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清明】雪山上流泪的格桑花(散文)

精品 【雀巢清明】雪山上流泪的格桑花(散文)


作者:小泥儿 举人,3906.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33发表时间:2015-03-31 00:31:36
摘要:在我的心中也有一块绿地,也有一块墓碑,也睡着这五位兄弟,因为他们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雀巢清明】雪山上流泪的格桑花(散文) 清明快到了,每到清明一定会想起父亲、两位大伯、二姨、三姨、四姨、舅妈,还有一个表哥,一个表妹。在我心里无法抹掉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话语笑声,每到清明,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祭奠他们,为他们流泪、为他们鲜花、为他们送去纸钱。
   可是在我心灵深处还有一座墓碑,岁岁年年无法忘记,每每清明为他们流泪。三十五年过去了,五个陌生的同学、五个年轻的生命、五个壮志未酬身先去的进藏大学生,你们在天堂还好吗?
   把纸铺平,泪流满面,我无法写下去。想着要写这些文字,昨夜我便无法入睡,快到天明,我做了一个清晰的梦。总是可以看到他们欢笑的一起打闹,他们痛苦的一起挣扎,他们一起钻进挖好的坟墓,他们牺牲的地方开满格桑花,五颜六色……
   天还没亮,我赶紧起床,我感到:这是灵魂的约见,这是心的交融。为了祭奠他们,我要用心蘸着血,蘸着泪,记录下三十五年前那悲壮的场面,那叫人无法吞咽伤痛,那一生都无法忘记的真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有五个男孩子,最大的一个二十四岁,最小的一个十九岁,其中两个二十二岁,一个二十三岁,来自不同的城市、毕业于五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五个专业。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到西藏去,为祖国的边疆干一翻辉煌的事业。
   由于他们再三要求到西藏最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去战斗。自治区党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求,把他们分配到中印边境的错那县。
   错那最高海拔7060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属喜马拉雅山山脉。自然灾害主要多有地震、龙卷风、水、雪、雹、霜等。
   4000米以上意味着,看不到绿色、看不见鸟飞、夏季也有暴风雪,含氧量仅为内地的百分之五十,紫外线辐射是内地的五倍,更意味着即使在平地行走也向内地负重20公斤,仅是躺着不动,心脏负荷也向内地爬上七层楼。
   这些情况在分配工作时都会一一向他们交代的,也许他们只想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他们还他年轻,只是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他们依然决然地向冰封雪线前行,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前行。
   他们五个之中,有的去当医生,有的去当教师,有的分到县委,有的去做水利工程师,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蓝图,都有实现蓝图的梦想,他们想要实现怎样的人生呢?
   罗斯特在他的诗句中说:“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是的!他们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一刻也不想等,本来可以明天出发,可他们迫不及待的搭乘一辆去错那的解放卡车,站在货箱里,迎着刺骨的寒风上路了。
   那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要赶到错那也要到晚上八、九点钟。错那县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七千多米,交通几乎都是盘山道,地势险要,遇到风雪天气路况就更加难走,可是这一切怎能挡住热血男儿前进的脚步。
   汽车走到一半的时候,暴风雪来了,天气的能见度越来越差,气温也越来越低,停滞不前就意味着冻死,向前走同样要冒着死亡的风险。
   上车时还在向藏族同胞学着藏语,试着和他们沟通。他们唱着工农兵学员之歌,怀着满腔的热情,带着满脸的喜悦,去追寻梦想。
   此时此刻的他们站在汽车的大箱板上,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二十四岁的张戈说;“同学们这是老天对我们的第一次考验,我们一定要挺住啊!”其他四个同学把手伸过来,五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五个年轻的生命此刻也许下一个承诺,生生死死永不分离。
   路和沟在风雪弥漫之中已越来越分不清了,司机几乎把车子开的比老牛还慢,因为被雪盖住得不知是小的沟叉,还是万丈深渊?晚上九点多钟了。天黑的像锅底一样,四千多米的高原已开始缺氧,汽车也发生高原反应,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危险就在他们眼前。
   突然,车子一晃,轰鸣着滚下山崖,风雪之中,没有一点光亮,只见一个怪物不断地在雪中翻滚着,一车厢的人从空中散落到山崖的各处,车子停下来了,黑夜也变得平静,只有借着雪光才能看到一个一个黑点在动,寻人的喊声,在狂风中是那样的微弱,在这冰天雪地的山谷里,生和死都在狰狞的黑夜中挣扎着,寒冷企图吞没着每一个温暖的灵魂。
   车祸发生了,悲惨向五个年轻的生命扑来,他们刚刚在青春和幸福追梦的路上起步,就突然遭遇死神的劫持,残忍的命运将带给他们什么呢?
