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饭桌上的那些事(散文)

精品 【流年】饭桌上的那些事(散文)


作者:风逝 探花,1835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73发表时间:2016-01-26 14:29:29

【流年】饭桌上的那些事(散文)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尽管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而且吃的几乎都是粗劣的饭食,但是饭桌上的那些老规矩依然细致地约束着孩子们吃饭时的言行举止。
   农村里吃饭除了夏季,其余季节几乎都是在炕上。每每来了客人,也是热情地招呼着:“上炕,快上炕!”吃饭的时候,东西两个炕头,都是大人的位置,孩子们可以在桌子头面对的窗台处坐着,或者只可以在地上站着吃饭。我家里家口大,记忆里,东炕头,靠近锅灶,热乎着,那儿雷打不动是奶奶的位子,瘦削的奶奶盘着腿,坐在那儿,吃饭时占据着很少的空间。西炕头,是父亲的位置。饭桌放到炕上,窄的一面对着窗台。小一点的孩子在窗台下挤巴坐着,大的则在地上站着,或者等妈妈上了炕,在炕的靠外边坐下,这时,炕傍外边有一窄窄边沿,或许站着的姐姐可以侧着身子把一半屁股放上去。
   饭端上来了,照例是要等着奶奶、父亲先动筷子了,孩子们才可以吃。若是偶尔吃饺子或者面条,第一碗一定是端给奶奶,之后的一碗,则定是放在父亲眼前的桌子上。
   记得以前过小年或者除夕夜,吃的饺子大部分是粗糙的黑面包的,黑面没筋道,需要加上榆皮敲成的面才可以擀成皮包出饺子。那榆皮面是姐姐干完集体的活去山里刨的野榆钱,剥下根部上的皮晒干,用铁锤去碾子上一点点敲打,再用箩筛出来的。母亲调很少的白面包些饺子,和黑面的饺子一起煮。因是过节,总是要先盛上五只白面饺子,祭奠先人。记得也就是用筷子挡着饺子,往门外倒点碗里的汤水而已,然后,把筷子放到碗口上,端到祖宗牌位前供着。烛光摇荡,香烟袅袅,伴着祖宗们歆享着美味。之后,母亲用漏勺细心地在汤水翻滚着的大锅里挑选白面饺子,一直捞到满满的一碗白面饺子,才让我们给奶奶端去,然后,再仔仔细细挑一碗给父亲。其余的黑白饺子一同捞起,母亲与我们姐妹几人碗里就是黑白饺子相间的。当然,母亲往往还会把自己碗里仅有的几个白面饺子,捡给我们中年龄小的那个。
   平日里,饭桌上摆放的往往是地瓜干和野菜渣,即使做了玉米面的饼子,也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哥哥姐姐已经去别的村子读初中了,早出晚归,中午需要拿干粮,他们早上走时拿的是母亲早起贴的玉米面饼子。一人吃一个,拿一个,一锅口的玉米饼子便几乎光了,而在家吃饭的,剩下的玉米饼子就要等爸爸吃饱了才可以掰一小块。没有人说你不可以吃,但是,姐妹几个都很自觉,因为父亲干的是重体力活,很累的。每当吃着没盐没油苦涩得难以下咽的菜渣,我都要眼盼盼地瞅着那黄灿灿的玉米饼子,不住地咽着口水,直到看到父亲放下了筷子,才迫不及待地抓起玉米饼子掰下一块就往嘴里塞。
   家口大,总也吃不饱,所以,都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假如掰玉米饼子时,不小心掉了点渣,不管掉到炕上还是饭桌上,都赶快拾起放到嘴里。
   父亲常把陌生人领回家吃饭。别的村的来生产队里办事,到了晌午吃饭时没走,父亲会领回家;在街上来了卖啥的,晌天了,没处吃饭,父亲从山里回来碰上也会热情地让人家来家吃饭。而那时,父亲突然领人回家吃饭,最为难的是母亲。只好去邻居家借一瓢白面,或者擀面条,或者烙饼。面条,擀两样,一样是借来的白面擀的,一样是黑色的地瓜面擀的——这是我们冬天去地里翻捡生产队收后遗漏的已经冻稀了的地瓜,扒了皮,晒干,成了叫着地瓜饽饽的东西粉的面,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客人在炕上,奶奶在炕上,端的碗里是白面条;父亲在炕边,手里捧着的碗里是黑色的地瓜面。若是烙饼,也是奶奶与客人吃白面烙饼,父亲吃着玉米面饼子陪客。孩子自然是不准上炕的。那时还小,不知道父亲的热情好客是会让母亲为难待客的饭食的,只知道,客人吃饱了,剩下的一两碗白面条,母亲会给等在东屋的我们分开,一人尽管只有一两筷子,却是那么美味无比。
