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雀巢】读《瓦尔登湖》

绝品 【雀巢】读《瓦尔登湖》


作者:哭泣的键盘 秀才,209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45发表时间:2014-06-29 18:07:20
摘要:有一本书,影响了一些伟大的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一些平凡的人,改变着一些人的观念,指导着一些人的行为。

【雀巢】读《瓦尔登湖》 一本书,影响了一些伟大的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一些平凡的人,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指导着一些人的行为。这是一本什么书?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和魔力?冬夜,静悄悄,我在异乡翻开《瓦尔登湖》。
   读《瓦尔登湖》,缘于一个居住在美国的文友,他不止一次地在写给我的E-mail中大谈《瓦尔登湖》,让我一定要拜读。他说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他说梭罗在书中于平淡琐事中感知到生命的律动和大自然的美丽,用干净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他说梭罗提倡的“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自然主义思想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生活,使他能在纷扰喧嚣的芝加哥静心教书。后来又看见《读者》上有一篇文章,写一个白血病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居住到一座小山上,告诉朋友们有了自己的“瓦尔登山”,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他的宁静和幸福。
   《瓦尔登湖》,美国人梭罗著,翻译戴欢。封面是渐次的深蓝色系,这是瓦尔登湖的颜色吗?梭罗在书里这样描写瓦尔登湖的颜色:“这是一个清亮、深碧的湖。湖水忽蓝忽绿。从山顶看,是蓝天的色彩;在湖边看,湖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远一点看,是淡绿,色泽会随着距离的远近而渐渐加深,最后是黛绿。”我想象着湖水的颜色,为这渐渐变幻色彩的湖水着迷,更让我着迷的是梭罗的生活。他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平静地去了瓦尔登湖,一个人在那里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简朴、简单的原始生活。两年后,当他结束这种生活去大学讲课时,学生要求他讲讲林中生活,于是梭罗准备了一个“我自己的历史”的课题开讲。后来梭罗把讲课提纲加以整理,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瓦尔登湖》这部传世名著。
   翻开书,扉页上的一行小字吸引了我:“无论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里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欢你的生活。即使在济贫院里,你依然还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射到济贫院的窗户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的窗上一样耀眼夺目。一个心静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如皇宫里一样,如此开心又心满意足。”读着这样深入肺腑的超尘文字,浮躁的心渐渐静下来。为什么我们要为自己的贫穷难过不开心?为什么我们要去羡慕富人?为什么我们不能心静知足,寻求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中国不是早就有句话叫“知足常乐”吗?
   开篇梭罗就说:“每一个作家都需要能以简洁而又严谨的笔触,描绘自己的生活,写得应该如同遥远的他乡寄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一样。”我会心一笑,用笔勾了这句话。其实写作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高深莫测,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只是源于本真的一种诉说而已。要尽可能地逼近自己,逼近灵魂,也就是为自己写。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完全一样,只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就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流行“原声唱”,文字也该脱下华丽的外衣,素面朝天。
