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散文】新婚之旅

精品 【梧桐散文】新婚之旅


作者:江南铁鹰 探花,13428.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6发表时间:2014-04-30 06:45:10
摘要:1976年,在中国有很重要的意义,恐怕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很重的一笔才能表述清楚。那是因为在这一年当中,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几乎每一件都需要写进历史。周恩来总理逝世,四五运动,朱德委员长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主席逝世,打倒“四人帮”……哪一件不是重如千钧?

【梧桐散文】新婚之旅
   我顿时就傻了,支支吾吾的说:“政委,你这是?”
   你爸爸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自己擦了一下眼睛,说:“没什么。我以为再也看不见我的小青子了……”
   说着声音呜咽起来。
   我的眼圈顿时也红了,连忙打水给他拧了条毛巾,一面递给他,一面故意大大咧咧的说:“您放心吧,政委,小青子还没有干够您的警卫员,不会这么早就去见马克思的。”
   你爸爸一面洗脸,一面说:“不准胡说。”
   这时候,炊事班的老班长端着一碗面条进来,说:“政委,现在您该安心把这碗面条吃了吧?您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我一听就急了,从老班长手里接过面条,端到你爸爸面前,说:“政委,您怎么可以不吃饭?快吃吧。”
   你爸爸却笑着把碗推给我,说:“小青子,你先吃!你在外面跑了几天,一定没有好好吃过饭。快把这碗面条吃了。不够,我叫炊事班再去做。”
   我这回眼泪也下来了,端着这碗面条,流泪满面的说:“政委,你吃,我不饿……”
   “胡说,你在穿越封锁线,又要和敌人遭遇,几天了,怎么会不饿?快吃。我看着你吃。”
   我听的眼泪唰唰的流下来,呜呜咿咿说不出话来。老班长连忙说:“政委,我马上再去做!”
   ……
   事后,听警卫排的其他战友告诉我,你爸爸从我没有按时归队起,就开始坐立不安了。三番两次的命令警卫排派人到村口去接。第二天开始,他就没有吃饭。命令侦察连,立刻派人到沿途了解情况。当你爸爸知道我要途经的路线,已经被敌人的清乡切断了,他更加焦急不安起来。团长几次建议部队转移驻地,都被他厉声反对没有能够执行。到了第四天,你爸爸一个人躺在床上,不吃也不喝,一直在流眼泪。
   团长又提出了为了预防万一,部队应该转移。你爸爸真急了,厉声说:“部队可以转移,我不会走!我要留在这里等小青子!小青子不回来,我哪里也不去!”
   团长没有办法了,只好暗地里做了转移的准备,打算等到天亮,如果我再不回来,马上强行带着你爸爸转移。
   ……
   焦叔叔讲到后面已经满面泪痕了,我也流泪了。我没有想到在那样残酷的战争年代,两个男人之间,居然会有如此真挚的感情!我也是第一次认识到,父亲严肃的面孔背后,还有如此细腻的情感。
   那一晚,焦叔叔对我讲了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可只有这个故事,叫我记忆犹新。
   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远,父亲与焦干青叔叔也都先后作古,这个发生在6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还在我的心头清晰的留着。 瞻仰中山陵
   在南京的那几天,我们每天都是骑着焦叔叔为我们准备的两部自行车出门的。
   清早,骑着自行车从浦口出发,直奔长江大桥,然后翻越南京长江大桥,进入市区。这段路可不算短,当时,我们年轻,又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似乎浑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气,精力是那样的充沛,天天都是早出晚归的出去玩。那架势就像要在新婚期间,把天下美景都看个够。 第一次骑车登上大桥的时候,心情很不一样。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不同,它毕竟是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60年开工,68年通车,见证了无论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还是在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中国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
   我们第一天就去瞻仰了南京的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面是明孝陵,东面是灵谷寺。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说来也是很有点意思,孙中山是国民党的领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却是一直受到共产党,很高级别的尊敬和礼遇。至今在天安门广场前,还树立这孙中山的头像。曾经有人问,谁可以算得中华第一人?有人说是孔子,对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虽然孔子的儒学,的确对中华文明和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就个人品德与人格魅力而言,孔子在当时都不是第一人。我看至少在近代中国,孙中山堪称中华第一人!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仰止亭、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
   我曾在总理遗嘱前站立了很久。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十二个字是那样充满了战斗力。孙中山做为一代伟人当之无愧!
