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瘦马】家有儿女--(同题小说)轮养

精品 【西风瘦马】家有儿女--(同题小说)轮养


作者:晶莹 举人,387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43发表时间:2014-12-26 16:29:46

【西风瘦马】家有儿女--(同题小说)轮养 “翠娥,我去大哥家接娘。”
   “明天去接。”翠娥低着头在水井旁边刷鞋子边对丈夫刘三柱说。
   “昨天二十九号,今天不是三十号吗?”
   “这个月是大月。”三柱听翠娥这么一说,杵那里直挠头皮,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小时以后,手机响了,是三柱大嫂打来的,埋怨道:“老三,都快吃晌午饭了,你怎么还不来接你娘?”
   “哦,大嫂,我马上去。”
   “你快过来接,我和你大哥要出门了,让你娘在院门口等你。”
   大嫂挂了电话把娘推出了院门,锁起大门和丈夫回娘家了。
   “翠娥,我得赶快去接娘,娘在大哥家门口等呢。”三柱说着向三轮车走去,边走边掏出钥匙准备打车。翠娥双手叉腰劈头盖脸地说:“刘三柱,你给我听着,今天你要是去接你娘,你就和你娘过去。当初说好的月底最后一天去接人,凭什么让今天去接?今天就不去接,看她怎么着,有种她让你娘在大门口呆一夜。”
   三柱拍了一下大腿“唉!”地一声蹲在地上,依着三轮车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三柱娘坐在轮椅上时不时地把手挡在额头,冲门口的那条马路张望,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三柱来接。
   老大刘大柱和媳妇出门的时候,门口还有阴凉,现在已经过了晌午,日头在娘的头顶火辣辣地照着,那张古铜色的脸被晒的汗津津的,汗水布满了脸上的沟壑,直往下滴,娘抡起衣袖不停地擦。
   邻居张二毛媳妇春梅路过看到三柱娘,问:“大娘,都吃晌午饭了,你怎么还坐在日头下,不晒得慌?”
   “我等三儿来接我。”
   “怎不在家里等。”
   “锁门了,都走了。”
   春梅探头一看,大门上锁了。
   “大娘,先上我家去。”二毛媳妇把三柱娘推到了她家。
   三柱娘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育有五儿三女,连生了五个儿子之后,又生了三个闺女。三柱是家里的老三,二十岁那年,爹得了一场急病,从病到死就一个来月。当时两个弟弟正在上中学,三个妹妹都在上小学,两个哥哥已经成了家。三柱帮扶娘拉扯着兄妹几个艰难的过日子,供养兄妹读完了初中。四弟和五弟初中毕业后都顺利的考上了中专,念完中专在县城找了工作,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拿工资的人。两个哥哥在城里安家之后,先后把三个妹妹都介绍到城里,嫁给了城里人。
   三柱娘把子女们都安排成家之后,昔日热热闹闹的大院儿就剩她一个人留守。离她最近的三柱家,也有十分钟的路。三柱住在新规划小区的红砖瓦房中,两个哥哥住在离娘六七里地的外村。
   娘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耳不聋眼不花,不但能自己照顾自己,还侍弄着家里的小菜园子。每年开春还会逮十几只小鸡喂养,一是为了消遣。二是为了城里的孙子孙女回来方便吃。
   生性好强的娘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趔趄竟然让她坐上了轮椅。
   那日,八十岁高龄的娘下地摘菜,谁知脚脖子一崴打了个趔趄倒了,胯骨着地后,感到一阵钻心的疼,她歪在地埂上怎么也起不来了。娘的胯骨摔裂了。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后,大腿消肿了,医生让回家静养。
   娘回家以后,儿女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大家七嘴八舌商议怎么伺候躺在床上的娘。开始大家商量轮流在娘家里伺候,一个人一个星期,这个方案实行了两个月之后,远在城里的子女来回跑很不方便。后来大家又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说轮养娘,一个子女养一个月,每个月的月底最后一天轮到谁谁接人。娘就像货物一样无论刮风下雨到月底被子女们来回搬运。
   娘的岁数毕竟大了,三年过去了,受伤的胯骨始终不愈合,一直不能站立。坐在轮椅上的娘常常叹气:“唉!这日子何时才能熬到头啊!俺这把老骨头非把子女都拖垮了。”
