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我的作家梦(散文)

精品 【雀巢】我的作家梦(散文)


作者:独上月楼 举人,390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00发表时间:2015-09-16 06:36:18
摘要:我热泪盈眶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出书了,出版社的名字叫"作家"。

【雀巢】我的作家梦(散文) 儿时,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一名作家。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一直是我的最爱,变幻无穷的方块字永远可以调动起我所有的灵感。
   最喜欢的当然是作文课,所有的作文题都像充满诱惑力的原始大森林,我可以在那里找寻到奇异的花草,鸣叫的小鸟,清澈的小溪,诡异的蘑菇,顽皮的猴子,骄傲的大象,还有许许多多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捕捉到的惊奇……
   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爱我的xxx》。同学们纷纷驰骋自己的想象,在薄薄的作文本上诉说着自己的最爱。有的写《我爱我的学校》,有的写《我爱我的小书包》,还有的写《我爱我的红领巾》……我写的是《我爱我的爸爸》。
   公布作文成绩时,我得了95分,全班最高分,也就是传说中的“范文”。
   永远无法忘记,年近不惑且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语文老师噙着泪水在教室座位间缓缓踱步,她用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声音边走边朗读我的作文,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的表情跟着老师朗诵的语气起伏变化,渐渐地,大家都沉浸到一种毫不做作的感动中……
   下课后,语文老师很有些激动地把我叫到她的跟前,轻轻抚模着我瘦小的肩头,带着上帝的表情对我说:“李小玲同学,老师预言,你长大了不是作家也是诗人!”
   仿佛是一束璀璨的阳光照进心里,一粒作家梦的种子就这样播进我幼小的心田。
   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把我的语文老师变成了“牛鬼蛇神”。操场上,剃了阴阳头的老师顶着烈日蹲在地上汗流浃背的拔草,我不敢多看,却能听到心碎的声音……我的学历也被迫停留在小学六年级。尽管后来“复课闹革命”稀里糊涂上到初中二年级,但能记住的大多是领袖语录和领袖诗词。
   刚刚“破土”的作家梦,还没来得及“抽芽”就悲哀地“胎死腹中”。
   不过,与生俱来的爱好往往具有一种无法摧毁的生命力。如同巨石下的小草,总有一天会顽强不屈地拱出地面,伸出绿叶,朝向阳光。我知道,不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写作是渗透到骨子里的最爱。
   16岁那年我当兵了,是通信兵,就像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地下党李侠一样,每日带着耳机发报,收报,看似很平凡的工作,却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中,指挥着千军万马。
   紧张的战备执勤训练之余,喜欢写作的我依旧笔耕不辍。对口词,快板书,独幕话剧,配乐诗朗诵……我都是当仁不让的首席创作者。直到有一天,我被战友们推举为连队板报组组长。
   小小的黑板报犹如一片大海,我的作家梦开始乘风破浪。
   那是一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我们连的黑板报俨然就是一个鲜活的“连队日报”。板报组的成员都是连队公认的“秀才”: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尖锐的议论文,有的擅长优美的散文……每日板报的主题、稿件的选择、插图的设计乃至整体排版的风格,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的标准只有八个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多少个凌晨,我们都是在黑板报前度过的……也不知有多少次,我们伴着“东方红”跌跌撞撞扎进被窝,满头满脸的粉笔屑陪着我们入梦。
   各色粉笔构成的“连队日报”,散发着浓烈的军旅气息,彰显着战友们的蓬勃情怀,承载着连队精神生活的斑斓多彩。每每看到黑板报前挤满了战友的身影,所有的辛劳都化作灿烂的星辰。
   记不得营里举办过多次黑板报大赛,只记得,赢得冠军的总是我们。可以大言不惭的说,第一次知道了“办报”的艰难,也第一次领略了“办报”的成就感。
   26岁那年,已经是部队司令部作训股参谋的我转业到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是我们共和国检察官的天职。我从最底层的书记员做起,历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室主任、副检察长……其间,写作的特长和优势成为最大的助力。
   我很快熟悉了各类法律文书以及公文的写作,很快精通了各类犯罪现象的调查报告,很快掌握了各类工作经验的总结,最兴奋的,莫过于忙碌一天之后的夜晚,我会将典型个案改编成案例通讯,屡屡见诸于主流报刊。不知何时起,我被称为京城检察界“一枝笔”。
   我乐此不疲地奔跑在文字的原野上,但是,儿时的作家梦却像绚丽的彩虹悬挂在遥远的天边——我开始拒绝不切实际的幻想。
   人生,或许是有定数的。
   当我进入生命的晚秋,走到不会做梦的年龄,却不可思议地与孩提时代的作家梦亲密接触。
   那年,我48岁。因了女儿的一个建议,我不知深浅地把一篇游记《走进五彩城》投给一家全球知名的中文原创作品网,没想到,立马得到编辑部的鼎力推荐,还上了“周榜文”。短短几天内,这篇游记赢得了2000多点击率和64篇网友评论,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网络写作的魅力。
