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秋(随笔) ——心灵中遗失的美丽
南京,以古都著称,六朝盛衰,似是硬生被秋牵扯着。依稀曾忆“自古逢秋悲寂寥”文人墨客的情怀。
天边泛红的白,许是南京最美的开始。
秋是潇潇地落下,阳光也似片片的惬意。秋,它在南京。
枯黄落叶,在这里的秋并不会卷起千堆雪。南京过目的历史,心怀却没有鲁迅那般肃杀。落日——凄凄夕阳,散尽了落叶般,是南京的秋。
记忆中的幕布上,总对南京印象与灵古,与南大,与秋相之呼应,南大的国民建筑风格是黑瓦白墙,笔笔勾勒出建筑的。光影是轻掩着的昏黑线条,掩浮着悸动的心。
夕阳的美,在南京,是那稀落差参的黄昏。亦飘亦洒在南京的景里,秋天来了,落几片树叶,微风佛过,显着秋天的魅力。
灵古,比起南大,更适合秋的夜。你不懂,秋月下的灵古,是什么?褪去了迷人的唯美,似是素颜,同那月夜美景,更多了几分清雅与脱俗,销魂的夜,纳着人的心灵,予人灵古的美。
秋叶与池塘,黑幕与石像,似秋的静谧月夜的美,仿佛是流动于指间的风华,牵连着跳跃着人的审美——不可名状的语。
秋,在这,在南京,谈不上什么悲怆。也并不乏情感地触动,那灵古的石像,曾经历着的岁月——多少的昼夜,多少星空间的流动,使一个又一个秋,美得灵动。
黑夜亦是黑色,在秋中,孕育着人心的悲与哀。景的秋,在南京这个曾历过波澜历史的古都,秋并不黯淡。更似是一层幕,遮着秋,遮着南京,也遮着我们的眼。秋月中,南京,曾吟诗弄墨的地方却显黯淡。
南京无光,是的,历史上的辉煌,万都朝拜。更有那触目惊心的血泊。只是它,南京,更愿那小桥流水的淡薄罢了。
秋,南京最美的季节。比起北京那肃杀的秋,在南京灵动得多,是夏与冬过渡中洐出的美。
秋不悲,不肃,不愁。甚少在南京,秋只是人们梦中的可人罢了。灵古与南大,脑海中萦绕的印象,却全是秋。
秋,褪夏及秋,去冬为秋,心灵间的美丽,是遗落下的南京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