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轻舞征文】古寨里的"雪莲花"(小说)

精品 【轻舞征文】古寨里的"雪莲花"(小说)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25发表时间:2015-11-27 14:18:57
摘要:这部小说中李雪莲,年轻时天生丽质,花容月貌,曾经被大家称为一朵盛开的“雪莲花”。解放前她就与在县中学教书的文峰结了婚,丈夫虽然是地主家庭出身,但他是个思想进步的青年,为新中国的诞生他也献出了一份力量。解放后文峰就在县中学任领导了,后来他成了右派分子,捆绑挂牌批斗,放回家乡劳动改造。李雪莲也因家庭情况受到了牵连,她也就这样和丈夫同放回家乡接受改造。丈夫多次被批斗,李雪莲在旁边陪斗。她丈夫多次批斗中被打得遍体鳞伤,雪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法保护自己的丈夫。终于在有一天晚上,面临酷刑,大队文革主任汪元白“救”了他们,是雪莲被逼遭汪元白奸污后才走出虎口,从此那披着人皮的“野兽”伺机多次强奸雪莲。文峰从此肉体上的酷刑没有了,但精神上的痛苦没有消失,妻子被强奸他表面装着一点不知道,妻子为了丈夫不遭毒打被汪元白强奸了也不向丈夫诉说,把恨埋在心里。文峰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莲和几岁的儿子文山住在古寨里,母子化悲痛为力量生活着。放牛“老太婆”雪莲又捡养了一个“孙子”取名林生抚养,一家三代人和邻居“丑狗”生活在古寨里。文山是个懂事早、勤劳、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子,他读了小学因家庭背景不能升初中,但他不放弃学知识的决心,在煤油灯下坚持自学初中、高中教材,对难题无法解答他就在公社中学校教室窗台下偷听老师讲课。文山终于在恢复高考的政策下走进了考场,他考上了大学。李雪莲家终于迎来了春天,评反昭雪,补发工资,儿子又在大学里读书。一恍多年过去了,文山成了市里的干部,林生成了一家企业干部。李雪莲仍然坚持住在古寨里,七十多岁的李雪莲临终向后人们道出了真情,把自己的隐私事讲了出来,原来捡养的“孙子”林生是她的亲儿子,林生的生父是邻居“丑狗”,当年美丽的李雪莲和丑陋的“丑狗”相爱有了孩子,林生表面冷静但内心不接受,保密地做了DNA鉴定,否定了他们的父子关系。林生对自己身世要刨根到底,找到了母亲的私密日记,才知道在那动乱岁月里汪元白多次强奸了母亲,还有单身男人老支书和死了丈夫的母亲也有爱情生活。汪元白死去了,林生和老支书做了DNA鉴定,也否定了他们的父子关系。三个否定两个,汪元白是林生生父无疑。林生感到痛苦,母亲恨死汪元白,他也恨那个野兽汪元白,自己身上流着和汪元白相同的血液,他在悲痛中相到轻身。大哥文山救了弟弟的命。林生他知道了自己虽然流着汪元白身上相同的血,是不可否认的父子关系,但他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除了生理上的遗传,其他没有一点影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生母在负责养育,是母亲教育成长。父母所做的一切,只要在子女的生活环境中才子女学习后才对子女是有很大的影响,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改变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这部中篇小说故事性强,一个又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小说悬念重重,逻辑性强,观点正确。   


   一声雄鸡啼鸣。煤油灯火在微风中摆动着,在母子的对话中摆动着。煤油灯火的光很弱,很暗,通过母子的对话灯火活跳起来,光增加亮度了。
   啊!那一盏深夜不熄的煤油灯火,是一盏驱黑暗、送光明、促成才的煤油灯火。
  
   九、躲在教室外窗下学习
   刘文山自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的难题无法解答。李雪莲虽然多年前曾经是教师,请教妈妈,妈妈尽力指教的,但由于时代不同,教材上的文字一切都会随着时间里有一些改革。被流放在大象寨寨里的李雪莲在这样的环境里遗忘了很多的知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农村“老太婆”了。
   旧的知识在新社会里有了一些变革,李雪莲她也被许多难题难住了,她面对儿子也会叹气地问答,在不能解答的难题中会有消极语言:“儿啊!何必这样刻苦?那文化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农民,又需要多少文化呢?懂得加、减、乖、除法,会打算盘,能够写条据,就是一个有知识的农民。”
   刘文山对妈妈说:“妈妈,我虽然成了农民,我认为做一个有更多文化知识的农民,就会在劳动中事半功倍,用知识来改变原始的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力。就拿农作物施肥来说,什么农作物适宜施什么肥?长根块的,壮苗杆的要多施钾肥;要使作物扬花正常,子粒胞满就要多施磷肥;要作物枝叶长得茂盛就要多施氮肥……”
   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字典、词典无法解答,妈妈无法解答,使得他紧锁双眉,百思不得其解。这难题怎样来破解?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一只小手儿在桌前捧着脑袋,这难道怎样来破解啊!?
