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说饼与饼之“咬春”(杂文随笔)

精品 【古韵今弹】说饼与饼之“咬春”(杂文随笔)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82发表时间:2017-01-23 17:36:05


  
   一、说饼
  
   北方人爱吃面食,而饼是面食之祖。
   过去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传说制饼业的祖师饼师神是汉宣帝刘询,这位皇帝被尊为为“饼师神”。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他的祖父就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卫子夫所生,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汉武帝晚年,宠臣江充借巫蛊之事陷害太子刘据,刘据因此捕杀江充,失败后自杀,这就是历史上的“巫蛊之乱”。在“巫蛊之乱”中,刘询的父母均被杀,刘询也因此隐名逃于民间。据说他在落难时,喜欢吃饼,经常自己去饼铺买饼。而且他每到一个饼铺买饼,这个饼铺的生意就特别好,连他自己也觉得奇怪。后来,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迎立他当皇帝,关中的厨业便奉他为祖师。
   古人似乎把一切面食都叫饼,连面条都叫“汤饼”,旧俗寿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满月、周岁时举行的庆贺宴会叫“汤饼会”,吃的汤饼也就是现在的长寿面和洗三面。
   馒头包子似乎和饼拉不上什么关系,其实有人说它们就是赫赫有名的炊饼,我的两个中文老师都挺有学问,两人都承认炊饼是蒸而食之,分歧在于一个认为炊饼有馅,一个力主炊饼无馅,我想这两位先生一个是馒头派一个是包子派。我觉得要是卖馒头的话,武大郎很难在紫石街买下一楼一底的临街房,还养着一个如花似玉还不工作的全职太太潘金莲,要是卖包子的话,应该有可能,天津的狗不理和北京的庆丰不都发达了吗?其实炊饼还可能是蒸饼,可《平妖传》中既有炊饼又有蒸饼,说明这两个饼不一样,白纸黑字,不容辩驳。
   大饼是饼里最常见的,好吃还顶时候,侯宝林先生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大饼,老先生从苦里过过。大饼可炒可烩可泡,都好吃,现在最容易吃到的是鱼头泡饼。我最欣赏的是肉丝炒饼,上学时在海淀街头的一个小餐馆吃了无数次,等我毕业了,那个铺子也黄了,敢情那个厨师就是专门给我炒饼的。
   北京所谓的家常饼其实并不家常,那饼叫清油饼,也叫螺丝转饼,好吃好玩,撕着吃还能解闷儿,一般家庭主妇做不来。春饼倒是进得饭庄下得厨房,家里就能做,北京在立春吃春饼,卷的是和菜或是盒子菜,还有卷炸带鱼的,天津过去有一道名小吃叫烙饼卷炸蚂蚱,我没吃过。春卷皮和配烤鸭的鸭饼都是从春饼演变来的,但春卷皮是在热饼铛粘的而鸭饼是蒸的,据说烤鸭店最早是用厚饼配鸭子的,吃了烤鸭谁也没胃口弄半张大饼一块发面饼吃,那时又没餐巾纸,有的吃主就拿这饼擦手擦嘴,掌柜的心疼粮食,就让厨师把饼做薄,原来只想省点粮食,没想到却早就了烤鸭天造地设的搭档。
   山西的锅盔和石子馍都是饼中的极品,而我吃的最硬的饼是产自山东的,杠头,那个硬呀,但是也好吃,越嚼越香,还能锻炼咀嚼肌。
   饼里可以放馅,叫馅儿饼,这个可以词考察对北京话的掌握程度,小馅饼擦油是北京待新姑爷的标配,有闺女又想把闺女嫁到北京来的孩妈们尽快练习呀。还有馅合子,是馅饼的孪生兄弟,其中韭菜合子最好吃,但是它是香水的剋星。据说馅饼还是披萨的祖先,马可波罗在中国时爱吃馅饼,会意大利后让厨师仿制,因厨师太笨儿不成功,就成了披萨,这事没法考证。
   还有肉饼,北京最好的肉饼是门钉肉饼,饼厚皮薄肉多,形如门钉,香。褡裢火烧叫火烧,其实也是饼,就是造型有点儿另类。京东的三河香河的名吃是京东肉饼,很考量厨师的手艺。
   饼是烙的,所以我们管它干脆就叫烙饼,其实也有不是烙的。新疆的囊是在馕坑里烤的,我觉得这是西方面包的祖先。山东的煎饼也不是烙的而是摊的。东北的煎饼和山东的煎饼差不多,是山东人下关东带过去的,据说赶山的挖参人的干粮就是煎饼大葱,煎饼和杠头一样费牙。天津人把煎饼变为早餐,您要是去天津早餐一定尝尝煎饼果子和锅巴菜,绝对好吃。明人的小说中写过一个大盗,在酒肆里用自带的银饼铛摊煎饼吃,这位老哥和我对脾气。
   东北的筋饼好像也不是烙的,感觉和酿皮子的做法差不多,我只吃过,没注意人家的做法。
   还有北京的卤煮火烧,是烙完在煮的,口味有点重,但人家出生高贵,据说源于清宫廷中的“苏造肉”。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爷下江南把苏造肉带回的北京。北京“小肠陈”的创始人陈兆恩当时就是卖“苏造肉”的,由于“苏造肉”价格贵,一般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廉的猪下水煮制,于是创出了这道著名的北京小吃,其实就是用老汤煮火烧,加的是肥肠、猪肺和炸豆腐,味厚,没什么异味,喜欢九转大肠、炒肝儿和夫妻肺片的朋友一定喜欢。
   陕西的羊肉泡也是极品美食,我曾有在西安住五天吃六次泡馍的记录,最后还买了一份方便泡馍在火车上当夜宵。同行的一位老哥年轻时是打篮球的,五大三粗,掰馍的时候掰得那个细呀,据说西安人选女婿就看馍掰得好坏。
   不得不说的是烧饼,烧饼也是烤的,北京的烧饼品种不少,麻酱烧饼最常见,做好了却不容易,以俊王的烧饼最好吃,爆肚冯也是用俊王的做法,现在王老先生和冯老先生都已作古,好在手艺还有传人。北京延庆的火勺也是一种烧饼,也不赖。北京的烧饼还有糖火烧、螺丝转儿、蛤蟆吐蜜……黄桥烧饼和周村的烧饼也各有特色,都值得尝尝。烧饼是外来食品,汉代就有,叫胡饼,李世民的御厨还把胡饼改良成了月饼,北京八月十五自家烙的糖烙饼其实是月饼的民间版本。
   鸡蛋灌饼、肉夹馍和驴肉火烧都是饼的升级版,北京还有烧饼夹牛肉,很有味道,值得在店门口排成长队。
   玉米也能做饼,在玉米的原产地墨西哥人们喜欢吃玉米薄饼,京津两地的人喜欢吃鱼锅贴饼子,是在熬鱼的锅里同时贴玉米饼,区别是北京人爱用野生的小河鱼,天津老哥爱用海鱼。北京的美食家唐鲁孙到了台湾后想起这口儿,却没法吃到,只得到金门和几个天津的老兵吃了顿黄花鱼粘卷子,聊慰思乡之情。还有糊饼,也是玉米面做的,一层酥脆的饼配上一层美味的馅,鸡蛋韭菜虾皮的就不错,和披萨很像,可比披萨好吃多了。
   饼是平民的食物,各地做法不同,咱们可以好好聊聊,有料。
  
