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巢友北上漫记(散文)

精品 【雀巢】巢友北上漫记(散文)


作者:独上月楼 举人,390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39发表时间:2015-01-19 12:09:51
摘要:游历一个地方,其实是走访一群生命,是翻检一段历史。——代题记

【雀巢】巢友北上漫记(散文)
   原计划第二天清晨我们从朝阳出发,赶到营口吃午饭。为此,营口地陪——悟空也火急火燎地打来电话,说他已为北上旅行团订好了一家很有品位的西餐厅,他会早早侯在那里为我们接风洗尘。
   然而,从北京到赤峰,从赤峰到朝阳,巢友们一连几天披星戴月,狂欢到体力透支,毕竟,俺们不是铁打的鸟儿。相继,大家都有点撑不住了。一双双曾经明晃晃的大眼睛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此时,再优雅再浪漫的西餐也远不抵“一觉睡到自然醒”更有诱惑力。唯一的例外是阿明,归家心切的他电力十足,黑着脸让我们早点起床上路。
   还是济生好,人家到底是“82万育龄妇女的贴心人”,他不顾阿明的不满,满口答应了我们这群老中青小女人们的要求,允许我们睡个大懒觉,啥时醒来啥时开拔,我们得胜回朝,呼呼大睡。可第二天早上,我们还是被济生准时准点的敲门声唤醒。唉,当过兵的男人呀,脑袋里都装着一把起床号,到点就吹。
   日上三竿,我们这群磨磨蹭蹭的娘子军总算聚齐了,大家睡眼惺忪地挤进阿明的“千里马”,开始满世界找饭吃。
   济生说,这个点儿(大约快十点了吧)找吃早餐的地方还真有点玄。唉,换作南方,这个时辰还能赶上喝早茶哩,可按东北人的习惯,此时的餐馆大多开始准备午饭了。济生头晚“踩好点”的早餐店果然闭门谢客。
   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济生带着一群哈欠连天的男女老少七拐八拐,终于在一家自助式快餐门口停下,谢天谢地,总算有地方吃早餐了。我像饿了几天几夜的难民,望着空荡荡的餐桌眼巴巴地咽口水,嘴里还不依不饶,济生,我们吃什么呀?饿死了!
   一转眼,瘦精精的济生变成了业务娴熟的中年跑堂,他一边喊着“来啦来啦”,一边端着N多盘小菜,风一样穿梭在我们的桌前,眨眼间,一桌丰盛的东北早点香喷喷摆到我们面前,以稀粥代酒,济生开始为大家饯行。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顿饭后就要跟济生告别了,大家变得沉默起来。
   一路上幽默风趣的济生,此刻,也只是反反复复叨叨两句话,“多吃点,吃饱了”,“多吃点,吃饱了”,就像送孩子远行的老爹老妈,话语里满满的不舍,济生,让人爱死不偿命啊!
   离开朝阳的最后时分,点鸿母女俩代表我们北上旅行团与济生亲切拥别,我举起了相机,镜头里的济生显得有些落寞。
   济生,再见,期待我们再相逢!
   走一路,告别一路,大家的心里难免有些怅然,只有精神领袖时刻保持着精神上的清醒。按说,开长途车,最累的是司机,而此时的驾驶员阿明同志却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一路上,只要车轱辘不停,他的话就不停;车轱辘停了,他的话还在继续。当然,也得益于我们这些热心听众不失时机的激励政策。
   我知道,前方就是他的故乡,就要见到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人了,他不亢奋才怪!
