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玛茹花

绝品 玛茹花 ——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作者:陋石 进士,605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222发表时间:2009-05-07 22:04:21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日本女人,在一个特殊环境里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故事。

玛茹花
   五成心想,这油腻腻的脂膏抹到嘴上大概有好处,就很是感激地扣了一些抹在嘴上,当时就觉得干裂的嘴唇似乎好受了一些。
   霎时那几个娘们儿脸上就露出诡秘的笑容。
   五成刚把水倒进缸里,就觉得上、下两片嘴唇直往一块儿抽,刹时就像包子折儿似的皱到了一起,还奇痒无比。难受地他呲牙咧嘴,抓耳挠腮。
   那几个娘们儿哈哈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她们让五成往嘴上抹的是她们的专用品——缩阴膏。一种专供女性使用的性药,可以使阴道持续收缩2~4小时。她们闲得无聊,见五成老实就捉弄他。
   惠子检查完毕,从椅子上下来。她见五成那样子,又见那几个娘们儿开心地狂笑,就知道她们在恶作剧。板起面孔用日语说道:干吗捉弄一个老实人?那几个娘们急忙分辩:是他自己抹的。惠子快步走回窑里,拿来一个圆圆的小铁盒。扣了些脂膏要往五成嘴上抹,吓得五成急慌躲闪。惠子说:抹上这个就好了,请相信我。
   五成见惠子一脸的诚恳,但他还是提心吊胆地把脂膏涂抹在自己嘴唇上。片刻之后,他那嘴就不再抽了,也不痒了。
   惠子两手垂膝,对着五成深深地鞠一恭:很对不起,她们是和你开个玩笑,请不要介意。
   一个中国苦力,对这种事焉敢认真。五成连声谢谢都没说,只是“嘿嘿”一笑,一吸溜鼻子,挑起水桶走去。
   世上有些事很难说得清。明明自己正被别人凌辱,却还要欺负那些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不能把这种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人性,应该是长期被欺压、被蹂躏所导致的一种精神变态。
   第二天下午,五成刚挑水回来,井川就吩咐他把水挑到3号院去。
   平日3号院的门总是关着的。在2号院与3号院的隔墙上有个流槽,五成只是把水倒进流槽,从未进过3号院里。井川的吩咐就是命令,五成只能照办。
   3号院门是虚掩着的,五成推开院门,把水挑进院里。他不知把水倒在那里,正在寻思。一个日本娘们儿从窑里走出来,对着五成一鞠躬:谢谢!
   当这日本娘们儿抬起头时,五成怔住了。这不是上午那个好心的日本娘们儿吗?她头上没了那高高盘起的髻。乌黑的秀发自如地飘洒在肩头,白皙的脸蛋上透着文雅与恬静,身着一件大花旗袍,俨然就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那日本娘们儿快步近前:我叫惠子,麻烦你了,真不好意思。五成这才放下肩上的水担。惠子见五成汗流满面,就从袖子里取出手帕递过去,刹时一股幽香向五成袭来。五成一闪身子,抬起胳膊用衣袖擦去头上的汗水。惠子抿嘴一笑:可以帮我个忙吗?
   五成不知要他帮什么忙,也就不敢答应,只是愣愣地看着她。惠子指着身边的小木桌:你站在上面帮我冲水好吗?原来是帮这个忙,五成欣然地点头答应了。惠子扭身走回窑里,当她再次走出来时,五成两眼直了。
   惠子光着身子,高挺着两个圆嘟嘟的大奶头,只在腰间围了一片布,拖着两只木屐“吧哒吧哒”走过来,很自然地站在小木桌前。
   五成从没见过光身子的女人,更没见过这么细皮嫩肉的女人。她那皮肤白净而细腻,光滑得就像个小瓷人一样。尤其那两个鼓囊囊的大奶子,走路时一颤一颤地晃人眼睛。面对这样一个赤裸裸的女子,五成既紧张又羞怯,心里不住“嘣嘣”乱跳,急忙把脸转向了一边。
   惠子喊了一声,五成这才拎起水桶站在小木桌上朝他头上、身上浇水。惠子把全身弄湿后,喊了声:停!便拿起一块像豆腐块似的,白白的、四方形的东西在身上到处抹。霎时她身上遍都是白泡泡,一股很好闻的香味在空气中飘散开来。惠子又喊道:冲!五成才把水桶稍稍倾斜着,一股涓涓细流浇在她身上。浇完一桶,五成又拎起另一桶,还是那样缓缓地浇。浇着浇着就听惠子“咯咯”地笑起来。
   五成不由地转过脸。不知什么时候惠子已洗完了,站在了一边。水桶里的水浇在了地上。
   惠子知道自己有多美,多么招男人喜爱。凡是见过她的男人,没有一个不偷看她两眼的。唯有这个中国男人——她袒胸露臂,就在他眼皮下,却不看她一眼,还把脸转向一边。她觉得这个中国男人很傻,傻得可笑,傻得不可理解,却也傻得可爱。她禁不住地笑,那笑声又响又脆,仿佛能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痕来。
   五成不知这日本娘们儿因何发笑,被她那酣畅淋漓的笑声弄得心里毛茸茸的,脸胀得通红,挑起水担就要走。
   惠子喊了声:请等一下。便折身返回窑里,很快就端着两碟吃食;一碟点心,一碟水果糖。她恭恭正正把碟子放在小木桌上,瞬间,一股甜丝丝的香味便肆无忌惮的钻进五成鼻孔。惠子做了个手势:请用。
   五成当然明白这日本娘们儿的意思,他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碟子里的吃食却不敢动手。他不知道那碟圆饼饼是啥东西,却认出了另一碟里是糖蛋。只是这些糖蛋都包着一层玻璃纸,跟井川给他的糖蛋不一样,他不知为啥。
   惠子看出了五成的拘谨,便拿了一块点心送到他嘴边。
   这香味扑鼻的圆饼饼本来就很馋人,何况已到了嘴边,五成不由地就张开了嘴巴。不料,那圆饼饼到嘴里就化了,还没来得及嚼就滑进了喉咙里。他看看惠子,又看看碟子里那圆饼饼,不能自制地捏起一块放进嘴里。这回他品出了那圆饼饼的味道;又酥又脆,又香又甜,油腻腻、滑溜溜,味道好极了。他真得还想再尝一块,但伸出去的又缩了回来。
   惠子笑着瞥他一眼:都吃了。五成眼盯着碟子里的圆饼饼直摇头。
   惠子端起碟子递到他嘴边。
   碟子里还剩下3块圆饼饼,就是3碟圆饼饼,对五成来说也不在话下。这回他没再客气,一块接一块地塞进嘴里。他一边咀嚼一边品呷这圆饼饼的美味,脸上露出一种难隐的惬意。
   惠子又抓起一把水果糖塞进五成兜里。五成这才挑起水桶摇头晃脑地走去。他忍不住在心里偷着乐,旦愿天天来给惠子冲水,只要给吃的就行。同时他也觉得日本人也不都那么坏,这惠子就是一个好人。
  
