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剪烛西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窗】我的读书生活(散文)

精品 【西窗】我的读书生活(散文)


作者:李锦恒 榜眼,2594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55发表时间:2014-09-01 23:28:06


   生命里的迷惘就是不知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如能满足内心的渴望,即是奇迹……若是藏在书里多好,是多么神往的理想生活……
  
   四
   我的十九岁,没有走进美丽的象牙塔,也没有留在故乡躬耕于野。我,选择了流浪,选择了没有选择的一条路行走,前面无论等待我的是什么归宿,我惟有挺着胸膛,一步一步的踩出清晰的脚印,来证明走出的是道路,走向的是成功。书,已经成为我的奢侈品,无可厚非地成为我驱逐寂寞和孤独的旅伴,白天赐予我无尽的力量,黑夜里淹没掉我的声声叹息。
   我曾尝试跟随一条轮船驶进茫茫大海,当时正是台风季,每天面对滔天大浪,摇摇晃晃的身躯,呕吐不止的嘴巴,有时连一口水喝进去就又很快吐出来,那样的生活比醉酒难受,何止是一个“晕”字来形容无法预知的痛苦。只有夕阳融入海面,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多么渴望有一本书来读。二十多人里面,还真有人带着书,开口借过来,当宝贝似的不敢一下子读完,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地细嚼慢咽,近乎朗诵前的熟记。风浪渐起就感觉大脑眩晕,就盼着日子过得快一点,尽早结束这漂泊的旅途,哪怕在城市的角落捧着一本心爱的书也好,起码能在书中寻找到温暖,感受文字赋予内心强大的力量。然后,再也不会在惊心动魄的浪涛中担心受怕,回归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回到有书的世界。
   当起点又回到城市的时候,我放下行李跑进了图书馆。整整三天,在花香四溢的五月,在书的王国里做自己的王,拥抱着自己的“臣子”,真有些恍惚万分。我开始想方设法留在城市,无非是出卖自己的体力,有口饭吃有书可读,即是难得的幸福。我全部的家当应该是编织袋中破旧却很洁净的行李,虽不是什么名牌,却是实实在在的御寒之物,如能典当我宁愿换取几本朝思梦想的书籍,夜当枕被,日做形影不离的同路人,留一份情感供我一生珍藏。机缘巧合,呆在城里不多久认识了文联的老师,隔三差五我就能阅读到一些刊物,有官刊,有内刊,文学的雨露浇灌着我,隐伏在内心的种子蠢蠢欲动,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开始涂涂写写,稚嫩的文字里透着倔强,分行的句子里飘着诗意,从发表到获奖,似乎顺理成章,焦灼和渴盼的心理,也不是未曾经历,背负着生存的抉择,敏感和脆弱一次次袭击,卑微的身躯需要荣耀来支撑,发自内心的微笑定格在时空里。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坚持就会有一切可能,态度决定是否拥有更多,这是真理,朴素而又深刻。我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发表的书籍报刊从区里到市里,再到全国各地。那些样书样报,有稿费的也有没稿费的。与此同时,我得到的书籍也越来越多,一些知名刊物也时不时地给我邮寄,还有在网上认识的文友给我邮寄来自己出版的书籍。至此,我的精神生活异常丰富,我的世界不再出现孤独,也不再为缺少书籍而犯愁。
   我开始习惯这种生活状态,甚至还有点莫名的喜欢,以致觉得周遭的世界貌似与我没有半点关系。二零零六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读书到很晚,什么时候睡着的也不知道,是被冷风吹醒的。揉揉惺忪的双眼,却看到屋外的星光灿灿,大为惊诧之下,我那仅仅六平米的出租屋房门大开,除了床上的一个我,其他值钱的物件都不见。我储存的那些书异常凌乱,只有寥寥几本还孤零零地在床角里立着。那个被我视为最值钱的家当,一个126MB的U盘也被“拿”走了,里面有我下载的几百本电子书,包罗万象,被我奉为宝贝,那是好多个夜晚在网吧熬通宵时选择的电子书。凌晨的夜色真的好静,我走出屋门,发现丢在地上的书籍,在雨后的泥泞中污浊不堪,果断捡起来抱在怀中欲哭无泪,那种失而复得的庆幸瞬间却又陷入谷底,我的并不多的行李因为放在编织袋中也被人顺走了。在我将要开始一份新工作的时候,突然遭到如此惨重的损失,令我神情恍惚,对新工作也没有兴趣,只有下班归来,躲在自己逼仄的出租屋内,锁好门窗之后再检查数遍后安静地读着那些被我一遍遍翻来翻去的书籍,才会物我两忘,促使心神短暂间平复,抛却这生活的不快和心酸。没多久,我就搬离了那个大院。