   忽然,他心中一亮,何不利用劳动中的业余时间赶场,卖了在荒野里釆的药材后,再到公社那所初中学校,那古庙后的窗子下去听听老师们讲课,也许能够在那里能够帮助破解这些难题。
  
   那一天,文山他到收购站去卖了药材,他有了钱又到书店里去买了书,买了本子,拿着爸爸交给他的钢笔,他走向了那所初中学校,那一座古庙的后面。
   当!当当!......那里上课的钟声敲响了,那里数百名孩子在教室外课间休息,他们是那样快乐,成群结队,蹦蹦跳跳。他们听见上课的钟声,各自忙着跑步进教室。整个学校几分钟就静了下来,接着各个教室里有了不同的声音,各间教室里上着的是不同的课。
   那间教室里音乐课老师在弹琴教歌,歌声阵阵:“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她是咱公社的好榜样啊,自力更生改变那穷和白!坚决学习,大寨人,敢把那山山水水,另呀嘛另安排!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红花遍地开,干起来,干起来,大寨的红花遍地开!......”
   感人的歌声使教室处的刘文山感到更孤独,他想自己能坐在那教室里一同唱歌多么快乐。
   一个孤独好学的孩子,一个出身不好的孩子,一个被拒之校门外的孩子,不要他学知识他就是要学知识。
   那间教室里那一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正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笔教学生解方程。那一间教师里一位中年语文老师他正在给学生们上大文豪高尔基的《海燕》这篇课文,学生们在齐声朗读《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文山在窗台下,他多想走进教室,和他们一起朗读大文豪高尔基写的《海燕》。
   教室里学生们朗读后静了下来,老师又在讲生字生词。
   一群学生从那一间教室里走岀,来到操场上,老师喊着口令,老师和学生们一同做着体操,体操做完似生龙活虎的学生们打着篮球、乒乓球……
   文山听见这些,看见这些,他想自己能够进学校学习多么好啊!能够在那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地幸福。他换了一个位置,来到另一间教室的窗下,里面的学生在做老师布置的数学题,老师在教室里来回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老师逮住了几位伏桌睡觉的学生。这几个学生是“老油条”,下课或上学放学去回的路上打牌、抽烟、爬岩、爬树……不进教室是常有的事情,上课埋头伏桌闭眼睡觉也是经常性的。老师曾经多次把他们喊在一边,认真教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枯木逢春犹在发,人老何曾再少年?……”
   这几个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他们还向老师说岀了內心话:“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在田地里劳动,为什么要把我们关进教室里读书呢?”
   老师听了这几个学生的话,又气愤又好笑。原来他们对学习这样厌倦,把学知识理解为是为完成一项繁重的任务。读书坐在教室里感觉亏待了自己,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似乎坐在教室里没有在风雨里、烈日下体力劳动着幸福。
   老师指着几个学生摆着头说:“我教岀了几个痴学生啊,几条‘糊涂虫’,你们生在福中不知福。你们今天不努力学习,不珍惜美好的时光,你们今后会后悔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到时后悔也晚了,时光不会倒转,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文山今天从窗缝里看见了老师把这几个学生摇醒,老师又叹气摆着头离开了。老师走了,学生又伏桌睡觉了。不知道这几个学生哪一堂课才会睡醒。
   下课了,铃声响起了。学生们又走岀了教室。教室外窗下的刘文山也下课了,他看着这古庙改成的学校,他多不愿意离开,他真想他能够进入这学校里去学习,在那教室坐着读书是多么地幸福。
   文山走了,他看着这古庙学校一步一回头地走了,那些学生们又聚在那操场。有所在打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站着观看用不同的身姿喝采......
