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作者:山地731828829 探花,17419.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76发表时间:2015-06-26 19:13:36

【流年】麦子的记忆(聆听征文·散文) 麦子,是我儿时的记忆。可以说,我们这代人是在麦地里长大的。麦地里,留下我很多记忆,那一幕幕,犹如一部部黑白老电影,在我眼前不断闪过。
   谷雨前收完麦子,然后种玉麦。过了谷雨还收不完,就误了节令,玉麦种下去,不容易成熟,影响收成。
   八月份玉麦收割完毕,又开始种下一季麦子,这与北方不一样。六月麦子黄,是指北方。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也是指北方。
   富源后所,农历三月间,天蓝蓝云白白。山坡小坝麦地,风中摇曳,麦浪滚滚,纵情舒展着颜色的魅力。鲜润的莹绿被风吹成满地的金黄,散发着幽幽的麦香。学校开大会,宣布放假收麦。马场口、李家屋场、干水田、老牛场、坡底下、杨湾河、松山头,多了,后所的每一个村子,打起鼓,敲起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割麦忙。无论到哪个村子,都是热火朝天的收麦场面。
   在农村长大,一草一木、五谷栽插收割我都熟悉。那个年代非常穷,能填饱肚子的,都是美食,尤其是麦子有一种难舍的情缘。那一个个诱人的字眼:烤麦穗、麦碾子、炒面、挂面、包子、馒头、面块、麦饭,透出来的都是香,即使今天想起来还会流口水。
   烤麦穗,对我来说最解馋。我最喜欢烤熟了吃。那时我在读初中,学校在一个山坡上,周围全是麦坡地。风中,麦浪婆娑絮语。青黄交接,麦穗愈发丰盈,麦粒逐渐饱满。阳光下,一眼望去,麦地里仿佛跳跃着的金色碎金。此时,还不能收割,却是采下麦穗烤着吃的黄金时段。
   同桌是一个女同学,叫阿花妹。她不喜欢读书,做不来作业,考试时都是抄我的,她常缺课。一次她又不来上课,下课时,她来了,把我叫到学校后面地埂下,朝我扬了扬手,说,小石头,我烤给你的。我早已闻见麦香味,嘴里盈满口水。她递给我的纸包里,是一把烤好的麦穗。
   我是逃课偷偷到麦地,专找穗头最大,最饱满的麦穗,一根一根扯下来,趁我妈不在家,烤熟了拿来送给你。阿花妹笑盈盈地对我说。此时的我,觉得她的笑脸比地埂上的打浪碗花还好看,白里透红。
   我读的是两年制初中,两年来我不知吃过多少次她烤给我的麦穗。后来,我考学走了,毕业时得知,她嫁给我们村家族中的一个小伙子,按男方家辈分,她一下子升了两辈,成了我奶奶级别的人。每次见到我,她似乎都很不好意思。当然,我也从没有叫过她奶奶。
   我还喜欢吃麦碾子。每当想起麦碾子,由不得地,有一股口水溢满唇齿间。熟透了的、晒干了的麦子是万万做不成麦碾子的。也就是说,可以烤麦穗吃的麦子适合做麦碾子。妈妈从地里割来麦穗,淘洗干净,放入铁锅里煮,有时是用木蒸子蒸。待火候差不多,就舀进大盆里,抬到厢房里的石磨间,倒在石磨顶部,开始用磨推。在嗡嗡嗡的石磨声中,麦粒从石磨中间的洞眼落进两个磨扇之间,随着妈妈推着石磨不断转动,麦碾子悄无声息落下。石磨下面有一圈磨槽,麦碾子就落入里面。麦碾子有一条条小长虫子般大小,透着麦子诱人的清香。我常常按耐不住,伸手进磨槽里,抓起一把,放入嘴中,尽情咀嚼。妈妈不断叮嘱我,我儿莫急,吃慢些,不要噎着。妈妈一脸的笑,我也笑了。
   炒面、挂面、包子、馒头、面块、麦饭也都是我最爱的美食。即使今天富裕的时代,早餐,我最爱吃的还是面食,尤其是挂面,百吃不厌。
   除了麦香的美味,最难忘的还是麦黄季节,割麦子的场面。
