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最后的驯马手

绝品 最后的驯马手


作者:弋人 秀才,103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01发表时间:2014-07-03 08:09:09
摘要: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年轻的哈萨克人逐渐以铁马(摩托车)代替坐骑。马真的要退出爱马如命的哈萨克人的生活吗?

最后的驯马手
  
   说起来,哈布力的婚姻还是努尔古丽牵的红线。努尔古丽给加玛丽和哈布力做红娘,也是因为一次误会。
   铁力克和努尔古丽结婚后,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幸福美满。可哈布力却非常苦恼,参加完铁力克和努尔古丽的婚宴后,连续几天,哈布力整天借酒浇愁,情绪低落。努尔古丽和铁力克用各种方式劝过他,安慰过他,但是效果不大。这种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两句话就能劝得住的。也许是铁力克和努尔古丽的真诚所至,加上父母、亲戚朋友的劝说和安慰,一段时间后,哈布力慢慢开朗起来了,这让铁力克和努尔古丽,包括周围的亲戚朋友非常高兴。但是后来,有人对铁力克悄悄说了些闲话,有关哈布力和努尔古丽的传闻,说哈布力趁铁力克出牧的时候常去他家毡房和努尔古丽偷偷约会。起初铁力克并不以为然,也没有在意,认为是努尔古丽在开导哈布力,因为他知道努尔古丽的善良和朴实,她绝不是那样的女人。
   后来一次,铁力克的一个表姐来他们家,看到哈布力和努尔古丽在一起又说又笑高高兴兴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毕竟努尔古丽是铁力克的新婚妻子,毕竟铁力克不在家,他们在一起总是不对劲儿,总是很别扭,这里面可能有问题。表姐的怀疑和疑问提醒了铁力克。铁力克生气了,骑着马就去找哈布力算帐。
   “哈布力,你太不够意思了。”铁力克见到哈布力,一把将他推倒就质问起来。“我们从小就是朋友,你怎么能这么做呢?”
   “你胡说什么呢,铁力克。”哈布力一头雾水,不知道铁力克是什么意思。
   “哈布力,你装什么糊涂,我一直把你当朋友对待,当兄弟看待,你怎么能趁我不在家去找努尔古丽约会,你算什么兄弟,你算什么朋友,你做人简直太阴损了。记住,她现在是我的女人,不是以前的那个姑娘了。”
   “这是哪儿跟哪儿。”哈布力明白过来,原来是铁力克怀疑他和努尔古丽之间有那种事情。哈布力非常生气,也提高了嗓门,一副义正理不亏的架势。
   “铁力克,你听着,我一直敬重你,把你当作那拉提最出色的男人,以为努尔古丽选择你是对的。可是,你不相信我便罢了,现在你连努尔古丽这么好的姑娘,这么爱你的女人你都不相信,你还相信谁,你……”
   哈布力气得憋红了脸,说不下去了。铁力克原本怒气冲冲一肚子火要发,看到哈布力一副冤枉的样子,心里也疑惑起来。
   回到家后,铁力克对努尔古丽旁敲侧击说起这件事。铁力克说,按照古老的规矩,你们要真有不规之事是要被夯水(当地哈萨克人对淫乱男女沉入水中的一种惩罚)的。努尔古丽感到非常委屈,觉得自己被误会了。努尔古丽对铁力克说了自己帮助哈布力的事情,铁力克还说让她以后注意一点,毕竟现在不同于以前了。努尔古丽很痛苦,觉得自己的清白连自己的丈夫都不相信,天下还有谁相信。
   那些日子,努尔古丽难受极了,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铁力克会误解她,不理解她,不相信她。她对表妹加玛丽吐露了心中的不快。加玛丽是努尔古丽的远方表妹,这两天刚好路过那拉提,顺便来她家玩。没想到加玛丽听了不但没有怪罪铁力克,反而咯咯咯地笑起来。加玛丽说表姐你太幸福了,居然有这么出色了两个男人爱着你,你真有福气。听加玛丽这么一说,努尔古丽很诧异。她仔细打量了一下加玛丽。加玛丽比努尔古丽小一岁,几年不见,加玛丽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跟春天的花朵一样漂亮。努尔古丽灵机一动,加玛丽和哈布力,好像很合适。她对铁力克说了这个想法,铁力克也觉得合适。第二天,他们带上加玛丽,约上哈布力,四个人骑上马到那拉提草原玩了一天。好像上天有意的安排,哈布力和加玛丽一见面就对上了,两个人在一起聊得十分开心。他们真是天生的一对儿,铁力克和努尔古丽也非常高兴。这年入冬前,哈布力和加玛丽也结了婚。
  
