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最后的驯马手

绝品 最后的驯马手


作者:弋人 秀才,1038.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55发表时间:2014-07-03 08:09:09
摘要: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年轻的哈萨克人逐渐以铁马(摩托车)代替坐骑。马真的要退出爱马如命的哈萨克人的生活吗?

最后的驯马手
   有一年,隔壁牧场上丢了牛羊,有人说木拉提的羊群从那里经过,可能是木拉提顺手牵羊了。别热克站出来说话了。别热克说,你们不要随便冤枉好人,我了解木拉提,牛羊绝对不是他偷的,我可以用我的人格和信誉担保。别热克是草原上出了名的驯马手,大家都相信他。
  
   木拉提跟别热克一样,都是爱马如命的人。他不想用绳索的方式制服“雪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前他父亲经常说,马是我们的兄弟,是我们的朋友,再生气也不能拿马撒气,遇到再为难的事也不能跟马过意不去。
   木拉提跟别热克说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木拉提说:“哎,别热克,说实在的,我不想让这匹良马看不起,也不想让这匹未成年的马受到心灵的伤害而影响了它的成长,影响了它的性格,毕竟它尚未成年,三岁的时候就驯它已经过分了,再用绳索就更没有理由了,否则,我没有脸面面对这匹马……”
   别热克说:“是的,木拉提,马群里出一匹好马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用捆绑和暴力让它屈服,它心里是不会服的,那不是我们哈萨克人的做法。我们祖辈相传的,是与马亲近,用自己的勇气、胆识、智慧和本领让马心服口服,与马做朋友,那才是我们世代相依朝夕相处的马。骑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马合一……”
   听了父亲和木拉提大叔的一席话,铁力克心里非常震动。从那以后,铁力克好像一下成熟了,潜心研究驯马术,他先后拜访了草原上的老一代驯马手,对祖辈相传的驯马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后来,铁力克成了那拉提最受人尊敬的驯马手,一名真正的哈萨克驯马师。那年他三十四岁。
  
   六
  
   有人说,铁力克在成为真正的驯马师之前的二十年里驯完了一生的马。当然,他也受过伤,发过狠,处理过马。那匹浑身黑炭的“乌力奇”曾经摔伤了他的脚踝,让他好些天不能骑马。奔跑起来风驰电掣的“飓风”,尥蹶子踢伤他的胳臂,他用皮鞭教训过他,那事发生在他听叶尔江阿肯的教诲之前,后来他再也没有打过马。那时候,他已经是一名真正的驯马师了。
   成为真正的驯马师以后,铁力克参与驯马的活动却少了,好像突然之间,草原上的马就消逝了,也没出现过什么烈马。那些平常的生马驹子,一般的驯马手就能制服,根本不需要铁力克出手。铁力克一家人跟普通牧民一样,过着春夏秋冬转场放牧的平静日子。铁力克整天骑着一匹骏马放牧,时常带着自己的儿子演练骑术。时间久了,人们都把它当作骑手了,几乎忘记了他是驯马手了。他的大儿子叶尔肯确实是个好骑手,但性格怪僻,脾气暴躁,平常不顺心了,就拿马撒气,这让铁力克非常担心。
   那次驯服“云中燕”时,铁力克有意让叶尔肯试试身手。但叶尔肯动作粗暴,他喜欢用蛮力而缺乏技巧,结果他的粗鲁激怒了倔强的“云中燕”。性子异常怪癖的“云中燕”一阵狂奔乱跳,将叶尔肯掀下马背后依然乱踢不止,叶尔肯被踢伤了。叶尔肯大怒,举起马鞭就要惩罚“云中燕”,铁力克立即制止了他。
   铁力克狠狠地教训了叶尔肯一顿。铁力克说:“叶尔肯,以前老阿肯告诉我,他说驯马跟阿肯弹唱有时候是一样的。”
   叶尔肯说:“那怎么会一样,那是两回事情。”
   铁力克没有再说什么,他讲了一个老阿肯的故事:古时候,千帐汗国有个嗜马如命的国王,他要求各部落每年向他献一匹最好的生马驹,他从全国招来最好的驯马师进行驯服。有一年,各部落进献的上千匹马驹都驯服了,唯独一匹雪青马,几十个驯马师都没有将它制服。国王非常生气,说要是再没有人驯服,就处理这些驯马师。后来,草原上来了一个白胡子老阿肯,他对国王说,让他来试试。那天,白胡子老阿肯牵着马就走了,穿过河谷、溪流、树林,后来就消失了,连续三天没有音信。第三天日落之前,老阿肯回来了,他稳稳当当地坐在雪青马的背上,迎着夕阳火红的霞光……
   叶尔肯一脸疑惑:“他是怎么驯服的?”
   铁力克没有直接回答他。他目光沉静,看着远方。正是正午时分,白云下的草原清澈而明亮,远方青色山峦簇拥着雪峰,宛如传说中的仙境,充满了神秘。
   铁力克缓缓地说,虽然驯马是针对马的,阿肯弹唱是针对人的,但是,驯马和阿肯弹唱一样,都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驯马就是用我们的智慧发现马的特长,锤炼马的品性,让它变成良马。阿肯弹唱是用圣贤的经典和教诲,启迪人的心智,引导人的心灵,让人懂得爱,懂得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草原万物和平共处。
   铁力克继续说,老阿肯说过,我们哈萨克人的驯马术,不是一种简单的驭马本领,而是一种道理,是生存之道。我们哈萨克人自古就生活在草原上,我们离不开马,驯马是我们生存的一部分。马跟人一样,是有灵性的,它什么都明白,驯马就像是人和马之间的一种契约。一个优秀的驯马手只有悟透了这一层,才能成为真正的驯马师,达到了那种高深境界,再厉害的马也会屈服于你……那需要耐性,需要坦诚,需要爱心,只要你坚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慈爱,像对父母一样的尊重,像对情人一样的忠贞,像对待朋友一样真诚,像对胡大、太阳、月亮一样虔诚,像对蓝天、白云和水草一样的敬畏……
   铁力克说话时,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草原,他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好像是在对草原倾诉,对着天空和大地倾诉……
   叶尔肯到底听懂了没有,没有人知道。后来的事情证明,铁力克的心思还是白费了,虽然铁力克苦心积虑不厌其烦地劝说,一遍又一遍地教育,但叶尔肯却没有多大改观。
   铁力克经常摇头叹息,唉!他做不了驯马人,不是那块材料。
   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啊。铁力克心里说。
   他的二儿子朱曼性格沉稳,朱曼十六岁那年初中毕业在家,铁力克想好好传授他驯马术,可是没过几天时间,朱曼就失去了兴趣。朱曼说他不想学了,将来也不愿意干这个行当。朱曼虽然性格稳重,但对马的兴趣还不如他哥哥叶尔肯浓。
   唉,没有办法,这也是胡大的安排啊。铁力克长长地叹了口气。他不断地摇着头,叹息,一脸痛苦,他满脸愁绪让人心痛,而他内心的痛苦无人理解。
  