   梭罗说这本书特别适合贫寒的学子。我知道也一定适合我,因为我一直崇尚简朴和本真。梭罗的小木屋,使我想起曾经的梦,一段时间我渴望着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简单生活,居住到深山老林处的一个小木屋里,门前有一条小河。但现实中却深陷俗尘,从来没有去找寻过这个一定存在,一定在什么地方的小木屋。遁世隐身或许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那怕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没几个人能身体力行。梭罗却做到了,他不是要谁模仿他的行为,他想告诉大家的是,“简朴生活,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到,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瓦尔登”。梭罗只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道德经》,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深邃的文化精髓,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德经》以精炼的八十一章,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早就洋洋洒洒写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遗憾的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没有像风一样吹遍全世界,没有像种子一样撒播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真是“养在深闺无人知”。其实,一切的文化艺术都该属于全人类,该在全世界广为传播。文友“东方安澜”这么解释《道德经》没能得以在全世界传播的原因:“这就是刘小枫说的拯救与逍遥。西方基督教文化注重拯救人的精神,东方文化注重个体内在的精神恬适。说到底是文化的差异。我记得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隔了三五百年直到北宋,苏东坡才把他捧出来,才一路采菊到如今,不然陶渊明也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梭罗本身并不足奇,足奇的是梭罗背后有西方强势文明的托举。”
   梭罗以为“在土地上劳作是一个大错误,这些人在近乎于要被窒息在人身的重负下,在人生之路上匍匐前行,是土地的奴隶。人身上的精华部分顷刻之间就被铁锨翻进了泥土。而还有一些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的人们,也会让无知的错误纠缠一生,让虚无的忧怨和无休止的粗俗活计占据一生,甘美的生命果实确不能触手可及。”也许有人会问:不这样,又如何?这个世界上的粗活总要有人干。其实梭罗是想告诉我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让生命在大自然中轻松、放松。不可浪费生命、虐待生命。我不禁问自己:我在浪费自己吗?我的劳作是在犯着一个大错误吗?那么多生活的结,一个个牢牢地打着死结,解开这些结我只能选择匍匐前行。选择了匍匐前行,我时常感觉到苦不堪言。我也想在自己的房子里,挥毫泼墨,养花种草,修身养性。可是不能。不能我就只能放弃甘美的生命果实,让无休止的劳作占据一生。其实,这样的比对是没有意义的,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效仿而是净化心灵。
   我一边读书,一边认真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我离开父母亲已经二十年,离开丈夫、女儿已经十五年,一个人在外打拼、奔波,每两周回家一次。许多人对我的这种生存方式不以为然,也有人一再追问我,是不是日子过的不好?我淡淡一笑,无从解释。从骨子里说,这种生活方式是我喜欢的。有家,却不为家累,不为柴米油盐操劳;有归宿,却不是只看见头顶上的一片蓝天;有依靠,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刚离开家的日子里,一到周末,我就迫不及待地坐上大巴,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只有一个愿望:回家。因为家里有小女和先生。现在女儿长大了,已经插翅远飞,我终于安静了,一个人静静地在离家并不远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是属于我的独有的生活方式。梭罗说“更愿每一个人都能慎重地寻找并坚持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
   看到第七页时,已经看到了两处和中国有关的文字。一处是第二页“我所乐意倾诉的事物,并非与遥远的中国人和夏威夷群岛人相关”,一处是第七页上,梭罗引用了孔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梭罗说人要生存只需要几种简单的必需品:食品、房舍、服装和燃料。其它的都是奢侈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上不停的劳作、索取?关于食物,梭罗说“一个人肯定可以像动物一样吃的简单,却仍保持着健康和体力。”梭罗通常只吃点腌猪肉、糖浆和食盐。如果有一个访客来还可以分享他简单的饭菜。人一多,吃饭的事就免了,大家到他这里仿佛戒掉了吃饭的习惯。最美妙的是有一个客人在一片黄色胡桃叶上这样写诗:“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没饭吃还要为小屋歌唱,这样轻松自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让人向往。这本书,是一本孤独安静的书,也是一本令人遐思的书,书中一些片段总会和自己的生活碎片不期而遇。昨晚,应邀参加一个生日晚宴。孩子周岁,按照闽南的风俗习惯必须举办盛大的庆生宴会。豪华的大酒店里灯火辉煌,孩子的奶奶穿一件深紫色旗袍,雍容华贵,抱着戴满金饰的小孙子站在鲜花丛中,旁边站着身穿淡紫色连衣裙的孩子的母亲,然后依着辈份站着一排穿着盛装的亲戚们,各个满面春风,恭迎客人。一共一百桌,每桌菜金三千元。宾客满座,先后上了十道大菜,拼盘、长寿面、龙虾、鲍鱼、鱼翅、像蚌和印有序号的阳澄湖大闸蟹、千年龟汤等等,宴席从21点开始持续到23点30分。席间,人声鼎沸、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划拳猜令、博饼、嬉笑。这种暴发户的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高低意义在哪里?还有多少人吃不上饭,交不起学费?
