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静静的书——《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人梭罗写的。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了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有关梭罗的介绍说,他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可是,我感到此书有些地方语言不够精练,说得太白太直,显得有点罗嗦。我想这也许是译本的缘故。我读的是王光林的译本,不知徐迟翻译的是否好一些。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也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然而,却不能一下子就能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和轻松。正如徐迟先生称:“《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此书适合在静静的夜晚读(若在幽静的青山绿水间阅读,我想更易激起心灵的共鸣)。这是一种让人读后有所回味、有所咀嚼、有所再回味的好书。总体来说,书中形象地描绘,优美细致;寓理精辟,给人以启迪。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你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你会找回丢失的耐心,返回精神的家园。
我读《瓦尔登湖》是去年的这时,每天晚上读几页,感兴趣的内容就认真读,能够入我心的语句,就用红笔划下来。像读别人的书似的,我划得极其小心,生怕留下红墨点。在《瓦尔登湖》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梭罗说:“阳光如此温暖,坏人也会回头。由于我们自己恢复了纯洁,我们也发现了邻人的纯洁。”这是大自然的功劳,同时,也是《瓦尔登湖》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梭罗的朋友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倡导者)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我称不上是个有学问的人,但我是个有道德、爱美的人。书中的有些话语,能使我的心静下来,能使我的心有所依附,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昨晚睡觉前,靠在床头边再翻《瓦尔登湖》,读读那些曾经划下的语句,仍觉清风拂面、甘泉润心。
一本好书,是真的不能以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来衡量的。而是要看它是否有这样的精魂——能唤醒人的深层意识,或能使躁动的心平静下来。《瓦尔登湖》一书,是有这样的思想精魂的。更可贵的是,这部西方的经典之作,竟将咱们中国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说,此书是有宗教色彩的,那么,我可以自豪地说,这色彩的底色里有咱中国道家和儒家的文化。
《瓦尔登湖》确实是一部好书。在此书中,你能找到心灵的疗伤药,能获得心灵的维生素,能返回心灵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