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话说模仿与创新

精品 【梧桐散文】话说模仿与创新


作者:晚霞晓文 进士,659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89发表时间:2014-04-28 21:52:52
摘要:之所以说“作品多是模仿秀”,是因为文章世事相因,作家代代相沿,作品相互借鉴。一部部中外文学史,是一部不能割裂先贤的渊源的革沿史;学生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是因为“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工作的成年人,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人类社会的文明史证明:模仿摆脱蒙昧,模仿创造文明,模仿推动创新,创新创造世界!    

【梧桐散文】话说模仿与创新 最近,媒体学院舒坦等同学发帖问我:“老师,我们上中学时,语文老师经常在作文课堂说:‘用自己的话写作’,可上星期听您的讲座,您却叫我们,‘先识名家,后读作品,再秀语段,仿其情节,融进自我,立言天成,言成而后文就。’我们的理解,您这就是叫我们写作从模仿别人起步吧?”我的答复如下:
   一、作品多是模仿秀
   所谓文学,简言之,就是“人学”。即人学文,这是个主谓短语。按照语法学来理解,“人”自然是主语,“学”是动作的发出者,充当谓语,“文”自然是动作的对象,作宾语。“人”学的多了,写得多了,写出名了,“文”成了典范,被奉为经典,可提供给文人学习借鉴了。所以,其文就可学,概念就发生了质的飞跃,就被称之为“文学”了(恕我俗解)。“学”与“写”的过程,就是人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本身就源于模仿。你看,当下那些走进央视百家讲坛的大师们,不就是最现代版的模仿秀吗?你们仔细去品品,他们那些个“品”、“说”、“读”、“话”、“心得”、“水煮”、“大话”等等,哪一位离开了蓝本,很多立言者是不是有点儿“鹦鹉学舌”的味道?
   如果他们离开了对大作的模仿,就没辙了,也就没有大腕大师了。没大师百家讲坛也得打烊关门,影院就得虚位歇业!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但凡作家,无一不是靠模仿起家;但凡作品,无一不是秀出来的仿品。
   如此一说,并非我胡说八道。只是我们很多人不愿承认这个事实。究其实,无它:一是怕别人否认自己的天赋。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写会侃是“文曲星”下凡。有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未曾识书具”,便“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实,王安石笔下这个“天才”,是经不起推敲的。“未曾识书具”何以使用书具?这是与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悖论。也许,十一世纪的中国还没引进“唯物辩证法”,不知何为“逻辑学”,不懂存在决定意识,不知道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的辩证法则,不懂得说话行文也要讲逻辑。如果说一千多年的文人没有建立起“唯物”的概念,不懂“逻辑学”而杜撰出方仲永来,那是可恕的。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还公然以“仲永”自况,以“天才”自居,以为自己没有效法他人,天生就会舞文弄墨,那实际上就是最无知的自我否定。
   以此,我还曾有过“一派胡言”:抄袭叫赝品,模仿叫作品,模仿得“微妙唯我”就叫精品,模仿走了样,能让世人《飘》,就称获奖作品,屡屡批量复制就叫名著!
   纵观古今,横看中外,无数文学大师,请问哪一个不是师从古人,先模仿前贤而后成名成家的呢?
   我们只要稍微有一点文学常识的人,就不会否认许多大师级的名人都有过模仿秀的经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人们只知出自王勃之手,却大多不知王勃的这一名句,完全是脱胎于庚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子。宋词中的大词人秦观的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几乎就是套用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的句子。还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句子,据考,元稹也不是凭空撰写出来的。如果没有孟子“故观于海者难为水”一句和宋玉《 高唐赋序》 朝云暮雨的句子仿效,就不会有这一名句传诵千古。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完全是化用唐人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句子。
   在文学史上,最明显的模仿文学要算“词”、“曲”这种文体了。有一首张可久的元曲,《天净沙·湖上送别》:“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这样的一首词,从平仄、用韵、手法等方面看,恐怕连五岁孩童一听就能辨出,简直就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克隆版!
