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

精品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28发表时间:2016-01-14 23:11:33
摘要: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就是,那时候“书”给了我无数狂热与激情,如今,这个字于我来说是沉淀的、幽幽的墨香,更是内心的悠远与宁静,还有那深藏于心的——昨日的痛与幸福。


   家里的藏书是丰富的,然而后来我才知道,在浩瀚的书海里,无论任何一个地方有多少书也是沧海一粟——仿佛就是沙漠里的一滴水,那样的甘甜却永远也止不住我对书向往的干渴。在县城读书时,那里看到的书已经越来越让人觉得匮乏。再后来在省城我才知道,一个焦渴者在看到浩瀚之水时,那份期望,如飞蛾扑火的灿烂是怎样地义无反顾。书,在这个时代给我最深刻的记忆是饥饿。
   伯父是用书引诱我放下倔强去省城读高中的,是我唯一一次上了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好学校。我对常年当兵在外的伯父很陌生,却由于他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带回一大捆书,我总是盼他回家。那时候,我对他的记忆就是一身军装和一捆书,其实记不起他长什么样子——他在部队我自然看不着,他拿书回家却是我顾不上看他。“瞧,我给你带了些什么好东西,来看呐!”所有的陌生感会因为这句话而化为无。“书!这么多,谢谢大伯!”我抱起书就走,根本没看大伯,于是又开始和他陌生了。有了新书的油墨清香,饭菜自然也无味了;就是吃饭时,我也不会和伯父一起,因为这时候谁想看到我除非来我的书房——我家的柴房。而他也决不生气,任凭我狼心狗肺般地撕咬着书忘记他。伯父总是在凌晨离开家乡,我和爸妈送他到村口的时候,我的眼睛都是红肿的,却绝不是依依惜别的泪眼——整夜整夜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这个伯父是知道的,我的不亲热,丝毫不妨碍他对我的爱怜。离别的最后一句话都是相同的,伯父总是对爸妈说:“咱娃是颗好苗子,别想着盖房子了,不过日子也要把娃供出来——难住了,就给我写信。”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考的是地区的重点中学。也就在那一年伯父转业到省城。这次暑假他回家,一本书都没给我带,和他打了招呼后,我失望地准备离开,伯父却喊住我,笑着对我说:“娃,等下,没有书就不理我了?有事和你商量呢。”“有事和我商量?”“伯转业了,现在在省城工作,我想把你转到省城去上学,那里条件好些,你的意思呢?”这怎么可能!这是我的我第一念头。“不去,我已经考上咱地区的重点中学了,我看也挺好,我就在那。”我想都没想断然拒绝了。“省城有个很大的新华书店,比你初中的学校还大,那里的书你不吃饭不睡觉十年也看不完。”伯父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
   这个书店,其实我见过,有一个假期父亲去拿书店捐给学校的书时带着我去的。在那里,我们爷俩两天只吃了一顿饭,用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了两本书,那确实是书山书海的地方啊。伯父的话让我有些心动,可是让我去读书就是另一回事了。首先,我和伯父本身就很陌生,一年最多见一次面,而且每次说话都很少,即使书面用语的语言一年也不超过十句,一下子让我去他家,怎么可能?更别说我和伯母就更陌生了,怎么去?再有,我听说他家里也不富裕。不去,也不能去。
   “不去了吧,我在这里挺好的,地区也有大书店,比省城小点但也够我看了,高中时间会少,而且我也没钱买书。”我说。这一半理由是我找的,一半是真的。伯父保持着他的微笑,“你看,我有个宝贝,准备送给你,但是你要不去省城读书,那可就是废纸了,我可给别人了啊。”他从上衣口袋掏出两个小本递到我眼前,两个借书证,一个是省会图书馆的,一个是省图书馆的。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可是,我只考上了地区中学,当时没有省城中学来招生啊。”我不想开学的时候被人说我被伯父接走了,再说省城那些学生可都是城里人,会怎么看我?我真的不想去省城学校,可书对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更重要的,在这样的书海里畅游可以不买就看啊!这样的好事做梦都梦见很多次了,这唾手可得的机会真的在眼前了,只要我点个头就行。
