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读书郎(散文)
听到《读书郎》这首歌,是在杏坛重蘸春风之后。
那是一个星期天,村里有位八九岁的儿童,侧骑体大如山的水牛,在禾苗青葱的田间小堘上放牧。头顶碧蓝如湖的天空,和清新鲜艳的太阳。那儿童忒恣情,放开嗓门用了天然的声音,把歌声释放在天地间。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
时在五月,夏花灿烂,熏风弥漫。那孩子满面未经雕琢的淳朴和欢欣,目光中跃动着幸福和希望,虽然饱满的额头泊着汗珠,但每一粒汗珠中都卧着一轮太阳。
牛儿揿了头纳着堘边翠绿的草,汁水汪洋的草儿经过咀嚼,溢出柔润爽嫩的清香。一两只粉中沁黄的蝴蝶,在有些木讷的牛头前翩翩。歌声飞起来时,牛儿突然擎起朴拙的头颅,支起耳朵,欣赏起背上娇儿的歌声。蝴蝶更欢快地鼓翅。牛儿的心灵受歌声的滋润,发出表达欲望的芽儿,于是张开阔气的嘴,对着太阳“哞——”地唤了一声。
这一声唤得阳光宽大而慈祥,让流到此处的灌河柔了几柔。放眼望去,一只抟风戏云的雄鹰在蓝汪汪的天空翱翔。河滩芦苇荡中,斥鴳决起而飞,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与同伴嬉闹于苇丛柳林之间。
那孩儿依然旁若无人地唱着,滋得美。
田中干活的一位老汉问:
“娃子,读书干啥?”
“读书?”那孩儿挠挠头,拍拍从敞着的衣襟袒露出来的被阳光炙黑了的肚皮,说:“读书可以懂道理;学科学,让稻子一亩打两千斤!”
老汉“呵呵”地笑起来,说:“你吹吧,你个小娃子也敢牛皮哄哄?”
那孩儿说:“真的,不吹牛。老师说的。”
说完,那孩儿起立于牛背之上,昂起头,把歌畅快地唱下去。天地无限宽广,铺陈开去的是碧绿或葱翠的禾苗,绿的风和朴素的音符在天地间跳跃嬉闹。
是夜,全村响遍了孩子们稚嫩的歌声:
“……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在我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过这样朴实无华、发自内心的歌。书包里装的,多是阶级斗争那冷硬的文字。
那夜虽然没有月亮,但星星欢快地眨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