   这样的事情还有一次。那是二零零八年五月四号,至今我依然记得凌晨一点三十分我开始休息,因为阅读我将近有三天没出门。缘于连续几天里收到好几本杂志,我就想一睹为快,看看在文学创作中流行着哪些元素、手法、风格等等。读而学习之,若能为我所用,我便少了在写作道路上的徘徊和苦思,完美地去充实自我提高水平。挑选着有兴趣的读完,顿觉心头一松,才感受到躺卧在床的疲累,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就倒头睡去。睡梦中一股股冷风扑面,迷迷瞪瞪之际爬起来,一看房门大开,桌上的那台二手笔记本,里面有我写完的和未写完的文稿,这下都断了篇儿,岂止是一声叹息一句怒骂;还有朋友给我寄回来的三台大哥大手机样机,我还未来得及去推销;一堆吃饭的家伙锅碗瓢盆等,连放在桌角上用来停电时点燃蜡烛的打火机也消失不见。我好不容易购置来的家当没了。幸好钱包还在,身份证银行卡这些东西都在,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里面有收回来的几百元货款不翼而飞。望着空荡荡的小屋,我已经接近破产的边缘。此时住的出租房是在两排整齐的平房中间,房门向北开着,中间一条小路通向东西两边,位置相对隐蔽,据我观察,门前也少有人经过,非常清净。而且我非常注意,出入来去尽量低调,穿的衣服也是普普通通,毕竟出门在外刻意保证自己的安全是必须的,此前那次被窃已经要我后怕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看着那样的场景,我多么希望是有人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地摆在眼前,除了报警没有别的道路可走。接下来我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了。我当时所做的销售行业已经非常不景气,我也基本处于失业状态。不得已,我瞄向了我二年来珍藏的那些书籍和报纸。挑挑拣拣,拿起来又放下,自己估摸着大概多少斤了,应该能卖多少钱维持到我可以找到工作为止就行。算计来算计去,弄了一大麻袋被我弄到小区外面的废品收购站,书本六角一斤,报纸七角一斤,总共才卖了六十多元钱,至少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杯水车薪依旧困苦着我。我下了狠心,除去那些不得不留下的书籍,其他全被我卖掉了……这一回,真的让我大伤元气,很多原本想着珍藏的书籍也都沦为废品,看那些人从称重磅上拿起后随意地丢在地上,我的心惟有疼和痛,连喜爱的书籍都保护不了,还怎么算是一个男子汉?不多久,我也搬离了那个让我万般伤心和沮丧的地方。
   经过两次意外的近似对我摧枯拉朽似的打击,我对书的渴望更是愈加迫切。我的二零零八完全处于半失业状态,租住的小屋更小了,除了打一些零工就是读书,想积攒一笔钱买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然后在网上下载更多的电子书,这样我就完全可以节省下一大笔购书的费用,短期内我就可以“东山再起”,继续成为拥有像图书馆一样的“网络书店”。这个新奇的想法一直督促着我挣钱,去实现一个美丽的梦,给自己正在逝去的青春记录一本时光纪念册。贫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二零零九年的年中,天不负我,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工作时间不定,但我在我短短几天就能完全胜任的情况下,我的阅读时间凸显增多,于我而言不吝是天降喜事。我又恢复了激情的创作,隔三差五又能收到一些刊物,我积蓄的书目也日渐丰富。