   七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二十年里,铁力克的人生一直处在低谷。最初集体的马群多的时候,每年还有人请他去驯驯马,或者教年轻人如何驯马。做这些事情他太高兴了,只要人家一叫他就去了,就好像是自己一项心爱的事业,尽管没有目标,也没有尽头,他还是初衷不改,一直热爱,从不放弃,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然而有那么一段时间,着实让铁力克生了一阵子气,甚至受到了某种打击。
   那年县上要找一名出色的驯马手,帮助训练一批备选军马。这可是个好事情,千载难逢的好事情。多年来,虽然那拉提草原每年都出栏一批良马供征用,但还没听说有谁被正式请去训练军马。这一方面是一个人的名气和荣耀;另一方面,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和报酬。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情。许多人都想到了铁力克,也有人说到了哈布力。总之,他们都是出色的驯马手,都有希望。后来镇上的领导说,让草原上的驯马手们推荐。铁力克推荐了哈布力,哈布力推荐了铁力克。人员确定下来后却出乎大家的所料,得票最多的,既不是铁力克,也不是哈布力,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这位被推荐上去的人,叫海山别克,据跟镇上某某领导有亲戚关系。他的骑术平平常常,算不上好骑手,也没有实实在在的驯马技术和能力。
   这怎么能行,这不是要丢草原人的脸面吗。不行,坚决不行。铁力克首先站出来,他再次到镇上推举了哈布力,并且一再称赞哈布力具有丰富的驯马经验和能力。哈布力也向镇上再次推荐铁力克。哈布力说,多年来,铁力克的驯马术,草原上的人有目共睹,铁力克取得的骄人成绩,至今无人能比。哈布力越说越激动。哈布力说,让一个不会驯马的人去参加这么重大的事情,是不对的,这么做是诚心让那拉提的驯马人难堪。哈布力的话严重的刺伤了领导,也激怒了领导。结果,不但铁力克没有去成县上,而且后来连每年参加镇上驯马活动的资格也被取消了。从那以后,铁力克和哈布力就从驯马场上消失了。
   这件事对铁力克伤害极大,可以说严重伤害了这位驰名草原的老驯马手的自尊心。他经常长吁短叹,内心充满了愤懑和不满,但是没有办法,他无能为力,也不想费这个力气,动这个脑筋。
  