   二、说饼之“咬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按民间的习俗要吃春饼或春卷,称之为“咬春”,以庆祝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春卷是用春卷皮卷上各种馅料炸而食之,两种食品都很有特色,也都很好吃。
   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因为多用葱韭之类的辛辣蔬菜佐之,所以又称“五辛盘”。关于春盘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蔬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往往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成为一种应季的美食。
   古代立春日吃春饼,不但在民间一直流行,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季节食品颁赐给近臣。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
   现在北京的十三陵一带的农家乐有“春饼宴”,据说也是源于明代的宫廷,是风流的正德皇帝从江南带到北京来的,只是传入民间有所简化而已。
   春饼是双层的薄饼,吃的时候揭开,现在饭馆则多用卷烤鸭的鸭饼代替(很多人不知道,吃烤鸭时吃鸭饼其实是蒸的而不是烙的)。饼的口感一定要筋道,不能太“糟”,否则一包菜就漏了。所以要用高筋面粉,和面时讲究一半烫面,一半用温水和面,然后把两种面和在一起,还要揉上劲。烙的时候火不能太急,饼要薄,不能厚,讲究能“隔饼看菜”。
   卷春饼的菜称为“和(读“或”音)菜”,用豆芽菜(讲究的还要掐头去尾,叫“掐菜”)和粉丝加调料或炒或拌而成。另外还要配炒菠菜、炒韭黄、摊鸡蛋等热菜(初春时节,老北京人可供选择的蔬菜不多,也就这么几种)以及旧时被称为“盒子菜”的熟肉,如酱肘花、酱肉、熏肉、清酱肉(现在大约失传了)。
   蔬菜一定要嫩,炒得也要嫩,最好不出汤;粉丝要充分泡开但不能糟。各种肉一定要肥而不腻,味道最好厚一些,这样才能和菜的味道分出层次,相得益彰。
   卷食春饼时,摊鸡蛋是必不可少的,但按旧俗不能叫摊鸡蛋(旧时民间忌讳这个“蛋”字,以为不雅),得叫“摊黄菜”或“摊鸡子儿”,讲究的还要将摊鸡蛋过一下刀,方便卷入饼中。我一直以为烙饼和摊鸡蛋是绝配,到不一定是配春饼。
   此外吃春饼时,葱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立春季节,春回大地,大葱出的嫩芽称羊角葱(前一年的老葱,种在阳畦,所以最先发芽,因形如羊角而得名,一说是“阳畦葱”的音转),因为积蓄了一冬的营养,所以鲜嫩翠绿,味道特别浓烈,吃春饼抹甜面酱,卷羊角葱,味道独特,也有人嫌羊角葱的味道过于浓烈,改用黄芽葱(和韭黄蒜黄一样,是一种黄化蔬菜,现在不多见了,比羊角葱嫩,口味也清淡得多),味道也很好,这大约是五辛盘旧俗的遗留吧,确实提味儿,而且利口。
   卷春饼需要一点儿技术,将羊角葱、甜面酱、切好的肘花儿、清酱肉、摊鸡蛋、炒菠菜、韭黄儿、黄花粉丝、豆芽菜等依次放在春饼上,码齐了,然后把筷子放在春饼上,将春饼的一边顺着筷子卷起来,下面往上包好,用手捏住,再卷起另一边,卷好了放在盘子上,再将筷子一根一根地提出来。春饼卷的大小最好跟自己的嘴差不多,这样才方便咬食(这种卷法也同样适用于卷烤鸭或是京酱肉丝)。我的秘诀是千万太别贪心,料太多了,难免撒汤漏水,一定适可而止。卷好之后,不能散也不能撒汤儿漏水,而且讲究包起来从头吃到尾,这叫“有头有尾”。
   春卷大约是由春饼演化来的,只是卷的过程由厨师“代劳”了,而且为了改善口感,所以过了一下油,使之更为酥脆。由于要过油炸,所以馅料最好清淡一些。在北方的春卷馅多用韭菜、豆芽,在江南多用白菜、豆沙等,味道都不错。
   春卷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春卷皮一般用面粉制成,把面粉和成浆状,用平底锅制成,老的勤行师傅是在热饼铛上把春卷皮粘出来的,成品要薄如蝉翼,也可以从切面铺买现成的,但也有用鸡蛋皮、豆腐皮做春卷皮的。有了春卷皮就可以包馅了,手法和用春饼卷和菜极像,但两头得面糊粘住,然后用油炸,成品外焦里嫩、色香味俱佳。市场上也不难买到现成的春卷,过一下油就能上桌。
   初春时节,春饼春卷都是应季的美食,一定别忘了尝尝。
  