   村子四周坡地上,金灿灿的麦浪翻揪打滚。人们露出期盼的神色,大人们不时地在麦地查看,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以便确定开镰的时间。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十四岁那年麦收时,妈妈生病在家休养,不能出门做重活,我在家帮妈妈做事。我爹在县机修厂工作,要到周末才回来。
   那天,村里终于敲定了割麦的时间。
   队长朱背锅吹着哨子,脖颈筋脉鼓起,割麦子喽,割麦子喽!洪亮的声音深沉而悠远,像高音喇叭,传遍村子里每一个小巷。他是一个转业军人,前几年一场大病,让他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走路总是弯着腰,背上凸起。村民后来称他为朱背锅。
   他这一吆喝,整个村子沸腾了。犬吠、鸡鸣、鸟啼,就像是它们割麦子样的,比人还闹得欢。我背上背夹,从梯子旁边的板壁架上,取下镰刀,一手一把,就要出门。病中的妈妈连忙走过来,把一个军用水壶挂在我的肩上,塞两个洋芋在我口袋里,叮嘱我中午再吃。
   早上的太阳红通通的,从东边山梁上,倾射在麦地里。像后所其他山村一样,我们村子的麦地,也是一坡一坡的,远远看去,像黄生生的一块块毛毯。风一吹,像村子前面翠河里的波浪,一波接一波,甚是壮观。站在坡上,鼻腔里被清新的麦香塞得满满的。
   朱背锅在头一天就踩好点,根据每家劳动力分好麦地。他紧绷着脸,不断地指手画脚,张三家,今天的任务割这块;李四家劳力多,必须完成那块的活计,尽量在太阳落山之前把割好的麦子运回村里场子上。他分完,转过脸,看着我。我站得直直的,与其他村民一道,排队跟在他后面。我的背上是背夹,肩上,挎着水壶,腰间,一根帆布皮带紧紧扎起,两只手里,各捏着一把镰刀,刀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麦麸色的皱脸庞突然开花了,这个小娃娃,不是说你妈病了,就算了嘛,扣几个工分不影响你家分麦子。你爹在城里拿工资,饿不着你。
   不,我家还有男人!脆生生的声音分贝很高,在山坡上回荡,惊起麦地埂子上的几只小鸟,扑棱着翅膀掠起。
   哈哈哈!村民大笑。
   快分我家的任务,不要耽误我的时间,鲁迅说过,耽误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我不明白他们笑啥,再次大声说道。
   朱背锅脸上闪过诧异的神色,四周突然也没了笑声。
   好,小石头,你家是一个劳动力,就分埂子上开满打浪碗花的那块,面积小一些,今天必须割完。还未等朱背锅说完,我迈开步子,大步大步地向麦地走去。
   朱背锅说,我爹在县城当工人,属于吃国家粮,不算村里的劳动力。村里规定,十六岁以上算劳动力,我家只有我妈是。妈妈病了,我就自告奋勇替代她割麦子,她起先不允许,我说,我们学校放农忙假,就是为了帮大人干活的,割麦子我会。我妈看了看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朱背锅的小儿子是我的同学,我早已得到消息,要开镰割麦子。头天晚上,我就把镰刀磨得铮亮,学我爹的模样,吹吹刀口,听听声音,然后露出自豪的神色,够快了。果然,手起刀落,麦秸从根处齐崭崭割断。
   嗨!小石头,小小年纪,还真不简单呢!割过的麦茬整齐,高低不突出,堆放不乱,像个大人。不用回头,我就知道是朱背锅的声音。
   我不禁得意起来。看你们有的人欺负我家吧,以为我爹在城里,我妈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在家,挣不了几个工分,分不到几斤麦子!咋样?我干得不差吧?