   有资料记载,“词”最早出现在唐朝,起初叫长短句,是诗的一种。当时的格式太乱,不便于模仿写作,于是文人们就将其取一个名,定一个调,规定一种固定的格式,研究出一种所谓平仄。然后找一首流行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范文”,请人写在牌子上,挂在习作者面前,让其一面吟诵,一面对照着格律,一面填写,所以写诗就叫填词。这种形式后来就演变成“词牌子”。比如“沁园春”,最早根本就不是词牌名。有据可考,“沁园”为东汉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园址位于焦作西北部的沁河山口。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为皇后之势,竟然变相强夺公主田园。后人因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吟怀感时,惜香怜玉,经久不绝,流传甚广,渐成趋势。因此,“沁园春”这一中国文人所钟爱的词牌就这样产生了。
   再如《木兰花》这个词牌。古时,有的人依样画葫,依调填词,填到那儿没词了,实在填不下去了,于是就减少几个字。由于是出于某名家之手,后人不敢冒犯,干脆就叫《减字木兰花》。
   词如此,书亦然。我们再来看 “四大名著”:首先看看《红楼梦》成书的背景。雍正九年(1731),坊中秘传皇宫绯闻,主要是雍正及弘历等宫内乌烟瘴气的事,被几位被逐出宫的侍女陆陆续续传出。这成为当时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茶余饭后谈资。雍正年间言论禁制,比“文化革命”要厉害得多。但小道文章越禁越传,或干脆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开来。曹雪芹在这其中收集了大量的宫闱秘史,从对朝廷不满,到了解民间疾苦,同情低层侍女的遭遇。便产生了要把红墙内那些不能言表的丑闻和罪恶写成小说的动机,为揭露朝廷的腐朽没落作了很多的准备。曹时年17岁,正是年青奋发时期。他同情底层,憎恶皇权,以冲破黑暗的藩篱。侍女中有绝顶聪慧者,更有曹的近龄远亲,为曹雪芹提供了大量质量极高的原始素材,曹得以多次询问核对之便。在此基础上,就有了所谓的《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流传开来。如果没有《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也许《红楼梦》就是另一个版本,或许就要叫什么“青楼梦”之类吧?
   如果没有《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家群”的先行,施耐庵根本无法在山东的梁山再造水泊。梁山根本“无水无泊”。有好事者从《水浒传》中所描写的环境来考察,认为很多场景都与《大宋宣和遗事》中所描写的湖南岳阳的“八百里”洞庭极为吻合。所以有人断言,如果没有《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家群”的“原创”,施耐庵的 “才”即使有“十六斗”之高,也无法在山东的梁山再造水泊。施展能耐,写出《水浒传》的。
   如果没有陈寿等人为罗贯中“收集素材”,《三国演义》也许就会成为《义演三国》了吧?还有作《西游记》的那位大师吴承恩老先生,如果他在天有灵,也许要说,“承蒙《西游记评话》、《三藏法师取经诗话》等等撰拟先贤,感恩的就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作者,他们早已比吴承恩先生“捷足先登”,早已西行在取经上了吧?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此,我们有理由说,文章世事相因,作家代代相沿,作品相互借鉴。一部部中外文学史,哪一部能够完全割裂先贤的渊源呢?哪一位文学大家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是在读了大量的典范之作的基础上,从中借词、借句、借材、借料、借势、借气、借神、借韵,借结构,借手法、借布局等等,然后才推陈出新,另树一枝,成就新作的呢?
   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存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如果否认文学创作的模仿,否认文学的继承性,就不是唯物主义者。
   有史料记载:木匠的祖师爷鲁班,能用斧子削木,“可中绳鉴影”。如果我们以此为据,对初学木匠的徒弟说“削木用斧”,其结果呢?一块上等的木料也许会一斧凿之,毁之一旦!
   再说某些口口声声训诫学生要“用自己的话写作”的大先生们,是否有点儿上述“木匠训徒”的味道?
   在深圳,我曾接触过几位“名校”的中学生。在交谈中,几乎所有学生众口一词地操着“名校”的“大师”的口气,说他们的老师说“某某写法是最烂的——”,其姿态之妄,口气之狂,颇有点儿不可一世。我问他:“那你们的老师告诉你们什么是最好的手法吗?”几乎无言以对。我又问“那你们见过你们老师亲手立言,用“自己的话”写出过最好的范文吗?”回答仍然是惊人的相似:“没有”。由此可见,很多“名师”可能自己也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话”可以一道的。很多“名师”可能是“对着窗户吹喇叭”,站在岸上教游泳。其实,名校的学生全是清一色的尖子生,本身天赋极高,悟性就特别好。比如韩寒、郭敬明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去模仿别人的好作品,善悟而后写出来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根本不能全归功于某某名师教导有方。但凡这个层面的作家的成名,主要是模仿起步,然后熟中生巧,巧中创新的结果。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的古训。但也不能否认当代中国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严重弊端:讲课时反复咀嚼那几句话,几乎每堂课都是炒现饭,很多所谓名师,只是毕业于名牌大学,只是手中那张文凭是“名牌”,本身并不擅作文,并无多少“下水”作文的实践,却煞有介事去“教授”他人作文,我真不知道“名师们”在面对弟子求知的眼神时,底气足不足,心里慌不慌?兴许是有人偶尔从那部教科书里捡来一些只言片语,搜来半碗残羹冷脍,便板起面孔,故作大师状,重复大师们的“圣经”——“用自己的话写作”,“不写最烂之作”!而事实上,我的的确确见过太多中学生写出的“小学生作文”,实在不知这是不是一种“最烂的”作文,这是不是中学语文教学弊端最集中的一个反映,这种说法实在不知是不是一种误导?