   他看到这些场面,把眉皱着,回转着头走了。这个小农民他又要回到他的生产队田地里去劳动。他又要在大象寨古屋里,深夜煤油灯火伴随他,伴随他读书,伴随他写作业……
  
   文山在回家的路上,只见一个大娘把家里的书拿去当废纸卖。他喊着大娘说:“你卖的什么书?书当废纸卖,废纸三分钱一斤。为什么要把这些书卖掉?”
   “这些书卖了也能够买两斤盐巴。书放在哪里不能起一点作用。”大娘望着他说。
   “你会买这些烂书?”老大娘用疑怀的目光望着他。
   “大娘,我给你三斤盐巴的钱。一斤盐巴一角七分,三斤盐巴伍角一分钱。”他把包里的一角一分摸了岀来,他给了伍角一分钱给大娘。他又买了很大一梱书回家。
   这天晚山,山山在梦里梦见自己被老师请进了学校。他好高兴呀!他能坐在教室里读书了,他感到幸福,坐得端端正正,听老师认真讲课。
   他夜晚里自学还有许多难题还要问老师,“老师!我有难题要问......”
   老师把他看着,看着没有解答。他好急,急出一身汗水,突然他醒了,还躺在床上,月光透进小木窗,屋外哇声如潮。妈妈在那张床上说:“山山,你梦中都在学习!”
  
   十、几位老师的感动
   那一天,文山又在那所古庙学校后面听课,当他聚精会神在本子上作记录时,一个人影不知在他后面站了多久,那个人在认真观察这个教室外的窗下做什么。下课的铃声响了,文山也合上本子转身下课了。当他合上书本,把那枝爸爸给他的钢笔揣进衣包里,他准备离开回家了。当他把头一转过来,他看见一个穿着中山服脑前额上已脱发禿顶的中年男人站在他身后。文山惊了,文山不知道他是谁?难道我在教室后躲藏着听课也会被监视?他向这位中年男人微微笑了笑,表示自己没有干坏事,文山就要离开他了。
   “小伙子,你不要害怕。我姓杨,是这学校里的初中语文老师。”那位中年人说。
   “杨老师好!”文山喊着杨老师,站直身子,睁大眼睛把杨老师盯着。
   “小伙子?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什么大队什么生产队?”
   “我叫刘文山,今年十五岁,家住大象大队三生产队。”
   “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杨老师说着,向文山要了笔记本看起来。杨老师看了文山的笔记本,又看了看文山说:“字,写得很工整,语句也很通顺。还有深刻的学习总结,有数学、物理、化学……练习题。我发现你在这教室外面听课好多次了,今天我特地要向你问个明白。你有这样的决心,这样刻苦,怎么不进学校读书呢?我教了千千万万的学生,还没有发现像你这样刻苦好学的学生。”
   “我想进教室里读书,但是我不能被录取。”文山向杨老师说。
   杨老师叹了口气,十分感动,他说:“你到我的住室里去坐坐,我还有许多的话要问你。”
   “今天我上街到供销社卖药材,还得赶回家下午到生产队里劳动。”
   “你还是个少年娃娃呀!你就这样成了小农民?”杨老师摆了摆头说,“到我住室里最多一个小时你就离去。”
   文山来到了杨老师住室,一间较窄的旧屋子,里面有张书桌,有张床,陈旧板壁上贴有报纸和走五.七指示道路的宣传画。杨老师叫文山坐下说:“刘文山,你就安心坐下来,我去食堂里打饭菜,你今天无论如何要吃上我的饭菜离去。”
   杨老师到食堂里打了饭菜,
   在杨老师的再三邀请下,文山也就不推辞了,他喝了老师的茶,他吃了杨老师端来的饭菜。
   杨老师他总认为这个娃娃文山还有很多的话没有讲岀来,他要他讲岀他心中隐藏的话,使他搞个明明白白。
   杨老师总是一个又一个问,文山的回答杨老师知道了文山的一切情况,没想到这个小学毕业生头脑里有这么丰富的知识,杨老师痛惜面前这个孩子,杨老师也只有摇头叹气。他对文山这种好学精神,他真的很感动。杨老师说:“文山,你不能作为我的在校学生,但可以做我的社会学生,今天相会也是我们有师生缘份吧。孩子,你要多学知识,我尽力帮忙,初中教材我给你,高中教材我给你。对于难题,你一周或者十天来一次吧,我能解答的尽量给你解答,我不能解答的,我又向其他老师请教解答。”
   文山就这样认识了杨老师,就是这样得到杨老师的帮助的。文山好学的事迹通过杨老师介绍后,文山又认识了周老师、李老师、王老师。
   文山每次都是这样匆忙来到老师们面前,嘴里喘着气,汗水淋湿了衣服,老师们都会认真给他解答各方面的难题,老师们还送给他练习本,送给他园珠笔。
   “杨老师,谢谢你教育我。我要赶回家去劳动了。”
   “李老师,谢谢你指教我解难题,我要立即回家了。”
   文山每次就是这样匆匆离开老师们。
   老师们看着文山离去,他们的心里痛得难受。一个十分好学的孩子,为什么要把他拒之门外?
   这几位老师聚在一起,想起在教室外窗下学习的文山,把这个拒在校门外的学生作文夸了又夸,看着他那些工整作业他们直摆头说:“这个娃娃这样认真学习,就这样成小农民太可惜了。”