   四
  
   惠子三天两头要五成为她冲水,每次都给他一些好吃的,五成当然也乐此不疲。
   这天冲完水后,惠子指着对面坡上那些黄艳艳的野花,问:那是什么花?五成说:玛茹花。惠子说:真好看。五成记住了,就在去沟底挑水的当儿采了一大把送给了惠子。
   惠子高兴地脱口而出:你是好人,可惜你是支那人。
   啥是支那人?五成不知道。
   支那人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一种贬义的称呼,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五成当然不会去深究这些。他为这日本娘们儿送玛茹花确实有讨好的意思,确切的说是讨好她那些好吃的。
   惠子很珍惜地把那些玛茹花插在瓶子里。
   黄灿灿的玛茹花呈单层梅花状排列。时值五月半,花期将过,菲薄的花瓣在微风中颤颤巍巍,显得弱不禁风又不胜娇柔。一股淡淡的清香把她带回了岛国日本的千叶。
   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几间木屋,在不大的小院里种着几株黄色波斯菊。
   波斯菊也是单层花瓣呈梅花状排列着,也有着淡淡的清香。惠子贪婪的闻着那醉人的清香……去年的今天她还在千叶老家跟父母撒娇。大东亚圣战的狂热使她不顾一切,飘洋过海来到中国……
   “叮呤呤——”电话响了,惠子急忙奔回窑里。刹时她就忙活起来,上装、盘头,换上艳丽的和服,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院门口静侯。不一会儿,日军司令部的德川纯一司令官威风凛凛地走进了3号院。惠子深深地鞠了一躬:晚上好?司令官阁下。徳川纯一傲慢地微微一点头。惠子随手掩上院门,尾随德川纯一走进了窑洞。霎时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和着咿咿呀呀的歌声,悠悠扬扬地飞过墙来。
   日本军医每隔5天就要对“慰安妇”作一次检查,是怕“慰安妇”把疾病传染给日军官兵,影响了战斗力。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一个叫陈洁贞的台湾籍“慰安妇”染上了伤寒。
   日军对伤寒这种传染力极强的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唯一的办法就是杜绝传染源——活埋。
   陈洁贞被推进深坑里。脚下的黄土迅猛的上长,到了膝盖,到了腰部,到了胸口……她一点也不畏惧,脸上反倒洋溢着欣慰,仿佛这正是她所盼望的,只有无声的泪水汩汩地淌。
   死是每一个人最终的归宿。然而,却没一个人盼望自己早死。只有那些觉得死了比活着更幸福的人,才会欣然地面对死亡。
   深坑很快就被填平。没有坟堆,没有墓碑,过不了多久就不再会有人知道这里曾经埋过一个活人。这种结局对陈洁贞这个被抓来的“慰安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从此,再也不会有什么人来骚扰她、蹂躏她、凌辱她。她真的可以安息了。
   “慰安所”发现了伤寒,日军如临大敌。大清扫、撒石灰、药物消毒,采取了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尽管折腾5~6天,但在下一次检查中仍查出一个叫久美子的日本籍慰安妇和惠子染上了伤寒。日军司令部下令活埋。
   久美子被拉走了。惠子向前来执行活埋命令的日军提出要给徳川纯一司令官通话。惠子声泪俱下地:司令官阁下,我是获得天皇嘉奖的日本“女子挺身队”员,不能把我等同与一般的慰安妇。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大东亚圣战祈祷,直到最后……
   德川纯一答应了惠子的情求,但也对她采取了严厉的隔离措施。
   惠子搬出了“慰安所”,住进沟对面坡上的两孔破窑洞里。她毕竟还活着,生活需要别人料理。她患得是传染力极强的伤寒,谁与她接触谁就会被传染,天下的人没有不惜命的。川田把这个差使派给了五成。
