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闲话梁山三女将(散文)
《水浒传》是一本男人写的书,也是一本写给男人看的书,还是一本写男人的书。
《水浒传》当然也写到过女人,如反面人物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潘金莲还写得很有深度,正面人物如林冲的娘子和李师师,七十回候还写过张清的其子琼英,可惜这个最为作者喜爱的女子出现太晚,不然一定能在聚义厅上坐一把交椅。
有人戏称《水浒传》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因为《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有三员女将,这个题目拟得不错,比赛珍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更吸引人的眼球。梁山上这三位女子也被尊为好汉,所以性别色彩就变得有些模糊了,但她们毕竟是女子,所以咱们单拿出来说一说。
梁山的三员女将分别是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绰号很瘆人,叫“母大虫”,大虫就是老虎,一个女子叫“母老虎”,一定不是可爱的角色;还有比老虎更可怕的,孙家姐姐叫“母夜叉”,夜叉也叫“药叉”是梵语的译音,指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虽说后来被佛法感化成了“天龙八部”之一,显然也不是什么可爱的角色。扈三娘的“一丈青”最不好解释,这本是“浪子”燕青的绰号,不知怎么给了扈家小姐,有人说是因为扈三娘身高过丈且喜着青衣,也有人说是一种宋元时代头饰的名字,还有人说是因为一身风月的本事,所以《三十六人赞》说燕青为“太行春色”,反正不好理解,而且用在扈小姐身上也不贴切。
这三员女将的名字很有意思,古代女子往往没有名字,也许是因为古代女子不为外人所知,反正这三个名字都不太像名字,倒像作者给三人所排的座次。
顾大嫂的组织能力最强,注重亲情,为救解珍解宝不惜抛家舍业,这一点在梁山一百零八人中只有鲁达和宋江、朱仝似乎能做到,后两个还大约是因为有恃无恐,鲁大师是因为无家无业。顾大嫂巧赚孙立,孙立能力在梁山应属上上,却被顾大嫂弄得无一丝回旋余地。顾大嫂有想法更有执行力,不逊于智多星吴用与神机军师朱武,所以在三女将中排名第一,是“老大”。
孙二娘的格局不大,但十字坡还是有规矩的,比如不得对出家人配军和妓女下手,虽然执行得不彻底,但比快活林的前任老大施恩还是强不少。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有些残忍,使用蒙汗药也有点儿下作,但她有能力有想象力,曾麻倒花和尚鲁智深,还和武松切磋过武艺,至少觉得比张青出色。还是她促成了武松成了“行者”,这个策划天衣无缝,只是可惜了那个屈死的头陀,她武力似乎也应该比张青和施恩强,所以在三女将中屈居次席。
扈三娘最奇特,她似乎只有一个哥哥扈,扈成是南宋一员大将,可惜后来被自己人害死了,却称“三娘”,这应该是因为很早就和祝家庄的三公子祝彪订了亲,她虽然武艺高强,却没用性格,有点像《红楼梦》中号称“二木头”的迎春,她的全家几乎都被“梁山好汉“李逵误杀,自己却成了“梁山好汉”,而且还嫁给了曾被自己生擒的“矮脚虎”王英,所以只是“三娘”,扈三娘是个悲剧人物。
历史上确有一位绰号叫“一丈青”的女将,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这位绰号“一丈青”的女将先是靖康时期地方武装首领马皋的妻子。马皋死后,一丈青被当时负责招抚江淮一带溃兵游寇的军官闾勍收为义女。闾勍为了招降濠州游寇张用,就把一丈青嫁给张用为妻,这很像宋江把扈三娘嫁给王矮虎的情节。一丈青嫁给张用后,担任中军统领。作战时还打出自己的旗号“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这“贞烈”二字一定出自无聊文人的手笔。我觉得这位女中豪杰的风采颇有一点《水浒传》中扈三娘引军红旗上大书“女将一丈青”的影子。
一直觉得扈三娘应该嫁给林冲,因为生擒她的正是林教头,这符合江湖规矩;嫁给宋头领也行,似乎也符合江湖规矩……可偏偏嫁给了最不堪的“矮脚虎”王英,宋江可恨!
袁阔成先生的评书《水泊梁山》中,重新安排了王英和扈三娘的姻缘,安排的合情合理,王英也变为一个有情有义有趣有担当的英雄,我佩服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