   之后几年,哈布力和铁力克关系一直不错。春秋转场的时候,两家经常在一起行动,互相照应,包括毡房也离的不远,互为邻里。铁力克驯马受伤那次,是哈布力驮着他去镇上治伤的,大夫说幸亏送来得及时,否则会留下后遗症的。
   有一年冬天,那拉提遭受了几十年未遇的雪灾,一米多深的积雪把冬窝子的路封住了。哈布力在冬窝子给队上喂马,好几批前往送粮的人都被大雪拦住。没有办法,人上不去,山上的情况一点儿也不知道。要是粮送不上去,哈布力他们就断粮了。再说大雪可能把后山的狼都赶下来觅食,附近的牧场已经发生牧群遭遇狼群袭击的事件,情况十分危机。而要是强行上山的话,危险也很大,克拉希峡谷沟深谷长,随时爆发的雪崩可能会夺取所有人的性命,队上十分犹豫。
   铁力克知道后向队长主动请缨,骑上马,带上粮食,和几个民兵一起出发了。原本大半天的路,他们凌晨出发,直到深夜才赶到。雪实在太厚了,有些地方马都寸步难行,铁力克在前面开道,一步一步往前移动,有时实在没法前进了,他用双手挖雪,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身体一步一步开道的。穿越克拉希峡谷时,突然遇到雪崩,幸亏铁力克发现的早,及时躲过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天黑时分又遭遇大雪,不远处传来阵阵狼嚎声,让人不寒而栗。寒风夹着大雪吹打的睁不开眼睛,马身上也结了一层冰,寒冷,风雪,雪崩,还有狼群,死亡的威胁步步逼进,要是返回去的话,或许还来得及,至少有一条踏开的路。同来的牧民有些犹豫,继续前进,面临着离死亡更近的威胁。铁力克心想,是啊,生命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谁都有家庭,有亲人。可是要是我们回去了,哈布力他们怎么办?相比较而言,他们的情况就会更危险,对他们的威胁也更大。我们继续往前,再坚持一阵就快到了。铁力克鼓励同行的几个牧民,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他们快半夜时赶到冬窝子及时送来了粮食和子弹,给哈布力解了围。
   那次哈布力他们确实被狼群围攻了,多亏哈布力对付狼有经验。哈布力说,当野狼发现马群后,就开始聚集,而且越聚越多,哈布力发现情况不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拼了。他们白天黑夜不敢睡觉,马棚、马圈、马场到处都点上火,他们几个人弹着冬不拉琴大声地唱着,高高兴兴地唱着,痛痛快快地唱着,伴随着欢快的舞蹈,表现出一副毫不畏惧的气势,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狼群在马场周围转了几天,硬是没敢踏进马圈一步,一匹马也没被伤着,所有人都安安全全。这件事在草原上也是一件奇事。
   铁力克问起过哈布力。哈布力说,以前我父亲做猎手的时候,跟狼打过多年的交道,父亲说一般情况下,你不主动伤它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你。我放牧的时候也注意过,以我对狼的观察,父亲说的有道理。那次我们虽然有一把猎枪,但对付狼群也无济于事。所以从头到尾我们就没放过一枪一弹。狼是很聪明的动物。狼很聪明也很狡猾,而且多疑,没有把握的事情它是不会轻易干的,它嗅到了马群的味道,当然也嗅到了枪和子弹的味道,饥饿、马肉的香味驱使它们向马群靠近,而枪和火药的味道又迫使它们不得不谨慎,不敢冒然进犯。马场里每天悠扬的琴声和激昂的歌声,把狼群给迷糊了,也让狼群糊涂了好几天。你们和民兵队上来后,马场里歌舞声更响,火药味更浓,士气更足,狼群知道不好惹就退了。哈哈。哈布力说得非常轻松,好像跟玩似的。