   于是,听阿明讲他孩提时代的故事,就成了我们这些坐车族彼时彼地最愉悦的享受——
   阿明的父母家就在营口的辽河边上。他说,他是喝辽河水长大的,也是从这里走进省委大院的。
   “辽河,发源于内蒙,蜿蜒千里,在营口境内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以豪迈气势泻入渤海。”“营口,枕大辽河而眠,滨河十里花团锦簇,抚栏北望苇海碧浪,河心涌月,清明照水,美丽的大辽河为营口带来了无边的景色。”(这是我回北京后上网查到的资料)
   当年,辽河边上的男孩子顶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横渡黄汤汤的大辽河,钻入河对面绿汪汪的苇塘,四处寻找水禽们留下的白花花的鸟蛋......我不管不顾地打断阿明的回忆,兴奋无比地说,哈,太好玩了,太过瘾了,你带我们去捡鸟蛋吧!阿明不理我,自顾自地接着说——
   那时,哪个男孩子不会游泳,不敢游到河对岸,女孩子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征服了辽河,也就征服了女孩子的心,美女爱英雄嘛”,我在心里这样揣度。
   不知当年的阿薇是不是因此爱上阿明的?
   随着阿明绘声绘色的讲述,一幕幕有趣的场景在我们眼前精彩上演——
   炎炎夏日,一群被太阳晒得黑黢黢的十几岁的小男孩蹦蹦跳跳来到辽河边,一个个脱光了衣服,像一串光不出溜的小泥鳅,他们把衣服叠成整齐的小包袱,然后,结结实实地顶在头顶上,扑腾扑腾滑入湍急的辽河中,一只手护着头上的衣服,一只手在水里狗刨,一双小脚丫不停地踩着水,男孩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向对岸靠近,靠近,远远望去,露在水面上的一个个小脑袋就像一群黑乌乌的小蝌蚪。
   终于都游过去了。小男孩们挨个穿上沾了少许河水的衣服,青蛙一样蹦进苇塘深处, “这里有鸟蛋”“这里也有鸟蛋”的叫声此起彼伏……
   夕阳西下,半江瑟瑟半江红。肚子里塞满了半生不熟鸟蛋的男孩们重又组织好队伍,赤条条下水,脑袋上顶着衣服,小蝌蚪般游回岸边。最有趣的是,上岸后大家还要相互检查,如果发现谁的嘴唇上干干净净的,立马就会遭遇一通铺天盖地的嘲笑和攻击。
   原来,踩水游过辽河,除了顶着衣服的脑壳不能入水,有时也要把小脸浸入水中换气,已经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子,嘴唇上都长出了毛茸茸的初级小胡子,长期被黄汪汪的河水浸染着,再让太阳一晒,自然会留下一道黑黑的痕迹,没有这道痕迹的就是“小屁孩”一个,于是被大家瞧不起。
   这些男孩子,就是日后“东北大老爷们儿”的雏形。
   忽然想到颇有绅士风度的“上海小男人”,这种事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不可思议的?白白净净的他们,可以为女人买菜,做饭,洗衣服,殷勤周到,但一定不会把自己“作践”成泥鳅的模样。
   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以,当一口秭归乡音的甜妹子点鸿在饭桌上对阿明的朋友一群东北男人说,她此次北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见识一下让她仰慕的东北老爷们儿的时候,这些东北大汉居然腼腆起来,一贯说话没遮没拦的黑子竟然有些口吃了,正是酒不醉人话醉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因为塞车,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才抵达营口,自然错过了悟空(阿明胞弟)为我们接风的西餐,这也成为此次北行的一个小遗憾。
   阿明给我们安排好下榻的酒店,一脸倦色地对我说,他要回家给二位高堂打个招呼,晚饭前再回来陪我们吃晚饭。身为此次北行的总设计师兼司机的阿明同志,为了陪同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巢友,错过了与家人的集体出游,电话里,他跟太太和朋友们连连检讨不断,已让我们超级不落忍;现在到了父母身边,还是不能彻底放倒休息,更让我们严重过意不去。但,这就是阿明,对朋友从来都是两肋插刀。可以亏了家人,亏了兄弟,但就是不能亏了朋友,特别是远道而来的朋友。所以,他身边满满都是友情的簇拥。
   一进客房,我和白雪一阵欢呼雀跃——
   松软的大床,整洁的环境,高雅的设施,推开窗户就能俯瞰浩荡的辽河和绿意盎然的苇塘,真是太美了,太舒适了,太理想了!一高兴就想把眼前的美景统统收入镜头,偏偏天下就没有完美的事。
   高级酒店的窗户也太高级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全部打开,莫不是怕客人掉进河里?窄窄的一条开口又无法把手和相机同时伸出窗外,辽河啊苇塘啊还有在河上行驶的运输船啊,统统与我的照相机无缘,晕死!趴到窗户跟前往下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乖乖,那么宽的河道呀,小不点的阿明们居然能横渡过去,着实不简单呀!
