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少年】致青春(散文)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一
青春,七分明媚,三分忧伤。明媚亦或是忧伤都是每个人人生中最独特的风景,只有经历过,沉淀过才是最美。青春,若一张铺开的诗笺,落笔款款,不同的故事将演绎出不同的精彩。对于家,一直有着一种热切的渴望,犹如种子渴望着阳光一样。幸福,在母亲的远离中黯然落幕。青春,在父亲的沉默与生活的艰难中悄然开启。然而,尽管如此,年轻的心依旧追赶着青春的步伐。
青春,开始懂得憧憬,开始渴望一份诗意与远方。对于我,学习似乎成为了唯一的出路。“十年寒窗”倒也没有辜负青春年华,但最后的结局却事与愿违,我与学业最后还是擦肩而过。人生的路口,每一次择决都会通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后才会明白机遇的珍贵。
那一年的青春岁月,在田园中耕耘日月,青春在每一个日升日落里渐渐地褪去了华美的外衣。每天都会重复着地里的劳作,犹如深陷牢笼一般,看不清远方,看不到未来,更不要说前途与诗意了。每一次当我听见远处传来的上课铃声,任由渴望的种子在心中萌芽、生长。那一年,青春梦断,我只能用汗水与泪水浇灌生活。这一份沾染了苦涩的梦,如同断了翅膀的鸟儿再也无法在校园的天空里翱翔。
庄稼人的时光总是忙碌的,而我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庄稼人。除了下雨天,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地间耕耘着四季。与泥土打交道的日子里,我一边耕耘着希望渴望着收获,而真正收获的季节,却没有人能够帮上一把,背篓、箩筐总是有意无意地碰到脚后跟,肩膀上也被磨出一道道的红痕,最后久了,长成了老茧,许久不曾消去。
闲暇的日子里,喜欢读书。家里本就没有钱,更别说买书了。于是,我只能四处借书,正是因为这份渴望,所以每一本书都显得那么的珍贵。附近的人家,只要有书的,看见了就忍不住找人家借,借到了心里美美的,珍宝一样带回家。时常半夜不睡,惹得父亲在楼下骂着,不睡觉啊!电费不要钱啊!幸好我早有准备,手电筒早早地藏在枕头下面。父亲一骂我就赶紧关灯,转移阵地,躲在被窝里看。被窝里空气不流通,看会儿就伸出头来呼吸一下,不敢让电筒的光溢出来。那年月,没有手机阅读这么方便,偶尔父亲也会借来《故事会》、《今古传奇》,用来打发夜里的时光。白天父亲出门,我就会偷偷拿来看。那时候读书常常是先囫囵吞枣,读了一遍,再来细读。
如今,长大了,生活好了,我依旧保留着阅读的习惯。我的房间里堆满了书,名家的或者文友寄来的,但是却再也没有了往昔阅读的那份迫切了。闲暇之余,翻开书本,就如同翻开了一缕阳光。文字滋润着我,心中一片温暖与宁静。
海子说,对于这片始终沉默的天空,我无法选择生活,却有追梦的权利!青春与梦想有染,春风如有信,我想在信的扉页上,为青春画上最美的色彩,寻找出最美的词汇,遇见一份最美。
年少的心,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浸润出一份书香,为未来谱写出一份美好。岁月的行囊里,我们轻装简行,这一路无忧无惧。风吹雨成花,青春的年华,我们都不曾辜负。那盏叫做岁月的酒里,我们用深情为料,用承诺酝酿,经久余香。
窗前的千纸鹤,摇曳在夏夜的星空下,将一份朦胧与欲说还休的心事藏进了流年的扉页中。日记本中写下了一页页关于她或者他的明媚忧伤。白衬衫的往事,夹杂着那一年栀子花的清香,在多年以后,邂逅一段景,任由往事历历在目,心中微风细雨。
薄如蝉翼的青葱岁月,在时光的打磨中更显弥足珍贵。青春,犹如一出折子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尽善尽美地去演绎。曾经跌倒过、憧憬过、叛逆过,拼命地想要抓住幸福,想要为未来铺设一段岁月静好。或许,在成长中,我们也曾孤独、茫然,也曾一个人徒步,踯躅独行,没有掌声,没有赏心悦目的风景。但是,我们走过风雨,必然可以邂逅那一场春暖花开。
二
青春,沉寂在每一个黑暗的夜色中,关于渴望,关于梦想一起交给了岁月。生活,从来不会去怜悯弱者,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路,可以不倾城,不妖娆,但是必须勇敢而活。于是,我将未来交付远方,带着那潜藏于心底的乡愁,在异乡的城市书写着属于我的青春故事。
青春在远方,演绎着一段不一样的岁月静好。没有庭前落花的恬静,我以一个游子的身份,将一份乡愁牢牢地系在岁月的末梢。明媚、忧伤,用自己的双手一页页翻开了青春的画卷。那一段旧时光,缱绻在他乡的月明中。
异乡的城市,陌生的街头,从陌生到熟悉,慢慢试着去融入环境。离开家,开始独立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目前的生活环境。打工的生活与乡村的生活不一样,每天的时间都卡得刚刚好,一切按部就班,忙碌而充实。记得第一次拿工资,扣除厂里押的钱,两百多元,不多,但是心中却洋溢着一份自豪与憧憬。一直被生活压迫的踹不过气来,直到这一刻才看见明媚的未来。
远方,与诗意无关,但是却有着一份属于我的岁月静好。肩上的担子依旧很重,总会时不时想起故乡,那些牵挂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在心头。想起家中的老屋,下雨天,屋里是否依旧漏雨;想起村子里的老奶奶,那个裹着小脚,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她,是否还在为一餐饭菜而忧愁,那个在我年幼无助时给过我温暖的老奶奶,能不能等到我回家,给她一件新衣,给她买些吃食;想起家中的爷爷,那跳跃在屋里的咳嗽声是否会轻一些,少一些。他的旱烟还有吗?在阳光铺满院子的日子,他是不是依旧会搬出那把椅背已经少了一根木头的破竹椅,在阳光下裹着烟卷,然后“吧唧”一口又一口,目光看着远处的街道,烟雾朦胧中浮现出那张半世沧桑的脸庞;想起父亲,想起固执而倔强的父亲。风里雨里,是不是又很晚很晚才回家。屋前的那盏灯是不是还亮着,灯光如同夜里的一盏引路灯,指引着那一份缱绻的乡愁,缓缓而归。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青春的遇见,最真、最美,随心、随缘。在这一场未知的旅途中,有风、有雨,还有一缕暖暖的阳光。我们用不同的故事,装点着青葱岁月。渴望,邂逅一场唐诗宋词的雅韵;渴望,邂逅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渴望,在彼此的故事中,有着一方桃园,可以采桑种菊,用光阴下酒,在文字的世界里,安然前行。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所有的结局都已经写好。而我,更渴望做一个岁月的拾荒者,一路风景,一路拾捡一段最美的年华。
想预约一段如莲的时光,邂逅青春。用低眉的温柔,在一首诗中填满岁月的痕迹,平平仄仄的韵脚处,写上:青春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