   至今不知推荐我文章的编辑叫什么名字,知遇之恩永生难忘。
   按照这家文学网站的指引,亦步亦趋地,我开始创建自己的文集,虽然只是在虚拟的世界里,虽然只有孤伶伶的一篇,然而,面对闪亮的电脑显示屏,我仿佛触摸到圆梦的感觉。网站的名字从此刻进心书的扉页,首页上那棵独立成林的榕树绿得耀眼。
   就这样,我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
   2001年年底,在我的职业生涯可以看得见彼岸的时候,我开始整理自己从检20多年来的办案(或采访)经历,并将自己的亲历和体悟写成30篇网文《女检察官手记》连载于榕树下文学网站。
   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如此严肃的文字却可以在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的网民中赢得共鸣,网站一路推荐,网友一路跟进。点击率飙升到5、6万,每篇网文之后都有数以百计的网友留下评论。
   网络写作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互动性。经常在网络上写作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往往是在网文发表后的第一时间,有时就是几秒钟后,就会拥有网友的阅读和评论,这是纸质写作无法抵达的快乐和境界!
   纵观网友对我的网文的评论,最多的是认同,是感动,是激励,当然,也有质疑和批评,甚至还有超出了我的创作思想的提炼和升华,这些都成为我将网络写作进行到底的强劲动力。
   一位网友加检友读了我的《女检察官手记》之后,他在《检察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律与人性的对白——读<女检察官手记>》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互相关爱,共享生命。这是《女检察官手记》最后一个故事的题记,看到这里我不禁豁然开朗,我感到了轻松,因为我为自己持续的感动找到了最好的诠释——从在网上第一次看到这部书稿开始,那份感动一直在持续,直到有一天我也成了一名检察干警——从这部书中,我看到了法律与人性的对白,看到了公平与正义的天平,也看到了道德与世俗的良心。我终于发现,让我感动的并不是故事的情节,而是在其中跳跃的执法者的公正和真情,还有作者对灵魂的拷问,对人性的追问和关爱。”
   当然,给我支持最大的还是《女检察官手记》诞生的“摇篮”——全球最大的中文原创作品网“榕树下”,特别是榕树下的那个敢于和艾滋病病人拥抱的“特别平和善良”的编辑——飞乐。她一直非常看好《女检察官手记》,也一直是《女检察官手记》坚定不移的推荐者。
   记得她曾“伊妹”告诉我,有朋友写信给她说:“《女检察官手记》好是好,但是案例太旧,在今天看来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因为社会变化太快。”但是,她不这样看。她问那个朋友,为什么,有些案例,会被一犯再犯,比如“59现象”、“畸形婚姻”、“少年抢劫犯”,这些都是检察官手记里提到过的,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还是会被震撼,会令人思索,如果不看办案日期,你会不会还有陈旧感?
   她还特别骄傲地说,此后,若是谁再和她争论说网文不深刻没内涵,她就把《女检察官手记》拿出来作范例。所以在《女检察官手记》发表到20篇的时候,榕树下的创意部和编辑部特地为《女检察官手记》制作了一期文学特辑,才在首页推出半天的时间,网站的热线已经不断……
   2003年12月18日,在榕树下网站成立六周年之际,我写了一篇网文《感恩榕树下》,我在网文中写道:“600多个不平静的日子,30多万字的51篇作品伴随着接近28万次的点击率和2200多篇网友的评论,一同在榕树下或喧嚣或寂静地诞生。欣赏的目光,尖锐的质疑,善意的批评,面对面地讨论,我的文字在大家的搀扶下蹒跚前行。”
   后来,我还有幸成为榕树下第一文学社团——“雀之巢”的社长,社团成员最多时发展到3000多人,印制了7册丛书,我还与许多网络文友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心灵朋友,生活因此变得更加饱满精彩。
   终于有一天,我在榕树下网站连载的《女检察官手记》正式出版了。继而,《女检察官手记》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方圆》杂志连载;接着,《女检察官手记》又被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等广播电台广播,变成了有声读物;再后来,“中文在线”签约《女检察官手记》电子版,构成了在线阅读;最后,《女检察官手记》又被拍成电视专题片和电视栏目剧,在中央电视台等150余家电视台播出,DVD光盘在全国发行……用当下的话说,几乎囊括了全媒体。
   网络成就了我的作家梦。
   圆梦之时,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当年给我“预言”的语文老师。可她早已迁居外地。就在我不抱希望的时候,我与语文老师的女儿也是我的同学在一次校友会上邂逅。她告诉我,她母亲来北京了。我近乎尖叫地挽住她的手臂,刻不容缓地说,快带我去见她。
   当我滔滔不绝地跟语文老师说起,当年的我们有多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她如何特批我写诗做作文,我的作文如何被评为范文,她如何在全班同学面前含泪朗读《我爱我的爸爸》……白发苍苍的老师眯起眼睛,微微颌首,静静地陷入遥远的回忆。
   可是,当我带着最为激动的语气说到老师给我的预言时,老师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地问,是吗?这是我说的嘛?呵呵,我倒记不住了。
   也许,这样的预言,老师不只跟我一个人说过?也许,老师把这样的激励给过许多孩子?也许,她只管播撒梦的种子,从不奢望桃李的回报!
   我热泪盈眶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出书了,出版社的名字叫“作家”。
  