   生活一旦稳定下来,原先沿袭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特别是我在北京工作的二三年间,实体书籍距我愈来愈远,手机阅读成为我用来打发所有悠闲时光的载体。有时上班需要倒几次地铁,有时是需要坐长途公交车从东直门到怀柔雁栖开发区,耳机里听着轻音乐,手上拿着手机在电子书上不断地翻着下一页,忘记了车上人来人往的的拥挤,减轻了晕车时胸闷无力的压抑感,偶尔抬起头来还能看看窗外一闪而逝的风景,不会有坐过站的担心,亦不会有旅途无聊的意念,乐哉悠哉!这几年,我的阅读视域越来越宽广了,从社会、都市、军旅、言情、武侠、财经、人物传记等无一不包揽其中,关注了才知道这些哪一个都会与自己息息相关,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地留意能对自己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的东西。比如,我每天都会打开凤凰网的新闻播报,新浪网的军事频道和博客栏目,既能知晓天下事,又能让自己汲取着自我保护和成长的源泉。当然,还有一些文学网站,我是个喜欢阅读不喜评论的人,或许文友的文章都留有我的脚印,我的身影总是一飘而过,思索留待时间解答,困惑自我琢磨。我也不知这种方式是好是坏,如果说是个性使然,我倒欣然地接受,人有性格才值得交往,正如一本百看不厌的书籍,透露着成熟稳健的刚毅味道才是我的追求。
   四五年了,我也换了不少住处。最初从平房到楼房的跨越,直白点说那不是搬家,那堪称是一次累心累体的高强度劳动,真的可以作为岁月的洗礼。所有的书只有装在编织袋中才能拿走,第一次搬家时我用了六个编织袋,扛在肩头才能搬出屋门,再放到门外的车上,距离虽然不短,但搬来搬去也是纯体力活。幸好还是在夏天,出过一身臭汗后好去痛快地洗澡。另外,我这些年发表的样刊样报能够收集到的有满满的一皮箱和只能怀抱着的一个大纸箱。就连给我帮忙搬家的朋友都说,你这不叫搬家是图书馆换馆啊!从楼房到楼房之间的搬迁更是费劲,下楼上楼,昂首低头,每走一步都好像踩着鼓点一样生怕有一丁点的错误。我倒觉得搬了一次家,所有的物品如被盗贼洗劫一般,本是整齐的藏书,往往装进麻袋后再摆放出来就是乱糟糟的,最后竟然放在麻袋中原封不动地堆积在客厅,或者卧室的一角,懒得去侍弄了。倒霉的是,在某小区六楼租房时,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地漏未能及时排水,污水竟然倒灌进客厅,浸泡了我那几麻袋书的底层,令我心疼万分。幸好晾干之后也无碍,只是后面更小心了。
   这二年,我从最早的室外工作开始转向室内工作,更多的重心放在网络阅读了。电脑和手机里专门有文件夹下载很多心爱的文学读本。早在百度还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时,我下载了很多当今一些知名的刊物,有好多期。有一天在网上随意浏览,还遇到了一个可以下载连环画的论坛,不同出版社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版本,让我觉得如捡到一个大元宝似的,纸质连环画册现在被收藏界炒的火热,我能下载到电子版,果真是爱书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那些我在儿童时期未能得到的连环画册,都被我收入囊中,这些真是炫耀的资本!我担心储存电脑会有意外,还专门买了一个二T大小的硬盘,把我搜罗到的电子书籍也都归置在里面作为备份。双保险,要把书永久地收藏,这辈子就不会缺少书来读,那绝对是幸福的事情!网上认识不少文友,出版过自己的作品后,找到我索取地址要赠送一本给我。一般我都拒绝,不是说我的清高,主要是我宁愿收藏电子版也不愿要太多的实体书籍,搬家是个太痛苦的事情,舍弃了太可惜,但目前我作为一个习惯漂泊的人来说,或许有一天离开这座城市,我不可能带走太多的行李,也不想带着太多的牵绊,潇潇洒洒远走四方,无牵无挂义无反顾。再假如,一个爱好文字如命的人,好不容易出版了一本书,却不料在某个城市的地摊上发现了曾经作为友情见证写着签名的书籍,是谁会情何以堪?世事无常,尊重他人才是尊重自己,爱书有道,得书定要珍惜。正如我去年参加区里的一个征文活动,获得了奖项,奖品是三百元的书卡,原本打算买几套文学名著,进到书店一看书价高得离谱,盘算一番最后买了几本薄薄的幼儿读物,权当是送给儿子的启蒙读物,总比玩具强一些吧。
  
