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鹳雀楼行吟(散文)

绝品 【流年】鹳雀楼行吟(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55发表时间:2016-07-28 23:00:01

【流年】鹳雀楼行吟(散文)
   “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这副长联,正是游客登临望远的心境。
   鹳雀楼内,场景宏大,色彩富丽,却不免结构有些随意,布置稍嫌粗鄙。尤其是贵妃出浴的蜡像,与鹳雀楼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放在此处,不觉有些滑稽。
   惟有初入顶楼的那场仿古乐演出,让人觉得古朴而清丽。一男两女,一支长箫,一组编钟,一组石磬,宛若仙乐天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曲《阳关三叠》,一咏三叹,令人梦回大唐的宫商角徵羽。胡笳声声,羌笛悠悠,碧草连天,胡马嘶鸣。一曲终了,余音绕飞。情未了,人已醉。
  
   四
   一同登楼,有人说,鹳雀楼前,看不到什么好景致。远处是如丝带漂浮的黄河,近处是一片庄稼地。我想,他是目光太短浅,是被浮云遮住了望眼。北望,是如同万马奔腾的壶口瀑布,南眺是波峰浪谷里的风陵渡。登斯楼也,可目山河之伟,览烟云之胜,听天籁之美,辨风土之异,虽不见往古之景致,亦可思他日之风情。其实,如果胸有诗书,给眼睛插上诗人思想的翅膀,你会看得更远,直入岁月深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浪漫,一种雄浑奔放的美学追求,更是面对历史的天空,一种无限的想象与憧憬,你不觉得人生变幻不定的可能性和人生大境界,都在那“更上一层楼”之中吗?
   古代鹳雀楼,楼高三层。正是人生三境界。我想人生恰若登楼,三层楼犹如品尝人生三味茶,每层的滋味各不同。
   第一层,少年不识愁滋味,清纯而懵懂。初入厅堂,清茶一杯意芬芳,氤氲袅袅飘不定。那意境正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充满幻想与浪漫情怀,完全不识愁滋味,尽情沉醉人生的良辰美景。
   第二层,壮年听雨客舟中,茫然而激愤。三十而立,花茶一杯意正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意境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虽然尽心努力,却往往四处碰壁,身不由己。彷徨挣扎,怨愤满怀。不由感叹: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第三层,楚天千里清秋,平静而通透。六十而耳顺,普洱一杯意淡然。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那意境正是“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走过悠长岁月,品尽人生百味,茅塞大开,世事看透,也就有了人生“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生攀登无止境,无限风光在险峰。要看好风景,就需“更上一层楼”。
   迎风而立,在鹳雀楼上左右盘桓。不知不觉间,夕阳斜下,时间真的到了“白日依山尽”的时分。“俯瞰黄河,脉流九曲,膏泽八荒,浪奔万里,涛叠百重,浩浩然,胸次顿开何倜傥;仰瞻灵岫,峰险千寻,气雄五老,岚秀十洲,嶂奇三省,巍巍者,脊梁劲挺自峥嵘。”默默诵读这鹳雀楼庭柱上的长联,我仿佛隐约听到了黄河的滚滚涛声,看到了那白色的大鸟鸣叫着翱翔空中。
   阅尽沧桑,屡废屡兴,一座楼就是一部史书。就如一首古老的牧歌,在千百年的吟唱中,走进历史的教科书,走进街巷酒肆茶楼的笑谈中。
   走下鹳雀楼已经很远了,我蓦然回首,苍茫旷野里,一楼独立,身披霞光,熠熠生辉。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在晚照里拍下她的背影——这远去的先人们的背影,历史的背影。