   (注:本文首发于2009年榕树下,原标题《网络与我的文学梦》,略有修订。)

共 40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仿佛就在不经意间,作家梦的种子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细细品来,那篇让语文老师含泪诵读的作文,一篇篇发表在黑板报上的文章,一份份充满真情与文采的工作报告,那一章章令人赞叹的女检察官手记,哪一颗文字不是一个跃动的精灵,哪一个文字不是一颗闪亮的星辰?有时,刻意地去追求一个梦,也许梦越来越远,但,一个人,如果永远怀着一颗尊重热爱文字的心灵,那么,梦,其实就在现实之中。作者的这篇文章依然是那么真诚质朴,毫不矫揉造作,用语规范精练洒脱自如。仿佛有一位阳光自信的大姐在丽日晴空里引导着追梦的人们执著前行。推荐阅读。编辑:凉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17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佩剑秀才        2016-02-28 16:34:45
  作为同龄人,文革对于我们无法用语言去评说,我们内心都十分清楚。是金子总是闪光的,文革开始时,我刚刚升入五年级,后来好歹读完了初中(那时称联中)……,
   钦佩月楼老师的才华!
随性·随意
回复21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2-28 17:00:32
  谢谢秀才抬爱!感谢网络让我们走到一起,期待您在新雀之巢写作愉快,佳作多多!
22 楼        文友:雅润        2016-04-02 08:52:50
  我是在《网文现象》江山征文里,有一个黑人阿明的作者写到你们社团的创立与发展,知道老师这个人,一直佩服你的文品和人品。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更是佩服你的坚韧。问候老师,祝福你天天快乐!
雅润
回复2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4-05 14:21:47
  亲爱的雅润,认识您真好!
   月楼刚刚从江南祭祖回京,怠慢了回复,还请谅解!
   知道您已经在心里认可雀巢了,期待早日看到您的作品,别让我们等得太久哦!
   遥祝春安!
回复22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10-13 18:18:40
  谢谢亲爱的年轻的朋友,你们的厚爱是最好的激励,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你们,一定!
23 楼        文友:塞墨        2016-05-05 23:49:09
  出书,是众多文人的奢望,当作家,亦是喜爱文字者孜孜以求的梦想。欣赏老师的“网络成就了我的作家梦”,只要临池不辍心存念想,就能勤能补拙,也无所谓形式上认可的“作家”。
回复23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6-05-08 12:55:56
  这也是月楼为何不懈坚守雀巢的顶级理由吧——因为网络成就了我的梦想——我也应当回报网络。
   谢谢塞墨先生的持续关注,有您的懂,真好!
24 楼        文友:蒋健        2016-10-13 10:39:32
  文字是真诚为人的真实流露,也是内心的自然流泄。非常喜欢独上月楼老师的文字。十年前在榕树下就拜读过老师的文章,今日再读,新意依然。其实我也算榕树下的老兵了,好几年未动过笔,今日注册上来,也是想向老师们学习学习。
25 楼        文友:太阳花儿        2020-04-03 02:29:31
  前辈有言好的纯文学作品往往读起象是给读者当头一棒,这样的作品很难流行甚至处处碰壁,所以普鲁斯特说过伟大的作品往往默默无闻。以我浅陋的阅历看来很多人都把文学当成工具,或者说实用主义们粘了文学的光。他们把教育别人成长、引导孩子不犯错误、提醒公民遵守法律当成文学的目的。
共 25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