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柳岸·走过】浴火重生(小说)

精品 【柳岸·走过】浴火重生(小说)


作者:成敏 进士,8092.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85发表时间:2016-07-13 05:36:46

【柳岸·走过】浴火重生(小说)
   周宏伟听乡亲们说,就在头些天,一队日本鬼子带着伪军,从商河去德平路上,遇到了小股的抗日武装,鬼子被打死了十多个。周宏伟后来又听说,台子刘村有抗日游击队,那些鬼子是他们打的。
   周宏伟赶着羊群向南走,快中午时,来到了距离台子刘村,还有十多里地的大沙河附近。这时他看见,很多穿着黄色和黑色服装的兵,扛着枪或者端着刺刀,正从沙河里经过。他猜想这可能就是日本人吧,就赶着羊想离开,可是晚了。这些人看到了周宏伟放的羊,顿时大喜,都围上来,有的抓羊,有的架起柴禾生起了火,准备烤羊。周宏伟还是第一次看见鬼子,他想去和日本鬼子理论,但鬼子叽里咕噜地,不知喊些什么,离着老远就端起了枪。吓得他赶紧往芦苇丛里跑。他听到那子弹在他耳旁嗖嗖直响,打断了几根旁边的芦苇杆。。
   跑出去很远,鬼子没有追上来。周宏伟猫在芦苇丛里,看着鬼子们烤熟了羊,在那里吃着笑着,还叽里呱啦地说着日本话。周宏伟心里想:这些鬼子怎么都跟土匪一样,随便抢人家的东西。即使土匪,也不会抢了羊还要杀人的。他曾听一个从鬼子刺刀下逃生的人说,日本鬼子非常残忍,专门杀害老百姓,有的还吃人呢!
   等鬼子吃饱喝足后,拔营起寨,朝着台子刘的方向去了。周宏伟赶紧到芦苇丛里,吆喝那些幸存的羊们。经过清点,一共少了八只羊,周宏伟大骂着该死的鬼子,赶着羊群往回走。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听到远处传来密集的枪声,周宏伟跑上一处高岗,站在上面四处张望着,发现枪声是从台子刘的方向传来的。过了一会儿,周宏伟看到那里冒出了浓浓的黑烟,鬼子在烧老乡的房子。周宏伟骂道:“这些土匪坏蛋狗杂种们,又在祸害老百姓了!”
   晚上回到地主的家里,因为少了十来只羊,张有财不听他的解释,把他吊起来打,直打得周宏伟皮开肉绽,奄奄一息,才被人解下来。被家里人抬回后,养了个把月才能下地。就是这样,老地主张有财还不干,非要周宏伟赔偿丢羊的损失。
   周济民给张有财磕头下跪,说家里穷得叮当响,怎么也赔不起这些羊啊。可是张有财不应口,周济民只好找到张太华村里、德高望重的张宗海,求他去说合说合。最后经张宗海的调解,以周宏伟再为张有财家放一年的羊,这一年不给周宏伟工钱,只管饭为条件,这事才算完。
   带着身体的伤痕,和满肚子的憋屈,周宏伟又给地主放羊去了。但他心里非常痛恨张有财的无情,也更加痛恨日本鬼子的凶残。
  
   1938年夏天里的一天,周宏伟在大沙河里赶着羊群,向着斜庄的方向走去。大沙河里的草很茂盛,羊儿欢快地啃食着嫩绿的草尖,几只才生下不久的羊羔儿,咩咩”咩咩”地叫着,跟在母羊后边,一会儿就去够母羊的奶子。周宏伟扛着鞭子,跟在羊群后面,磨磨蹭蹭地走着,心里想着心事。
   前面是一大片芦苇丛,河岸上生长着很多高大的槐树,和密密匝匝的细柳。周宏伟知道,在茂密芦苇丛的深处,有一大片水洼,由于那里水面很大很深,里面没有长芦苇。周宏伟以前曾在这里捡过鸟蛋、抓过鱼、捉过虾、逮过蛤蟆。
   记得有一年大旱,大沙河里大部分有水的地方,都露出了河底。周宏伟赶着羊群来到这里,发现这里还有一洼水,羊群都跑过去喝水。周宏伟从小就爱摸鱼,这次看见这里的水已经很少,觉得里面肯定有鱼,于是丢下鞭子,脱去身上的衣服,只穿了条短裤,跳进水洼里。果然,水洼里的鱼很多,而且有很多大鱼。周宏伟非常兴奋,抓了很多大鱼。有红尾巴的大鲤鱼、大草鱼、粗实的大黑鱼,身上滑滑的大鲶鱼、还有长长的翘嘴鲢鱼。他把自己的裤子,用蒲草扎起裤腿,形成两个口袋,把鱼装进去。周宏伟装满了两裤筒,看看还有很多鱼,觉得再也无法拿走,只好把那些鱼又撒进水洼里。