   后来牧民们说起这件事,都说是优美的冬不拉琴声感化了狼群,是胡大的恩泽感化了它们……
  
   五
  
   哈布力对木拉提说要将“雪豹”的前后腿绊住制服它。哈布力之所以想用这种办法就是不想让铁力克来驯服自己家的马。木拉提坚决不同意哈布力的想法,他了解哈布力的心思,也理解哈布力的心情,他自己何尝不是呢?说起来自己和别热克也有过哈布力和铁力克两个人相似的经历。木拉提叹了一口气:“唉,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都是命里注定的事,是胡大的安排……”
   木拉提家和贾纳尔家多年以前就是邻居,木拉提从小就是在贾纳尔家长大的。说起来,木拉提小时候也挺可怜的,母亲在生他时难产而死,正好贾纳尔的母亲沙黑拉生下了贾纳尔,木拉提的父亲朱玛别克和贾纳尔的父亲穆拉里是多年的好朋友,看着小木拉提因不太适应羊奶,整天哭哭啼啼可怜兮兮的样子,穆拉里于心不忍,心里非常难受,他回家跟妻子说了把木拉提接过来让她一起喂养的想法,沙黑拉痛痛快快就同意了。沙黑拉说,这孩子太可怜了,穆拉里,你快去把他接过来吧。
   木拉提来到了沙黑拉家,虽然他不是沙黑拉接的生,可沙黑拉心里却认领了他,她把木拉提当作自己的脐子一样看待。那年朱玛别克参加了剿匪队,一去就是一年多,多亏了沙黑拉和穆拉里对木拉提的细心照顾。朱玛别克剿匪受伤回来后,穆拉里两口子还细心地照顾他。朱玛别克对穆拉里两口子非常感激,两家人亲如一家。
   木拉提小时候长得虎头虎脑,非常可爱,穆拉里和沙黑拉非常喜欢他。有时候大家在一起聊天,说到孩子们的将来,朱玛别克就对穆拉里夫妇说,木拉提跟你们有缘,沙黑拉打小就心疼他,拿他当脐子一样,将来长大了就让他娶贾纳尔做妻子吧,穆拉里两口子非常高兴。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说的事情,孩子们并不知道,再说他们还小。后来别热克家也搬了过来,别热克跟木拉提、贾纳尔一般大小,经常在一起玩耍,可以说他们也都算是一起长大的,关系非常亲近,跟兄弟姐妹似的。
   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这时候的贾纳尔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贾纳尔长得非常漂亮,也让草原上小伙子们忙活上了。木拉提和贾纳尔亲密得跟兄妹似的,他心里一直暗暗喜欢贾纳尔,别热克好像也喜欢上了贾纳尔。贾纳尔呢,好像在装糊涂,或者就是装作不懂,把他们都当作好朋友,当然,他们都是她最好最好的朋友。在“姑娘追”时,许多小伙子都围着她转,贾纳尔只在木拉提和别热克两人之间,她有时候追打木拉提,有时候追打别热克,谁也搞不明白她的心仪。当贾纳尔追打木拉提时,别热克心里非常紧张。当她转身去追别热克的时候,木拉提也心跳加快。那一年的草原聚会上,当贾纳尔高高举起马鞭轻轻打在别热克结实的跟铁塔似的背上,确实把别热克的爱情火花给点燃了。之前,当地及附近草场上的一些头头脑脑名门望族也私下里托人说情,有的答应送上许多聘礼,有的说给许多好处,也有的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套近乎,都想把贾纳尔变成自家的妻子。可是,没等穆拉里两口子开口,贾纳尔就一口回绝了。
   当母亲问起跟木拉提相处的如何了?贾纳尔含含糊糊,说当然不错了。沙黑拉向她说起多年前曾经订过娃娃亲的事,贾纳尔不乐意了,说那是传统陋习,现在不兴那个了,哪有娃娃亲之说,那要传出去还不笑死人了。沙黑拉说那你选择谁?贾纳尔说她自有主张。
   对于此事,穆拉里夫妇还挺不好对朱玛别克说的,尤其是朱玛别克夫妇前来提亲时,穆拉里夫妇不好明确表态,总觉得有点挺过意不去。朱玛别克比较开明,他对穆拉里夫妇说,贾纳尔说的对,看来贾纳尔真的长大了,这样也好,她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父母不能包办,也不能太多干涉,这样对贾纳尔和木拉提都好,就这样吧。