共 658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风景胜地因诗文而闻名,因历史而厚重,这可说是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一大体现。四大名楼便是如此: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而北方名楼鹳雀楼也因王之涣一首小诗《登鹳雀楼》而名动天下。千百年来,人们慕名而来,或寻访或登临,大发思古之幽思,唱响自心之幽曲。此文作者何尝不是呢?这次他自江南慕名而来,千里迢迢为的就是一睹早已烙印在心的鹳雀楼神秘的容颜,他独立高楼凭栏远望,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眼前的流云清风,远山黄河,天地苍茫,令他思绪翻涌,有关高楼的诗文典故、人物故事便纷至沓来。他抚今思昔,感慨当年文人雅士们看山河壮美,叹沧海桑田,发家国之叹,感兴衰之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该是多么潇洒豪迈。紧接着,作者立足高楼,回顾鹳雀楼悠远的建楼历史,以及历代人们登楼而歌,感怀古老而苍凉的历史,用或豪放或婉约的诗文抒发他们的壮怀激烈或爱情传奇。正如作者所言,这是块神奇的土地,这里曾狼烟四起,演绎过无数战火硝烟,作为军事瞭望塔的鹳雀楼自然未能幸免,它因战争而起,最终也因战争而灭。然后作者从漫漫历史中收回目光,正视眼下复建仿造的高楼,想起此番虽是乘兴而来,但面对古今参杂,土洋结合,已不复当年景象的鹳雀楼,心中难免失望,所以作者只是浮光掠影简单介绍了楼的构造、建筑特点,以及楼内外的独特景致。最后,作者写登楼人的不同感受,突出自己对古代鹳雀楼楼高三层的独特寓意的感悟,认为它正契合了人生三境界的不同风味。正所谓阅尽沧桑,屡废屡兴,一座楼就是一部史书。朝代兴废,历史更迭,唯有记忆永不老去,高楼便是站立的记忆。阅读此文,佩服作者的博学广闻,佩服他信手拈来的古代文献,更佩服他熔情、景、理、识于一体的文雅的讲述。总而言之,此文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语言灵动富有韵致,堪称游记奇文。佳作!编者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730010】【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921第691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茶语清心        2016-07-28 23:09:15
  难得一见的游记奇文,超喜欢!佩服,佩服,还是佩服!言不尽意,或是飘移文外,望老师海涵!
茶样情怀,清逸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29 10:29:36
  清心谢谢你炎炎夏日里的精心编辑与细致周详的按语。因为兴趣和爱好,也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常常会去许多地方交流学习。工作、学习之余,也会遵照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传统,把书本上读到的,到现场去求证。我想,真正的知识,不在书本里,而在于天地之间,在路上,在河流山川,在莽苍原野,在你累了、倦了之后的深思。人不是电脑上的硬盘,对知识不是简单录入,而是要分析、思考、转换,从而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趴在书本前,最多成就一个蛀虫。人只有行走天地间,才能领略龙凤的潇洒与豪迈。这是我对自己写作游记散文的思考。之前,我居住江南三十多载,满目是小桥流水绿水青山。这些年开始行走西北高原,给我的感觉不仅是苍凉厚重,更多的是强烈震撼。那种野性的美,胜过文明的妩媚,因为,大西北还或多或少的留存着我们民族那原始的纯真。再次谢谢清心的赞誉之词,写好散文,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2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16-07-29 10:17:29
  《鹳雀楼行吟》不但为读者勾划了鹳雀楼前辽阔壮观的景色和历史背景,也为读者注释了诗人王之涣千古名句的深刻含义。别看这是普通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可是,有几人真正明白诗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诗意意境。
   作者登鹳雀楼,用冷峻沧桑的语句来描述一种历史的深邃,在历史的废墟中让读者看到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和衰落,带着淡淡的神伤,引领读者走进了时空轨道和千年兴衰的鹳雀楼。踩着前人走过的脚印来细细体味那份沉重。让读者在文中看到最流丽的文辞,引经据典的史实。
   说句实话,天下的游客很多,游记也很多,太阳沿着山峰下落,谁人不见,黄河东流入大海,哪个不懂。真正能有几人像作者这样用洗炼的文字把人们带入一个阔大的天地,登高远望,诉诸亲切自然的深沉感悟?
   别说那些上车下车,上飞机下飞机,品美食、看美景、瞅美女的小调子的游记,不可同日而语。如此开阔的意境,真可谓传神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别说江山文学网上少见或没有,竟连在许多名作名著中,罕见像作者这样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有作者对历史的出处,对人生的认知,对生命的感悟,其精谙之处,别人都望尘莫及。
   登楼翘望更远的地方,饱览辽阔的奇境险胜,置身于更加雄伟壮丽的大千世界之中。将登楼的三层境界进行划分举起,将全文推向一个壮丽的高度。这三步曲的人生况味,积极可贵,深刻完善,匠心独运,体察入微,身心抵达,精神挥洒,畅意抒怀。
   此文,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审美的价值别具一格。用丰厚的历史知识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追问人生。其思考的重量,见识宏通。
   就我个人来说,阅读此文,让我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寓意,加深了理解,仿佛这千古名句的精髓是从这篇美文中流淌出来,其甘甜让我第一个感悟到的人得以品尝,舒服。
   厚重的历史知识,大气魄的目光,大手笔的文字,成熟的人生经验和世界观,融为一体,自然成大散文。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0:21:04
  谢谢洞天君美评。我们都曾是军人,也都爱好码字。军队给我们一副傲骨,文学给我们一颗禅心。几十年风雨历练,我们不再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而是洞明世事的“老司机”。一切绚丽都归于平静,人唯有在平静中,才能认清历史的风云,现实的诡异。谢谢,洞天君的鼓励,现在,我把“傲骨禅心”四个字送给你。
3 楼        文友:也许有来生        2016-07-29 10:58:49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言之有理。尽管读万卷书,可是那些金戈铁马或曰风花雪月,都是通过文字营造出来的。而行万里路所见所闻,则是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江先生身在壶口瀑布之侧,所看到的飞流直下,拾级而上颧雀楼,远眺滚滚而去的黄河浪涛,其间的心潮起伏,非置身者所能体会得到。