   伯父看出了我内心在激烈冲突着,便带着更浓的笑意说:“这两个借书证啊,也是我找人给你办的,你看你的照片都盖上印章了,目前你还是个学生,这你能做到吗?我也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的,也是在这里长大,这样的好事哪有?就为了有点心理障碍和生活适应困难就放弃了?放弃了可就不会有了啊。还有,我给我们单位图书室也说了,你放学的时候可以来,随便看,伯还给你送水,你也可以借回家看。要不要?不勉强啊,给你想三天,答复我。”
   这么多点头就可得的书,我生怕错过,这些机会太珍贵了!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怎么办?我翻过来想着陌生、适应、寄人篱下,翻过去就能看到自己在书海里畅游。我平躺在床上骂自己:“你呀你呀,这么经不住诱惑,你这性格容易做汉奸!嗨,什么汉奸,就是读书嘛,又没有出卖谁。克服,克服中的自我征服才能更快地走出去。算了,只是为了读书,伯父也没让我过继给他;想的什么呀,呸!”真是矛盾死了,仿佛有很多“我”在吵架。最终,我还是放不下自己梦了很多年的书海。那天我起得很早,是我自己找伯父的。投降的感觉真的太不爽了,但是谁让我对书的向往是那样焦渴,而伯父这个职业军人又这样善于诱降呢?这个老政委!
   来到省城读书的第一天起,我才真正开始了在书海里畅游的生活。那时候,我常常是早上第一个走进图书馆晚上最后一个出来,一整天不吃不喝。当我恋恋不舍地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才知道,一种饥渴尚未满足,另一种饥渴已经开始折腾我了。时间长了,我渐渐发现,即使省图书馆的书也止不住我那不断滋生的对书的渴望。
   那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出版了,虽然是第二版,确是在他死去以后。或者是由于我对书太过在意,觉得到处都在宣传这部书,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要路过好几家小书店,小书店门口对这本书的介绍,我每天都要看很多遍。路遥的书我是那样喜欢,在这部书以前我读过他所有出版了的书——小说集,散文集。《人生》还是我初中时候借阅的语文老师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曾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让人读得泪流满面。这些回忆,让看不到书,只看到宣传广告,我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
   这样的畅销书在当时的图书馆里是不收藏的,我找遍了省、市和我伯父单位的图书馆,还有学校的图书馆,全都让我失望,图书馆里都没有《平凡的世界》。虽然读高中的我没有专门跑到书店看长篇的时间,但是,忍不住诱惑的我,还是在万般无奈下口袋空空地走进了书店,想故伎重演——蹭书看。可那时候的书店蹭书看很不容易,非买莫看,看管得很紧。第一次我就被抓住了。“你买不买?看了这么久了,这种畅销书有什么挑的?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看什么看,别是蹭书看的吧?你把书摸旧了还怎么卖?”小丫头店员嘴巴巴巴的,言辞犀利;白眼球白得发蓝。我依然是羞愧,我不敢正视人家的眼睛。我无奈地合上书的那一刻,依然是撕心裂肺般的感觉。慢慢地给人家放回原处。但我还是看了下书底的定价——七块八毛钱。这也就是说,如果我有二十三块四毛钱就可以买下这套书。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买下这套书,不行我就一本一本地买,慢慢看,看完一本再买下一本。
