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童年的涝坝水(往事征文·散文)

精品 【西风】童年的涝坝水(往事征文·散文)


作者:晶莹 举人,387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4发表时间:2015-05-13 09:47:52

【西风】童年的涝坝水(往事征文·散文) 记忆中,村子里有两个涝坝,一个在村子中间,一个在村子末尾。村子中间的不太大,供全村人饮水;村子末尾的很大,供村子里的牛羊饮水。夏天,这个供牛羊饮水的大涝坝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
   炎热的夏天,父母午睡的时候,呵斥我们: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午睡,谁都不许去涝坝里玩水。我和弟弟妹妹齐声答应:知道了。
   那时候家里穷,睡觉就一个大土炕,大人小孩都在一个炕上睡。我们假装闭上眼睛睡觉,可哪里能睡着啊?时不时地偷偷瞥一眼父母,看他们睡着了没有,心早飞到涝坝里了。
   只要听到父亲打呼噜,我们就知道父母睡着了,我会用手捅一下身边的妹妹,妹妹再捅一下弟弟。我先溜下炕,猫着腰悄悄出门,妹妹和弟弟也紧随其后跟了出来,只要溜出家门,我们便撒着欢子朝涝坝跑去。远远的就会听到小伙伴们在涝坝里嬉戏打闹的声音。
   涝坝边,女孩子们都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子和泥巴玩。涝坝里,男孩子都光着身子扑腾来扑腾去游泳。有的用手撩起水泼对方;有的弓着腰双手向涝坝边的斜土坡洒水,等斜土坡湿透了,便坐上去“刺溜”一声划进水里,搞不好就会灌一口水。涝坝水被孩子们搅合的浑浊不堪,胆大的男孩子,还从涝坝最高的岸边往下跳,像下饺子似的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小脑袋在水里飘来飘去。
   孩子们最得意的是在水里扎猛子,一头扎下去比谁在水下呆的时间长。村子里有一个叫傻宝的男孩子,别看他傻乎乎的,话都说不完整,可他的水性可好了,胆子也最大。每次涝坝里灌满了水以后,别的男孩子都不敢到涝坝中间去,只有傻宝敢去,傻宝扎猛子的时候在水下呆的时间也最长。
   傻宝是家里的老疙瘩,上面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他生下来就一副愚蠢像,长着一双鼓鼓的蜜蜂眼,鼻孔很大,嘴巴地包天,嘴角整天挂着长长的哈喇子。只要一睁眼,就杵在路边歪着脑袋看路人。更确切地说,他是在等出工的父亲回家。别看傻宝生的一副丑相,他可是父亲的掌心宝,父亲一收工回家,他就屁颠屁颠跟在父亲后面。父亲常常使唤别的孩子使唤不动。只有傻宝最勤快,父亲只要叫一声:“傻宝,去给爹把茶壶提来。”傻宝会跑着进屋提茶壶给父亲,父亲对着茶壶嘴仰着头咕嘟咕嘟灌下一肚子水后,傻宝再把茶壶提回家。父亲喝完茶喜欢抽一袋烟,不用安排,傻宝放下茶壶会主动给父亲拿烟袋来。父亲吧嗒吧嗒抽着烟,傻宝蹲在父亲面前望着父亲傻傻地笑,父亲吐一口烟雾抚摸一把傻宝的头,笑眯眯地说:“还是俺的傻儿子孝顺爹啊!”
   就在傻宝十六岁那年,他去涝坝里扎猛子,一头扎下去再也没上来。那天,涝坝里的水已经不多了,最深处才漫到傻宝的腰部,傻宝和往常一样,在水里扎猛子,一头扎下去后,只见两只脚在水面扑腾扑腾乱蹬了一阵子,就不见动静了。孩子们都知道傻宝水性很好,都没在意,谁知道那么久了也不见傻宝出来,便去水里找傻宝,他们把傻宝拖出水后,发现傻宝嘴里和鼻子里都是淤泥,傻宝!傻宝!孩子们吓得一声接一声叫喊,就是不见傻宝动弹。
   “傻宝死了!”张虎大声地叫了一声。
   我正在涝坝边和几个小伙伴扣泥巴玩,听到叫声回头一看,傻宝直挺挺的躺在岸边,有几个胆小的孩子给吓哭了。富强飞快地跑回家叫来了傻宝的父母,傻宝爹和娘看到躺在地上的傻宝,扑到儿子身边,哭天抢地地喊:“傻宝,我的儿啊!你醒醒!”任凭父母怎么哭喊,傻宝再也不能回应了。傻宝在烈日下赤条条地躺着,浑身沾满了污泥。看不出眉眼来。村民们陆陆续续都赶来了,他们安慰着傻宝的父母。富强爹主动为傻宝擦洗身上的污泥,张虎娘拿来了家里的破旧床单把傻宝裹了起来,还有几个村民砍来了柳树枝盖在了傻宝身上。
   日落黄昏的时候,村里的几个壮汉用毛驴车拉着傻宝的尸体去了村北的沙窝,把傻宝埋葬了。那晚,傻宝爹在涝坝边坐了一夜,不肯回家。第二天,天亮后,傻宝爹还是不肯回家,两只浑浊的双眼呆呆地盯着涝坝。一拨又一拨村民来劝他回家,他死活不回。嘴里不停地说:“我的宝儿真的死了吗?”
   晌午过后,日头火辣辣的热,晒得傻宝爹古铜色的脸上泛着油光,干裂的嘴唇起了皮。离傻宝爹不远处,孩子们三五个站在一起,特别安静,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傻宝爹身后不知什么时候插起了树枝,为他挡日头。远远地村民们看到大牛娘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拿着一个带有两道蓝边儿的大白瓷碗来到傻宝爹面前,她从沾满污垢的茶壶里倒出了一大碗水端到傻宝爹面前:“宝儿他爹,喝一口吧!”村民们面面相觑,都很感动,因为大牛娘和傻宝爹两家人因为孩子之间引起的的矛盾,两年多不说话了……