   五成不知道啥是伤寒,也不知道伤寒会传染,更不知道染上这种病就必死无疑。他只知道惠子病了,但他想不通:平日里惠子多风光。病了就住进这破窑洞,日本人也太狠了。他觉得惠子是好人,不象其他日本人那样凶,还给他好吃的,所以他情愿去伺惠子。他就是知道这一切,不愿意去,由得了他吗?在“慰安所”现有人员里,只有他的命最下贱,最不值钱,他不去谁去。
   沟对面那两孔破窑洞原本是牛圈。一孔住人,一孔喂牛。惠子住在人住的那孔窑里,五成只好住在牛窑里。窑洞破旧地没了门窗,好在天气渐热,没有门窗也并无大碍。
   既然是隔离,惠子跟五成的活动范围就仅限于这两孔窑洞和到沟底取水。川田只把所需用品和药物放在沟底,由五成来拿,不许任何人走近窑洞一步。
  
   五
  
   五成本是光棍。他过去做饭只是给自己吃,而今天却要给一个日本女人做饭,而且是他认为是好人的日本女人。他使尽全身解数要为这个好人做他最拿手的汤面条。
   惠子住得那孔窑洞进门就是一张土炕,她懒散地蜷曲的炕上。午后的阳光斜刺刺照进窑洞,把窑里分为明暗两半。随着日头西斜,窑洞里那幽暗的阴影朝窑门口漫过来,已爬到了惠子身边。在惠子眼里,这一明一暗就如同阴阳两界。死亡就像这阴影一样,正一步步向她袭来。当阴影把她完全笼罩时,病魔就夺走了她的全部生命。她无奈地一声长叹,绝望地闭上双眼,似乎在等待这一时刻来临。
   五成端着碗汤面条走进窑来:吃饭了。
   惠子摇摇头。
   五成说:不吃饭咋行?
   惠子很不耐烦地:请不要打扰我。
   五成又说:你多少吃上些,凉了就不好吃了……
   惠子突然翻身跃起,手指着门外大声吼道:滚!滚出去!
   五成懵了,把碗放在炕沿上,蔫蔫地走出窑去。他不知这个平日很和蔼的日本女人为何突然发这么大火。他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
   到了晚上,五成把饭端进窑里,说:吃饭吧!惠子还是那样蜷曲在炕上,理都没理。五成傻待了一会儿就悄悄走了出来。他不敢再说什么,怕再惹她生气发火。
   一连两天惠子不吃不喝,五成不敢说什么,他也不知该说什么。一到“慰安所”川田就告戒他:日本人不高兴的不要做,不然就——用手在脖子上一横:死啦死啦的。五成倒不担心惠子会把他死啦死啦的。她不吃饭就把他难住了。他虽然不知道惠子为啥不吃饭,却知道不吃饭就不能活,就要死。他觉得,像惠子这么好的人不该死,她那么善良,那么漂亮,那么年轻,死了就不能再活了。他急得两眼冒火,愁得在地上转圈圈,越想越替惠子惋惜、伤感,鼻子一酸,竟抽泣起来。
   整整两天了,惠子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她希望自己就这样静静地死去。虽然她心如死火,思想却静不下来。她越是克制自己,那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是天上、地下,日本、中国,漫无边际地狂奔。脑子里就像有个硕大的大飞轮,不停地转呵,转呵……转得她昏昏沉沉,失去了自我。然而她也感到一种轻松,是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解脱,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舒适的天国里,等待着死神来临。迷迷糊糊中她听到一种声音,一种来自意识之外与自己无关的声音。这个声音把她从舒适的天国里拽了回来。
   她听出来是一个男人的抽泣。这里除了她和五成不会再有其他人,一定是他。她有气无力地喊了声:五成。
   五成听见惠子呼唤,走进窑里。
   惠子见五成眼圈红红的,问道:是你在哭?
   五成没吱声,吸溜了一下鼻子。
   你哭什么?
   你不吃饭。
   我不再需要吃饭了。
   五成说:你是好人,你不能死。
   好人?惠子不住地念叨着。突然,她笑了起来,支支愣塄的笑声在窑洞里恣肆地碰撞。只是这笑声里浸满了撕心裂肺的意味,两行泪水顺着她面颊滚淌下来。
  