   贾纳尔到底要选择谁?木拉提,还是别热克?草原上的人都在猜测,而贾纳尔呢,好像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贾纳尔对别热克和木拉提说,我喜欢的是草原上真正的雄鹰。你们赛马吧,谁胜了,我就嫁给谁,决不反悔。
   那天的赛马场上非常热闹,来了许多人。最初是木拉提领先,两圈以后,别热克就追了上去,木拉提心急了,使劲抽打马背,马儿猛追猛赶,超过了别热克。别热克心态比较平稳,坐骑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最后一圈,木拉提的马明显慢了下来,木拉提越着急,马的步伐越乱。而铁力克的马反而越跑越快,最后是加速前进,把木拉提摔在后面。最后不用说,别热克赢了,贾纳尔迎了上去。在草原人眼里,贾纳尔和别热克就是天生的一对,尽管朱玛别克心里有些遗憾,但还是过来向别热克祝贺,对贾纳尔和别热克给予了美好的祝福。那一年,他们结了婚。
   虽然贾纳尔嫁给了别热克,但是木拉提好像并没有记恨别热克,相反,他们的关系始终很好。关于这件事,后来木拉提说,那次赛马之前,贾纳尔对他和铁力克两个人说,要他们发誓,无论谁胜谁负都不许结仇,大家永远做好朋友。他和别热克当着贾纳尔的面,向苍天发了誓,说他们的诺言要用他们的一生来履行。
   他们确实做到了。几十年来,他们的关系都一直保持的很好。平常时候,不管谁家有了困难,还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不用多说就搭手帮了。贾纳尔的父亲病逝时,木拉提夫妇不由分说,主动帮助别热克夫妇处理后事。
   那年贾纳尔生铁力克时,正好是早晨。那天也是巧了,别热克出牧之前问过贾纳尔,贾纳尔摇摇头说没事,当时贾纳尔确实没一点反应,更没有要生的症状。可是,别热克赶着牧群出去不久,情况就发生了。贾纳尔腆着大肚子想做些简单的家务,蹲在地上捡劈柴时起得猛了些,突然感觉肚子疼了,她努力坚持走回毡房,一会儿功夫临产的症状出现了,羊水破了,她急忙向不远处的木拉提家的毡房喊了一声加玛丽。加玛丽听到贾纳尔的声音立刻赶了过来。加玛丽手足无措,怎么办?怎么办?加玛丽急得团团转。对于接生孩子这样的事情,加玛丽什么也不会。再说她也怀有身孕,还是木拉提骑着马冒着大雨请来的接生婆。

共 30784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苍劲厚重的作品。语句凝练,用词精准,主题深刻,对人物特性以及草原上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乃至婚嫁观念都有特别出彩的刻画。文章以那拉提草原为底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草原独有的苍茫,野性,博大的壮美景致。以铁力克——这个倔强勇猛的草原汉子为主旋律,描摹出了风云岁月里马与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深沉最亮丽的交织与碰撞。马的嘶鸣与人的呼喝夹杂交错,形成草原独有的长腔短调,由幽深天幕传来,砸在人们心头。作者以理性的目光,深度剖析了驯马手这一历史性的职业,用关注悲悯的目光来阐释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交接与冲突。笔调凝重而不滞涩,苍凉却不颓废,激荡人心的驯马过程,令人心情振奋的美好爱情,深植于心的深厚友情,以及在时光面前,马与人之间同时衰退时的无奈凄清,跌宕起伏精彩不断,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令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无论马,人,还是物象,无一不栩栩如生,蕴藉丰美,令人震撼!倾情推荐!【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3023】【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1013第227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07-04 07:28:27