   晚上,躺在宽敞洁净的大床上,像秋千一样在脑海里晃来晃去的都是浑黄的辽河和碧绿的苇塘,我想,我的魂魄定是被它们摄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匆匆享受了一顿北行中最丰盛的自助式中西早餐,抓紧出发前的空档乘电梯进入酒店最高层,征得一位住店客人的同意,进入人家的客房,终于找到一处可以把数码相机伸出窗外俯拍辽河和苇海的最佳位置,偏偏天公不作美,茫茫大雾锁辽河,镜头里只留下一个浅浅淡淡的影像。不过,无意中竟浮现出一种朦胧诗的意境。
   顶聪明的还是点鸿这丫头,别看她平时娇滴滴的,这天却是清晨五点就偷偷起身独自去了辽河,据说,她拍了很多经典的辽河照片,居然还不知不觉走到阿明父母家门口。不过,这属于她的秘密,这些片片至今还未面世。
   不知为何,写营口总会颠三倒四,差点错过了营口最精彩的一幕——
   抵达营口的当晚大约六点多钟,阿明的朋友阿民为我们一行接风,作陪的有被阿明收入书中的几位“发小”和“青梅竹马”:小海、黑子、发子、鹿儿。现如今在营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我对他们的直觉可以归纳为六个字“有种,有情,有义”。奇怪,一下看到阿明书中的人物活生生站在面前,大家竟一时语塞。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直想亲眼目睹悟空风采的点鸿,与悟空亲切拥抱后,却好长时间醒不过味儿来,用她的话说,头一直晕晕的,天,悟空是很帅,但也不至于让美女晕了头吧?
   白雪到底是大学教授,比点鸿沉得住气,可一见到悟空,还是禁不住高八度地叫道,悟空,我们评论团的领导!接着,她自作主张给远在福州的昔日评论团团长哭泣的键盘拨通了电话,接下来,评论团团长、团副、团员们轮着番的大聊特聊,全然不把社长副社长放在眼里,也太没有组织性纪律性了吧?
   “键盘向大家问好呢!”扔下这句话,悟空就把电话挂断了。此刻,那个清灵灵的女强人在做什么呢?
   享用着北行中最地道的东北菜晚宴,满眼都是阿明的铁杆朋友,一杯接一杯白酒进肚,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用阿明的话说,“已经作下病了”),N多年前心血来潮以网络文友身份独自跑到沈阳给阿明过生日的尴尬经历再次被我揭竿而起……于是,碎碎叨叨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又开始给陌生的朋友讲述雀之巢的发展史——
   从当年的布尔什维克凭着《国际歌》的歌声找到自己的队伍,讲到而今的网络文友凭籍文字中所散发的相同气息走到一起(后被阿明发展为更为精准的“精神DNA完全相同的人”);从阿明给文学社团起名雀之巢,讲到雀之巢以“中年人、大散文、平民化、责任感”为宗旨的建社方向(此处阿明做了很多补充);从雀之巢的座山雕(雌性)、乌鸦、孔雀、百灵、猫头鹰讲到巢中的留鸟、候鸟、漂泊鸟乃至倦鸟归巢、众鸟齐鸣的鼎盛时期;从雀之巢巢友自发地为残疾巢友的孩子募集学费,讲到雀之巢评论团放飞“真情鸟”的故事;从文学的园林,讲到心灵的栖息地;从世间最宝贵的是真情,讲到一条经典的手机短信——一
   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
   金钱一张纸,健康一辈子;
   婚姻一张纸,爱情一辈子;
   荣誉一张纸,朋友一辈子。
   直讲到大家哗哗鼓起了掌,我才终止了意犹未尽的絮叨。我还没来得及说,雀之巢,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尽管当时中国的网民已达1.23亿,仅次于美国排在全世界第二位,但我知道,依然有很多人无法理解网络文友的这份友情,总喜欢往不干净的地方想,以为这是一群现实中的落魄者潜入网海寻求低级的情感慰籍,殊不知,只有成功者才不会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厚。
   我赞同这样一些观点:“在网上,几乎没有人不是一个精神的旅游者。”“每个人都曾以自己的方式伟大过。今天,个人通过网络脐带,追寻着自己的独特与伟大。”“活过,爱过,写过”,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正是众多网络文友一生的追求。
   我也不想否认,网络上的确有桃色陷阱,黑色泥潭,罪恶的魔爪,但文心相通的朋友是因为文字走到一起的高山流水,“心同野鹤与尘远,诗(文)似冰壶见底清”,岂是庸俗之辈所能理解的?
