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发小五小(中篇)

精品 【柳岸】发小五小(中篇)


作者:苏中老农 秀才,211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3发表时间:2016-04-01 16:28:51

【柳岸】发小五小(中篇)
   因为他将要远行,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天我一直把他送到村口,我叮嘱他到了那里请个人写封信回来。他走后,我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他大步流星地走在田埂上,走了很远才回了一次头,向我挥了下手。
   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结束,空荡荡的田野里秋风瑟瑟。远处有一条耕牛在犁田,尽管耕田的人在后面不停地挥舞着鞭子,那牛仍然在慢吞吞挪着步子。
  
   十五、
   第二天傍晚,五小的哥哥回来了。我把钥匙送过去时,他哥哥问:“他曾跟你说哪天走?”我说:“不曾。”第二天早上五小哥哥告诉我,那天晚上,他来回走了三十多里的夜路想去水利营部遇一回五小,身上还带了五元钱,路上有条大河没人摆渡,他是游过去的。那边的人告诉他说,五小上午就背着被单回去了,说是回去洗被单。他还告诉我,那五元钱是他的婆娘拿给他的。他哥哥告诉我这些时,我看到他眼里噙着泪花。后来我想,可能是五小的那个恶嫂子良心发现,觉得这些年对不起五小,才拿出五元钱出来的。人说:“长嫂如母”,如果五小能有一个像他妈一样关心他的好嫂嫂,或许他还不会混成这样子。
   后来,过了一年多,五小也没给我写过一封信。始终没听到过他的消息。我知道他不会写信,但当时邮局门口都是有人代写书信的。其间,他哥哥每次遇到我都要问曾收到五小的来信。
   五小突然从外面回来时,已经是第二年初冬。他身上仍然背着他带出去的那条薄被,后面还跟着一个看样子有三十多岁的矮个子婆娘。五小仍然是那样的黑瘦,身上穿了一件簇新的深蓝色的春秋衫,好像是才买的。那婆娘气色还不错,圆盘脸,梳着两条不长不短的辫子,就是个子特别瘦小,从身后看还像个孩子。
   那年秋天,我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原来的队长因为年纪太大下了台,那会计就了当上了队长。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算年终分红的帐,五小就领着那婆娘直接奔了我家。我惊喜交集地拉着他的手说:“哎呀,你到底是回来了,一年多了,你怎么就不曾给我来过一回信?”
   他说:“都怪我,等会儿我慢慢告诉你。你先去哥哥那里把我那舍子的钥匙拿过来。”
   我说:“钥匙用不着了,我看到那个用芦苇编成的芭门子夏天里就散了架,门已经敞开了好长时间了,连锅碗都被你哥哥端家去了。你先把东西放下来在我家过一宿,明天把门扎好了再说。”
   没过多会儿,我家中就蔟了好些人,都是些不曾下田的老头老太。光是五小一个人回来没什么稀奇,倒是他带回来了个女人成了村里的特大新闻。都说:“五小好像在外面混得不丑,还带回了一个说侉话的婆娘(我们那里习惯将北方人叫‘侉子’。将包括普通话在内的北方话都叫‘侉话’)。”五小告诉我,那婆娘叫桂珍,是安徽北边的,是他出去时在南京遇到的,已经跟了他一年多了。因为人多,我也没好问他详细情况。那天早上他哥哥正好又被队里安排出了“差”,两个月前,他嫂子生了个儿子。这次他是被派到粮站送粮,那是一批最后收割的晚粳稻,因为水分超标队里又没场晒(我们那里的土场到了冬天都要栽一茬油菜),只好到粮站水泥场上去晒。要过两三天才能回来。
   那天,我爸妈都在队里上工,守弟子正在家里坐月子,二十多天前她刚生了个女儿。我知道他们可能连中午饭都还不曾吃,就放下手里的活儿,亲自淘米煮饭,还在饭锅里炖了两个鸡蛋,又烧了两大碗青菜汤。那时候,招待客人舍得煮纯米饭就算是最高礼遇了。我张罗这些时,他们也没闲着,五小帮着烧火,那婆娘择菜。饭煮好了,五小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那婆娘有些放不开,吃了两大碗后就说饱了。其时,锅里还有饭,我拿的是是二斤半米。
   吃过饭,太阳已经没多高了,村子的上空又升起了袅袅炊烟。桂珍在房里跟守弟子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守弟子上过几年小学,听得懂普通话,但好像不大懂她说的安徽土话。五小这时才将桂珍的情况向我说了个大概。
   他是在南京中山码头上候船室里遇到她的。她蓬头垢面地在候船室内讨要,一个不大的洋瓷碗里有几张一分二分的纸币。她告诉他,她是安徽北边的,离南京有好几百里路。是二个多月前从家里逃出来的,现在无依无靠。五小就问她为何要离家出走?
   她告诉五小:她今年三十二岁,十年前结婚生了一个丫头,五年前男人去山西下煤井挖煤,死于一次事故,当时家里有个比她大五岁的大伯子刚从劳改农场放了回来,那人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奸淫邻居家的幼女被判了四年。她男人死后,公婆就求她跟大伯子一起过,她知道那人不是个东西,不肯松口。后来,老两口跪在她面前不起来,她心一软就跟大伯子上公社里领了结婚证。
   哪晓得他结了婚后还是老样子,整天东游西荡,还跟队里的干部打架,队干部也怕他,不敢喊他上工。他在里面结识了好几个难兄难弟,那些人大多犯的是流氓罪,打起架来个个心狠手辣。他每次从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不是没完没了地缠着她干那事,就是找个借口打她一顿。
   那人是个畜生,有一回他还跟她‘商量’要带她到城里去一趟,说有两个兄弟几年碰不到女人了,要她去让他们过过瘾。她说,这事我死都不会答应你。还有一次晚上,他竟然将手伸到才八岁女儿的裤档里乱摸。还厚颜无耻地说,总有一天要弄个新鲜的尝尝。后来他妈妈将孙女弄过去睡,他又暴打了她一顿,还打了他老爸两拳头,骂他妈妈是‘老逼’。她下定决心要跟他离婚时,他放出了狠话说:“再敢提离婚两个字就一刀杀了你。”后来他爸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她说:“是我们两个老人害了你,这畜生已经没一点人性了,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还是逃吧,你娘家那边也不能去,跑得越远越好。”我走的那天,他爸给了我十元钱,说;“你别放心不下丫头,我们拚老命也要保护好她的。就这样,趁那畜生不在家,她拿了几件衣服,到火车站买了张车票,稀里糊涂地流落到了南京。
   五小说到这儿时,我说:“你先停一下,让我淘点米煮晚饭,我爸妈快要下工了。”他说:“好,我帮你烧火。”
  
