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古韵今弹】杂说水浒之“招安”的诱惑(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杂说水浒之“招安”的诱惑(作品赏析) ————宋江并不愚蠢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67发表时间:2017-02-06 06:25:41

我们一直觉得“招安”是昏招,使梁山英雄走上了不归路,但平心而论,这无疑是宋江们最好的出路,梁山其实的出路只有两个——被剿灭和被招安,所以寻求或接受招安应该是最佳的选择,符合大都数梁山好汉的利益。
   这也是宋江比晁盖更有号召力的原因。
  
   一、梁山的三代领导人——断金亭,聚义厅和忠义堂
  
   1.王伦最没格局
   王伦的绰号是“白衣秀士”白衣是没有功名,社会地位低,秀士是指落第秀才的身份。
   王伦是落第秀才,对社会不满,于是柴进资助他经营梁山,这无疑是柴进的需要,梁山是柴大官人给自己留的“后路”。
   他能力有限,而且胸襟太小,所以他手下只能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个子杜千宋万,还有本事一般的旱地忽律朱贵,却容不下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林冲最没野心,还要怀疑,林冲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要难为,所以王伦该死。在加上晁盖的介入,吴用的挑拨,三阮刘唐的协助,所以王伦最终死于林冲之手。
   2.晁盖没有理想
   晁盖最符合《水浒传》中英雄的条件,武艺不错,讲义气,不好色,天天锻炼身体。他容得下林冲,也容得下吴用和宋江,所以能把梁山做大。
   但晁盖却没有理想,他只能带领兄弟啸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大约觉得做山贼是很有前途的。所以一干兄弟空有一身本事只能和大哥一起打拼,充其量只是做一名优秀的山贼而已,所以对于真正有理想的山贼来说,晁盖不是好领导。
   3.宋江是梁山最好的领导人
   和晁盖相比,宋江不像好汉,但宋江有人脉,更有理想。
   宋江能把梁山做大,而且思考了做大后的梁山的出路,我们一直觉得“招安”是昏招,使梁山英雄走上了不归路,但平心而论这无疑是宋江们最好的出路,而且梁山毕竟只是“流寇”并没有根据地,号称八百里的水泊其实并不能解决数万人马的温饱,何况铁牛哥还希望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呢。
   李逵的手持大斧杀到京城未免太过天真,而晁盖的路无疑也是死路一条。梁山其实的出路只有两个——被剿灭和被招安,所以寻求或接受招安应该是最佳的选择,符合大都数梁山好汉的利益。
   梁山三头领在山上各有一个标志性建筑,王伦是断金亭,本意标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出自《周易》,意思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后来用“金兰”形容朋友交情深厚,后来,根据这些个典故,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王伦在断金亭上,死于自己兄弟之手,“断金”二字成了绝妙的讽刺,其实他大概从来也没有把林冲当成兄弟。晁盖时代的标志是“聚义厅”,标榜的是“义”,这对江湖上的草莽英雄是有吸引力的,所以石秀、杨雄、时迁们争先恐后的投奔梁山,但不一定能吸引武松、鲁达、史进,一定不能吸引秦明、林冲、关胜、索超……甚至不能吸引孝义黑三郎宋江,更不能吸引世界首富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宋江时代的标志是“忠义堂”,因为宋江知道这个“义”字只能吸引李铁牛武二郎等兄弟们,而不能吸引秦明关胜杨志,更吸引不了河北玉麒麟卢俊义,而“忠”可以,因为忠的后面是“封妻荫子”的诱惑。
  
   二、不得不说的柴进
  
   柴进在《水浒》中是个重要的人物,在招安过程中他与燕青起的作用最大。
   1.“陈桥兵变”和“太祖秘誓”
   赵匡胤本是北周的大将,而且是北周皇帝柴荣的亲信,但柴荣死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通过“黄袍加身”的手段做了皇帝,建立了宋王朝,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大约是他也觉得对不起柴荣,所以比较优待柴家的子孙,《避暑漫抄》:“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 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錀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是年秋享,礼官奏请如敕。上诣室前,再拜升阶。独小黄门不识字者一人从,余皆远立庭中。黄门验封启錀,先入焚香明烛,揭幔,亟走出阶下,不敢仰视。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漏泄。虽腹心大臣,如赵韩王、王魏公、韩魏公、富郑公、王荆公、文潞公、司马温公、吕许公、申公, 皆天下重望,累朝最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变,犬戎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止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中,曹勋自虏中回,太上寄语云,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云。”
   柴进就是柴荣的后代,所以他享受一定的优待政策——丹书铁劵(丹书铁劵,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但他又对大宋王朝有不满情绪。所以一方面他广揽门客,如何林冲比武的王教师;资助逃亡的罪犯,如武松和宋江;善待过往的配军如林冲;还出资资助反社会的组织,如王伦的梁山,其实最初的梁山真正的创建者几乎就可以看成是柴进,或者说王伦只是职业经理人,而柴进是梁山的股东,当然入得是暗股。
   2.柴进是梁山和朝廷都可以接受的人
   柴大官人是梁山的实际缔造者,又救助过林冲宋江和武松,和宋江又有交情,连李逵都在他庄上住了不少时间,所以柴进在江湖上在梁山都很有有威望,他又是前朝皇帝的后裔,与当今朝廷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柴进是梁山和朝廷都可以接受的人,所以在招安过程中他是或不可缺的。
  

共 26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先生提到水浒之招安,以自己的视角及博识分析了当时招安之前的历史定性,人物个性,让读者矛塞顿开。全文的析解细腻、别致,足显先生之文化底蕴!学习了。荐读【编辑:流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流影        2017-02-06 06:28:02
  新年问好先生,祝创作丰盈!遥握。
撞倒南墙继续走
2 楼        文友:流影        2017-02-06 06:36:24
  《水浒传》虽是名著,个人却不喜读,不因别的,就因水浒好汉龙蛇混杂;还有宋江为招安征方腊,二虎相争。在108将中,我只喜欢呼延灼、鲁智深。
撞倒南墙继续走
3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2-07 17:10:37
  我在看老生常谈那篇《逼上梁山》中说:“宋江通过草寇之路,改变吏的局限升级为官,可以说这是他上梁山为寇的终极目标”,所以这篇招安可以说是水泊梁山好汉的必然之路,究竟招安后如何呢?还待后续分解。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