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追逐远去的精神家园(散文)

精品 【流年】追逐远去的精神家园(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83发表时间:2016-01-15 16:30:15

【流年】追逐远去的精神家园(散文) 我不晓得为什么会在四十多年后,忽然生出一种要急切赶去的情思。就像是漂泊思乡的游子,晚间归巢的燕子,那样急切,那样没有任何道理。
   太行山下,漳河之滨,那儿有赵王城、铜雀台、响堂寺、回车巷、学步桥,还有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我从江南水乡,到达这座黄河北岸城市的时候,正是一个初秋日。可惜,当我走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大街的时候,没有南国常见的丝丝秋雨,有的是热辣辣的顶头烈日,就连迎面而来的风,也干燥得没有一点水分。
   我来这里不是旅游,那些外人眼中的风景,我已经熟悉到融入至骨肉里。我回来,是来找寻我的母校,一座学步桥边的中学,据说距离这里不远,就是秦始皇的故里。我不知道远去咸阳的秦始皇,离开这里是否还回来过,只晓得我这个从来也没得到什么正经官职的江南游子,如今又回来了。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是一脸的迷茫,一身疲惫。
   或许是几十年在茫茫人海中的沉浮,或许是不堪滚滚红尘中的浮躁、欺诈、无聊,或许是我的生命之舟,正不可挽回地驶向喝下午茶的驿站,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处,正升腾起一股伤怀、旷漠、惆怅的迷雾,这种无可奈何的迷茫,正在我周身弥漫。
   我就像是一个大海中迷航的舵手,需要灯塔的照耀;像是走出家园后迷路的孩子,需要母亲的招呼;我急切地需要找个地方,把自己的苦痛、压力和绝望释放,然后,重新转身,选择新的人生方向。
   信息时代是如此迅速地到来,它让我们还没有看清方向,就驶入惊涛骇浪。名利,名利!金钱,金钱!你不用再关心井水的深度,水龙头把海拔提到和你的心脏在同一个平面;你不用再去掂量一袋米的重量,刷一下卡,它会无限地接近你的胃肠。不论你是垂垂老者,奕奕盛年,还是翩翩少年,在手机上,都浓缩进同一个平面。不论你是80后,90后,还是几0后,积淀知识的能力,全丧失在了“百度”。是非何在?半斤八两的秤杆早已成了古物,生存的紧迫,得失的焦虑,让现代人在疯狂的追逐中变得神经麻木,疯狂进取的野心,最终成了一个没有底线的空洞。
   跳上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高铁,我试图向着自己的少年时代回溯。
   离开母校的时候,我还只有十六岁。对于人生来说,那正是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纪。读了几页古书,我就不知深浅地学着班超的样子,投笔从戎,怀揣三分豪气,七分懵懂,一路向北、向西,从此,明亮的书桌前,少了个求知的学子,暗淡的古长城下,多了个稚气的哨兵。后来,我转业回到江南,一别四十载,没有再回头。
   走进校园,正是日上三竿的好时候。要不是有老同学领路,真不晓得到哪里去寻找母校的影子。离开时,这里是荒僻的远郊,东边是五里铺的菜园,西边是蔚家庄的麦地。秋风起时,尘土飞扬,残叶飘荡。校园门前的土路上,走着牛车、马车、骆驼车,得得得跑着的是小毛驴。驴背上,是回娘家的小媳妇。如今,这里已经是高楼连片,广厦蔽日,悠长的大马路上,拥挤着人群车流,突突突的马达声声,伴随着一股股黑烟,据说,这里有着京津冀地区最糟糕的雾霾天气。
   校园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正在上课。四面高楼,中间围着一块操场空地。满目都是干枯后的水泥,没有给小草留下一丝生存之地。跟着老同学一路转下来,我觉得自己已经是神情木然,思维恍惚,在这钢筋水泥的树林里,生发出当年巡逻在边关戈壁上的幻觉。我觉得胸口发闷,口干舌燥,快要窒息。
   当年,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校园里的教室大多还是平房。教室门外、窗外是高大的白杨树,校园外是广袤的农田和淡淡的远山。冬天听得到远近的鸡啼鸟鸣;夏日有声声蛙鸣蝉唱;春天花坛里的花儿开了,有蔷薇、月季还有一地的青草;秋天白杨的叶子被霜打成金黄,与花坛里的菊花一样的灿烂。
   那个时候,远没有后来我八零后儿子读书时那么多的作业,做到半夜也做不完。老师留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写好了。放学后的时间就是疯玩。踢足球、打排球、摔跤、撞拐……无聊的时候,我会一个人静悄悄地看着小麻雀在枝杈间跳来跳去,它们是天国里通俗歌曲的歌唱家。我更无聊的时候,会看着山城特有的褐色大蚂蚁们在老槐树下搬家,它们是“大槐安国”的臣民,总是忙忙碌碌,不知图个啥。麻雀唱累了,飞走了;蚂蚁搬累了,钻进地下。它们都走了,我就开始冥想:麻雀为了一滴水、一粒米,拼命地在天上飞啊,飞啊。蚂蚁捡到一块馒头屑,或许就像是找到了一顿盛大晚宴。麻雀与小鸟的一生,就在这忙碌与奔波中度过,难道我今后的人生路,也要这样走下去?