   那时候伯父家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伯母是个临时工,由于老家的贫困,日子过得也很艰难。家里买菜都要等到菜市场散摊的时候论堆买人家挑剩下的;有时候看到被扔掉的菜叶伯母都会很欣喜地捡回来吃。我自然不好意思开口要钱买与学习没有直接有关系的书。然而办法还是有的。每天早上和晚上伯母给我做饭,中午她工作回不来,就给我六毛钱,一毛来回坐公交,五毛买菜夹馍两个。也就是说,只要我每天跑步去学校,晚上再跑回来,中午不吃饭我就可以每天有六毛钱。想好了,就这么办。尽管有些累,中午同学们都吃饭的时候我会很饿,没关系。为了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出来我不吃午饭,我对老师和同学说功课拉下来很多,我中午要赶功课,书包带着干粮。就这样,两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早上尽量多吃些,赶忙跑到学校。为了不让伯母看出我的异常,下午虽然饥肠辘辘不想动,我仍然是急急忙忙跑回家吃第二顿饭。两个星期过去了,我终于有了七块八毛钱。
   那个冬天的下午,下着小雪,很冷。下午一放学我就匆忙跑去书店,许是快下班了店里没什么人。轻车熟路,我径直跑到放《平凡世界》的书架前,兴奋地有些喘息,拿起这部书的第一本径直走到收银台。“我买这本书。”店员是个中年男人,扶着眼镜仔细看着书底页,头也不抬地说:“这书是一套,共三本。单本你怎么看?你去把那两本也拿过来。”“叔,我……我的钱……只够买这一本。”我低着头。“那不行,你买了这一本,剩下两本怎么办?这是成套卖的书。”他微笑着看着我说。我心头一阵紧张,哀求道:“叔,先把这一本卖给我吧,我再四个星期不吃午饭,就有钱买剩下的两本了,我一定买。求你,我已经两个星期没吃午饭了,就是太想看这书了。”不知为什么,这时候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和他日本朋友合开的书店,我多想这个男人是鲁迅先生啊,或者他也读过这篇文章。我不想像故事里的售票员那样贪心,买不起一本还奢望两本而舍不得放下,我只想用自己一星期的饭钱买一套三本中的一本。然而,现实却是冷酷的。“你这个孩子,怎么一点不诚实?是把一本丢了想在这里补回来吧?现在什么年代了啊,哪个家长满足不了孩子想读书的欲望?哪个家庭买不起二十来块钱的书?编旧社会的小说好玩吗?就撒谎吧,你!你还两个星期没吃饭,是把钱拿去打电子游戏了吧?没钱了?打工去啊,现在建筑工地那么多,去出苦力啊!快去,赶紧走人,我要下班了。”这位叔叔一阵无端的指责,使我多日的困苦在委屈中瞬间升华,心头一阵巨大的难过袭来,我强忍住泪水,说不出话来。
   像做错了事那样,我低着头默默地走出书店大门,刚才一路跑来出的汗已经冷却,现在我真的好冷,好饿,好困。街上的霓虹已经在闪烁,人流如织。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真的很遗憾,我连一个哭的地方都没有。我不奢望什么,我只想读书。就在这沮丧之中我还是放不下“我的书”,那位叔叔的话如电影里的画外音那样一直在我耳畔回响,对,打工去。每一天下午放学我可以打一会工再回伯父家。这样我就可以读到更多的书。童年时代我和母亲在家乡小镇上买书的记忆刹那间浮上心头,我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向伯父家跑去。或者是因为耳朵太凉了吧,雪,越下越大……
   那时候,城市里到处都在建设、改造,处处是工地。第二天早上走的时候,我对伯母说,从今天开始学校加两节自习。下午放学后,我就在回家的沿路边走边看,只要看到工地就一家一家地问谁要短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一个小包工头的工地,每天放学时间,他的工地会来一车沙子,大约五立方。我就把这些沙子铲起来甩到一个大大的铁筛子上,沙子从铁筛子漏出去,杂质被挡住了,分离出来。这就叫过沙子。不管多少时间,每天必须过完一车,第二天要用。过一车沙子一块钱,十天为限,结账走人。就这样,我每天依然早上跑步去学校,中午不吃饭,下午放学过沙子,然后回伯父家吃饭,写作业。没有人知道一个从大山走到城市的孩子,在这个繁华的都市繁华街道的一侧,为了路遥的一部《平凡的世界》,成为了孙少平和马建强般的奋斗者。我想,这个时候我的平凡的世界已经开始上演了。其间的饥饿和体力劳动的艰苦就不用说了,当汗水侵蚀磨破的血泡,汗水和着血渗透铁锨的木把的时候,一想到那一部厚厚的三本书,想到那油墨的清香,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十天之后,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更得到了我的平凡的世界的开端——人生中第一个自我生存的方式。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足够我享用一生。我认为自己的那个时代是幸福的,也为自己的那个时代骄傲!