   十六、
   晚上又煮了一大锅子胡萝卜粥,五小他们因为刚吃过中饭不久,没吃多少。我知道五小要告诉我的故事才开了个头,不过,现在还不是听他继续讲故事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安排五小他们住宿。他哥哥家里肯定去不成,那舍子又不能住,只能在我家里安排了。我家南屋倒是有一张闲铺,我爸的意见是让他俩就睡那张铺,但我妈不同意,她有点老古板,说留外人在家里做那事是挺晦气的。她说,要留只能让那婆娘跟她睡,让五小跟我爸睡南屋。以前我们那里同时来了男女客人都是这么安排的,后来有些上过中学的人说,那叫“合并同类项”。我想到,这样安排对于这一对野鸳鸯来说好像有点太残忍,一时定不下来,不好意思跟五小说。
   可能五小已经料到我的尴尬,他说:“你们就别费事了,我刚才已经到我那舍子里去过了,那里面抱一抱穰草铺一下就能睡,没有门也不要紧,我们在外面也从来不曾住过有门的屋。”我想,这样也好,天不冷,他们又随身带着铺盖,对付一夜,明天再把铺搁起来,他们睡在那里也好歹有个到了“家”的感觉。后来我爸到队里的牛棚里跟养牛的人要了一大捆穰草,回来告诉我说:“弄好了,挺好,暖和和的”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时,他们已经睡下了,我没惊动他们,也没敢打电筒照他们,或许他们正敞着门在做那事。
   第二天早上,我将他们叫过来吃早饭时,他还了我十五元钱。我说:“你先留着用。”他说“亲兄弟,明算账,有借有还。”吃过早饭后他就要我去他哥哥家拿他的锅碗等炊具。他说:“我那泥锅腔加根泥草腰子搪一搪还能烧,你先借些米给我,中午就不麻烦你了。”
   我问他:“你这次是准备回来常住,还是看一看就走?”
   他说:“看情况再说,如果队里肯接受桂珍,也能给她一份口粮,就不打算走了。”从他的言语中看得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变化很大,变得老成得多,一副想塌塌实实过日子的样子。我爸在旁边听他这么说,就跟我说:“我上午就不上工了,我去帮他弄一下。”后来,我爸忙了一上午,先帮他把铺搁起来,又修好了锅腔和芭门子,算是将那个“窝”恢复到他走前的样子。接着又称了十斤米,抓了一大碗咸菜给他。我还叫他先到队里牛草堆子去揲点儿草烧,我现在是队里的二当家,这点小权还是有的。
   下午,他又接着跟我讲述了昨天没说完的故事。
   在南京,那婆娘听了他的情况后,就哭哭啼啼的一定要跟他走,她说:“我在家里也挑过河,你去挑鱼塘也带我去,我挑得动,不会拖累你。我身上还有几块钱,打船票还够。”后来他就又替她买了张船票,那时南京到武汉的船票统舱只有几块钱,听说他们下船的地方离武汉还有一段路。
   他们下了船后又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走了半天的山路,才找到那个地方,遇到了写信叫他去的那个叫二瘌子的人。鱼塘不是平地开挖的,是在一个山沟里筑一座土坝拦水。工地上只有十来个人,大多数是江苏人,几乎大都是一些光棍汉。天气好的时候,还真的一天能挑到五元钱,鱼塘所在的村里供应议价米,每斤二角五分。阴雨天上不成工就拿不到钱。因为每一担土都要爬坡,劳动强度是挺高的。二瘌子跟他说:“想不到你在路上还拐了个婆娘一起来,你一个人有处宿,工棚里挤挤就行了,那婆娘没法安排。”五小说:“我另外重搭个小棚子,山上有的是小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点稻草?”二瘌子说,这里也种水稻,稻草倒是不紧张。明天我替你去跟人要。”那夜,他们没处去,只好在工棚的角落里坐了一夜。
   第二天,五小和桂珍两个人只花了一天功夫就在山坡上搭起了一个小小的人字架工棚,虽然人在棚子里直不起身子,地上只铺了一层穰草,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温馨的港湾。那是一个没风的夜晚,山里的月亮特别明亮。桂珍已经记不清有多些日子不曾脱衣裳睡觉了,她在南京流浪的那些日子里,只是到了深夜才在候船室里的长椅上躺一会儿。当她脱光了衣裳被五小拥入怀中时,好像又有了当年第一次做新娘的感觉。
   天亮后,五小就到附近的一个小镇上置办了一副担子开始上工了,他没给桂珍买工具,他知道这么陡的坡她挑不上去,恁他一副担子管两张的嘴肯定没问题。后来,那几个人一致提议要桂珍给他们煮饭,给她一天两元钱的工钱。以前他们都是自己轮流煮饭,这样的话,可以多腾出一个人挑土。五小和桂珍自然是求之不得。
   伙食房是在露天里,两口大锅埋在山坡上,一口锅煮饭,一口锅烧菜汤,有时也买点儿肉和在菜汤里烧。除了一天煮三顿,桂珍还烧些开水送给他们喝,以前他们全是喝的冷水。
  