   人活在世间,时时处处讲的是缘分。与每一本书的邂逅,则是让心灵感受一次愉悦的旅行,让眼睛观赏前所未有的美丽风情,期间收获到的不仅有充足的快乐,更多的是心灵的空寂得到了慰藉,逐渐得到丰盈,“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会慢慢达到。据此,我一度认为我是一个丑人,多读书自然会变美,从里到外,从心灵到容貌,隔断时间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如若有朋友不信,我们不妨打个赌,把平时那些浪费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那么你肯定抓住了时间的尾巴,再也不会慨叹时间都去哪了,时间并没有去哪里,是在我们的指缝中悄悄溜走了,手中捧着书本或手机阅读,把自己变为一个真正学习的人,我们的世界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模样,所以,开始阅读亟不可待,全民阅读的时代也会到来。而我们仅仅是其间的一份子,带个头,社会的文明就前进一步。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阅读,还有什么借口浪费当下,就让我们用阅读来祭奠正在逝去的青春吧!

共 15728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高尔基还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少年强则中国强,文明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人类最好的进步就是阅读书籍。这篇作品,作者回顾了多年来的读书生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求学的过程,很多熟悉的往事在作者的弊端娓娓道来,似乎将时光拉近,拉伸到我们的视域范围之内,犹如我们身在现场,亦如我们自己的经历。作者从识字课本到爱上课外读物,严格来说,不是一种良好的读书生活,但在乡村无限匮乏的精神生活里,或许惟有课外读物才能给予少年内心的温暖,让一颗熊熊燃烧的心灵感知着外面世界的精彩,当沉迷在其间时,所收获的自然是学业的倒退、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担忧。故,作者在高中毕业后最终放弃学业,选择在流浪中寻觅阅读的乐趣,十年苦读终换来写作的进步,创作带给作者思想的丰盈。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仅仅是从读书到写作的一种转换,或者说是爱好的某种转移。这两种关系的的确确给予作者生活的信心、奋斗的动力、美好的追求。这篇作品,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写出了一个爱书者心境的改变,更是通过写读书生活,蕴含了辛酸的心路历程,文字深处嵌入时代的影子。归根结底,道出了一个深爱文字的人精神世界和价值观。作品描写细腻,内心世界揭露得一览无遗。一路阅读一路收获,一路追求一路讴歌。非常棒的作品,特别推荐!【编辑:温柔小娴】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02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9-01 23:35:17
  哇,高大上啊。九月份第一篇作品哎,这么细腻。呈现了过往岁月。嗯,有些东西,闲暇时打捞出来晒晒,会有更多感触。那些岁月,真切地走过。经历过,不计别的,就计收获。
   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嗯。还不错。
   那么,晚安。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2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0-30 11:53:58
  你好!我今天编辑的诗发到《我主江山》,有两首编辑重复了,我不知道怎么联系你们,请你帮助我一下,给我退回来我重新编辑好吗?我现在把重新编辑的发到社团。
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03 13:00:07
  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什么意思?
   请问您投稿到哪里了?
   我主江湖社团后台未收到您的投稿。请仔细核查。
   感谢您的关注,问好。
3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06 12:21:31
  我今天发了文字到《江湖》,不知道你在不在,会不会看到,也不知道能不能发表。欣赏你的文采!是你的忠实读者,嘿嘿!
岁月静好
回复3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06 19:26:23
  收到,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稍后就去欣赏您的文字,祝安好!
4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11 12:08:54
  希望你能够看到。问好!
岁月静好
回复4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11 13:37:58
  已看到。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请后续多关注江湖社团。一起精彩。
5 楼        文友:岁月静好        2014-11-12 10:16:19
  谢谢!我会的。
岁月静好
回复5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12 12:26:50
  期待精彩。
  
   问好你。
6 楼        文友:竹林子        2014-11-24 17:24:16
  老乡的文章,唤起了童年失落的梦。我们豫东黄泛区,穷啊!儿时没有电视,没有书读,一本连环画,常常是几个人争来夺去,翻动像“牛肉烂”一般。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6 楼        文友:李锦恒        2014-11-24 22:53:55
  故乡是一本写不完的书。流浪的旅途,在思念异常强烈的时候,让我更认真地品读。
   往事不可追,梦里依稀唏嘘。
   感谢老乡前来赏读。问好。
7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3-02 21:27:58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李老师的成长书是多彩的、朦胧的、人性的,闪烁着尘世间真善美的光芒。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