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指间】读《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指间】读《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作品赏析)


作者:辛夷99 布衣,43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130发表时间:2016-02-02 21:16:02
摘要:司马迁不喜韩非,认为其“极惨礉少恩”,但我认为光明正大的严苛,比蝇营狗苟的阴损,要勇敢得多,正义得多!

《老子韩非列传》里,合传了四个人物: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前两者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并且二人皆“隐者也”。后两者是法家,皆喜“刑名法术”。其实不明白为什么司马迁会把这四个人物放在一起,因为在我的知识结构里,若论道家至法家的思想演变,那么在韩非之前不可跨越的还有儒家的荀卿,作为韩非和李斯这样人物的老师,他的性恶论思想一定对这二位的严苛政治风格有过重要的影响。查阅资料说是这样的安排代表了西汉时期人们对于道家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即这四人代表了道家刑名法术系统和养生神仙系统这两个系统。对于这样的解说,个人理解得并不十分清晰。但是从文本太史公曰部分看,司马迁将他们合传的原因是他们的观点学说“皆原于道德之意”,那么串联的线就仍还是道家学说。虽然我仍旧为荀子耿耿于怀,但粗浅得查阅资料并未有果,只好暂且存疑。
   四人的合传中,关于申不害的文字只有三行,庄子稍详,老子再详。但三人的篇幅加起来都抵不上韩非,韩非的记传部分里甚至全文引用了《说难》。司马迁的笔法实在是常人所不能臆测,如此个性张扬,不拘一格!然而,我们却并不能因为《说难》的泼墨而认为司马迁看重韩非,最多只能认为司马迁看重《说难》,因为文末的太史公曰明确地表达了对韩非的批判——“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惨:严酷;礉hé:核实,引申为苛刻;恩:恩情。形容用法严酷苛刻。)”而最终司马氏的赞赏却是给予了老子,赞其“深远”!孔子曾赞老子,比之为龙,认为其“乘风云而上天”,是自己不能全然知晓的高士。此处可见孔子之客观诚恳,虽然当时各家思想交锋不断互相排斥,儒绌道,道绌儒,虽“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英雄惺惺相惜的心是真诚的。道家学说的涵养确实深厚且广袤,“刚柔并济”,“以雌守雄”的观点听闻起来便觉得高妙!司马迁师从大儒董仲舒和孔子后人孔安国,不知道能不能藉此将之归入儒家门下,但他对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思想的推崇是读书人的共识,这大概和汉武帝的强国扩张之治理有关。汉武帝时,国土面积是2560万平方公里,我们现在是96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的三倍啊!“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背后纷繁的战代价争一定黯然了不少仁者的心。
   提到《说难》,实在是一篇思维缜密说理清晰且生动有趣味的文章,其文辞之锋芒,令我每每怀疑作者有严重的口吃缺陷这一事实!
   《说难》全文共八段,呈总分之结构,第一段总起:“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大凡游说的困难,在于如何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然后用我的说词去适应他。)接下来用二三四段来分述要如何“适应”各种不同的“所说之心”。第二段谈到所说之事,应该要应对所说者心之所想,若不能一矢中的,则无功而返。第三段谈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不可取,所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第四段谈到游说者的语言之功用——“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即为游说的对象粉饰其心中美丑)。这三段,用对偶排比的句式,几乎要涵盖所有游说中遇到的情境,一贯而下语势沛然,思维辩证缜密。每段以“此之不可不知也”这样的语气总结,仿若权威之谆谆教诲,令读者产生不可不接受的心理情感。第五段用伊尹和百里奚为求得君主的任用而甘心“为虏”“为庖”,来证明君子为了实现心中的追求而委屈忖度所说者之心是必要而且值得的。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韩非确实还兼顾了读者的心理,排除了一些质疑,以圣人之例证来达到说服读者认同观点的目的。
   接下来三段,则是精彩的比喻论证,启人深思。第六段说的是“智子疑邻”和关其思(人名)说伐胡而被戮的故事,表达“知”(知道某些事情)不难,“处知”(如何去处理已知的事)难的观点。这两个故事的流传较为广泛,特别是“智子疑邻”的故事,但是我们现在大多从君主的角度理解这个故事,认为听从别人的意见应该客观公正,不可因为亲近的关系而偏听。站在读书的角度,我以为后人的理解和传说将韩非的思想浅化了!“智子疑邻”是人的正常心态,用故事试图扭转、改变人的正常思维恰恰是韩非所不主张的。韩非用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让游说的人明白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是否适合直言,而这,才是言辞用于不用,如何使用的高妙之所在。第七段,说的是弥子瑕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也常常听闻,而通常我们都只单纯听闻到了一个故事,然后基本上都得出了一个结论:“色衰而爱弛”,然后是女子的一声无奈叹息男子的一点隐秘傲娇。如此,韩非可能要愤愤了!韩非所谈,是要游说者明白自己和所说者此刻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判断自己游说的方式方法。女子的色与君子之宠,这又岂是韩非所津津乐道的!第八段,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谈龙之有逆鳞而言人之有逆反之心,说者不可不小心避让之。如此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韩非对人性的深刻洞悉,令人生敬!可惜的是韩非如此洞悉人性却疏忽了他的同门李斯。照理说他应该很了解李斯才对,但是却低估了他的嫉妒心,就像孙膑未曾防备庞涓的嫉妒心。孙膑在狱中尚能佯狂自救,韩非却未能延拒毒药以等始皇帝之悔生。也许我们不能如此单以事情的结果论,但是韩非之逝于人性卑劣实在可惜!司马迁不喜韩非,认为其“极惨礉少恩”,但我认为光明正大的严苛,比蝇营狗苟的阴损,要勇敢得多,正义得多!
   辛夷
   2016年2月2日星期二