   十七、
   后来,他们只做了两个多月,余下了几十元钱后,就又一起离开了那里。原因很简单,五小觉得在那里继续干下去,早晚要出事。那几个人个个都在想桂珍的心思。每次吃饭,那几双饥渴的眼神老是滴溜溜地在桂珍身上转。有一次,有个人甚至跟五小提出了一个荒唐的建议,要五小也跟他们一起睡大工棚,让桂珍给他们轮流着解解馋,他们挑的钱跟她分。为此,五小跟那人打了一次恶架。那家伙人高马大,五小打不过他,要不是桂珍帮腔,死命地勒住他的卵子,五小还要吃大亏。打的那天,正好二瘌子息工去镇里买棉袄,旁的人一个也不拉劝,那些人都嫉妒五小一个人占着桂珍吃独食。
   晚上,二瘌子回来也没敢跟他们多说什么,那些人是江苏最北边的,与山东搭界,也是些侉子。夜里,桂珍跟五小说:“都是我害了你,我看这地方不能再蹲了,要是那些人将你打死了埋在山沟里,也不会有人去查点。”第二天,五小就跟二瘌子商量。说打算走。
   二瘌子说:“夜里我也想到这一层了,那些人我们惹不起,听说跟你打架的那个人还坐过几年牢,你如果舍不得让桂珍一个人走,你就带她一起走吧,这地方缺劳力,你们有手有脚,到那里都饿不死人。”
   五小说:“我怎么能让她一个人走,她说了,如果我不要她,她就用一根绳子吊死在这山上,将来魂灵都要跟着我,现在看来,我只能带她一起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也要注意点儿。”
   二瘌子说:“我没事,光棍一条,他们不会难为我。”
   离了那里,五小就到南边的一个国营林场去做临时工,替场里上山夯木头,按木头段子的大小拿钱,十天结一回帐,有时能拿到六七十元钱。那里没有桂珍干的活儿,她就在棚子旁边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种了些蔬菜,还栽了百十多棵红薯。”
   五小说到这里,我插话说:“那个地方倒不丑,能余得下钱来。”
   五小接着说:“也不一定有多好,虽然好天一天能夯七八块钱,但下过一次雨就要歇两天,路上滑,没法走。有时一连十几天上不了山,只能躺在棚子里吃老本。还有那活儿特别危险,看起来不大的一段木头也有一百好几十斤,夯在肩上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下走,如果一不小心跌倒了,不被压死也会被压成重伤。”