  

共 40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饼”里,北方人爱吃面食,而饼是面食之祖,过去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传说制饼业的祖师饼师神是汉宣帝刘询,这就大有来头了。古人似乎把一切面食都叫饼(有趣),连馒头和包子都算作饼,分歧在于一个认为炊饼有馅,一个力主炊饼无馅,有例为证:《平妖传》中既有炊饼又有蒸饼,说明这两个饼不一样,白纸黑字,不容辩驳。大饼是饼里最常见的,大饼可炒可烩可泡,有馅儿没馅儿都好吃。 山西的锅盔和石子馍都是饼中的极品,山东有最硬的饼,越嚼越香还能锻炼咀嚼肌。 还有肉饼,北京的门钉肉饼饼厚皮薄肉多,香。烤饼,烙饼,蒸饼,煎饼,有馅儿没馅儿都让人垂涎三尺,眼花缭乱,但都想尝尝。好吧,咱就来个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春饼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晋代,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古代立春日吃春饼,不但在民间一直流行,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季节食品颁赐给近臣。现代人吃春饼技术更有特色,所卷蔬菜一定要嫩,炒得也要嫩,而且卷食春饼时,摊鸡蛋是必不可少,少不了葱,卷春饼技术要求也高,春节来临,别忘了尝尝各种饼,更要尝尝应季美食春饼春卷。作者将面食涂上历史文化的斑斓色彩,旁征博引,引据论典,趣味性很浓,特别是各种面食的制作方法更是详尽难得,是一篇不可多得杂文,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水之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125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之梦        2017-01-23 17:43:28
  写得太好了,哈哈,读着文字也能满口余香,难道文字真的可以解馋么?问好长谈老师,祝您和您的家人春节愉快!
在美面前,万物平等。
回复1 楼        文友:老生常谈        2017-01-23 17:51:51
  多谢多谢,祝新春万禧,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