   周宏伟绕路先回了趟家。母亲正为无米下锅的犯愁,看见周宏伟抓回那么多的鱼,脸上都笑开了花。于是,晚上的餐桌上,便有了丰盛的全鱼宴。尽管没有油和佐料,可母亲却也用盐巴和野菜,做出了可口的炖鱼汤,这是几个月以来,周宏伟家里第一次吃到这样可口的饭,也是第一次能让全家敞开了吃,吃得最饱的一顿饭。
   周宏伟又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给家里捉来几百斤的鱼。父亲周济民和母亲一起动手,把鱼收拾干净后用盐水浸泡,全部晒成鱼干。这些鱼干,成了维持一家很长时间的口粮。在每年的冬天里,弟弟妹妹们跟着父亲周济民,还会来这里砸开冰窟,用抄网抄鱼。周宏伟对这个救命的水洼记忆犹新。
   几只水鸟被周宏伟吓到,扑楞着翅膀飞走了。周宏伟回过神来,看见羊群都跑到前面很远的地方,便吆喝着去追赶羊群。
   离着斜庄村还有几里地远,就看见村子里到处浓烟滚滚,周宏伟赶着羊群快速向斜庄村奔去。村子北边就是大沙河,和别处的情况一样,到处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丛、矮柳树。周宏伟把羊群赶到离村子一里来路的芦苇荡,只身跑向村子,想看看村里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斜庄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整个村子偏朝着西南。村里所有的房子也是都面朝西南,跟附近的村子整整倾斜了三十度的角。斜庄在大沙河附近,除了故城镇,数这个村子大,逢五、十还是村集。集市上有各种摊位,卖火烧的,卖农具的。还有一家马车店,香油坊,铁匠铺。周宏伟的姑母就在斜庄。
   还没有走到村口,便看见了很多日本鬼子,端着刺刀在村子来回走着。吓得他赶紧躲到村口旁边,村口是村里的大场院,这里有几十个麦秸垛和柴火垛。这时,从村里走出很多人,都是村里的乡亲们。后面跟着一大队端刺刀的日本鬼子。人们被鬼子赶到了大场院上,几个娃娃躲在年轻妈妈的怀里,吓得直哭。
   由于怕被鬼子发现,周宏伟赶紧躲到大场院北边的芦苇丛里。趴在那里,看看鬼子到底想干什么。乡亲们都被集中后,鬼子的翻译开始问话:“老乡们,你们赶紧把抗日分子交出来,皇军说了,如果交出抗日分子,可保斜庄村的老少爷们无碍,否则的话,就杀死你们!”说着,他举了举手里的王八盒子枪。
   鬼子在大场院的边上,架起了机枪。乡亲们都很害怕,但却没有人站出来,就连那些刚才还哭闹的小孩子,现在也停止了哭声,用力地往娘的怀里钻。翻译官又说:“乡亲们,老少爷们,快说吧,上次在台子刘村,有几个游击队的被藏到几个老乡家,结果那几家全部被杀,房子都烧了,所以,你们要识时务。我们已经得到情报,游击队的老巢就在你们斜庄,所以你们还是快点说出来,免得白白跟着受连累。”
   这时,一个粗壮的汉子,走出人群说:“我们村从来不参与什么大事,这里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人家,真的没有什么抗日分子游击队啊!”
   “胡说八道!你们村的地保谢老六都说了,游击队就在你们村里。是不是?谢老六!”
   一个不高,但却很瘦的人,走到人群前面,站在日本翻译的旁边。这个人穿着带有圆花的黄色上衣,黑色丝质裤子,头上戴着一顶瓜皮帽。一对小眼睛咕噜噜直转,唇上两撇山羊胡,脸上带着猥琐的笑容,五十来岁的样子。他低头哈腰的,给站在日本翻译后面、双手按着杵在地上一把指挥刀的日本军官,深深鞠了个躬。然后,转身面对人们,挺直了腰板:“老少爷们,乡亲们,虎子和梁子当八路的事儿,皇军已经知道了。虽然你们背着我们,暗地里干起了游击队,可是我是能察觉出来的。听说头段时间,皇军在台子刘剿灭抗日分子的时候,跑到咱们村里来了几个伤员。是谁把他们藏起来的?乡亲们,赶紧说出来吧,不然咱们村可就跟着遭殃了!”说着,谢老六还挤出几滴眼泪,用袖子擦着。
   这时,人群里有人低声骂着:“这个狗日的癞皮汉奸。”“瞧那副奴才样子,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谢老六绝不会有好下场!”