共 33850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34567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描述的是一部从五十年代开始的故事,不难感受到,主人翁五小从小就是个苦命娃,幼年丧母,后被恶嫂嫂赶出家门。在那段人人皆知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里,村里不少的人都饿死了,五小依然还是存活了下来。后来,作者采用大胆写实的手法着重描述了五小和马支书婆娘荷粉的龌龊之事,说来也是人之常情,以至连环勾画了马支书与春桃的私情。故事很接地气,写实的手法令人品读有滋味。尤其是文革期间,马支书却因一件小事被关押,身份地位也从此逐渐被贬值。无形之中还殃及鱼池,五小最终被迫无奈去流浪四方,浑世茫茫,后来却如烟雾似的销声匿迹,究竟去了什么地方,是死是活,却给故事的结尾处留下了悬念。小说语言流畅,人物形象鲜活,故事曲折,情节动人,读来引人共鸣!欣赏,感谢来稿柳岸,望精彩纷呈,问好作者。【编辑:雁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402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雁南        2016-04-01 16:31:52
  中篇小说,细腻耐看,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4-02 09:54:08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奉茶。
2 楼        文友:老百        2016-04-01 19:18:32
  欢迎苏中老农,希望你在柳岸花明这片文学园地里快乐创作,尽情展现你的文才与风采,与志同道合的文友一同享受文学给我们心灵世界带来的愉悦。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4-02 09:55:21
  谢谢老师赐帖鼓励,问好。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4-01 21:04:51
  看望老农,拜读佳作,写得真好!点赞!希望你在柳岸玩得开心,写得舒畅。柳岸因你而精彩。
回复3 楼        文友:苏中老农        2016-04-02 09:57:14
  谢谢主编老师阅读留言,还望多提宝贵意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