   有客人来家,孩子不可以上炕和客人一起吃饭的,这个规矩一直延续着。记得我们放学回家,看到来客了,就自觉帮着妈妈烧火或者剥蒜扒葱等,等客人在西炕上吃完了,去拾掇饭碗,也是按照大人叮嘱的,先问一声叔叔或者伯伯吃饱了,再端起剩饭菜送到东屋我们吃。即使哥哥这家里唯一的男孩,也不例外,因为来客时孩子是没资格上炕和客人一起吃的,这是待客的礼道。
   这个规矩影响深远。我家丫头小时候去姥姥家,大约三岁左右吧,家里有客人,她也捞不着上炕,小孩子好热闹啊,在地上急得不行,她一会儿掀开门帘探进头到西屋去看看炕上的大人,有的客人就忙搛块肉菜给她,吃完了,她又到了西屋门旁,大声唱着:“又是九月九……”好引起人家注意,下面的歌词她不知道,就反复唱着这一句,声音之大,让炕上的客人忍俊不禁。有的逗引她,让她上炕,她看看满炕的人,没地方,就说:“男的烧火,女的上炕。”有的问她为什么,她说,俺家是爸爸烧火。大约那时她已经分辨出自己是女的,看看满炕都是男的客人,想出了一个到炕上的理由吧。不准孩子上炕动手抓抓撒撒,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有的看到我们五六个孩子都规规矩矩在地上帮着母亲打杂,等客人吃完再礼貌地去问候,然后收拾碗筷,都对我的父母夸赞到:“大哥大嫂家的这些孩子,真懂事。”
   吃饭时,不准乱说话,要等长辈开始吃了才可以动筷子,而且菜不在自己眼前,也不可以挺起身子伸长胳膊去搛,更不能在菜碗里翻捡,搛着啥就是啥。偶尔哪个在碗里翻捡,他的筷子刚夹起,也会被家长的筷子一下子打落,并受到呵斥。当然了,那时的菜碗,顶多是熥咸疙瘩丝或者熥白菜、萝卜啥的,是褐色的砂大碗熥的,一般放在桌子中间,也没啥可挑拣的。但是这种教导,是必须的,因为小孩还有正月里去出门在亲戚家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可不能没教养。乱扒拉菜,会丢父母的脸的。
   喝稀的,面汤或者玉米粥,不可以呼噜呼噜地出声响,更不可以咀嚼东西时吧唧着嘴,那是猪的吃法,不文明。碗里也不能剩碗底,那是福根,要吃到肚里,若有汤汁在碗上,也要掰一点干粮擦干净。我的大外甥小时候在姥姥家住过,以后出去读书,同学都很奇怪,为何喝完了粥,吃完菜,他总要掰点馒头擦一下碗?本以为他是为了洗碗方便,后来才知道,他是小时候受他姥爷节俭的影响才如此的。
   客人在吃饭时,给人倒酒,要满,是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这种机会我们做小孩的当然是很少有的。客人吃完了饭,去给斟茶时,父母总是叮嘱,茶要浅一些,不让太满。后来才知晓,满酒浅茶,是对客人的尊敬。偶然听到父亲谈起,酒桌上,不喝酒,别人斟酒时,可以把手盖着酒杯,千万不可以把酒杯倒扣过来,那样不仅不礼貌,还是骂了全桌的人。即使喝酒,被人斟酒,也要把手侧拢在杯子口旁以示客气。想起此,忽然忆起多年前一件事,那时我刚毕业到了一所中学,元旦学校会餐,伙房提供荤素菜肴,同一个教研组的同事一起聚餐,我们是小的教研组,一个组仅四五个人,于是和别的组的合在一桌聚餐。酒桌上,做组长的一位男教师很是热情,主动挨个给大家倒酒,女教师大多拒绝了,他也没有过分让,最后给一个小伙子添酒,也不要,那个添酒的教师说,喝点吧,一共这么几个男的,做个伴。结果,不一会儿,那个男教师脸红脖子粗,很是生气。原来,不会喝酒的那个小伙子力拒不喝,忙乱中,把酒盅扣到了桌子上,那个男教师愤然暴怒:“不喝就不喝,给你让酒是拿你当回事,你却不识敬,骂全桌人,什么东西!”那个不懂规矩的小伙子嗫嚅着解释,却难以平息被侮辱者的气愤。那次聚餐,不欢而散。