   后来,这件事有了转机。镇上新来了一位杨书记,是位下放干部,他听说了铁力克的事情,非常重视,亲自下来了解情况。
   这位杨书记是个老革命,参加过许多战役,立过功,受过奖,负过伤。他左腿稍微有一点拐,也就一点点,平常看不出来,走路时仔细看才能够发现。据说这点后遗症是剿匪的时候从马背上摔下来绞的。每每有人问起,杨书记就哈哈大笑,他用厚实实的手掌拍拍胸脯说,老子十来岁从山东老家出来当兵,打日本鬼子,打国民党反对派,胸膛被子弹刺刀穿了好几个来回都没点屁事,没想到追击乌苏满土匪被马摔成了瘸子,哈哈哈,妈的,老子一世英名差点毁在它手里,幸亏马蹄子留情,否则,哈哈……
   杨书记的英雄事迹在草原上传的神乎其神,有人说他当骑兵连长时曾在战场上跟一个日本军官单挑,一对一比过刀,让日本军官佩服的五体投地,差点拜他为师学刀法。为此,他还挨了上级的批,受到了处分,说他拿战场当比武场,不遵守纪律。还有一次在解放战场上,他们连的子弹打光了,被国民党兵包了饺子,他集中生智,抱起一个被帐包当作炸药包,硬是缴了国军一个营的械……
   听说了铁力克的传奇故事,杨书记也很好奇,那天他来到铁力克家的毡房,跟铁力克聊起来。杨书记说话很随便,跟普通人一模一样,没一点领导架子,这让铁力克非常吃惊。有关杨书记的传闻铁力克也听说了一些,没有想到这位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这么平易近人,令人蔚然起敬。铁力克非常诧异,半天都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传的神秘兮兮的大英雄。而杨书记对他的这件事的关心也让他非常感动。
   之前,杨书记已经从其它牧民那里了解了铁力克驯马的经历,他对铁力克的能力做了充分的估计,这次就是想现场看看,眼见为实吗,然后考虑找机会到县里把这事说清楚。杨书记说,嗨,铁力克,我们可能是同龄人呐。
   铁力克憨厚地笑了笑。这位在烈马面前勇敢如虎的哈萨克汉子,这种时候往往会很拘谨,甚至有些腼腆。
   杨书记笑呵呵地说,铁力克兄弟,听说你的马术在草原上数一数二,有机会我真想讨教讨教哩。铁力克说,杨书记,你太客气了,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你要感兴趣的话我们交流交流,讨教的事情可不敢当。
   那天,他们聊得非常开心。铁力克宰了一只白羊,努尔古丽炖了手抓肉,做了些小菜,他们一遍吃着肉,喝着酒,一遍聊着天。他们真是太投缘了,好像几十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天黑时分,他们的话就没有停过。他们的话题始终都围绕着马。铁力克讲了他几十年来亲手驯过的每一匹马,它们的名字,毛色,身材,习性,特点,如数家珍一般,好像这些马都在他的身边,仿佛随手都可以牵了来,骑上就可以在原野上畅畅快快地驰骋。杨书记讲了他参加革命几十年来骑过的每一匹马,包括在战场上见识过的好马,它们的经历和命运,那些战马是如何的勇敢,如何机警而敏捷,如何配合战士打击敌人。那些牺牲的战马如何的壮烈,跟烈士一样。尤其说到他曾经俘获了一匹东洋马,这匹浑身雪白的白龙马,身材高大,健壮俊美,一看就是一匹绝世品种。娘的,没想到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群落里,居然有这么桀骜的马。这匹马被获后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后来让鬼子的飞机投下的炸弹给炸死了。
   唉,可惜了一匹好马,可惜就可惜在它明珠暗投,错跟了日本鬼子。你说它怎么就跟了日本鬼子呢?看得出,杨书记非常惋惜,非常感慨。
   临别时,杨书记送给铁力克一副装饰精美的马鞭。这副马鞭的皮料全部都是用公牛脊背上的皮子拧成的,鞭杆上装饰有金丝银线和宝石,非常稀罕,华贵而且漂亮,一看就不是平常之物。杨书记说,这是他剿匪时从一个匪首头目那里缴获的,他的首长想要他也没舍得给,今天就送给你吧!铁力克说,那怎么能行,是你的心爱之物,我不能接受。杨书记说,兄弟,别客气,常言道:好马配好鞍,骏马配英雄么。铁力克想把自己心爱的马送给杨书记,杨书记拒绝了。杨书记说,我之所以把这杆马鞭送给你,是因为我敬重你是个出色的驯马手,我也是个爱马之人,我喜欢爱马的人,希望有机会领教你的驯马术。
   分手时,杨书记握着铁力克的手说,铁力克兄弟,你可是哈萨克人的骄傲啊!
   铁力克非常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多年来他从来也没有这么激动过。铁力克知道杨书记是个真诚的人,他是真的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真本事啊。铁力克也真想在这位领导,不,这位汉族兄弟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耐——哈萨克的驯马术。可是,身边没有烈马,他有劲使不出来,心里干着急。杨书记看着铁力克一脸认真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杨书记说,铁力克兄弟,改天我约你。铁力克激动地说,老兄弟,我一定奉陪。