   傻宝娘知道老头子很倔,她强忍着内心的悲伤劝老头子回家:“他爹,咱回家,宝儿就这个寿命,让他走吧!”还在说话间身后传来了一个浑厚的声音:“快给我回去!死都死了,坐这里有甚用?”年过七旬的老支书顶着烈日来劝傻宝爹。
   人群里立刻传出:回去吧!回去吧!大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声音此起彼伏!
   傻宝爹缓缓起身,跟着老支书回家了。涝坝终于消停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谁也不敢去了。
   父亲叮嘱我们:记住了,再去涝坝里玩水就打断了你们的腿。两个月后,涝坝里又传出了孩子们的嬉闹声。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困乏的年代,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不去涝坝里玩水,还能去哪里?
   傻宝用生命的代价给孩子们以血的教训,从那以后,涝坝里再也没出过事。
   说完了村尾的涝坝,再说说村中的涝坝。
   村中的涝坝离我家不远,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和姐姐抬水。每次父母出工的时候,给我和姐姐撂下一句话:“你们别只顾贪玩,记得把水缸抬满水。”那个大水缸差不多和我一样高,我和姐姐抬满水后,肩膀会痛好几天。
   村子里有规定,村中的涝坝只供人吃水,不许饮牲口。可总有个别村民不守规则,常常牵着牲口去饮水。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去抬水,看到李老伯挑着水桶,手里牵着他家的灰色小毛驴,还没等李老伯到涝坝边,小毛驴就从他手里挣脱了缰绳,飞快地跑到涝坝边,弓着两条前腿,撅着屁股,伸长脖子饮水。等李老伯赶到,小毛驴已经喝足了水,站在涝坝边,打着响鼻,一副很爽的样子。正在这时,一位上海插队的女知青来挑水,看到了这一幕,女知青很生气地对李老伯说:“这是人吃水的地方,你怎么把牲口牵来呢?”李老伯双手抱着刚从肩上拿下来的扁担,咧着嘴,露着两排包谷豆似的大黄牙,冲女知青嘿嘿笑了两声,女知青气的白了李老伯几眼。
   涝坝常常十几天灌一次水,遇到水快干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会排着队去抬水,常常把涝坝里的黄泥汤都刮回家。真是水比油还金贵,含一口水洗把脸的人比比皆是。经常是刷锅水留着喂猪,洗脸水留着洗脚。
   夏天涝坝里的水蓄的时间久了,肯定变质。那时候孩子们经常闹肚子,动不动肚子痛得直叫唤。
   无论刮风下雨,村子中间的马路上经常看到迈着碎步急匆匆去挑水的村民,扁担在肩膀上随着碎步上下起伏,桶里的水一点也不会撒漏。
   大辉娘是一个话唠,每次挑着满满两桶水,遇见熟人会停下来唠两句,不过她从不把挑满水的水桶放下来,说话间,挑着水桶的扁担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她的左肩膀换到右肩膀。
   村里有一个五保户张爷爷,一条腿有点瘸,他家住在村尾,每次挑着满满两桶水走回家,水就剩半桶了,气的张爷爷再也不去挑水了,只好去村尾牲口饮水的涝坝里提水吃。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常常展开学雷锋活动,要求我们每个星期至少做三件好事,做了好事还要写日记。我和村里的几个女同学商量给村里的无保户张爷爷家里抬水,张爷爷常年吃牛羊饮用水太不卫生了,经常生病。哪知道,当我们把水抬到张爷爷家里时,他家的水缸已经满满的了,已经被几个男同学抢先抬满了。
   晚年的张爷爷得了喉癌死了,村民们都怀疑张爷爷的病和吃饮牛羊的水有关。张爷爷的喉癌到底是怎么诱发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也许有人问:冬天吃水怎么解决?冬天有冬天的办法。每年秋后,涝坝里就会灌满水,等上冻以后,村民们就去涝坝里砸冰块,把冰块一点一点背回家里。备够一个冬天的。
   记得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冰块堆得像小山似的。每天晚饭后,灶膛里加把火,将冰块放在锅里慢慢融化。要化够第二天的水。
   即便是严寒的冬天,涝坝依然是孩子们的乐园,女孩子们在涝坝里溜冰、堆雪人玩,男孩子们在涝坝里打老牛(自制陀螺)。孩子们虽然冻的吸溜着鼻涕,但是玩的都很开心。
   如今,喝涝坝水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了。国家早已拨款为偏远农村打水井,修自来水管道。自来水已经通到了千家外户,农民们都喝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童年的涝坝早已被夷为平地,变成了杨树林。但是,涝坝带给我美好的回忆并没有因为涝坝水的枯竭而消退,反而让我记得更清晰,每每回忆起来,心里总是暖暖的。
  