   吃饭时,筷子不可以乱放,乱用。作为北方人,吃米饭的机会少,每年也就是大年三十中午可以饱吃一顿,那是母亲攒了许久才攒出来的米。村里有的人在外地工作,我们称之为“出外的”,回家探亲,会捎点稀罕东西给亲邻,大米,就是稀罕物,于是这个给二斤,妈妈细心装到袋子里收藏起来,那个给了二斤,再如此收拾好。小小的山村毕竟没有多少出外的,何况还要和自己家关系好的才给,所以到年三十中午,也就是五六斤米的样子,妈妈拿出来淘好煮熟,让我们饱餐一顿。装米饭的碗,不可以在上面竖着插上筷子,以此类推,面条碗里也不可以。当然,稀粥之类,是插不上筷子的。一直不明白啥意思,后来偶然去本村姥姥家,看到敞着门的东厢房里的情形,让我明白了些许。那里放着一张暗褐色的八仙桌,上面供养着许多牌位,桌子上摆放的一个个米饭碗里就赫然插着一双双筷子。我才知道,在碗里竖插着筷子原来和逝去的人有关。筷子也不可以用来敲击碗,若那个孩子不听话,用筷子敲了,会得到大人一顿呵斥:“没出息,长大想去要饭啊!”所以,拿筷子的手,要好好指挥着,千万不要犯了忌讳。
   汤喝完了,不可以说,再要一碗,而要说,给俺再盛一碗。说要饭,更不可以。贫穷的岁月里,家长希冀着儿女们能够吃饱饭过上好日子,怕提到“要饭”这些和乞讨有关的字句。这些饭桌上的规矩,自然是父母长辈对孩子未来的一份美好期冀吧。
   忙活一年,到了年底,家里照例要请客的。一个是请父亲的长辈,那些我喊大爷二爷三爷四爷的人,要请来我家吃饭。还有在一年里帮了自己家忙的人,譬喻说,帮着打地基盖房子,或者帮着耕种啦,再如帮着干活少收了工钱了等等,只要有恩于自己家,都要请。往往需要请好几桌,一般在过了小年和大年之间请,过了年请,不太好,因为过年大家肚里都吃得有些东西了,过完年再请,不够心诚。通常提前三天就开始通知被请的人,这是大人去做的事。到了请的那天,家里还要派个孩子早上再去被请人家里告诉一番,到了请客的傍晚,还要再派孩子去喊被请者。天擦灰时,陆陆续续有人来到,早到的人在炕上坐着喝着茶水拉着呱等着,看到还有姗姗来迟的,父亲便要亲自再去跑一趟,陪着被请者同时来家以表示诚意。人到齐了,上去两盘点心,客人们举箸搛食,喝着茶水,等每个人一样尝了一块,就撤了点心盘子,开始上菜。张口鸡,闭口鱼,是一定要有的。大概是借谐音来表达一种祝福吧。中间的菜可以根据自己准备的上,八个人,最少要八盘菜。看到端上鱼,就知道酒席即将结束了,领着喝酒的便要及时把门前盅领着干了,吆喝着上饭。鱼,照例是“头朝北,肚朝客。”满桌全是客,当然朝着一席上的主客了。推杯换盏中,家长里短里,甜蜜了乡邻与近亲的关系。饭后,那些客人坐一小会儿便很知趣地早早离开,好让主家的孩子们和主妇吃饭。
   又到年根底了,过了年又该是出门走亲戚的日子了,亲戚们团聚会餐的场景又将出现,想到现在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手捧手机手指翻飞,吃饭时亦然,不由得想起这些饭桌上的往事,那些日渐式微的老规矩,今天想来,也不全是陈规陋习,其中不乏让人养成节俭美德的希望,更有培养孩子养成尊重长辈言谈文明懂得礼仪学会感恩的期盼,当然了,这些规矩中的一些忌讳,长辈意在提醒自家孩子避免,更是饱含了他们对孩子未来的一种朴素的愿望。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笔者提到的饭桌上的这些老规矩只是文明礼仪浩荡沧海中之一粟,若剔除糟粕,将其美好的传承下去,也不失是一件美好之事,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于是,将其翻捡出来,记录下来,希望传承了数千年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不要出现断层,或许会有些微的价值吧。
  