   六年榕树情,四年雀巢缘,虚拟的网络,真实的朋友,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这恐怕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吧?
   饭后,阿明的朋友陪伴着我们这些网络文友漫步辽河河畔,远处点点灯光倒映在浓墨般的辽河上,让这条夜幕下沉睡的巨龙又多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但当时我并不知道,我自以为是的夸夸其谈,掰开了揉碎了的反复游说,对阿明的朋友而言,其实是多余的。因为,回到北京后,我认真拜读了小海给阿明《听剑集》写的序,于是认定,他们看得懂阿明,自然看得懂阿明身边的每一位真情朋友。
   作为“凡夫俗子”、“性情中人”的阿明,每每在艰难困苦中,更需要“友情的呵护与支持”,更依恋“一如既往、一往情深”的挚友。然而,那类惯用“下三路”的功夫置人于死地,仍标榜自己是“朋友”的“高手”,那种热闹时撵都撵不走,“冬天”里找都找不到的“朋友”,那些迫于压力或出于功利“暂时的疏离”、“有意的回避”甚至“出卖和背叛”朋友的人,都让阿明着实领教了人世间的辛苦炎凉和人际间的虚情假意,强烈的反差,沉重的失落,使其情不自堪。然而我却要忠告阿明,切不可情随世迁,仍执著坚持你对友情的诠释和追求吧,在你的周围不乏“痴”与“恒”的挚友和真情。(摘自《听剑集》小海序言)
  
   【五】大连篇
  
   30多年前,我在沈阳军区通信总站服役时曾去过大连,此次是与她第二次握手。

共 18577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一口气读完这篇漫记,然后拍案惊奇:果真高手,果真非凡!这一群北上的鸟儿,这一群有着共同“精神DNA”的鸟儿们,好开心,好快乐!再然后,掩卷思索:是什么吸引着他们一路向北,是什么在他们的心底积聚成“瘾”,又是什么牵系着这些来自大江南北性格迥异,秉性不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路欢歌一路微笑,从草原到海边,从大山到平原的欢快之旅?随着月楼大姐那幽默的文笔,轻盈的思绪飞扬起来,被大家的快乐所感染,所激动,所牵扯着一路追寻……找到了,找到了,这份巨大的向心力,这份厚重的情谊都在这里,在文字里,在网络里,在他们每个人的心底里!!这篇看似漫漫飘散花瓣一般的思绪写就的,是一份雀巢之爱的欢歌,是一份朋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友爱的心灵之歌。作者那细腻的笔触里,看到了每一位似曾相识的文友,他们的举手投足、他们的谈笑风生都被作者精心“临摹”下来。7天的行程很短,可是彼此收获的友谊却地久天长,像大海般深邃,如山峦样厚重,似细雨滋润心田。整篇文章读起来清新而且亲,似乎自己也置身于那欢快的聚会里,从出发到归途,洋洋洒洒,收发自如,丝毫没有累赘感,读到最后还会觉得意犹未尽。最后的署名日期仍可看出作者对这词旅程的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时隔多年,还是那么不辞劳苦拿来修改到深夜……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为这份对文字的执着和深爱。推荐阅读。编辑:夏日清荷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柴英        2015-01-19 21:09:35
  过瘾,我被老大的激情美文所鼓动的热血沸腾,又想起了我们的呼伦贝尔草原之行。老大的美文已经有这么多人赞美了。我今天同样要赞美的,是夏日清荷编辑的编者按,哇!真是一篇很美的小散文,把老大的文章精华抓的又准又精,真是美文、美编,相得益彰,大赞。
回复11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19 22:48:34
  嘿嘿,是啊,我们去辽东赏枫的那段“红色之旅”,也该整理出一篇完整的文字来。柴英,你来写吧,以【我的2014】征文的形式。