   三年来,娘在八个子女家里来回穿梭。
   轮到儿子家,媳妇们毕竟不是娘生养的,能给端一口饭吃就不错了,一个月几乎不给娘洗衣服洗澡,老人身上肯定有气味儿。几个儿媳妇从没给过娘好脸色。
   老四刘四柱的媳妇爱华是城里人,是一所幼儿园老师。娘每次去她家,只能呆在9平米的小卧室里,卧室门紧闭。平时夫妻俩都去上班,娘一个人躺在家里,四柱走的时候给娘穿上纸尿裤,有时候娘闹肚子,会拉在裤子里,只好沓着,等四柱下班回来帮娘换洗,四柱最怕一进家门听到娘喊他,那肯定没好事,娘保准是拉裤子了,累了一天的四柱边擦洗边不断地埋怨:“你就不能小心点,你看你搞得到处都是屎尿。”娘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声不敢吭。
   “爱华,要么让我妹妹从她公司找一个小时工过来照顾娘。”
   “那是按小时付费的。你能付得起吗?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学费还没着落呢。”
   娘听到儿子和媳妇的对话,不停地一声接一声叹气:唉!唉!
   娘在四柱家呆的一个月里,四柱媳妇从不踏入娘的卧室半步。她每次做好了饭都是四柱把饭给娘送进去,有时候四柱忘了关门,媳妇会对四柱大吼:“赶快关上门,臭死了。”
   老二刘二柱媳妇虽说土生土长在农村,但是,有洁癖,总嫌弃娘脏臭,动不动就训斥娘:“你看你吃饭怎么不小心,掉的衣服上都是,恶心死了。”
   到了月底,娘前脚走她后脚就会开窗通风,嘴里还骂骂咧咧,“这个老东西,太能活了,家里被搞得臭烘烘的。”
   轮养到女儿家里,娘会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女儿会给娘勤洗澡勤换衣服,身上闻不到一点怪味儿。
   娘最开心的是在小女儿刘巧玉家里。巧玉泼辣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手,她靠自己办起了家政公司,公司的事打理好以后,就会回家陪娘说话,看电视,为娘修剪指甲。不让娘长时间躺在床上,背娘坐在轮椅上,推娘在各个房间转转看看。如果公司走不开,巧玉会让公司员工替她照顾娘,按小时开工资。巧玉常搂着娘的脖子说:“娘,您就别走了,我给您老养老送终。”
   “傻妮子,按理说,就是轮养也只能养在你五个哥哥家里,俺有儿子,这在过去会被人笑话的。”
   “娘,您就是老封建,闺女怎么就不能给娘养老了?要是您不生我那五个哥哥,您不就得闺女养吗?”
   “有儿子,就得儿子养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这天,春梅把三柱娘推到自己的家,一直到天黑也不见三柱去接,娘着急了,对春梅说:“闺女,俺三儿可能不来了,你还是把俺推到大儿子家里吧。”
   “大娘,今晚您就在我家住一宿吧。大柱家门还上着锁呢。”
   “闺女,俺有儿子,怎么能住在外人家?”
   “大娘,我和巧玉是同学,从小常去您家玩,您看着我长大,我和您亲闺女一样。您就别多想了。”
   唉!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大娘,我去给您盛饭。”
   春梅给三柱娘盛了一碗粥,又给娘夹了一些菜,娘端着碗,嘴角一直在抽搐,饭碗在手里像筛糠一样的抖动,两行老泪默默地滴进了粥中……
   三柱第二天吃过早饭去接娘,大哥家的大门紧锁着,他以为娘被锁在家里了,使劲敲门,却没人吭声,便打电话问:“大嫂,家里怎么锁着门,娘呢?”
   “昨天不是给你讲了,在大门口等你。”
   “啊?”
   三柱挂了电话,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骂道:“算你们狠,还真把娘丢在大门口不管了。”娘会去谁家呢?三柱在附近的人家挨个儿找,总算在春梅家里找到了娘。
   “娘,我……”
   娘向三柱摆了摆手,说:“三儿,咱回家。”
   娘到家对三柱说:“三儿,你打电话叫你大哥二哥和城里的弟弟妹妹回来,我有话要说。”三柱打电话通知了哥嫂和妹妹们,兄妹几个陆陆续续都到了,就剩巧玉还在回家的路上。
   兄妹几个坐在三柱家宽敞明亮的客厅的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巧玉,墙上的五十英寸液晶大彩电里正在播放动物世界。一个画面吸引了他们的眼球,画面中一只小猴子不小心掉入了湍流的河中,猴妈妈急的在岸上奔跑,眼看小猴子被河水淹没了,猴妈妈奋不顾身地跳入了河中救小猴子,小猴子没得救,猴妈妈的命也搭进去了……
   兄妹几个盯着电视画面鸦雀无声,只见翠娥和爱华偷偷地抹了一把泪,娘也抹了一把泪。