共 44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读一段,我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是不是很巧?山东离云南那么远,可是,作者风逝文中描写儿时吃饭的相关规矩以及待客的相关习俗,竟与我们这儿一模一样,仅仅除了我们这儿南方不用炕,是围着八仙桌子吃饭,不由得让我怀疑,我们这两个地方很老很老的祖宗是不是一处的人,当然其他地方也许也有如此的习俗规矩吧,只是我孤陋寡闻了。作者用极为准确细腻的语言,质朴的文风,回忆了儿时记得的一幕幕。画面感强,带入感强,生活味儿浓郁,乡村味儿民俗味儿浓郁。读罢即引发读者的乡愁,也唤起阅读者的思考。无疑,这些习俗是精华多糟粕少,很多东西值得推崇,值得传承。正如作者言,这些老规矩是中华文明礼仪浩荡沧海中之一粟,有选择性地继承这些优秀文化、文明的传承,是应该的,必须的。今天年轻的一代,缺失的正是这些。非常有价值的文字,编者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128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6-01-27 10:10:28
  读风姐姐的文,想起了好多小时的事,也明白了好多做人和待客的规矩,受教了。
   那个时代,虽然贫寒,但回忆起来却觉温馨。手机的出现,让人与人的关系生疏了好多。特别是在老人面前只顾玩手机,让老人觉得失落。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11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7 11:17:16
  如玉妹妹好,谢谢来读拙文,你老客气与谦虚了。
   妹妹的文字,总是具有深厚的文学意味,我的,就是琐碎生活的翻版而已。
   你说的是,吃饭时玩手机的孩子的确让大人心酸与心寒。
   于是开始想念小时候吃着粗糙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形了。
   祝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1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6-01-27 11:07:17
  风姐姐家饭桌上的那些事,在听雪的家乡也盛行(不过那是小时候)。相同的童年,相同的习俗,相同的礼教,读后,那个时代的风烟在眼前倒向流淌。“上坑,快上坑”、“大哥大嫂家的这些孩子真懂事”、“没出息,长大想去要饭啊”、“瞅着那黄灿灿的玉米饼子,不住地咽着口水……”这一切,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如今读到,真实的若在眼前,是那么的亲切!
   风姐姐的这篇文,听雪收藏了,拿去让我家丫头读一读,给她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每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都应了解,而后学习之!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2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7 11:21:38
  听雪妹妹好!你老年轻了,怎会经历那个穷困的岁月?
   嘿嘿。我们那儿说的是“上炕”不是“上坑”,上坑,是口语去厕所的意思。
   谢谢妹妹变着法鼓励俺,很受用。
   只是一切与时俱进,现在的小孩是难以理解我们经历的时代的。
   问好诗意的听雪妹妹,遥祝猴年吉祥,幸福安康!