  

共 34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童年里,有些事情会随着岁月流逝的无影无踪,而有些事情会深刻心里。作者以饱满的情感,以细致入微地描写,惟妙惟肖地把读者带进了那个艰苦的年代。特别是孩子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涝坝附近居住的人们,利用当地的资源,过着勤劳、质朴、平静的生活,只有涝坝会给孩子们带来了尽情嬉戏的乐趣,尽管傻宝一个猛子扎进了淤泥里,失去了小命,但只是沉静了一阵之后,孩子们似乎忘记了那可怕的一幕,又继续在涝坝玩耍起来。两个涝坝水,融入人们的生活每一天,可见当时生活的艰辛,冬天把冰块搬回家,放在锅里融化才可以用。从文中也可以体现出,人能胜天!此篇文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句顺畅,读起来亲切自然,好文!推荐赏读。【编辑:海韵波涛】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4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杨子        2015-05-16 15:21:30
  姐的文是写童年的往事,也让我知道了你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写的真好。拜读了。恭喜姐的文获得精品!
( (
回复11 楼        文友:晶莹        2015-05-16 15:52:57
  谢谢扬子弟认真阅读,并指出笔误。周末问好!
12 楼        文友:江上一叶舟        2015-05-20 13:09:39
  不离开家乡,永远不会理解那份炊烟袅袅的乡情,不离开故里,永远不会懂得难以割舍的乡愁。这份情感早已种在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这一份厚重的记忆,漂泊的再远也不会有一丝一毫被抹去。那故乡的涝坝水,那份珍藏的童年记忆,尽管有些苦涩,但带给我们的更多的还是甜蜜和暖意,撩拨起一份淡淡的乡愁!朴素的文字,活泼的语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流畅的文笔将那真实的感情娓娓道来!佳作,拜读了!
执笔流年,以手写心。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一道伤口,一场爱恋,一行泪水和一段告白。我只想把深沉的秘密、殷红的鲜血、灼热的情感、心酸的委屈以抒情的一笔留在文字里。
回复12 楼        文友:晶莹        2015-05-20 17:34:09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俺继续努力!问好!
13 楼        文友:宁心        2015-05-21 09:36:42
  姐姐的文章越来越好了,一连串读了这几篇往事的文章,意犹未尽,在姐姐的这些往事里久久不能走出,写得太细腻,太生动,又这样朴实自然,真好。
回复13 楼        文友:晶莹        2015-05-21 10:31:42
  谢谢宁心妹妹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俺继续努力!一起加油!
14 楼        文友:白禹        2015-06-27 23:59:52
  平路的小狗“黑旋风李逵”象征了忠诚,小狗的走失暗示着平路在繁华都市灯绿酒绿生活中自己的走失,他想好好搞音乐,结果反过来被音乐给搞了。平路之死,在散落的苞谷堆中,他完成对个人、音乐和生活的寻葬,他找回了自己,他对个人、音乐和生活保持了忠诚,在他的葬礼上,我们又看见了久违的小狗“李逵”,但是这是以他的生命换回来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北京乐与路》,就这样以摇滚终结了我们对一个古老的城市北京、对生活的念想,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当人类的脚步踩过,墨西哥跳豆终破茧成蛹,活着的人还要微笑着迎接生活,那怕扑面而来的就是伤痛和泪水。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