12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01-20 11:08:51
  描写红军的有西行漫记,描写雀巢的有北上漫记,貌似挥师北行,决胜千里,实则游乐会友,真好。时时翻出晒哂,自有温暖在心头......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1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20 14:53:58
  是啊,沉浸在文字中玩耍,也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就像偶尔翻翻老照片,儿时的种种欢快时光便会在不经意间快活了几近衰老的面容。
13 楼        文友:晴翠儿        2015-01-20 23:26:53
  阅毕,笑罢,羡煞——怎一个纪实好文了得?请允许翠儿给老姐的“小名”注个新解:月子,清亮高挂暖寒夜;楼子,层层高筑坚如铁;上子,丹青不负发如雪;独子,孤领风骚是老姐!
14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21 09:52:03
  发小丽莎:玲,真有你的!精神头真大!不但要游历,还要写漫记。我是很认真阅读滴,文章很生动哟!也很感人。你是个有情有意有报复的人。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15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15-01-21 10:00:54
  绿色之旅——赤峰之草原,红色之旅——朝阳之佛光,橙色之旅——营口之辽河,蓝色之旅——大连之海滨。还是:友谊之旅,欢乐之旅,文学之旅,振兴之旅......再组织一次南下或者西行吧,“雀之巢”十二岁的时候。
回复15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21 15:32:47
  嗯,我们想好了一个地方——山西临汾。据说也很有历史感的地方。
   都说“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值得一去。再者,我们还能一起去太原看康蕾儿,去大同看二月,还有新巢友闫文星等。
   我跟柴英商量了一下,我们还是自驾游,开车去!
   如果有时间,再去我的老家杏花村走一趟,嘿嘿!
   你现在就可以做个策划了。
16 楼        文友:金锁        2015-01-22 22:50:13
  一路向北一路歌,歌满山水情满怀。草原、辽河、海浪、古文化遗址、陌生而又最熟悉不过的网络文友,洋洋洒洒全是快乐。
   读月楼文字,激情山水的篇章居多。作者本是堪比大美山水的美人胚子,融入花海碧浪青山绿野,怎不醉己而又惹人醉!
   一篇旧文,二次创作,心血灌之,真的炉火纯青。好文,真好文!
爱我,请爱西藏!
回复16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23 00:02:26
  谢谢金锁的抬爱。其实,月楼只是个真性情之人,笔下也是如此。换言之,只有真情,没有技巧。
17 楼        文友:空中白雪        2015-01-28 20:20:29
  我接阿明的“蓝色之旅——大连之海滨”有一篇小文,此前已经发在新雀之巢了。文章标题是“海水正蓝——雀之巢 一个不变的传奇”此文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8160032】被加精。文中提到:朋友,你一定羡慕极了,老大月楼带着一群追梦的人走天涯。其实雀之巢于我也是一个不变的传奇,我们因同样的梦走进雀之巢,成了走不散的朋友,真的是传奇。
回复1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1-31 13:43:49
  白雪,原谅月楼,有时顾不上阅读每篇文字,但你不同,若有新作发表,一定记得告诉我啊!QQ上发个链接就可以了!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