   对南京感兴趣的第二个地方,自然是出名的秦淮河了。秦淮风光,以灯船最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灯悬挂,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可领略灯船丰采。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
   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南宋始建的江南贡院,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于是秦淮河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
   可惜,我第一次见到的秦淮河,却是无比的失望。河水里充满污垢,两岸建筑支离破碎,一片残垣断壁。那是因为战乱后没有很好去维修,也是因为文革吧?这里很自然是“破四旧”的重点目标了。像夫子庙,就几乎完全找不到它的踪迹了。如今这里成了类似棚户区那样的地方,在周围的街巷里住着南京最底层的老百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还真是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有传奇的镇江
   离开南京后,我们“上上下下”的可就忙乎起来了。沪宁线上,几乎每座城市,都值得去看看,自然是要在铁路线上不停的上上下下了。这段铁路线,就仿佛穿起了一连串璀璨的珍珠,每一颗都是熠熠发光的。这条线上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前几年大串联,别人都往江南跑,我却因为一心要去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并没有涉足这些江南名城。虽然,从中越边界回来后到过江南,却只是去了上海与故乡南浔,其他城市都没有去过。所以,这一回,我是打定主意,要好好的浏览一下这些江南小城。
   镇江离开南京很近,6、70公里吧,也就是1个小时的车程。那也是当时的车速,按照现在提速到了480多公里,应该是几十分钟的事情。我们没有在镇江的亲友,因此并不打算在这座滨江的小城过夜。我刻意选择了清晨驶出南京的火车。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样多的火车班次,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等下班最少会间隔几小时。
   清早我们就到了镇江。当初的镇江火车站是在市中心的,因为铁路线就从城市穿过,很方便,却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坏处。伴随着看似上下车方便的是,脏乱差。南来北往的旅客,繁华了这座扼守在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枢纽的城市,却也给这历史名城带来了许多的麻烦。为了这一点,以后将市区的铁路南移了。现在火车站是在中山西路上。
   镇江是一座底蕴极为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国演义》里的“甘露寺刘备招亲”,《白蛇传》里的“白娘子水漫金山”,这些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更加给镇江添加了传奇的色彩。
   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文心雕龙》。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镇江,给人一种特别的怀古思幽的感慨。
   脍炙人口的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唐朝王昌龄在镇江写下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两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自比冰心玉壶,确是表达了他开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性格;可也只有在镇江这样的城市,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晚清诗人龚自珍曾经在他的《己亥杂诗》第125首中这样写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没有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反复的文化底蕴,历代文人墨客就不可能留下这些名篇佳句。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我对镇江最感兴趣的是甘露寺和金山寺。这座甘露寺就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
   《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当时曾经和妻子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我的孙尚香啊?”
   妻子愠怒答道:“那说明你对我一点真情也没有,就是利用!”
   我见她动怒忙笑着赔罪,说:“开玩笑的。我有什么资格自比刘备?不过是到了此地,联想到这段千古佳话,开个玩笑而已。”
   妻子才转怒为笑,说:“孙尚香和刘备差了几十岁,要我真是孙尚香,绝对不会嫁给刘备!”