  用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这篇作品,厚重,丰富,多彩而多情。作者的文字功力更如驯马手一般,既有着强悍的驾驭能力,又与文字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些文字与作者高度契合,呈现恢宏的气度。再次问好,感谢。此篇已做文游榜前列展示。问好。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12 楼        文友:弋人        2014-07-04 18:35:23
  转来一位叫司药的读者写的读感:饱醮草汁畅写——《最后的驯马手》读感
  
   打开《西部作家》2014年第3期,看到小说《最后的驯马手》、看到作者是新疆的,酷爱自然和地域意识让我走进小说。
   《最后的驯马手》,作者以采风的手法、饱满的情感,平实质朴又诗情画意,写活了那拉提草原最后的驯马手。
   作者在文中的角色是记者。主人公铁力克老人不谙汉语,可这并不妨碍他与作者的交流。说起草原和往事,铁力克老人表情生动、手势丰富。“内心是另一座神秘的草原,他的每一句话都存有秘密,好像那拉提草原的山梁、草坡、石头、河流、天空、白云……”作者听懂了老人,释读了这位哈萨克驯马手的倔强,“宁可从马背上摔死,也不能被马儿笑话。”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一生,就是一个地域风土风物的浓缩。所以,作者状写的铁力克,是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个体形象,也是哈萨克牧民这一团体生息变迁的史画。
   在那拉提,铁力克是个传奇人物。他七岁夺得赛马冠军,十四岁因为驯服烈马声名鹊起。之后的二十年,铁力克不断驯服他人无法驯服的烈马。栗色儿马、踏雪千里、雪豹、云中燕、乌力奇、飓风、闪电……铁力克用心与马谈话,用心与马亲近,获得驯马宝典,获得无上声誉和相伴一生的爱人。
   可以这么说,铁力克的一切、一生与马密不可分,或换言之,铁力克是那拉提草原的另一匹烈性骏马。只是,这匹骏马与他所驯服的烈马一样,都有生命鼎盛时期的辉煌,都有无法避让的衰败末路。
   枣红马老了、踏雪千里老了、老黄马老了,马的衰老是自然趋势,可铁力克的衰老不只是年龄原因。草原旅游的过度开发、野草异种对草原的蛮横侵袭、子孙宁肯开饭馆也不愿放牧……种种变化,让铁力克老人迅速萎顿下去。所幸黑豹出现,成全了这个暮年的哈萨克驯马手,为马而生、为马而死的传奇人生。
   草原上,烈性的儿马还会再有,铁力克却没有备份。现在,那拉提草原的烈性儿马要从外地请人来驯。这是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奇天大辱,但铁力克时代已去,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雄姿已跌落马背,永成背影。
   《最后的驯马手》文本很浓郁,浓郁得有些庞杂。我担心对新疆人文地理不熟的读者,会陷入作者的茫茫叙事中,失去方向,乱了头绪。最简单的办法,是跟随作者,与哈萨克牧民在毡包里喝茶喝酒、吃手抓肉,在草原上策马飞奔……如此,便可穿行于网织错落的人事和时空,享受到那拉提草原的绝色景致和醇厚民风,理解到铁力克老人的失魂落魄和黯然神伤。
   那拉提,雪山、森林、草甸、河流,自然风光无可比拟,草原历史文化和哈萨克族风情他处无法翻版,但《最后的驯马手》不是单纯地推介景点、报道人物,它是作者对草原、对哈萨克民族现状忧患的隆隆心音。
   渐进深入的采访,作者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进入草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离开马背的哈萨克人越来越多,铁力克老人的忧戚越来越重……作者从种种物象中,提炼出这样一个冷峻的命题:草原生态和民族存在将何去何从?