   巧玉进来了,还没来得及坐下,娘就迫不及待地说:“今天把你们叫来,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娘这几年把你们拖累的够呛,你们都忙,没时间照顾俺,送俺去养老院去吧。”
   兄妹八个面面相觑,沉默了一会儿,大哥发话了,“娘,你去养老院,让我们兄妹的脸面往哪儿放,外人不笑话我们?”
   “去养老院,那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大嫂发话了。
   “娘想去养老院,我赞成,其实我早有这个想法,说出来怕娘伤心。既然大家没时间照顾娘,就把娘送去”巧玉发话了。
   二嫂瞥了一眼巧玉,说:“说得倒轻巧,你开公司有钱,我和你二哥就那几亩地,平时开销还要孩子贴补呢,我们上哪弄钱去?”
   巧玉说:“二嫂,费用我一个人出,就满足娘这个心愿吧!”
   大家又是一阵子沉默,三柱发话了,“怎么能让妹妹一个人出费用。”
   “是啊,我们愿意出一部分钱”翠娥发话了。
   “我们也愿意出。”爱华也发话了。
   “我们也愿意出。”老五媳妇说。
   坐在轮椅上的娘轻轻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夜,娘辗转难眠,她想起三柱小时候看到她脚受伤了,站在她面前说的话,“娘,你的脚怎么还没好?我长大了背你走。”“唉!儿大不由娘啊!孩子们小的时候日子那么艰难,都没给饿死,如今都养大了,人也老了不准用了,竟给子女添乱。这下可好了,俺总算有归宿了,俺这把老骨头终于给子女解脱了,明天俺就去养老院。”
   天快亮的时候,娘感到胸口一阵又一阵像针刺一样的痛。连日来的糟心事激发了娘的心脏病。
   第二天早上,三柱端着饭走进娘的房间,叫了一声:“娘,起床吃饭。”娘没动静,又叫了几声,娘依然没动静。饭碗从三柱手里滑落,“呯”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娘,娘,娘……”
   子女们再也听不到娘答应了。
  
  

共 38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多子多福,自古以来是天下为人父母者最美好的愿望。然而,又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子女们若踢皮球似的,你推我诿,受尽颠簸嫌弃之苦。想当初,生性好强的三柱娘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八个子女是多么的不容易,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也舒心。她满以为儿孙满堂,自己可以尽享天年乐了,谁承想,一个小小的意外,竟让自己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在受尽几个儿子的冷漠和几个儿媳的白眼与嫌弃之下,老人又不愿拖累孝顺的小女儿巧玉,终于无奈的做出了一个解脱子女负担,同时也解脱自己痛心的决定——去养老院!谁知,一夜的辗转难眠竟让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结局始料未及,似乎所有人都解脱了,可是真的解脱了吗?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娴熟的笔法,真挚的感情娓娓道来,呼吁众多的儿女们要反哺知恩,别让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人再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别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的所谓“解脱”。本文感情丰富,令人深思,久久不能释怀!推荐阅读,感谢作者赐稿西风,祝佳作连连!【编辑:桑干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227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亮故事        2015-01-16 08:23:18
  祝贺晶莹老师佳作不断,精品连连,喜获江山之星荣誉。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1 楼        文友:晶莹        2015-01-16 11:52:07
  谢谢天亮老师支持鼓励!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