   他们五个人都在车厢的后边,翻车时他们被掀到离车子二三十米的地方,十几个藏族同胞,对地形比较熟悉,彼此相互认识,他们在车祸之后,很快的自救,很快的走出山谷,当他们发现还有五个大学生不见后,再回头去找却找不到出事的地点了。
   让我们泪流大地,肝肠寸断的是,当第二天找到他们五个时,他们用他们年轻的生命,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白雪茫茫的山谷中,塑造成五尊“我们工农兵学员在赴藏路上前仆后继的英雄雕塑!”
   二十四的张戈,头上流着血,一条腿骨折后撇在一边,可他怀里却抱着十九岁的王晓光,晓光是腰椎骨摔断了,他走不了。看得出他们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看得出他们彼此坚强,看得出他们相互鼓励着,不!也许憧憬着明天,也许憧憬着未来!
   在不远地方,是李志方二十二岁,他低着这头跪在雪地上一只手捂着胸,一只手拄着雪地,很像一个思想者。他的肩上靠着二十二岁的谢晖,谢晖靠着他安详的睡着了,好像等待死亡的那一刻,他还梦想着什么?脸上还留着微笑,看不出伤在那里?
   在离他们有二十几米的地方,是长长趴在地上的二十三岁的朱立为,他一只手压在胸前,另一只手张着五指伸向前方,他用力的抬着头,好像在呼唤,好像在为后边的同学指路,还好像去找援兵,也好像在磕长头,在为他的同学祈祷。
   这是他们生命最后一刻,留给我们无比高大的英雄形象!
   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挣扎?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生命的最后相互说着什么?人们只能从他们留下的肢体语言猜测着,诠释者,无人不为此流泪,无人不痛侧心扉,无人不被这年轻的生命深深的感动着。
   太阳出来了,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白白的雪地,点点片片的血迹衬托着他们生命最后的雕塑,经过医生的检查,他们五个人没有一个是致命的伤害,全部是活活地冻死的。去寻找他们的人,无论是汉族还是藏族,不论是干部还是同学,听到这个结论,没有一个人不痛哭失声,泪水漫过雪地,哭声惊醒雪山!
   一个藏族老阿爸,跪在孩子们面前流着泪小心翼翼的清理他们脸上的白雪,同学想去拥抱他们的身躯,可走到他们身边,又不忍惊醒他们在最后憧憬之中的睡梦。医护人员也是流着泪,按着他们死去时的姿势小心翼翼的抬到大卡车的车箱上,人们哭着目送着运送他们尸体的卡车远去,去到一个有温泉的地方,把他们卷曲的身体打开,让他们放松的,安详的睡去,永远的安息!
   汽车把他们拉走了,可他们的灵魂还在,当地的藏族同胞,不停地在那个地方堆砌石块,不一会就堆成一个不大的尼玛堆,然后他们又插上了经幡,开始围着转经,藏族同胞们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五个来建设西藏、并且把年轻生命留在西藏的孩子们。
   噩耗传来时,是出事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山南大修厂十多个工农兵学员集合在一个房间里,山南地区所有的工农兵学集合在他们能集合的地方,农机厂、医院、水利队、中学。电站的同学也从沃卡山里下到山南来,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和我们陌生的亲人、从未谋面的同学见上一面,为他们守灵,为他们再送上一程。
   在拉萨和其他地区,他们一起赴藏的同学也来了。从他们的哭诉中,我们知道这五个同学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太少,可却永远定格在我们所有工农兵学员的心里。
   同学们选出十名代表去地委,为办好五名牺牲同学的追悼会提出意见和要求:
   一、要求轮流为他们守灵。
   二、要求和他们的遗体告别。
   三、要求追认他们为烈士。
   四、要求让他们的父母进藏,再看一眼他们的孩子。
   五、要求把他们安葬在山南烈士陵园。
   遗憾的是,七七年的领导,不知出于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坚决拒绝同学们的要求。尸体只是由少数人处理后就装棺了,被大钉子牢牢地锁在五个最后永远属于他们的“小房间”,白茬的棺木始终有解放军把守,就连他们一个学校的同学,也没能和他们见上最后一面。
   同学们也永远无法知道,五个牺牲同学的父母和亲属竟然没有一位来为他们送行的。
   当大家知道了这些情况后,所有的同学非常的气愤。不能和遗体告别,不能和他们见上最后一面,就连他们的遗物也是由军人整理。同学们仿佛从他们的今天看到自己的明天,群情激奋,不答应最后的要求,就不允许下葬。