   今天回想到蜜月时的光景,还犹如眼前,可我们却早已是两鬓斑白,年过六旬的之人。
   还有那座位于镇江市西部金山上的金山寺。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也许就是这个地理位置,创造了许多传说出来。最为家喻户晓的是《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寺”。
   我们在新婚中,携手游金山寺,重温白娘子与许仙动人的爱情故事,也算是一段人生佳话了。
   我们匆匆忙忙的游览了甘露寺和金山寺,又走马观花的从市区走过,已经到了黄昏时分,便急急忙忙的赶往火车站。
   出生地——龙城常州
   我是出生在常州的。
   1949年4月22日,解放军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渡江后的部队,有些稍作休整就继续南下了;也有些分散在沿江各地留守驻防。父亲所在的部队,母亲所在的华野干部团都奉命驻守在常州。

共 44501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9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旅行的路径为线索,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婚礼,以及“婚礼”过程中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读文犹如跟随作者的脚步从泸州启程,历经宜宾——重庆——武汉——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上海——天津——北京——兰州——西安——银川——成都,最后回到泸州。行程万里,历时2个多月,大小17个城市,上百个风光圣地,名胜景点留下了伉俪的芳踪,定格了昳丽的倩影,见证了非常的浪漫。字里行间,作者用文字记录了“泸州——宜宾——重庆”的风土人情;介绍了“江峡轮”,设备设施,描写长江三峡的旖旎风光;武汉三镇的厚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奇迹;两个男人的传奇故事; “六朝古都” 南京的美誉;拜谒了南中山陵;领略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还有镇江的传奇,“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掠影无锡,初到太湖,饱览苏州园林,记下难忘的上海滩新婚购物;欣赏了颇负盛名的西子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见识了天津、海河;讲述了“狗不理包子”的传说,最后回到北京,结束了浪漫之旅。以“最简约的形式”,“花了200元钱,就办完了这场婚礼。”简约婚礼三天以后,爆发了震撼世界的“7、28唐山大地震”!地震为这段“浪漫”的婚礼刻下了终身难以忘怀的记忆。当重返宁夏川,就传来巨星陨落的噩耗!这个在世界历史1000年、黑铁时代3000年、青铜时代5000年以来,以至智人诞生以来的四百万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巨人毛泽东与世长辞!悲恸天地的现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让“我的新婚游,因为中途发生了两件大事,变得更有了一种永远难忘的意义。”作品洋洋洒洒四万余言,风风光光浪漫大半个赤县神州,前前后后漫游两个多月时日;难忘的的岁月,浪漫的旅程,甜蜜的回忆,伟大的爱情,惊世的壮游,刻骨铭心,值得留存!欢迎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晚霞晓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01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4-30 06:52:50
  洋洋洒洒四万余言,风风光光浪漫大半个赤县神州,前前后后漫游两个多月时日;难忘的的岁月,浪漫的旅程,甜蜜的回忆,伟大的爱情,惊世的壮游,刻骨铭心,值得留存!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4-30 07:52:21
  作者太累了,不光是旅游累,写下这四万多字的文章也累。但是,作者累并快乐着,因为,这是他的新婚之旅,新潮而浪漫的新婚之旅。文章没有那种过多的缠绵悱恻,而是把自己融入了那个时代,合着时代的节拍感动着读者,也感动着新人。我们很少看到一对新人的新婚之旅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数万文字,敬佩羡慕!
3 楼        文友:老百        2014-04-30 08:35:14
  铁鹰真是大手笔,洋洋洒洒四万多字,写出新婚之旅,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再想想二十年前,老百的新婚之旅,除了留几张照片,却没有什么文字记录,随着年岁的增长,早已淡忘在岁月的长河中了。所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写游记是个很好的习惯,不为什么著书立说名扬四海,关键也算给自己留下纪念。因此,近些年老百也开始动笔写游记,像文章中说的南京、无锡、苏州、天津、北京等地都曾去过,虽然多是走马观花,时时如惊鸿一瞥,但老百事前事后查询资料,努力补齐记忆,这也是一个再学习过程。今日拜读这部长篇游记系列,受到很大启发,向江社学习!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4-30 16:00:11
  铁鹰老师的大作,洋洋洒洒四万多字的甜蜜回忆,让人羡慕,同时,也为老师的伟大爱情而祝福!欣赏老师的又一佳作,问好,祝福创作愉快!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01 07:43:45
  祝贺江南铁鹰老师佳作荣获精品,恭喜、恭喜。问好,祝五一愉快。
6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5-01 07:52:02
  恭喜江南铁鹰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祝五一节快乐!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