   老师们想起这样匆忙来又匆忙而去的孩子,心里都痛,都摇头,为文山叹着气,都发岀了內心的语言:这个孩子的父母有“罪”,“爷爷”、外公有“罪”,孩子他又有什么罪呢?为什么要把这样勤奋好学的孩子关在校门外?为什么要剥夺他学习的权利?几个老师最后共同决定:“把文山叫进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几块钱的书学费大家决定省吃俭用捐资代缴。”
   大象寨那坡地上,几十个农民在一起挖地。文山也在那支劳动队伍里挥锄挖地,小文山会走进教室里读书了吗?这个小农民还有机会上学吗?
  
   十一、最后一课
   那一天,又走进杨老师住处的文山,杨老师高兴地喊着他说:“刘文山,你今天就不要久留了,回家去告诉你妈妈,你明天就来这学校里读书了。”
   文山听了杨老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杨老师,我也能坐在教室里读书了?我真的有上学权利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几位老师的恩情。”
   “文山,你好好学习吧!我教的是初中毕业班。你就到我班上来学习。通过我多次查看你的学习情况,你赶得上这些功课的。”杨老师说。
   文山辞别了杨老师,今天心里好高兴。走在回家的大石板路上,看着田里地里绿茵茵的麦苗,胡豆开着紫白色的小花,成片的油菜花黄艳艳,成群的蜜蜂在忙着采花粉。他来到了寨下“几”字河边,昨晚一场春雨使河水位升高了,河水奔腾向前。他上“链索桥”了,听人说就是这座走成“凹”字形的石桥败坏了大像寨的风水,“链索桥”成了链子,拴住了“大象鼻”呀!使“大象”成了死象。如今山山就坐在这大象寨上,他摇着头自言自语:“封建迷信不可信,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

共 58134 字 12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8910...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催人泪下,让人万分感动的文章。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十年动乱”的年月,人们承受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是司空见惯的。主人公李雪莲,年轻时天生丽质,花容月貌,曾经被大家称为一朵盛开的“雪莲花”。因为家庭出身的情况受到了牵连,她和当了右派丈夫同放回家乡接受改造。她丈夫多次批斗中被打得遍体鳞伤,李雪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无法保护自己的丈夫。终于在有一天晚上,丈夫面临酷刑,大队文革主任汪元白“救”了他们,是李雪莲被逼遭汪元白奸污后才走出虎口。丈夫文峰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莲和几岁的儿子文山住在古寨里,母子化悲痛为力量生活着。李雪莲又捡养了一个“孙子”取名林生抚养,长大以后,林生才知道自己流着汪元白身上相同的血,是不可否认的父子关系。小说一波三折,故事性强,一个又一个故事生动形象;小说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小说悬念重重,扑朔迷离,逻辑性强,值得推荐阅读,建议加精。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为轻舞增光添彩。【轻舞编辑:山村野叟】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28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村野叟        2015-11-27 14:24:25
  作者洋洋数万言,倾力描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人们的苦难岁月,还有一个女人的悲惨命运,让人欲哭无泪,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作者辛苦,好文章期待中。
回复1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05:03
  谢谢山村老师认真编辑宏声拙文。我们有缘才会走到一起,在文学道路上我们一同努力奋斗!