   五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五个青春年华陨灭,老天都为他们而悲伤,天不停的下着小雪,悲愤的学生越集越多,我们为了争取实现“五点要求”山南的同学已不上班了,西藏各地的同学还在赶来。领导怕学生“闹事”,最后同意了要求的第五条,答应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烈士陵园,并要求在第四天就安葬这就五名同学。
   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已是第三天的晚上了,那是一个漆黑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又特殊的寒冷,我们大修厂所有的同学,都聚集在一起,用心为我们陌生的兄弟守灵,为我们最亲的战友追悼,大家都带上黑纱,我和女生还扎起白头绳,有白纱布,也有白毛线。同学们亲手制作花圈,这花圈素的只有白花,因为当时的西藏是找不到一张彩纸的,白花又是不同的材质,有的是男生的白的确良衬衣,有的是女生的白床单,也有是大家凑来的白纸。
   看着那一堆堆的白花,那一刻所有的眸子决堤了,泪水打湿了白花,打湿了衣裳,有的女生实在忍受不住悲痛,放声的大哭起来!
   我们原本不认识他们,连一张遗像都没有;可我们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方式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希望有一天和他们相见,可我们没想到竟然是永远的生死离别。
   爱打篮球的张戈,在上车之前刚刚打完一场球赛;朱立为是一个小诗人,一到西藏他就诗兴大发,写了好几首小诗,此刻好像他正在朗诵的诗歌,突然中断了;谢晖为了进藏刚刚和女朋友分手,难道他怕今天他的女友更加难过和悲伤;十九岁的王晓光,给妈妈写的信还放在身上,没想到信没寄出,妈妈却收到噩耗;李志方留下几本日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要在西藏当一个最好的老师;可这一切,都被那突如其来的车祸给毁了,这一切,都成了我们为他们流泪的源泉!
   天亮了,又是一个严寒飞雪的天气,没吃没睡的同学们从几个方向,抬着自己编制的简单朴素的花圈,戴着黑纱、白花,陆续来到烈士陵园。
   我们找到即将埋葬他们的墓地,是五个并排挖好的长方形的坑,看得出是几个藏胞刚刚挖好的,由于天太冷,坑挖得非常艰难,铁镐刨的痕迹都在,明显的看出这么小的坑,怎么可以装下棺材呢?男同学默默地跳下墓坑,交换着为自己的弟兄掘墓,再坚强的汉子也止不住泪流满面。
   九点多钟,运送这五个同学棺材的汽车到了,女生都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男生都去从车上接棺材,五口白茬的小棺材,并排的摆在墓坑的前边,所谓的追悼会还没开,不知道是哪位女同学哭着喊起来:“张戈一米八的个子,这么小的棺材,他怎么躺的下下呀!”她的哭声带动一场空前的悲鸣,那空旷墓地中的沉睡鬼神也被惊醒,发出悲凄地抽泣声。
   当时的一位地委的领导一看,马上决策:立即开会,他拿出一份写好的“悼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只是说明“他们在去往工作单位的路上遇到暴风雪,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没有生平、没有赞扬。
   没有就没有吧!人都死了,还要什么呢?可这些同学多想为他们要点什么啊,总觉得无论是党组织还是有关领导应该再为他们做点什么。
   这时候,有一个领导说:“有份电报给大家读一下,”这是朱立为父母发给山南地委的,内容是;“山南地委,朱立为,活着,听从党召唤,死了,服从党处理。”听到这样的声音,所有的哭泣嘎然而止。
   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五位同学的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也无法想象他们是忍受怎样的悲痛,不能再见儿子最后一面的,这些孩子也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也是他们的心肝宝贝啊!在每一个同学心目中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伟大的父亲啊!他们竟然忍受挖去心肝的痛苦发来这样的电报。
   不知是哪位同学喊了一声:“让我们代五位同学,向远方的爸爸妈妈致敬!”我们所有的同学流着眼泪向远方,向远方的爸爸妈妈鞠躬。
   安葬开始了,每一个棺木,有无数个肩膀在下边,有男生也有女生,小泥儿是第一个上去的女生。此时此刻,只有庄严,只有沉默,只有承担和承诺。悲壮化作坚强,眼泪化作力量,两百多个年轻的心将永远记着他们,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他们的事业!