   中午时分,我坐在地埂上,吃着洋芋。地埂上挤满了各种各样色彩的打浪碗花,红的、白的、黄的,一朵接一朵,真的好看;还有小黄花、粉绵花、紫菜花、苦菜花、灰菜花,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来的野花。花儿们争奇斗艳,招蜂引蝶,飞来飞去的。远处,成群的麻雀铺天而来铺天而去。不管飞落在哪里,都被人用土块甩去轰走。我肚子咕咕叫了,顾不上欣赏这些,吃过两个洋芋,喝了几口水,把掉在地上的一节麦穗拾了起来,在手掌心揉揉,吹散麦壳,将麦粒放在嘴里嚼着,然后站起身放眼看去,吓我一大跳。我这才知道什么叫劳动力!那些一家有两三个劳动力的,一片片麦子整齐有序地睡倒在地上,已经割了大部分了。
   我慌了神,赶紧放下水壶,弯腰继续割了起来。这时,我的不适逐渐表现出来了。右手握镰刀处已经起泡,抓麦秸的左手、胳膊被扎破了许多处,全身被麦芒扎得痒痛难忍。割不了几把就感到腰酸背痛,巴不得躺在麦地上休息。我发觉,割麦子最受不了的是腰杆。
   镰刀已割钝了一把,我不得不换第二把,幸好我有准备。
   这时,已有人家割完分给的麦子,正在往村子里背送。我忍住心里的不安,站起来,看了一眼我还剩下多少麦子,看看也不多了,心一横,弯腰拼命割了起来。当最后一把麦子被我一刀割下,我激动得大喊一声,割完啦!
   身后传来“噗嗤”一声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妈妈家族里的一个小姨,经我妈撮合,几年前嫁在我们村子里。她结婚头天晚上的喜床,按习俗还是我在上面睡呢。她笑了笑,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腮处两个酒窝,就像河水里的漩涡儿。她夸道,小石头厉害,能帮你妈做大事了。她边说边把麦秸捆成麦捆,又一捆一捆地码好,麦穗朝上,麦秸朝下。她的声音很甜,继续说,我家的已割完,只够男人背,我闲不住,帮你捆捆。你赶紧背啊,还愣着干啥?
   我解开背夹,把一捆一捆的麦子用绳子紧紧系在背夹上。等我背一转回来时,小姨早已全部把堆放在地上的麦秸捆好了。她说,我也帮你背吧。我坚决不同意。她说,我空着背夹回去可不好,帮你背一转,其余的是你的。我这才答应她。事实上,小姨又找了好多理由,硬是陪着我,背了一转又一转,直到把我割的麦子全部背完。后来妈妈为了感谢小姨,给小姨的孩子做了双布鞋送去。
   周末我爹回来,听了我割麦的事,不断地夸我,还高兴地唱了一段《红灯记》中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给我听。我坐在妈妈跟前,她用手揽住我,猛然发觉,有什么东西落在我脸上。回头一看,是妈妈掉眼泪。
   这些事已经过去几十年,然而记忆却如铁钳草根一样,深深在我心里扎下。
   如今,烤麦穗、吃麦碾子,只能在梦里享用,土地下户以后,老家种麦子的人越来越少,地里的麦子已经成了稀罕物。听说朱背锅后来种过几年,现在他已经老得不能行走,更谈不上种麦子。他儿子说,买优质麦面吃都比自己种还便宜,傻子才种呢!就连小姨也说,种麦子又苦又累,还不如我种蔬菜轻松,还能赚钱。特别让我无语的是,阿花妹的孙子孙女们竟然不知道烤麦穗是啥玩意儿,我女儿也不知道啥叫麦碾子。老家的农民都是到市场上买麦面,或者直接买做好的食品,如挂面、面包、包子馒头,甚至饺子。烤麦穗、麦碾子从此在我老家消失了。更可怕的是,农村九零后竟然分不清麦子和韭菜,更谈不上会用镰刀割麦子。
   我老家农忙季节,再也没有“黄金铺满地,老少皆弯腰”的人海抢收麦子的景象,空气中也没有了麦子香。妈妈早年用的石磨,被她放在院子里的梨树下,当凳子坐,与其他老人一起,乘凉,唠嗑。