   无聊产生哲学。十几岁,我开始有了自己对人生的最初思考。
   当年,在这被荒野与农田包裹着的破败校园里,我偷偷地读了当时的禁书《红楼梦》、《青春之歌》、《少年维特之烦恼》、《牛虻》还有手抄本《少女之心》,为爱情开了一丝门缝。我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水浒传》、《三国演义》,心中萌发出从军报国的志愿。那是个把“知识越多越反动”喊得山响的时代,可我这个学校里的兼职图书管理员,还是偷偷读了好多的书,他们像雨露般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田。我的老师们似乎对“革命”、“造反”不感兴趣,对我的叛逆,就是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评法批儒”、“打倒孔老二”喊得震天响的时候,我穿上了绿军装。我的老师李金玲为我送行,她送给我一个已经有了斑点的旧笔记本,笔记本里的插页,竟然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韩愈、李白、杜甫……这些先贤的语录和诗篇。
   从初中到高中,我碰到了只大我五岁,亦师亦姐的庞老师,她比我更叛逆,她的嘴角总是挂着对当权派的一丝轻蔑。是她教会了我独立思考。还有教导主任张老师,他为人低调憨厚,很多告到他哪儿没原则的狗屁倒灶的事儿,大多不了了之。宽松、宽大、宽容,在我成年也在单位管事之后,张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无穷。还有买来的浆糊,总是让“造反派”的大字报糊不上墙的梅老师,一遇到河东狮吼,就笛声悠扬的吴老师,他们的急智和幽默,让我此时想来还忍俊不已。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这座遥远北方的普通中学,没有教会我多少用于人生攀爬的知识,却教会了我应该怎样做人。
   我在中学读书的时代,是一个贫穷的时代。每一个寒暑假,我都在“学工”、“学农”,用文雅的话说,就是勤工俭学。用今天的潮语就是“打工”。我帮农民割过麦子、刨过红薯、收过玉米、高粱,还上山修过水渠,打过石头。我在纺织厂学过纺纱、织布,开过车床、钻床、刨床,也学过针灸和铸造蜂窝煤炉子……我甚至下过矿井。
   生活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烈日暴晒,什么叫机声隆隆,什么叫早出晚归,什么叫筋疲力尽。什么叫恪尽职守,什么叫人类的良心。做人不易,生活艰辛。过早地踏入社会,让我有些早熟、早慧。初中一年级起,我就没有从母亲处讨过一分钱的学费。少年的我,在这里获得了自立的精神。我记得那时候,我做一天工,初中时的报酬是三角钱,高中时的报酬是五角钱。这样少的金额,在今天丢在地上都不会有人捡拾,它实在少的可怜。但是,正是这少的可怜的报酬,让我积累起最初的精神财富,让我萌生了当个精神贵族的初衷。
   如今,我既没有当上物质贵族,也没有成为精神贵族,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还是一介平民。贵族当不成不要紧,可以努力做个好人。
   在山城读书的几年里,我也知道了什么叫做脚踏实地,什么叫求人不如求己,每一口吞下肚里的,都是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在这个破败的只有一座小楼,几列平房的中学里,我加入了共青团,有了自己最初的理想,虽然我知道所谓理想,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梦想,一个幻境,一个上到天国也无法实现的使命。但是,我一直虔诚地把它存放在一个地方,那里是一口井,一座城,或者就是我不时眺望的“远方”。远方在那里,我有些说不清,有些模糊,有些懵懂,但我相信,它一直存在着,一直牵动着我的魂灵。
   沿着母校的围墙走了一圈,不知怎的惊动了学校的领导。或许,我写过两本书吧,书中有些我对母校的回忆文字。于是校长热情地邀我给高三班的学弟学妹们讲几句话。讲什么呢?四十多年过去了,许多事似乎已经很久远,很多人已经成了“地下工作者”,而我在这座学校的影子早已烟消云散,没有谁再认得我,而我作为一介布衣,对社会的贡献,就像树上的麻雀、树下的蚂蚁般不足挂齿。
   我愣怔地站着,半天无语。忽然觉得有句话像是从肺腑间蹦出来:同学们,不管你们以后走得多远,不管你们是高贵还是贫贱,记得回来看看母校啊,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江南回到这座四十多年前寄居求学的山城?来看这所已经完全变样,我已经完全陌生的母校?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里不是我的故乡,不是我的祈福地,这里是我的精神家园。虽然四十多年里,我一直没有见过你,其实你一直深藏我心间。
   走出精神家园,我转身再回江南。我相信自己已经获得了新的精神动力,我将义无反顾地继续追随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想,我知道它在远方。我的梦在远方,中国梦在远方,或许,我难以到达远方,但只要多走一步,就离远方近一点。
   会有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到终点的。