共 30784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苍劲厚重的作品。语句凝练,用词精准,主题深刻,对人物特性以及草原上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性、乃至婚嫁观念都有特别出彩的刻画。文章以那拉提草原为底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草原独有的苍茫,野性,博大的壮美景致。以铁力克——这个倔强勇猛的草原汉子为主旋律,描摹出了风云岁月里马与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最深沉最亮丽的交织与碰撞。马的嘶鸣与人的呼喝夹杂交错,形成草原独有的长腔短调,由幽深天幕传来,砸在人们心头。作者以理性的目光,深度剖析了驯马手这一历史性的职业,用关注悲悯的目光来阐释现代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交接与冲突。笔调凝重而不滞涩,苍凉却不颓废,激荡人心的驯马过程,令人心情振奋的美好爱情,深植于心的深厚友情,以及在时光面前,马与人之间同时衰退时的无奈凄清,跌宕起伏精彩不断,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令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无论马,人,还是物象,无一不栩栩如生,蕴藉丰美,令人震撼!倾情推荐!【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703023】【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41013第227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瞳若秋水        2014-07-04 07:28:27
  用了很长时间才读完这篇作品,厚重,丰富,多彩而多情。作者的文字功力更如驯马手一般,既有着强悍的驾驭能力,又与文字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些文字与作者高度契合,呈现恢宏的气度。再次问好,感谢。此篇已做文游榜前列展示。问好。
秋水横波远836239137
12 楼        文友:弋人        2014-07-04 18:35:23
  转来一位叫司药的读者写的读感:饱醮草汁畅写——《最后的驯马手》读感
  