13 楼        文友:昆仑明月        2016-01-27 19:39:21
  哎呀,这些规矩如我们这儿基本一样。虽然山东与湖北相隔很远,尽然一些习俗很接近。不得不佩服中国之大,地域文化都是相通的。看了风逝的文,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是姊妹七个,俩哥哥,四个姐姐,我是幺妹。父母的规矩孩子们一般都很遵从的。记得最清的是过年吃饭,吃完饭千万不能说:“吃完了”要说:“吃饱了”或是“吃好了”。那是因为那时是穷怕了呀,对好的生活一种向往和渴求啊。
回复13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7 21:26:33
  谢明月来读拙文。是的,贫穷的岁月里,期盼好日子,所以讲究特多,过年的时候,奶奶会反反复复叮嘱。比喻说,饺子碎了,要说饺子挣了;包饺子时刻意剩下些菜,好剩财……
   姐妹多,在那时日子就会更苦一些。但是,今天,则享受着多姐妹兄弟的幸福,对吧。
   谢谢明月共鸣,遥祝新春快乐,生活幸福!
1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1-27 21:38:35
  【读后】
   1、风逝老师这篇文章,昨天就看了,手机看的,不好留评,今天在读,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文字,读着亲切,也很有教育意义或者说是启迪。
   2、民以食为天,天,就是最大的事。儿童的记忆,都是从食物开始的,所以,食物才是人最深的乡愁,因为长大后,总有一些记忆与食物息息相关。总之我么这个年代的人是这样,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对食物有不有崇拜的情感。
   3、读你的这篇文字,由此我想到曾读过吴官正同志散文随笔集《闲来笔潭》其中的一段文字。吴官正同志说:“我大概五岁时,一有钱邻居家的儿子结婚,一个小孩端着饭碗,在草地上摔倒了,把饭和碗里的粉蒸肉撒在地上。母亲等人家走远后,把地上的肉捡起来往我嘴里塞,那味道真好,感到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肉,接着母亲又把草地上的饭也抓起来给我吃了。”一个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漫长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为什么这样的一件“吃”事,让他记忆犹新,永存心中、刻骨铭心?因为,最深的苦难,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是饥饿!
   4、饭桌上的那些事,不是小事。家风,是国风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体现。正如山地老师在编者按语中所说,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字。
   5、阅读、欣赏、问好!
回复14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7 22:27:59
  看到明月先生的评析,很感动,也很惭愧。
   感动的是先生不厌拙作之细碎繁琐,细致阅读,精辟评析,给予了笔者很大的鼓励;惭愧的是,拙文并没有先生言及的高度与深度,您的提升,让俺汗颜。
   谢谢您!
   遥祝新春快乐,家庭幸福,写作愉悦,佳作不断!
1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1-28 07:03:3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15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8 07:31:29
  愿流年安好,与江山同在!
16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1-28 09:04:02
  读罢风逝老乡的这篇文字,感觉很亲切。这篇文字很朴素,不花哨,不煽情,有点俺家乡人的唠叨。但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竟有泪花儿涌出,她写的那些寻常的日子,拨动了我的心弦,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从心底里旋转着升上来。可不是吗?小时候的习俗家风就是那个样子。我仿佛又见到了小小山村里爷爷奶奶的慈祥的容颜,一家人围坐炕头吃玉米饼子,就着臭虾酱,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在连接灶头与炕头的小窗上微微摇晃。风逝这篇文字的特色,在于文章全用白描,这篇几乎是全用名词与动词叠加,很少用到形容词的散文,情感真,动人心,有着异乎寻常寻常的美。我被她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文字,达到散文创作的一个至高的境界。我们常说,行文写字,由简单入繁华易,由繁华入简洁难。散文创作,不在于形容词的叠加、堆砌,那样看似热闹,其实空无一意,我素来厌烦无病呻吟。风逝的这篇散文,可以说是一篇朴实、生动、简洁、真情的典范文字,可以媲美许多绝品散文。
江凤鸣
回复16 楼        文友:风逝        2016-01-28 10:51:40
  二哥,坦白地说,不是俺这文写得好,而是其中某处触动了你的情感,引发你回忆起你的美好童年罢了。
   这样粗糙直白的文字,二哥不吝鼓励,让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呢。俺在怀疑,二哥帖子里说的是俺吗?二哥那张可以把稻草描绘为金灿灿的金条的嘴巴,是不是又在忽悠俺呢?