共 36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精神,是个大词。有人说,精神是一座矗立在心园之上的丰碑,不会因岁月的尘封而黯然失色,始终有一股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在流逝的时光中激励我们的心志,无形之中推着我们前行。 四十年的光阴,将一个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历练成沉稳睿智的“老者”。一个转身,便是天涯,期间堆积了无数往事的剪影,在眼前摇曳。太行山下,漳河之滨,涌动着多少青春的记忆。漫漫四十年,别离长欢聚少,而今急急返回,必然是怅惘多余欢喜。山城中的每一处风景,于凤鸣不再是一个平常的名字,而是精神的一部分,刻入身体,融入骨血。赵王城夜空上高高悬挂的明月,凄冷了谁的年华?烽火台上的战鼓、硝烟激发的是谁的斗志?还有那铜雀台,迎风吹来的是谁人的箫声?如今,历史风烟已往,那学步桥边的校园里扬起的清风,能否安抚那心身疲乏的游子? 站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层层雾霭,迷蒙了双眼。故土依旧再,却不是记忆中的模样。再度忆起年少往事,亦是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一段经历其实都是一种积累的精神财富,凤鸣人生中最好的那些年,与山城的山水脉脉相连。那座城,是他时时眺望的远方,是心魂相牵的存在,是他永恒的精神家园。 此篇散文随心而至,充满感伤的语调中将流淌出源发于内心的各种情愫,虽伤感,却能引人共鸣。散文结尾处,笔调上扬,将内心之真实收拢在百余字中,所谓字短情长,韵味无穷!佳作,倾情推荐!【编辑:纷飞的雪】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1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苦尽甘来        2016-01-19 20:24:13
  四十年后回到当初的母校,一切的一切都物事全非,看着这个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旧貌,难免心中的凄凉。怀揣梦想的少年时代,房前屋后,鲜花绿草、蛙响蝉鸣、杨柳成荫,而今被高楼大厦取代,生冷的混凝土侵占了绿意盈然的芳草地,还有多少学子有心回故地重游,感慨这时代的变迁,而追逐着一份梦想的精神家园?你做到了,你是学弟学妹的榜样,你圆不了的梦,会有人沿着你的足迹走下去。人可以物资贫穷,但不能精神贫穷,精神可以取代物质,而物质不能取代精神,所以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追逐灵魂的精神家园。您是时代的超人伟人,您是流年的骄傲!!!
回复1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1-24 17:56:19
  甘来,谢谢。你的表扬,有些过了哈。学生时代,我就是个普通的学生。有些内向,有些懵懂。看着母亲的辛劳,总想着挣点小钱,贴补家用。过早走进社会,有点早熟,想的就多了些。去年秋天回到母校,想到如今红尘滚滚,铜臭四溢,不禁有些感慨上心头,于是有了写作此文的冲动。其实,静静地想想,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缺憾,都有自己的进步,那些思潮,不过是人心涌动。
1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6-01-23 19:58:42
  这种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欣赏美文,欣赏二哥的情怀!
五十玫瑰
回复1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1-24 17:58:32
  玫瑰阿姐,我们年龄相仿,想必有着不少相同的经历。谢谢你的关注。
1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1-24 09:09:49
  远方,就是人一辈子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
   在流年人心中,二哥,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博才,儒雅,睿智,充满了诗意的精神向标。
   追随二哥的求索之旅,我们看到了二哥曲折而动人的人生历练,铮铮男儿的精神风范。
   向二哥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个好人。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1-24 18:05:27
  流年,有江楼老哥在,俺不敢说有多少人生历练,但我确实是个不安分的人。少年时代就尝试去做许多事,而且见异思迁。从小到大,做了许多行当,却一事无成。回到母校,看到莘莘学子们是那样年轻,我才忽然感到自己老了。“我报路长嗟日暮”路还远,天已暮,难免要发一通文人议论,做一番“空悲切,白了少年头”的感叹。如此而已。
1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6-01-24 09:13:50
  今夕对比,感慨万千。
   二哥作文,以随性而流的走笔,那些林林总总的思与悟,带出满纸的悲欣,形散神聚而力透纸背。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15 楼        文友:天上雪        2016-01-31 19:33:56
  二哥,您今时今日的成就与修为,足以自豪,人生的路,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不必伤感!愿二哥安好,我最近忙得团团转,几乎没上来过,现在才看到二哥的回复,天气冷,二哥多保重!
流云本是天上雪
回复1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2-03 13:55:52
  琉璃,谢谢。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是一个动荡而多彩的时代,少小年纪就出来混社会,有不易也有许多感慨。不过,我想世界总归是美好的。愿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