共 26168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责任编辑:寒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6083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陋石        2009-05-22 12:28:51
  回槐花乡人
   在发稿之初,我也似乎意识到故事结尾没能在读者心里“猛扎一刀”,然而当时思维枯竭,无能为力了。
   您的意思我领会了,也改完了,还算满意。赛后我会发在小说版里,请再次为我斧正。谢谢!
山西省作协会员,中、短篇小说多次发表于山西《黄河》及《小说选刊》73109
12 楼        文友:月儿常圆        2009-06-24 10:20:33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是世界人民都在思考的问题。这篇小说,置于抗日战争这宏大的背景,便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小说的五成与惠子的故事,揭示了人的本性的东西。惠子做为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在从伤寒这致命的病中解脱出来,在与五成的相处中,幡然醒悟,日本侵略中国是错误,躬行自己先前所反对的。这篇小说也有着对战争的反思,因为战争的受害者是人民。中国古时就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的说法。小说也说明了战争的罪魁祸首是那些挑起战争的战争贩子,这些人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作为一篇小说,能引起读者诸多的感受,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痴情于文学,向文友学习 在纸媒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万字
13 楼        文友:生命有爱        2009-06-27 18:23:33
  这篇小说用日本人自己的眼光看穿历史,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历史。战争的罪恶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也耻辱着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是的,不能忘记历史,才会使眼前的路更清晰。
爱好文学
14 楼        文友:槐花乡人        2009-06-30 16:35:24
  是什么改变了月儿的观点呢?三次评论三次不同。嘿嘿!问好了!
一个行走在梦中之人,喜欢从文字中寻找乐趣。
15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09-07-01 11:51:24
  读完后,深深被震撼——
   好小说给人的思考和启迪是深远的。
  
   感谢作者倾情奉献精品之作!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16 楼        文友:廉小天        2009-12-21 19:00:35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这不是80后作者所能写得出来的,希望以后陋石老师能多赐教。
   小说是在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作者对历史素材的积累非常厚实,素材的运用信手拈来,诸多细节和场景处理的非常得当,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特别是小说主人公对侵华战争的反思与自省,已超出狭隘的民族精神,使得小说的主题得到升华。
   只是关于“五成”如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细节,有些瑕疵需要处理下。这段关于五成对“男女之事”的心理活动可以不写,而在他们逃跑当中,通过朴实的对话表现出来,这样会使得小说最后离近结尾的部分更丰富。这是我不成熟之见,希望没有遗笑大方。——廉小天
只求一片廉洁小天
17 楼        文友:晋忻李        2010-01-31 16:49:45
  语言明快,叙事晓畅,带着对那段历史的反思,让人想起日本电影《望乡》,想起阿崎婆,真的让人感慨万千啊。堪称绝品哦!
晋忻李
18 楼        文友:娜写年华        2011-10-24 16:13:02
  您好:
   我是出版社编辑,拜读了您的作品,文笔尚佳,字字珠玉,您若有有意向出书,请与我联系,谢谢。顺祝好!联系方式:
   QQ:2442235585
   投稿邮箱:bookhk55@126.com
大家好,我是出版社的编辑,如各位有作品想出版或者咨询相关方面的问题请与我联系。QQ:2442235585,投稿邮箱:bookhk55@126.com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