   梭罗的小木屋里只有一张床,一个餐桌,一个书桌,三把椅子。没有窗帘,他说无需将任何人关在窗外,家具只是华而不实的拖累,“一个人死后,他的脚只能踢到尘埃。”我的宿舍还不如他的小木屋,只有一把椅子。他那里来了一两个人可以坐着说话,我这里只要来一个人就得站着说话。不过,我多了一个衣柜,这并不奢侈,梭罗说过:“女人总有一件缝制不完的衣服”。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悠闲地生活。他欣赏各种禽兽的千姿百态,狐狸会在傍晚来到窗前,发出一声狐狸的咒语,然后急急溜走。黎明,红松鼠会来坐在窗前大啃玉米棒催他起床,小野兔时常蹲在他的门口不肯离去。还有各种各样的飞鸟。他读书,读经典著作,他说阅读是一种高尚的心智锻炼,名著是如此精炼、如此纯粹、宛如霞光一般美丽。他观察植物,垂钓,做家务做面包,他带着罗盘,绞链和测深绳初探湖底,再探湖底,细探湖底。读着这些章节,想起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思想正是“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他在《咏贫士》中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以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他身在官场,绳墨却难束缚他渴望返归、保持本真的性情。辞官归隐后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他返朴的欣悦;用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描写田园景色的恬美、简朴。隔着千万里,他们的思想精髓原来一样。
   读书不只是为读而读,而是要读懂并能对自己产生影响,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充盈心灵。书还没读完,梭罗已经在影响我,他的观点已经渗透在我的生活中。
   那日,在车里遇着友人,友人说当初如果把买车的钱买了房子,现在钱早随着不断上升的房价翻番了,而车却一天天在贬值。我问她这几年开车都去了哪里?她立刻眉飞色舞地说自驾去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回来写博客发照片很是开心。我说对呀,我们需要的是快乐,我相信一辆车带给你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一栋毫无生气的房子带给你的快乐。钱多少能够?有了足够的维持生存的钱就可以了,房子你不是已经有了吗?其它的钱用来享受生命。友人顿时开悟。
   女儿在北方求学,打电话来说:天凉了,想让我的友人给她送一床棉被。我说你没钱吗?钱存着做什么?用别人的旧棉被和用自己买的新棉被那个舒服?我让她学会寻找最大的快乐。第二天晚上,女儿再打电话来时,正舒适地躺在温暖的新棉被里,开心地笑。
   玲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板,拥有几十个亿的资产。我推荐她看了《瓦尔登湖》,她说只读了一半已经知道全书的精髓,就是要提倡简朴生活,她说知道我用心良苦。去年她公公过八十寿诞时,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家族,多少人期待着一顿免费大餐,但是玲在族人和众人的反对下坚决抵制了大摆宴席的风俗习惯,把准备摆宴席的二十五万元交给了公公,并陪着公公把这笔款分笔捐赠到当地小学和老人协会。当时报社、电视台大加宣扬,积极倡导这种社会风气。老人在电视上看见自己,亲身感受了给予的美好,满脸的皱纹笑开了花。是的,虽然奢华挥霍永远存在,但简朴简单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
   我以为,《瓦尔登湖》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是,它能让人沉浸进去,染上瓦尔登湖水一样纯净、简单的蓝色,并渗透到骨子里,在不知不觉中检视、修复、完善自己的行为。心灵如洗,生活已经悄然改变,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书,装在包里,跟着我天南地北地奔波。我把读书时瞬间的体会和启示随手写在书上,因为许多时候一些思绪会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留在书上的字迹很潦草,不知道当这本书经过多年后,另一个人翻开这本书时,看见这些被勾画圈点的符号和已经斑驳的字迹,会有怎样的一番感叹?跨越时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因同一本书相遇在字里行间,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不为别的,只为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和营养美学,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读《瓦尔登湖》不能通宵达旦,不能囫囵吞枣,不能一目十行。最好在飘雪的冬夜,沏一杯热茶,关了电脑和手机。夜静、心静,潜入书中,一页页细细品。一本书,若是意义也有意思,那该是最好了,《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本书。
  

共 51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本书,影响了一些伟大的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一些平凡的人,改变着一些人的观念,指导着一些人的行为。"《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本书,“在我看来,《瓦尔登湖》最大的魅力就是,它能让你沉浸进去,染上瓦尔登湖水一样纯净、简单的蓝色,并渗透到骨子里,不知觉中就在自省、修复、完善自己,心灵如洗,生活已经改变,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感谢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和沉静的情怀向我们推荐了这本好书,让我也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萌发了阅读的冲动,推荐阅读。编辑:落霞与天使齐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6305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1028第239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天山虹        2014-07-09 01:06:14
  一篇极佳的书评,就像瓦尔登湖水一样清澈有深蕴。感佩作者读书之细,体会之深。
回复21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7 12:46:42
  老师好,许久不见你,没想到你在这里,谢谢你来读。
22 楼        文友:红叶孤独        2014-08-18 10:58:46
  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这句话说得好: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和营养美学,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
回复22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7 12:48:45
  红叶好,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很大,所以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都能从这本书里学会简单生活,过简朴的日子。
23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6 19:33:02
  读书讲究环境和心态,明理养性,使人完善而神圣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回复23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7 12:49:21
  你说的正是这本书的魅力。
24 楼        文友:墨笑        2014-10-28 19:34:19
  祝贺绝品,问好键盘!