   棺木小心翼翼的下到墓穴里,一锹锹土盖在他们的棺木上,一捧捧土撒向墓穴,一滴滴泪水和亲人做最后的告别,不一会,五个鲜活的生命,变成寒风和白雪中五个黑色的坟堆!瞬间我们和他们就划分到两个世界,天地相隔。
   我们全体三鞠躬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祝他们在那个世界里过得好。葬礼还没结束,
   大雪就下来了,一片一片,像白色的纸钱,又像白色的手绢,覆盖在他们的坟墓上,很快他们融进白色的世界,我们相信他们走进白色的天堂。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藏族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听在错那工作的同学说:“他们的尼玛堆越来越大,经幡越来越多,他们的灵魂已经变成神灵会保佑着那方水土和苍生。每到春天那片土地就会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格桑花。”
   雪山肃穆,经幡飘扬,格桑花盛开,他们已经成为天与地、山与水、生与灵的一部分。
   春天来了,格桑花开的一年比一年多,不同的是,那里的格桑花总是挂满了水珠,人们说:“那是他们哭着笑着流泪的眼睛,也是散落在高原的一朵朵吉祥。”
   因为西藏的发展有他们生命的元素,西藏的精彩有他们鲜血的红色。
   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们许多同学都内调了,只有他们永远的属于西藏,只有他们看到日新月异的西藏。三十年五的改革开放,西藏在变,中国在变,昔日同学的发展在变,可是同学对他们的思念没有变。在西藏的同学,三十五年,年年有人为他们扫墓,三十五年中,成为老板的同学重新为他们修了墓地,建了墓碑。
   在我的心中也有一块墓碑,也有一块绿地,也开满了格桑花,那里也睡着这五位兄弟,因为他们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共 56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那是发生在三十五年前、既中国历史从固步自封向改革开放转型的那年头,五个有志青年“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到西藏去,为祖国的边疆干一翻辉煌的事业”,可惜,在艰险的征途上他们遇难而献身了。作品以叙事散文形式向读者详尽地还原了事件原型,同时作为清明的缅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先行者的敬意。“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们许多同学都内调了,只有他们永远的属于西藏,只有他们看到日新月异的西藏。三十年五的改革开放,西藏在变,中国在变……”是的,不变的唯有人心和信念,哪怕是历史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不变的人心和信念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推荐阅读。编辑:碎月岁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331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竹林子        2015-03-31 18:36:33
  慨叹生命如此脆弱,让这些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壮志未酬,就这么走了。高山低头,江河垂泪,痛悼英灵!
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虽久居城市,却念念不忘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
回复11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3-31 18:39:20
  多少好男儿把青春献给国家,记住他们就是记住国魂!
12 楼        文友:林之林之        2015-04-01 08:28:28
  心疼!心疼!心疼!读到五个孩子出事的现场,心阵阵紧缩,泪水热涌——他们太年轻了,他们太鲜活,可是,如花的生命还是苞蕾就被冻僵了,天使的翅膀才刚刚张开就折断了,青春之歌才唱了个开头就被死神扼住了喉咙,隔了三十五年的漫长时光,这一幕仍让人无法直视,这样的文字仍不忍卒读——如果有一天再去西藏,一定去看望他们,一定亲手采一束格桑花献给他们,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
   问候泥儿、崇敬泥儿!
回复1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1 09:12:08
  谢谢你林芝妹妹,真想和你为伍,有一天重走进藏路,一定去看看他们,看看那永远青春的生命。
13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04-01 14:20:49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1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1 18:04:09
  谢谢老师不离不弃的关注!感到很温暖很亲切!
14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4-01 15:56:22
  这样的故事让人叹息和感慨。同时又要祝贺你的作品连连获精,应该摆酒祝贺了吧?!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1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4-01 18:03:12
  谢谢老师的鼓励,没有你的指导,学生我哪能进步啊!一定请你喝酒!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