   我曾经这样尖锐地说过,“一个中学生,如果读不懂一篇有点深意的文章,写不出有点深度的作文,请问我们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体现?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成果如何评判?
   面对上述情形,某些中学的老师,除了卖弄自己“渊博”,装腔作势以外,还有点儿什么实质意义?我的看法是,目前很多中学生的写作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中学生的牌子,小学生的底子。很多中学生,是在用中学生的手,在写小学生作文。中学语文考试的作文,其基本原则是“考套路”,而很多中学生直至毕业,也没闹懂“套路”。这种局面,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知晓?如果不知,我真不知道他们成年累月到底在研究什么?这样下去,不知有否愧于民族重托之感?
   是耶、非耶?信耶、疑耶?
   还是让历史去评说,让事实去评判吧!
   由于是夜里写的东西,古人喜欢叫“夜话”。
   望得到你们的批评!
   二、中学语文之我见
   时下很多中学,在学生的课程表里,没有专门的阅读与作文课。而在语文试卷里,阅读与写作所占分值,往往都超过了试卷总成绩的一半。这说明咱们中小学目前的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不配套。我曾接触过几个很有思想(深圳重点中学‘南外’、“深外”、“深中”尖子班)的中学生。我同他们谈论怎样去备考“阅读与写作”,并且拿出了具体的阅读训练资料,以及作文训练方略给他们交流。他们听后几乎众口一词:“啊,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且问我:老师,我们的语文课本为什么不编成你训练的这个样子?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语文考试的内容与题型一点儿都不沾边。课本不能适用于考试,学习的很多课文是“三代同堂”,爷爷学了爸爸学,爸爸学了我还学。老掉牙,炒现饭,枯燥无味,几乎没有用,课堂的学习一点儿气氛也没有。”
   据学生说,他们在中学阶段的作文也写得很勉强。很多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都是在即将下课时出个题目,拟几条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写,写完了找几篇出来在课堂集体讲评一下就草草结束。很多学校在一学期中,学生写不了几篇作文。很多学生,胆小、内向、主动性比较差的人,可能几年的中学上完了,都没有得到老师的当面批改过作文。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
   1.话说中学生的模仿作文。作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必须有较扎实的作文基础知识,如良好的驾驭文字能力,多样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合理的文章结构技巧,娴熟的写作手法等篇章运用能力。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创新与突破。而要较快较好地掌握这些技能,笔者认为模仿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张志公先生曾经讲过:“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工作的成年人,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作为语文教师就更没必要禁止学生模仿作文,相反,还应想方设法为其提供模仿的范文,指导模仿的方法,为他们最终的“脱胎换骨”架桥铺路。
   当然,模仿的前提是自己陈情言事有困难或者为了使其表达更加流畅自然。模仿只是手段与过程,而不是目的与结果。
   2. 先有模仿而后才能创新。我这样说,似乎有点“倒行逆施”的嫌疑。然而关于艺术的起源,本就有“模仿”一说。追根溯源,人类的很多技能都是从模仿中得来。如走路、游泳、唱歌、打球等。再则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很多的词语,包括韦编三绝的典故,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什么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励志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讲的都是阅读名人名著,追从他人,模仿他人成就自己的经典。只是我们的对此的理解不同,没有看到读是仿的开始。如果没有毒的积累,作文就无以立论。无以立论就站立都不稳,就谈不上创新。如若除却模仿,那无异于叫刚出生的婴儿跑步,是不切实际的。即使有所创新,也会由于叙述、描写立意等能力的欠缺,而使文章言不及意,空洞无物。即使硬写也一定是七零八落,“玩积木”,弄拼凑。写起来索尽枯肠,读起来令人疙疙瘩瘩。

共 84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论述模仿与创新的论说文。文章以模仿与创新立论,行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加以论证。从学生提问切入,引出古今中外因模仿而创新,因创新而突破旧式,因突破旧式而名扬千古的经典案例作为论据,从解答学生质疑到央视讲坛;从语文教学到学生作文;从远古人类活动到文明社会的生活形态;从社会生活到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人类实践活动展开广泛、深入地论述。行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作者的观点。如演绎归纳法进行论证,使论证严密、无暇;运用例证论证法,使论点正确、无误;运用了引用论证法,使论证深刻,独到等方法在文中尤见突出。本文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以理服人的基础上,推导出让人心悦诚服的“文章世事相因,作家代代相沿,作品相互借鉴,模仿创造经典”的结论。本文不仅是一篇质疑答问的杂谈随笔,更是一篇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好教材。佳作品读,推荐共赏。【编辑:尛韵莼苏】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5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31 楼        文友:夏炎        2014-05-02 22:36:31