不要将自己抬的过高,这样会摔地鼻青脸肿!
回复24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9 23:48:57
  看见你真高兴,感谢墨笑。
25 楼        文友:缘分二月        2014-10-28 20:10:03
  恭喜获绝!绝主慧眼,键盘好文!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回复25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9 23:50:03
  感谢二月,知道是你推。你慧眼。:)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感念在心。
26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4-10-28 21:13:23
  看到键盘的文章获绝品,前来祝贺!
   梭罗的《瓦尔登湖》俺也有一本,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书中照亮我们的,是一颗永远属于大自然的心灵,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和对现实社会人类对于自然态度的否定与批判。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回复26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29 23:54:44
  文字中再一次相遇,找到你,雀跃。
   书,你该也看了吧。只要认真读过,蒙尘的就在这书里濯洗,不知觉中已经改变。热爱自然,简朴生活,回归本心,是永远该倡导的、身体力行的。其实,在哪里都能做到。
27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10-28 23:23:03
  本篇文章的作者采取“心灵沟通式”的写法,把书籍作者、自己、读者融为一体,文字中有我有你,思想在笔尖流露,沟通在心灵中进行。文章通过与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共同提高了对《瓦尔登湖》这部书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在感悟美好,升华心灵的同时,文章作者也在文中与大家实时交互着如何读书的心得,令读者汲取了更多的文字营养,也为没读过这本书的人提供了绝好的注释和旁白,起到了较好的导读作用,是以推荐。
回复27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30 00:13:21
  我想评议组推的是这本书,是这本书所倡导的简单、简朴,亲近自然的理念和生存方式。不可否认,这种理念对于现在的我们依然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只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让大家分享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为的是让大家也去读书,若也能让书中的理念指导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了。感谢评议组慧眼把这篇文章推绝,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本书。广而告之,是一种传递的方式,正是我所期待的。
28 楼        文友:霍飞鸿        2014-10-29 09:15:33
  严重祝贺键盘此文获极品。
回复28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30 00:15:15
  谢谢飞鸿,你飞那里我随那里;我在那里,你也在那里。这文字结的缘啊,远隔,也如咫尺。拥抱!
29 楼        文友:石佛        2014-10-29 09:28:20
  继续欣赏点赞,键盘与众不同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回复29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30 00:15:56
  大作家点赞,兴奋中……
30 楼        文友:何宇红        2014-10-29 14:09:20
  欣赏绝品,感悟人生。键盘最深刻的感悟是将书中的观点和精神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简朴生活,内心宁静,就是一种奢华的幸福!~谢谢键盘,我也要去认真读读!
回复30 楼        文友:哭泣的键盘        2014-10-30 00:18:11
  红,你说你也去看书,我便开心地笑。正是我写文的初衷,我想让所有的人都能看见这文,然后去读这书,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其实,确实有许多人这样做了,去买书的,去读书的,读书完写读后感的,然后改变自己……
共 40 条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