   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莫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从积极层面来解析,就是要趁着年华还好,饱览名山大川,享受造物主恩赐,体会体会另一个层面的人生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向江先生学习!趁着还能跑得动,把自己放逐出去,进行自我救赎!
我来过,我很棒!
回复3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0:27:07
  来生老师,我们是好心情网的旧相识,江山网上的新朋友,非常欣赏你见识的深邃,性情的旷达,文字的流畅。旅游的文字实际上并不好写,因为中国每个景点都人满为患,每个作家都想在到此一游后,留下文字。因此,我觉得写这类文字,要从风景描摹,转向美学意境。对历史重现阐释,写出自己心中的那层独特的思索。十分谢谢您的鼓励。
4 楼        文友:决决流冰        2016-07-29 11:03:40
  人生三味,三味人生。
决决流冰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0:29:20
  流水老师,谢谢关注哈。人生就是一种生命的行走,生命不止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攀登。其中三味,或许茶棚小酌时,方能细细品。
5 楼        文友:江楼望雨        2016-07-29 11:06:0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文!渊博大气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0:50:20
  江楼老哥,知道您腿脚不便,俺小弟就替你多跑跑路,用眼睛看,用笔记,回来向你报告。最近得一奇书《山水楼亭》,有从王羲之到袁枚等古代作家的山水游记100余篇。这让我非常开心。古人写游记,贯彻“文以载道”,思绪上天入地,牵扯古今,遐思飞扬,非常宏富。这让我得益匪浅。看来写游记,还得古为今用,走古人的路子。现今之文,言辞华丽,描摹绚烂,只可惜是废话一堆,浅薄无可思。人既浮躁,文必浮夸,万不可当范文。我觉得写历史游记,一定要到现场去看看,读书、行路、思考一样少不得。西北的旷远,给我不少豪气。谢谢老哥鞭策。
6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6-07-31 07:06:0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7 楼        文友:风逝        2016-07-31 07:40:33
  一座仿古建筑,让江老师吟唱出诸多与之有关的诗文典故、人文历史,更放歌了其登高望远那豪迈的感怀与睿智的悟思。使鹳雀楼闻名千古的诗人雅趣与文风,此楼悠远而苍凉的变迁史,登仿古楼的见闻与感怀……字里行间,展示了江老师渊博的学识,理性的思绪,壮美的情怀。好美的文,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游记,真如茶心老师所言——融情、景、理、识于一体。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7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1:12:09
  风逝老乡,非常感谢你的表扬,这个俺很在意。中国四大名楼,我至此全部到了。不过,说句实话,这座鹳雀楼是给我最震撼的一座楼。江南三楼雄伟且秀丽,坐落繁华闹市,多了妩媚,少了霸气。鹳雀楼不同,它独立旷野之上,四围苍茫,一楼独立,中条山淡远如烟,黄河水滔滔似带,那种苍凉、那种悠远、那种夷旷,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思古之情,家国之思。这里曾经胡汉杂居之地,也是鼓角争鸣的古战场,有当地史志部门专家陪同,听到许多故事,许多传奇。其实,这座仿唐建筑,真得说不上让人喜爱,将近八百年后再复建,且不在原址,也真不知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符号,见到它,就难免不发生思古之幽情。唉,其实,中国现在不论竖立在长江边还是黄河岸的所谓四大明楼,都是改革开放后复建的。写此文,俺也是欲说还休,就宕开一笔,写写层楼爬过,对人生三味的体会吧。
8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6-07-31 09:24:4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崇向的生活方式或读书方式,从理论到实践然后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是做学问的方式也是读书的方式!
   真正的知识,不在书本里,而在于天地间,在路上,在河川山流,在苍莽原野,在你了,倦了之后的深思。
   人不是电脑上的硬盘,对知识不是简单录入,而是要分析思考,转换,从而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
   非常欣赏凤鸣老师关于知识的见解。
   问好洞天君,你这篇文字的点评,我把它作为最佳“编辑按语”存档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7-31 21:27:27
  十四上山修渠,十六当兵戍边,少年起,我就对天地山川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近感。后来读了史记,我就有了学习太史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心愿。太史公读书估计还是竹简,因为蔡伦造纸还远在东汉。行路,他也大多应该是步行吧,就算跟皇帝出行,车辇也是皇上的特权。我们现在就幸福多了,读书可去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出行可以乘高铁、坐飞机最不济也有大巴车。不过,我觉得即使如此,第一手的知识,还是应该在现场,在行走间,并且在思索中升华成智慧。人生就是行走,就是登山、登楼、登台,只要不停步,总能占得更高,看得更远。谢谢明月君的关注,你是流年最富于哲思的评论员。
9 楼        文友:荒原凌波微步        2016-08-02 00:34:56
  浅读《鹳雀楼行吟》
  
   缘得名诗楼闻名,
   历史钩沉思古情。
   才子慕名溯北行,
   鹳雀楼上诗酒吟。
  
   ——即兴鸣海轩
爱诗,爱文学;正直善良,敢说敢当。信奉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0 楼        文友:荒原凌波微步        2016-08-02 00:37:29
  浅读《鹳雀楼行吟》
  
   缘得名诗楼闻名,
   历史钩沉思古情。
   才子慕名溯北行,
   鹳雀楼上诗酒吟。
  
   ——即兴鸣海轩
爱诗,爱文学;正直善良,敢说敢当。信奉但丁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16-09-24 21:11:25
  谢谢凌波。诗写得真好。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