  当然,模仿的前提是自己陈情言事有困难或者为了使表达更加流畅自然。模仿只是手段与过程,而不是目的与结果。
回复3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3 00:44:29
  欢迎红夏炎老师到访,请品香茗,过奖。感谢一路支持,问好,祝愉快!
32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03 20:22:06
  祝贺社长作品再登短篇榜首!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3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3 20:54:59
  O(∩_∩)O哈哈哈~谢谢吴社到访,请品香茗。问好,祝愉快!
33 楼        文友:安宁河        2014-05-08 10:21:08
回复3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3 18:39:38
  安宁河老师好,很久不见你还好吗?你留给我的Q空间地址我进不去的。
34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3 15:50:55
  通读了文章,这是我在江山能有感受为数不多的文字之一。别的不说,就这篇议论文,我得拜你为师,晚霞可好。我不会写这样的文字,从这篇来看,晚霞的学识在我之上,泳者真心写下这些字是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学生都跟你说的一样,只会鹦鹉学舌而不会消化变通。我的小学老师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大概就是说——学以致用而不是学而照用。实话实说,我的文字也师范于五四时期的名家,只不过掺杂进自己的思想而已。吊书袋不光要吊字面,还要吊的精彩。晓雯,泳者给你鞠躬
回复3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3 18:41:58
  欢迎到访,感谢精彩留言,互相学习。以后多多交流,问好,祝愉快!
35 楼        文友:喝饱水的游泳者        2014-05-13 15:57:19
  有点不好意思,居然把你的名字写错了,晚霞晓文可好
回复3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3 18:42:35
  没关系的,请品香茗,问好。
回复36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9 20:40:09
  安宁河老师好,友谊长存!祝一切安好!
37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4-05-19 19:44:35
  谢谢晚霞。我的这一精来的不容易,是你专门去要的吧。
   其实,对我来说,精不精无所谓。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回复37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9 20:40:37
  欢迎到访,问好。
38 楼        文友:慕容凌云        2014-05-25 14:42:59
  欣赏社长大人的佳作。
慕容凌云
39 楼        文友:凤凰城        2016-04-30 18:06:29
  哈哈,晓雯老师,看了你写的这篇话说模仿与创新,一扫我心中的疑虑和担忧。曾经,我有了创作灵感之后,却没有熟络的谋篇布局的表达能力。起初,我的头几部作品都是自创化的,没有模仿任何人。后来,感觉写出来的东西不精炼,没文采,这才看了不少的作家名著,反复修改的。修改完后,便迷上那些名家名著。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开始了模仿,像“长大”是模仿的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里面最显眼的就是“我敢说康河……,我敢说最先学会的是叫妈妈。里面的“啊!”也是。文本上看不出太多模仿痕迹,我觉得我主要模仿的精髓就是,带着深情构造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我想,徐志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比我深情得多,投入得更彻底,没有深情,写不出来这么高水平的康桥。
   千年之恋”是看了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后,手痒了,写的。我当时大言不惭地在写之前写了个说明:看了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后,手痒了,和三毛PK一下。虽然口气够狂的,但我对那篇文章却有点自我感觉良好。至于“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就与鲁迅有关了。
   呵呵,这一说,话匣子就收不住了。打住吧!再次感谢老师的这篇文章,学生读后,受益匪浅!向老师敬杯咖啡!
共 39 条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