   岁月的磨蚀,怎么也抹不去磨扇上斜斜的条纹。每次回老家,磨扇上那一道道斜纹,总能勾起我尘封的麦子记忆和浓郁的乡情。青苗、麦穗、麦秸、麦香、开镰,以及月亮下的麦垛,一个个怀念的字眼,引诱着我,使得我的记忆之河尽情地流淌,一直流向远方。

共 41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作品贵在真与自然,此文亦然。作者以一个农人紧贴大地的虔诚姿态,借助文字表达出了自己对麦子那深入骨髓、恒久悠远的热爱之情。 麦子作为很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不能不说它是与人类的生命紧紧相扣的物种。作者站在时间的断层之上,回望记忆深处那些与麦子有关的往事。一帧帧画面浮现脑海,一幕幕情景掠过眼前,吃麦子、收麦子,带着往事固有的醇厚,亦有麦子的清香,读来也让人也唇齿留香、置身麦海的幻觉。 写景叙事为一体,是对记忆中麦子的往事进行追忆梳理。文末的总结收束,回到现实,作者对农村原始风貌及麦子这一农作物的渐渐隐退,表现出一定的忧患意识,很好地提升了文章的内在高度。 真情简练之佳作,倾情荐阅!【编辑:一朵怜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回味        2015-06-27 05:32:44
  我在城市中长大,对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没有任何记忆。曾经因为考试去外县的批卷点核实成绩,记得那时也是六月。看着车窗外的一片片绿色的秧苗,我只认识半米高的玉米。走一路,我问了父亲一路,旁边坐着的一位老者终于忍不住了:还是应该让年轻人多来农村体验体验,这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也不知道种地种菜的辛苦,怎么会知道珍惜呢!父亲点头称是,转身和他聊起来,我的脸热哄哄的。细想一下,真的是他说的那样,我的同学们真的很少有人珍惜一粒米,经常把剩饭直接倒掉。那时候我十八岁。后来工作了,单位组织支边工作,虽然离那时已经又过了十年,老者的话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批去,在农村生活了半年。不过,九十年代末期,农村已经机械化播种和收割了。看了山地老师的文章,笔下生动的画面让我感动,也真正体会到了来源于生活的好文章。问好,山地老师!
回味
回复1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7:16
  谢谢回味,祝你写作快乐!
回复1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4:39
  回味的空间真清秀,我经常去拜访呢!
12 楼        文友:雪飞扬        2015-06-27 07:05:39
  读完,感慨万千。
   记忆中的村庄在渐渐消失,记忆中的烤麦穗、麦碾子也成了永不能再现的事物,故乡的故事将来只能当做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
   浓郁的泥土气息的文字读来是如此亲切:考麦穗,我也吃过,那种香是别的任何美味佳肴代替不了的。
   割麦前磨镰刀、以及割麦有关的劳动场面都是我熟悉的,如今再现尤为亲切。
   农村人的我对麦子做成的一切事物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喜爱,我也尤喜面条、包子等面粉做成的一切食物。
   这篇情感真挚,文笔细腻的文字打开了我关于麦子的记忆,等我有时间也写它一写。
   祝贺山哥美文成精,佳作不断!