2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11-27 15:56:08
  作者用洋洋洒洒五万余字向我们叙述了那个特殊年代发生一些事。貌美如花的李雪莲被人喻为‘雪莲花’他不忍看到丈夫的受批斗,违心让文革主任汪元白多次奸污。林生经过多次排除方知生父是汪元白……作品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拜读欣赏了。
卫斯理
回复2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07:25
  谢谢卫斯理弟读评我的拙作,我们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共同爱好文学使我们心心相连。
3 楼        文友:玉美人        2015-11-27 16:28:21
  宏声哥哥厉害,五万余字的文,让玉儿沉浸在那个年代里的每一个故事情节,为之震撼!向哥哥学习!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回复3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7:12:07
  谢谢义妹鼓励!哥因琐事多离开了轻舞领导层,但不会忘了轻舞,不会忘了我的文友们,友谊永存,共同前进!祝妹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鸽子        2015-11-27 17:46:19
  拜读哥哥佳作。文字朴实,文笔厚重。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命运一波三折,作品构思独特,引人入胜。如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著。不愧为一部精品佳作。遥致编创愉快,笔丰冬琪。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回复4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8:13:03
  谢谢鸽子弟读我的拙作!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在业余时间为民众带来精神粮食。向弟问声好!
5 楼        文友:永远的狼        2015-11-27 18:20:35
  一直很佩服天雨老师的写作精神,洋洋洒洒几万字的小说,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恩怨情仇。让人不忍释卷。祝老师笔健冬怡!
时光静好,与卿语!似水流年,与卿同!繁华落尽,与卿老!
回复5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7 18:41:36
  谢谢狼弟读吾拙作!因我琐事多,和大家见面的时间少了,上网的时间也少,希望理解。祝弟文学事业上一帆风顺!
6 楼        文友:云飘碧天        2015-11-28 16:58:14
  动荡的年代,曲折的故事,艰辛的人生,老师的大作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历史性可读性都令人叹为观止。
   恭贺老师大作获精!
云飘碧天
回复6 楼        文友:宏声        2015-11-28 17:48:46
  谢谢文友读评我的拙作,有缘聚会江山轻舞,携手共进在文学道路上。向你问声好!
7 楼        文友:重庆霜儿        2015-12-03 11:17:28
  来看大哥,这么多中篇,厉害!
重庆霜儿
回复7 楼        文友:宏声        2015-12-03 12:15:44
  谢谢义妹对大哥的鼓励!大哥刚刚起步,还待继续努力前进!向义妹问好!祝您事业一帆风顺!万事吉祥!
8 楼        文友:黑土涛声        2015-12-17 12:04:58
  读了本篇小说真是感慨万千,那个岁月对于我来说只是懵懵懂懂的年纪,看了故事里的人物不觉思绪翻涌!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代人的记忆,是浓浓的一笔历史的记忆。
   欣赏学习了!祝好!
用文字让人生成为诗意的婉约。
回复8 楼        文友:宏声        2015-12-17 13:19:57
  谢谢老师对我拙作读评!谢谢你的鼓励!我们有缘相聚江山文学网,共同前进在文学道路上!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