   人们开始骚动,日本军官冲着翻译,叽里咕噜说了一通什么鬼话。翻译提高嗓门说:“乡亲们,皇军说了,只要交出那几个游击队员,还有村里跟着抗日的几个人,就放大家回去,不然,皇军可要杀人了!”
   人们都在沉默,没有人出来说话。大场院上鸦雀无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烈日像一个大火球。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站在大场院上的人们。妇女们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背对着太阳,给孩子尽量遮挡阳光。周宏伟趴在芦苇丛里,觉得空气非常闷热,几只苍蝇在他头上嗡嗡地飞来飞去,他也顾不得驱赶,只是紧张地盯着大场院上。
   时间好像过得非常慢,日本翻译在来回地走着,期间又对乡亲们喊过几次话,可还是没有人站出来。这样僵持了两个来时辰,站在树荫下的日本军官很平静。可翻译官,却被烈日晒得受不了了,他脱去了上衣,交给旁边的士兵。他走到日本军官面前说:“太君,这些刁民敬酒不吃吃罚酒,不给他们点颜色,他们是不会说出来的。”
   日本军官觉得翻译官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他向前走了几步,举起了指挥刀,叽里呱啦又说了一通。翻译回身对谢老六说:“去,把你认为的,那几个抗日积极分子拉出来。”
   谢老六点都哈腰地答应着,向人群走去。“你,王德顺,你,刘长山,你马富贵,你,刘迷糊,你,王金锁,还有你,你,都出来。”
   几个人非常不情愿地挤出人群。刘迷糊往后面挤,不想出来,被一个鬼子兵用刺刀逼着走出来,出来后就趴在了谢老六面前:“谢大叔,我可啥都不知道啊!你不能为了我没有还欠你家的地租,把我也拉出来啊!”
   王德顺也说:“是啊,我们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呀,谢老六,我不就是小时候揍过你吗?你总不能记一辈子仇吧?”
   “别跟他废话!谢老六就是一个狗汉奸,狗奴才!小人!”刘长山大骂着。
   “你们别来这一套,谁不知道你们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还想糊弄我?”谢老六向后退着,躲到了日本兵的后面说。“就是他们,他们也参加抗日游击队了!”
   日本鬼子把这七个人押到场院边上。日本军官举起指挥刀,猛地又落下。日本鬼子的机枪,吐出一串火舌,七个人顿时倒地身亡。人群顿时大乱,妇女和孩子哭成一团,男人们怒火中烧,开始大骂着日本鬼子的凶残,并向前移动。有的壮年,还和鬼子兵夺起了刺刀。日本军官又举起了指挥刀,然后向着骚动的人群落下。机枪向着人群猛扫,顿时,大场院上惨叫声四起,血流成河。后面的人们都四散逃命,围在四周的日本鬼子兵,用刺刀挑刺着逃跑的人们。老弱病残的人,和抱孩子的妇女跑得慢,很多人被鬼子杀害。一个妇女被几个鬼子追上,她抱着孩子蜷缩着,颤抖着。一个日本鬼子兵,用刺刀一下就把孩子挑了起来,孩子蹬着两腿,两只稚嫩的小手,在空中划拉着,嘴里还喊着:“娘,娘!”