   我的大学是学理科的,而理科生相对于文科,是个很费钱的学科——很多实验材料需要自己买,除非你没有新奇的想法。走遍那数不清的图书馆——学校和省、市图书馆,还是寻寻觅觅却茫茫无获的图书馆。那些资料对于我这样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来说很多办法只有自己想。最初的办法还是老办法——节假日的时候出苦力,写完作业的深夜写点文字卖。正是贫困,正是贫困中才有的对书狂热的追求,也正是在这狂热对书的追求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得到与珍惜,知道了生活、活着和存在。正是这书给了我最大可能拥有的智慧和我追求它的勇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一天我都陪伴着书,书陪伴着我。书见证了我从体力型迈向技术型、再从技术型走向智慧型的转变。是书忠实地陪伴着我走到现在,感慨地给予我博大的世界,陪伴我走到今天。从书店不许只看不买,到把水泥地换成地板砖、修了很多台阶让不买书的人免费坐着看书,再到设了读书台、抄书台,甚至还为读书人准备了饮水机。我们国家在富强,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每当我看到我那巨大书橱的时候,每当我安静地捧着书享受今天的从容与安详的时候,我不会忘记书我这个忠实的伙伴,高尚的良师益友。每当我在书城看到很多孩子坐在一排排专门看书的台阶上看书的时候,我甚至比他们更能享受到这份宁静中的幸福与安详。我在心里暖暖地羡慕他们,更给予他们深深的祝福!
   所以,在书店见到那个孩子像我当初为得到心爱的书一样哀求卖书人时,我感动了,我笑了,我也就毫不犹豫地帮这个孩子解除了困难,我希望所有爱书的孩子不再因为书而哀求别人。

共 1022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让我们感动得流泪的叙事散文。文章开篇讲述的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心爱的书而哀求的故事,作者毫不犹豫地帮助这个孩子的故事,已经感人了。可是,该文最为感人的故事还在后面。读完文章,我们谁能忘记这么两个故事?一个孩子,在一个地摊子前,看到了两本书,可是,卖书老头呵斥了这个孩子;孩子太想得到这书了,母亲来了,孩子怎么也不走,母亲生气了,打了孩子,把孩子的耳朵扯出了血;母亲哭了。不是不给孩子买书,而是没有钱。母亲哀求卖书老人降价的场景,母子俩抱头痛哭的场景,我们谁不心痛谁不流泪?一个学生,为了得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跑着去上学,中午不吃饭,省下钱买书,谁知道书店老板不卖一本,而要卖一套……我们能忘记书店里哀求的学生吗?这个学生,为了买一套书,仍然跑步上学,仍然中午不吃午饭,放晚学后到建筑工地筛沙子。钱够了,书终于买到了!我们谁不为这个学生欢呼,不被他感动?这个耳朵流血的孩子,这个打工挣钱买书的孩子,就是作者!除了这两个故事,文章还写了其他关于作者和书的故事,比如,伯父用书诱惑作者到省城读书的故事,同样是感人的。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母亲,那个卖书的老头,书店的店员,开篇那个孩子,小时候的作者,伯父,每个人物我们都没法忘记。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115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高山明月        2016-04-14 20:26:20
  好!好!感人至深,这就是真的精品。问候老师!
12 楼        文友:徐立敏        2021-05-21 14:43:26
  果然青年才俊,一个《书》写尽了真善美的情怀,学习!
网络头巾:他乡月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