雪糕。
   马强:儿子,赶紧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奶奶的病会好的。
   (马晓明睡去。马强和金花相对无眠,轻声交谈——
   金花:你都看见了。再这样下去,儿子非吓出个好歹不可。(见马强面无表情,换商量口吻说)就算你不心疼儿子,也应该心疼你妈。在养老院有什么不好?好吃好住,有人伺候。你要是想你妈了,你就去看他,又没人拦着你。
   马强:这事得和小爽商量商量。毕竟她是我妈的女儿,而且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把我妈接到南方去养老。咱们自作主张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小爽知道了,能不埋怨咱们?
   金花:(咂嘴,面露不屑)人家那么一说,你还真相信了?日子过得那么滋润,谁愿意把老人放在身边添堵?再说了,你妈非要跟着咱们过,又不是咱们强求的。给她找个好归宿,有什么不对?马爽要是埋怨,就让她坐飞机回来,把你妈接走。我倒要见识见识,“贴心的小棉袄”到底是真暖和,还是假暖和。
   马强:明天我给小爽打个电话,听听她的意见。
  
   【第三场】
   民政局办公室。上午,马强正在喝茶水,看报纸。突然,手机响了。
   马强:喂,老婆,有事吗……你说什么?我妈失踪了?问我怎么办,还不去派出所报案。等等,我马上就回去。
   (晚上,房门打开。马强扶着母亲走进。金花领着儿子跟进。几个人沉默不语。何玉珍银发凌乱,抱着雕花木匣,由马强搀扶,回到小屋。后,马强出。金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揉腿。马晓明回房间写作业。)
   金花:累死我了。这一天,什么正经事没干,转圈找老太婆。不是我说你,这是教训,你也该下决心了。你不是说“人言可畏”吗?我告诉你,何止是可畏。万一真把老太婆弄丢了,周围人说长道短,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
   马强:今天早上,我给小爽打电话了,她同意把我妈送进养老院。
   金花:(眉开眼笑)太好了。一会儿,我就去联系养老院。不过,你跟小爽说好了,费用她要出一半。
   马强:我妈生养我一回不容易,这点钱我还出得起。
   金花:她不出钱也行。那匣子里的东西都归咱们。那里面是什么呢?我最喜欢翡翠镯子,要是田黄石就更好了。听说,现在的老古董可值钱了。没准咱们一夜暴富,从此飞黄腾达喽!
   马强:不行。不管木匣里是什么,我和小爽一人一半。这件事,小爽跟我交代清楚了。还要找个证人,免得以后说不清。
   金花:(转喜为怒)真没见过这种人!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不但不尽孝,反要抢娘家的东西。真不要脸!你呀,就是心太软。换了我,非骂她一顿不可。
   马强:(不耐烦地)好了好了,她是我的亲妹妹,这点要求也不过分。
   (客厅里死一般沉寂。)
   金花:你打算找谁作见证?
   马强:我爸生前的战友老王叔。他是我们家的恩人,我妈信任他。只有他才能打开雕花木匣。
   金花:要不,咱们给他点好处,让他去糊弄马爽,就说木匣里什么都没有。
   马强:老王叔不是那种人。听我妈说,自从我爸去世后,他一直尽心尽力帮助我们家。姥姥也很感激他,还认他做了干儿子。我上大学的费用,是老王叔资助的。老王叔是个好人。
   金花:(惋惜地)俗话说:日久生情。打年轻那会儿走过来,患难与共,你妈和老王叔能没感情?要是你妈没病多好,把他们撮合成一对,没准还挺幸福的。
   马强:(愠怒)胡说八道!
   金花:急什么急,我就是随便说说。
  