   日本鬼子兵把孩子一下摔在地上,孩子气绝身亡。年轻的母亲扑倒孩子身上,悲痛欲绝。两个日本兵架起妇女,离开大场院,来到芦苇丛里,开始实施兽行。周宏伟现在,被这血腥场面吓傻了,他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就看见了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两个日本鬼子的兽行。一股仇恨的怒火,从他胸中迅速燃烧。他亲眼看到表哥刘长山的被杀,现在又看见,正在行凶的日本鬼子就在面前,他再也无法忍受,胸中的怒火瞬间爆发了。
   一个鬼子,抓住拼命挣扎的妇女的双手;另一个鬼子,正光着屁股趴在女人的身上。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青年已经站在他们面前,更没有想到会死到临头。周宏伟抄起鬼子丢在地上的枪,怀着满腔的怒火和仇恨,高高举起双臂。步枪上的刺刀,深深刺进了、抓着女人手的日本鬼子后背。光着屁股的日本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便也被周宏伟一刀,送回了他的日本老家。
   女人穿好衣服,被周宏伟拉着就往芦苇丛深处跑。这时,日本鬼子已经尾随着逃跑的乡亲们,朝这边追来,边追边放枪,嘴里还叽里呱啦地喊叫着。周宏伟对大家说:“乡亲们,大家都去芦苇荡!快啊!”然后,向着他曾经抓过鱼的、那片最大最深的芦苇荡跑去,人们都紧紧地跟随着他。周宏伟觉得现在的自己,突然有了一股勇气,比自己年龄不符的一股勇气。
   到了芦苇荡的水洼边,后面已经听不到鬼子的喊叫声,只是还能听到偶尔的几声枪响,乡亲们都舒了口气。周宏伟看看乡亲们,逃出来的有一多半人。这时有很多人都哭出声来。他们为失散的亲人担心;为被杀害的亲人悲痛不已;更加痛恨这些日本禽兽的残忍。有的人咒骂着,有的人坐到地上痛哭流涕。这时周宏伟看见了姑父,便走到姑父面前,问姑妈和表嫂的情况。姑父说:“你姑妈被日本鬼子打死了,你表嫂和孩子刚才出来时跑散了,估计也好不了!呜呜……”姑父大哭起来。周宏伟想到姑妈从小对自己的好,现在却被鬼子杀害,也跟着哭起来。
   这时远处又响起了枪声,鬼子追过来了。乡亲们都一时没有了主意,大家看着周宏伟,现在他们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做事果敢冷静,很像大家的主心骨。周宏伟对大家说:“乡亲们,这里还非常不安全,趟过这片水洼,对面岸上就是故城村,要不我们去古城村吧。”
   有人说:“不行,现在鬼子正杀红了眼,我们去了,会把故城村也祸害了。”

共 29271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开篇以自然景观来渲染氛围,瞬间一种深沉的厚重感形成了。小说从一次押送一个重犯张老十写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久远战争时代的精彩故事。这次押送任务的负责人是八路军的一个连长叫周宏伟。就这样,很自然的让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走到了小说前沿。这个张老十既是重犯,又是恶犯。所以临行前领导才千嘱咐万叮咛的,在领导面前,周宏伟信誓旦旦地表示保证完成任务。由此可见,周宏伟应该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可故事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不知何故,半道上他竟然私自把十恶不赦的张老十给放了。是因为张老十于他有三次救命之恩吗?或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另一层微妙关系呢?故事到此埋下伏笔,留下包袱。这个伏笔包袱很是惹人眼球,看点连连。接着,出现很多让人始料不及的精彩之处。由此起,这个伏笔成了全篇的一根引线,引领读者走进这文章里,感受另一个时代故事的精彩与浑厚。故事是顺着这个脉络向前伸延的,作者把这支伏笔埋在了首端,接下来像一部回忆性的老电影,为我们回放了周宏伟与张老十的光阴故事。作者把笔触伸进周宏伟的生命源头,写了周家老辈人对他这一代人丁兴旺的希望,写了父亲带他去地主张家做工讨生活的苦难场景。地主张有财把只有八岁的他安排陪儿子张老十读书,由此,他的人生从在地主家做伴读开始,一步一步在风雨中成长,每一步都是故事,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艰难与不寻常。所以后来便有了他不平常的行程,朝着有游击队的东方走去,开始追求那一弯美丽的彩虹。故事情节曲折,文笔流畅,读来令人不忍释手。难得的佳作,鼎力推荐众亲阅读。【编辑:如风姐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14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13 05:40:22
   很有特色的小说,弘扬正能量的佳作。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28:59
  感谢姐姐的认真编辑和精美编按,问好敬茶了!
2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13 05:41:36
  作品构思奇特,情节厚重跌宕,以倒叙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夺人眼球,动人心炫的历史故事。很有嚼头,值得大家一读。
回复2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29:37
  感谢姐姐的美评和鼓励!
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6-07-13 05:42:10
   问候成敏弟,写作辛苦!天热,记得适当休息哦。
回复3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30:12
  感谢姐姐的关怀,感动!
4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7-13 15:13:26
  欣赏成社优秀的抗日巨著,感谢您把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柳岸,给柳岸人温馨和惊喜,期待您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30:43
  感谢社长的鼓励,问好
5 楼        文友:刘柳琴        2016-07-14 17:53:04
  祝贺成社斩获精品,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31:11
  感谢社长的美评和鼓励,问好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6-07-14 20:05:23
  恭喜成社美文的精品!祝贺
回复6 楼        文友:成敏        2016-07-14 20:31:48
  感谢老师的跟评和鼓励,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