   嘿嘿,不管怎样,二哥来读并给俺这么多的鼓励,俺是很高兴滴。谁不爱听好话啊?!
   谢谢二哥,新春快乐,阖家幸福,来年早抱大孙子!
17 楼        文友:石语        2016-01-28 14:13:20
  风丫头,俺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来,主要是俺想上你的热炕,嘿嘿。风丫头此文,除了规矩,还有生活的暖:家庭的暖,人情的暖。规矩需要传承,爱更需要传承。或者说,爱可以通过规矩的传承而传承,因为爱实在也需要一个个的载体。此文可以用二哥关于“度”的词语来评价:厚度。再赞一个!
回复17 楼        文友:风逝        2016-01-31 16:59:34
  花丫头,不好意思,回复来迟,主要的是吧,我已经没有一个暖暖的热炕提供给你享受呢。
   谢谢花大家来读拙文并给予美评鼓励,诚惶诚恐,因为,俺没有厚度,只有胖度。嘿嘿。
   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18 楼        文友:苦尽甘来        2016-01-28 22:06:20
  老乡真好,你写出了咱山东人的热情好爽。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就住在孟子的故乡——济宁的邹城,和曲阜的孔子紧紧相邻,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习俗。再比如,家里来客人,不论男女,首先要让烟吸,然后倒茶,而且客人吃饭,不能站在门的两旁往里看,走在外面,遇到熟人,一定先打招呼,该叫啥的叫啥,说骡子马大了值钱,人大不值钱等等,这些美好的传统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就像风逝说的那样,规矩可多了,一个懂礼貌有素质的孩子,就代表家庭的教育好,父母的品行人格也高,哪像现在的孩子,连客人来了都不知道站起来打招呼,手机、电脑照样玩,一点礼数都不懂,风逝的这篇文章,值得当代孩子们一读鉴赏,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欣赏佳作。
回复18 楼        文友:风逝        2016-01-31 17:05:33
  谢谢甘来老乡美评及共鸣!
   是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都不可缺失。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盈,而精神层面的东西却缺失了很多。不知谦让,不知礼貌,不知体贴家人与他人,比较自我,也许,是一胎政策导致的恶果吧。所幸,国家正在弥补.
   问好老乡,遥祝幸福康健,一切安顺!
19 楼        文友:慕寒        2016-01-31 10:14:51
  风姐姐,读着你的文字,好像看到了幼时我所经历过的呢!虽然山东和黑龙江相隔很远,虽然吃的东西不尽相同,但是那些习惯、规矩,是一样一样的呀!
   我觉得这篇文章真应该给现在的那些孩子看看,餐桌上的礼仪已经快被遗忘掉了,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被惯的成了真的太上皇,古老的文明、古老的礼仪,正在逐渐消失殆尽!人为的祸害胜过自然的侵蚀!
   明天就小年了,风姐姐,寒寒给你拜年了!期待你的新文发表!
回复19 楼        文友:风逝        2016-01-31 17:09:43
  亲爱的寒寒妹妹,尽管你在祖国寒冷的东北,在距离上我们有些遥远,但是,历史上多次人口迁移,山东人好多到东北去逃荒求生,所以,习俗传统两地相互影响,我们的规矩就类似了。
   谢谢妹妹来读拙文并留下美评。
   遥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20 楼        文友:残年断烛        2016-03-25 20:48:32
  哎,“手捧手机手指翻飞”谁说不是呀,现在网络发达了,可是那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节日风俗却慢慢消逝了,“新一代的孩童们,请让中华文化源远而流长。”
  
  
   7.1班
如此 大的江山却是如此渺小的我。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