共 21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史记》作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太史公的记载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作者在读《老子韩非列传》时,读思结合,先分析老、庄、申、韩合传的原因,有对原文的引用,“皆原于道德之意”,也有自己的观点,为韩非的师父荀子不平。然后分析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既互相贬斥又互相欣赏。最后重点分析韩非的《说难》,从结构(总分)到修辞(比喻论证)再到具体事例,特别是作者能站在多角度去分析《智子疑邻》和弥子瑕的故事,非常难能可贵。韩非的《说难》让司马迁佩服,因而全文引用;让作者佩服,对人性深刻洞悉。然而韩子却没有洞悉同门的李斯的嫉妒,终被李斯、姚贾害死。司马迁不喜韩非,而作者却给予韩非极高的评价:“光明正大的严苛,比蝇营狗苟的阴损,要勇敢得多,正义得多”。“商鞅车裂韩非死”,法家的这些代表人物早已离我们远去,然而他们“依法治国”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感谢投稿指间,欣赏,点赞!【编辑:梓烨灼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梓烨灼灼        2016-02-02 21:21:33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当代,喜欢韩非,喜欢辛夷99老师的读书心得!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 楼        文友:辛夷99        2016-02-03 19:26:22
  谢谢梓烨老师认真阅读我的随笔并贴心编写按语,为您的认真感动,谢谢您!
靠近文字的人是美丽的~
3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2-04 07:48:11
  又读惠作,欣喜不断,指间感谢有您并以您为荣!
   今冬天冷,望珍摄,祝雅安!!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3 楼        文友:辛夷99        2016-02-04 17:15:35
  谢谢郭老师关注,指间有你,倍增温暖!
4 楼        文友:郭永涤        2016-02-04 07:51:31
  司马迁不喜韩非,认为其“极惨礉少恩”,但我认为光明正大的严苛,比蝇营狗苟的阴损,要勇敢得多,正义得多!——先生所言极是。兹是不是愚懦文人的劣根性在大师身上也未能免俗?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