回复1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8:06
  飞扬,谢谢你的点评。你让我感动,无以言表。
13 楼        文友:紫色        2015-06-27 09:17:45
  拜读先生的文章,像是在聆听邻家大哥在对面叙述的往事,亲切、温暖、动人。是呀,儿时,总是有那么多美好的往事,麦子、番薯、大豆,都是可以烤着吃、炒着吃,特别的香,特别的有味。
   您对麦子的记忆,不仅勾起了您美好的回忆,也勾起了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精品美文,学习欣赏了!谢谢先生!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回复1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8:30
  紫色,与你共勉。
14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5-06-27 09:41:37
  作者的笔下,是阔别了多年的麦子,是昔日的勤劳与温情,是那时朴素的情景,是生命运动的最初历程,是小麦制品下的美食,是记忆中柔软的部分。
   再深层一点的说,是作者的文化良知,是撼动生命的强力思考,是思考下回望家乡的巨变,是巨变下流失的温馨部位,是温馨部位勃发出的思辨,是思辨下诞生出的真实声浪,是真实声浪下上升的文化舞台。
   其实,作品的核心是借对麦子的记忆来眺望,眺望小时候乡村的生活,眺望生活中的经历,并将思念拉成弓,射击农耕文明,眺望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潮流和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此文,回忆搅拌着思考,朴实真恳,用社会转型下的目光,审视广大农村的变迁,以点带面,用美好的回忆来奠基,用流畅的文笔来叙述,深入浅出地让怀念变得暖和,让多彩的生命充满生机。
   或许,每个阅读者的视线从这里经过,都会感受到一种小空间而大视野,呼唤着流失的岁月,如作者笔下久违的麦子,久违的体会,久违的乡村大世界。
回复1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29:58
  洞天的评论,总是把表达的东西挖掘得淋漓尽致,所以你的点评深刻而富有哲理。
   不多说了,感谢!
15 楼        文友:生米        2015-06-27 10:38:31
  刀哥,我不记得读过你多少篇文字,但我肯定,能带给我共鸣最多的,恐怕要算这一篇了,儿时的记忆,吃烤麦,磨麦面,割麦子争工分,等等一切,只要是你在这文字里提起的,我都知道,就连你是读的两年初中,我也和你是一样的。
   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民们慢慢地开始进城打工了,把家乡的责任田看得不重要,想吃什么,都到商店去买,会快捷方便,可是,那浓郁的乡情和丰收的喜悦,又怎能用金钱买得到,唯有以文字来抒发,记忆着我们对麦子的情感,啊,麦面好香,我不会忘记,我喜欢吃。
回复15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0:52
  生米,那是因为我们是同龄人,生活的环境有些相似。
16 楼        文友:秀子        2015-06-27 15:01:59
  又到麦收季节,却看不到当年的割麦忙的情景了,却勾起了刀哥对儿时替母割麦、食麦的种种记忆,现在农村条件好了,虽然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到,人们不用种麦子,可是再也吃不到那原汁原味的东西了。朴实的文字里深深地透出对儿时的追忆与对浓浓的乡情的怀念。先总后分,过渡衔接自然,乡土味浓厚的一篇佳作。问好刀哥,祝刀哥写作愉快!
回复1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1:24
  秀子,感谢啊,身体要好好保养。
17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6-27 15:36:0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17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1:42
  为流年自豪。
18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5-06-27 16:45:24
  欣赏山地哥哥佳作,其实我也想吃你说的卖子粑粑呢!
回复18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2:08
  一米,谢谢你。
19 楼        文友:        2015-06-27 19:19:01
  刀哥,来迟了。
   细细读来,在你的文字中感受着泥土的芬芳,感受着麦穗烤出来的香味,更感受着麦穗里面的人生。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回复1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2:33
  舒,不迟。
   祝你快乐!
20 楼        文友:蓝月悠悠        2015-06-27 20:42:20
  又闻麦香,竟然是在山哥的文章里,这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不禁令我回想起小时候自己帮家里收麦子的情景,与山哥有着相似的感受。如今很多农村少见麦浪翻滚的景象了,也就难见到收麦子的热火朝天的场景。今日读到山哥的《麦子的记忆》,倍觉亲切。山哥此文语言优美,记叙真实,其间真切自然地流露出对麦子的情有独钟和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着实令人回味无穷。
蓝月悠悠
回复20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06-28 09:33:23
  有独到看法的悠悠,评论总是精准实。
   谢谢,保重啊!
共 31 条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