   作者的笔管里灌注的是酥油草的草汁,写出的字,饱含情绪、情感和深思,醉人又醒脑。我想,没有对那拉提草原深厚的自然和人文情结,很难成篇。
   《最后的驯马手》,具有小说的悬念、通讯的可信、散文的唯美,语言时而如冰水冷冽,时而似诗意格律……人物命运、传奇事件,多元素并存的叙事,将无数个铁力克融汇成驯马手铁力克,使得这位草原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扩大成哈萨克牧民一个群体的形象和情态,让读者有幸见识到那拉提草原最后的驯马手的风采,领略到草原超越自然的旷远美景和独特人文镜像。
   骏马与英雄,时空变迁、怆然老去,作者以时间为线性纵轴,对所目睹和感知的一切,相惜相怜,融入《最后的驯马手》,既是对独立个体的礼赞,又是对草原文化的膜拜。
   作品不是简单的物象堆砌,在描摩人物的过程中,状写了环境破坏、观念变更,那拉提草原哈萨克人现代生活的日常情态。“牧人不愿放牧,儿孙离开马背”……一切似轻风淡月习以为常时,却暮年迟滞的铁力克老人,又披挂跃上黑豹,再次焕发神采,驯服烈马。黑豹是为这位最后的驯马手善终而来的,是为现代的哈萨克人醒脑而来的。“铁力克,这位那拉提草原最出色的驯马手,放了一辈子牧,驯了一辈子马,最终把自己交给了马。”至此,作者对铁力克老人的定论,才将“最后”两个字凸写出来,其怆然、其悲凉,让人不由内心一震。
   谁能安抚铁力克老人无以为继、伤心悲恸的背影?读者无奈无助,徒生怆然和悲凉。但毕竟是文本人物和场景,掩卷后,情绪自会平复。但《最后的驯马手》即使停止了阅读,回味却绕梁不去。这个时候,潜伏于文本深处的质询才滚滚而来:铁力克真的是最后一位驯马手?与草原共存、与马共生的哈萨克人,在传统变异后,这个民族的未来会是怎样?这是铁力克老人真正的痛点,是作者写作《最后的驯马手》真正的文点。
13 楼        文友:司药        2014-08-06 12:20:26
  诗歌、散文、小说,全能型实力创作者,作品深含自然和人文美感。深度品读、学习。
   问好作者。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1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10-13 20:00:53
  恭喜弋人老师,文字绝品当之无愧。这篇文给我深刻印象,至今不忘那些震撼。问候老师!
紫玉清凉
15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10-13 20:24:16
  祝贺戈人老师的美文获绝,感谢您带给我们如此厚重的作品。
1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10-13 21:53:31
  在一篇荡气回肠的文字面前,仰望是对文字和作者的最好注视。此篇文字语言运用飘逸,人物刻画丰满,语气形态逼真,小说构造曲折而不繁复,在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诚实、勇敢、坚毅形象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进步与保留民族传统等深层次的问题,确实绝品,当之无愧。
17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4-10-13 22:43:06
  好厚重的作品,凝练的语言,繁杂的人物,栩栩如生,学习!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18 楼        文友:发财致富        2014-10-14 08:55:36
  不错呀,专业还是专业的,技术是经历过千辛万苦的磨练,才能得到成果的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