   【第四场】
   何玉珍住进了养老院。老王叔将雕花木匣和钥匙带回马家,当着马强和金花的面,郑重其事地打开了铜锁。就在老王叔要开启木匣之际,金花阻止了——
   金花:等等。老王叔,我们相信你会主持公道。平心而论,马爽嫁到南方十几年了。老太婆一直跟我们生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一样我们亏了她?马爽她管过吗?现在要平分东西,到哪里也说不过去。况且,我们是儿子,理应多分一些。起码也要七三分的,我们七,她三。
   老王叔:不管是五五分,还是七三分。那是你们的家事。我今天来,只是做个见证。既然你母亲相信我,把钥匙交给我,我就让你们看清楚,这木匣里到底装着什么。
   (老王叔缓缓打开木匣。金花睁大眼睛,流露出期待的神采。马强看到木匣最上面,摆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是旧时打扮的年轻女子,搂着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儿。马强翻过照片,写着一行娟秀小字。马强认得,那是母亲何玉珍的笔迹。)
   马强:(轻声念道)我最亲爱的母亲:养教恩情,死生不忘!珍
   老王叔:你母亲对你外婆的感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记得,你外婆临终前,你母亲跪在病床前,一边哭,一边说:‘妈,你经常说——小车不倒,只管向前推。妈,你这辈子推得太辛苦了。你要是累了,就歇一歇吧。等我老了,我就去那边陪你。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女儿……’
   马强:(热泪盈眶,喃喃自语)妈,咱不去养老院了。回到家,我伺候你,给你养老送终。
   (照片下,放着一张褶皱的旧钞票和半张马粪纸。马强擦干眼泪,仔细一看,上面七扭八歪地写着几个字:家穷,养不起孩子。留一点钱,求好心人收养。)
   老王叔:这是你母亲守了四十多年的秘密。其实,你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当年,你母亲怀着身孕,把你从秋天的草坷里抱回家。你的全身冻得发紫,估计再晚一个钟头,你的小命就没了。你母亲和你外婆轮流用身体为你取暖,才把你救活了。
   (马强呆若木鸡,金花面无表情。)
   老王叔:你母亲生下小爽不久,你父亲因公殉职。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你母亲一个弱女子,碎了牙齿往肚里咽,苦苦撑起了这个家。这张旧钞票虽然面值不大,但在当时可以让一家人吃顿饱饭。可是,你母亲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肯花你带来的钱。她还根据纸上的字迹,四处寻找你的亲人。哎,人海茫茫,去哪儿找呀……
   (马强泪流满面,金花把脸转向一边,呆呆地看着窗外。)
   老王叔:你刚学会说话时,得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你母亲求我帮忙送你去医院。医生说,要及时输血。你母亲挽起袖子说:‘抽,随便抽,要多少就抽多少。’就连医生都纳闷,她是你的母亲,为什么你们的血型不匹配?我的血型与你也不符。不巧的是,医院也没有血源。你母亲急了,坐在医院的门口哇哇大哭。她突然跑到大街上,拼命地给每一个过路人磕头,求他们给你输点血救命。她的嗓子哭哑了,脑门磕破了,鲜血湿透了膝盖。过路人无不感动,纷纷献血。你得救了,你母亲却昏过去了……
   (马强像个孩子似的哭泣,金花悄悄扭过头来,瞧了一眼打开的雕花木匣。)
   老王叔:你母亲确实给你们留了点值钱的东西,是你外婆祖传下来的,就在红绸布里。她曾跟我说,等金花做了奶奶,就把它送给她,继续传下去。现在看来,不必了。你们自己打开看吧。
   (马强模糊的泪眼,已经看不清雕花木匣了。他只觉得那猩红的绸布颜色,像天边的晚霞,像母亲的鲜血,像跳动的心脏。他不想知道红绸布里包着的是什么,他只想冲出门去,直奔那装着母亲的火柴盒似的养老院。)
  

共 44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一开始便出现了里面唯一的道具-雕花木匣,情节围绕着它逐步展开,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马强是个大孝子,却不能左右妻子金花,无奈之下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在王叔的主持下郑重其事地打开了铜锁,里面摆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背面是几行字:我最亲爱的母亲:养教恩情,死生不忘!照片下,放着一张褶皱的旧钞票和半张马粪纸,上面写着:家穷,养不起孩子。留一点钱,求好心人收养。马强模糊的泪眼,已经看不清雕花木匣了......作品采取蓄势待发的态势,在铺垫上丝毫不吝啬笔墨,使悬念延续到结尾。结尾“他只觉得那猩红的绸布颜色,像天边的晚霞,像母亲的鲜血,像跳动的心脏......",揭示出主题,画面绚丽震撼,精彩的点睛之笔。【编辑:一叶小舟】【江山编辑部·微电影精品推荐0140813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步涯        2015-03-18 02:50:15
  作者仅仅用语言便将剧本里的几个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生动,分场次逐步深入剧情,从一开始就设置下雕花木匣这一悬念,先抑后扬,将人物间的戏剧性冲突表现形象,抽丝剥茧解开真相,将一份伟大的爱铺开,用这个故事揭示出“孝”这一主题,呈现出的画面真实而触动人心,无论是创意构思、立意主题、语言表达力都呈现的很好,欣赏。
   但或可将还算重要的配角形象再丰富一些来烘托剧情,如马小爽、马晓明,他们的亲情也可使剧情增色。而剧本中语言方面略显不自然,可自然、简明精悍一些。剧本写作角度的问题还是多多的,老师有空的时候可以研究下剧本写作知识和技巧,对日后的剧本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的。遥祝老师生活顺心、创作愉快,再出佳作。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