   打开《西部作家》2014年第3期,看到小说《最后的驯马手》、看到作者是新疆的,酷爱自然和地域意识让我走进小说。
   《最后的驯马手》,作者以采风的手法、饱满的情感,平实质朴又诗情画意,写活了那拉提草原最后的驯马手。
   作者在文中的角色是记者。主人公铁力克老人不谙汉语,可这并不妨碍他与作者的交流。说起草原和往事,铁力克老人表情生动、手势丰富。“内心是另一座神秘的草原,他的每一句话都存有秘密,好像那拉提草原的山梁、草坡、石头、河流、天空、白云……”作者听懂了老人,释读了这位哈萨克驯马手的倔强,“宁可从马背上摔死,也不能被马儿笑话。”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一生,就是一个地域风土风物的浓缩。所以,作者状写的铁力克,是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个体形象,也是哈萨克牧民这一团体生息变迁的史画。
   在那拉提,铁力克是个传奇人物。他七岁夺得赛马冠军,十四岁因为驯服烈马声名鹊起。之后的二十年,铁力克不断驯服他人无法驯服的烈马。栗色儿马、踏雪千里、雪豹、云中燕、乌力奇、飓风、闪电……铁力克用心与马谈话,用心与马亲近,获得驯马宝典,获得无上声誉和相伴一生的爱人。
   可以这么说,铁力克的一切、一生与马密不可分,或换言之,铁力克是那拉提草原的另一匹烈性骏马。只是,这匹骏马与他所驯服的烈马一样,都有生命鼎盛时期的辉煌,都有无法避让的衰败末路。
   枣红马老了、踏雪千里老了、老黄马老了,马的衰老是自然趋势,可铁力克的衰老不只是年龄原因。草原旅游的过度开发、野草异种对草原的蛮横侵袭、子孙宁肯开饭馆也不愿放牧……种种变化,让铁力克老人迅速萎顿下去。所幸黑豹出现,成全了这个暮年的哈萨克驯马手,为马而生、为马而死的传奇人生。
   草原上,烈性的儿马还会再有,铁力克却没有备份。现在,那拉提草原的烈性儿马要从外地请人来驯。这是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奇天大辱,但铁力克时代已去,那拉提草原驯马手的雄姿已跌落马背,永成背影。
   《最后的驯马手》文本很浓郁,浓郁得有些庞杂。我担心对新疆人文地理不熟的读者,会陷入作者的茫茫叙事中,失去方向,乱了头绪。最简单的办法,是跟随作者,与哈萨克牧民在毡包里喝茶喝酒、吃手抓肉,在草原上策马飞奔……如此,便可穿行于网织错落的人事和时空,享受到那拉提草原的绝色景致和醇厚民风,理解到铁力克老人的失魂落魄和黯然神伤。
   那拉提,雪山、森林、草甸、河流,自然风光无可比拟,草原历史文化和哈萨克族风情他处无法翻版,但《最后的驯马手》不是单纯地推介景点、报道人物,它是作者对草原、对哈萨克民族现状忧患的隆隆心音。
   渐进深入的采访,作者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进入草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离开马背的哈萨克人越来越多,铁力克老人的忧戚越来越重……作者从种种物象中,提炼出这样一个冷峻的命题:草原生态和民族存在将何去何从?
   作者的笔管里灌注的是酥油草的草汁,写出的字,饱含情绪、情感和深思,醉人又醒脑。我想,没有对那拉提草原深厚的自然和人文情结,很难成篇。
   《最后的驯马手》,具有小说的悬念、通讯的可信、散文的唯美,语言时而如冰水冷冽,时而似诗意格律……人物命运、传奇事件,多元素并存的叙事,将无数个铁力克融汇成驯马手铁力克,使得这位草原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扩大成哈萨克牧民一个群体的形象和情态,让读者有幸见识到那拉提草原最后的驯马手的风采,领略到草原超越自然的旷远美景和独特人文镜像。
   骏马与英雄,时空变迁、怆然老去,作者以时间为线性纵轴,对所目睹和感知的一切,相惜相怜,融入《最后的驯马手》,既是对独立个体的礼赞,又是对草原文化的膜拜。
   作品不是简单的物象堆砌,在描摩人物的过程中,状写了环境破坏、观念变更,那拉提草原哈萨克人现代生活的日常情态。“牧人不愿放牧,儿孙离开马背”……一切似轻风淡月习以为常时,却暮年迟滞的铁力克老人,又披挂跃上黑豹,再次焕发神采,驯服烈马。黑豹是为这位最后的驯马手善终而来的,是为现代的哈萨克人醒脑而来的。“铁力克,这位那拉提草原最出色的驯马手,放了一辈子牧,驯了一辈子马,最终把自己交给了马。”至此,作者对铁力克老人的定论,才将“最后”两个字凸写出来,其怆然、其悲凉,让人不由内心一震。
   谁能安抚铁力克老人无以为继、伤心悲恸的背影?读者无奈无助,徒生怆然和悲凉。但毕竟是文本人物和场景,掩卷后,情绪自会平复。但《最后的驯马手》即使停止了阅读,回味却绕梁不去。这个时候,潜伏于文本深处的质询才滚滚而来:铁力克真的是最后一位驯马手?与草原共存、与马共生的哈萨克人,在传统变异后,这个民族的未来会是怎样?这是铁力克老人真正的痛点,是作者写作《最后的驯马手》真正的文点。
13 楼        文友:司药        2014-08-06 12:20:26
  诗歌、散文、小说,全能型实力创作者,作品深含自然和人文美感。深度品读、学习。
   问好作者。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14 楼        文友:紫玉清凉        2014-10-13 20:00:53
  恭喜弋人老师,文字绝品当之无愧。这篇文给我深刻印象,至今不忘那些震撼。问候老师!
紫玉清凉
15 楼        文友:风飞沙        2014-10-13 20:24:16
  祝贺戈人老师的美文获绝,感谢您带给我们如此厚重的作品。
16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4-10-13 21:53:31
  在一篇荡气回肠的文字面前,仰望是对文字和作者的最好注视。此篇文字语言运用飘逸,人物刻画丰满,语气形态逼真,小说构造曲折而不繁复,在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诚实、勇敢、坚毅形象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进步与保留民族传统等深层次的问题,确实绝品,当之无愧。
17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4-10-13 22:43:06
  好厚重的作品,凝练的语言,繁杂的人物,栩栩如生,学习!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18 楼        文友:发财致富        2014-10-14 08:55:36
  不错呀,专业还是专业的,技术是经历过千辛万苦的磨练,才能得到成果的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