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鹤舍人绍起(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鹤舍人绍起(散文)


作者:徐红生 童生,506.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50发表时间:2017-02-10 16:14:56

去鹤舍古村旅游,游人所见的古民居,大多数由鹤舍人袁绍起出资所建。
   ——题注
  
   一、诺言
   从古村鹤舍往西约两公里,有一个叫曹家岭的村庄,曹家岭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叫王家山的村庄。连接这两个村庄的,是一条断断续续的麻石路。虽然当地出产麻石,但是,能在村内的小巷里铺上麻石,能够雨天不走泥路,就很让村人引起为豪,像这样村外道路铺上麻石,是极为罕见的。这条路近一公里长,铺上麻石需要的是一笔巨资,在曾经的物质匮乏年月,是普通人,哪怕是一个族群的普通人都难以承担。鹤舍的长辈火亭说,这条路是他的伯祖父绍起出资所建,银元都用了一谷箩。只由于当时负责做路的人贪了钱,加上后来的岁月侵蚀,才成了现在断断续续的样子。
   鹤舍人绍起,是出了名的大财主。据说,他在景德镇拥有七座半窑,其中一座还是官窑。之所以做这条路,并不是他的钱多得没用处。火亭说:那是因为绍起的父亲蕃杰的一个誓言。
   绍起的少年时代,家里很穷。如果用解放后土改时的标准,大约介于贫雇农之间。平常的日子,瓜菜杂粮,勉强能吃个半饱,逢年过节时,就常有人情急似债的窘迫。为了有个盼头,绍起的父母还牙齿缝里省下一点点钱,供大儿子绍腾进学堂开了个蒙。
   有一年,到腊月二十四了,不要说鱼肉,就是正月里待客的米都没有。蕃杰夫妻正发愁,有人捎信来了,说王家山有个亲戚,刚从镇上下乡,让蕃杰去他家一下。言下之意,是送他点过年的东西。蕃杰还有些不好意思,女人要他去。说穷人也有换命的时候,等两个儿子将来有能力,再报答人家。蕃杰就去了。亲戚热情招待了他,回家时给了他十斤一坛的菜油,满满一大袋米有五斗,让他回家做些过年粑。还说过两天杀了猪,让他再去拿些肉。蕃杰满心欢喜,背了近百斤的东西往家里走。
   蕃杰去王家山的那天上午,天阴着,还下了点毛粉细雨。下午他出王家山的门时,天还那样,但是,他走到路上,雨渐渐的就大了,还越来越大,到后来竟然是瓢泼大雨,还夹着风。风雨遮蔽了蕃杰的眼睛,路又滑,身上有上百斤东西,在一个上坡的地方,他一不小心摔下一条田塍。赶紧爬起来看时,人没怎样,油坛却破了,里面的油更是被暴雨冲刷得一滴不剩,米袋也破了,破袋里剩下的没几升,其它都泡在泥水里。奇怪的是,蕃杰爬起来之后,风也小了雨也歇了,这更让蕃杰难过,如果雨早些停了,他就不会摔这一跤。他坐在田塍上越想越难过,看着天上哭着说:老天哪!老天哪!我蕃杰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哭过几句之后,他不敢继续怪天,只怪路不好,于是发下誓言:如果将来儿子们有用,赚了钱,就把这条路上全都铺上麻石。
   十几年后,绍起真的发财了,蕃杰和儿子说起自己曾经的誓言,绍起二话没说,打发人推了谷箩装的银元下乡,要把那条路全部铺上麻石。只是,他在景德镇的生意要紧,没时间亲自管做路的事,就委托了他人。为了保证路的质量,绍起要那人赌咒,不把路做好就没有好结果。火亭说,因为绍起一家没人在乡下,那人偷工减料,还有一段没一段的铺麻石,贪了不少钱。火亭又说,赌咒很灵的,那人没有留下后代。
   无须考究一谷箩银元的夸张成分,绍起肯定出了一笔巨资。也不要说这是一种炫富,从来就没有人拿修桥补路当作挥霍。为一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父辈的诺言,鹤舍人绍起出巨资修路,从小处说,是他不肯欺心,从大处说,是不敢欺天地,不敢违神明。
   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曾经或对自己,或对他人,或对神灵有过承诺,但很多人后来有条件兑现的时候,却选择性地忘了曾经的诺言。
  
   二、牛气
   关于鹤舍人绍起发财的缘由,我听过这样一个传说。
   有一天,景德镇的某个窑户大老板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大水牛进了他的窑里,水牛的角太大,只好侧着头挽着角进门。他寻人解梦。解梦人说,这是好兆头,梦里的大水牛是财星。老板解完梦,将信将疑回到自己的窑场刚坐下,就看见绍起戴着一顶若大的斗笠进来了。因为那斗笠太大了,比门大,绍起只能挽着斗笠侧着头。大老板就认定绍起就是梦里的财星,留下了他,并把女儿嫁给绍起做老婆,然后绍起就发了财。
   绍起的侄孙火亭也说了这个故事,但略有不同。
   蕃杰对两个儿子的安排,是大儿子绍腾读书兴家,小儿子绍起种田守业。这算是一种传统的惯例吧。我父亲是老大,读了点书后被我爷爷送到景德镇做学徒,我二叔就留在家里种田。绍起十二岁那年,清明前牛出栏吃草的时节,蕃杰安排绍起去别人家影牛。绍起说,给别人影牛不会有出息,他想到景德镇做学徒。父母都劝他,说去景德镇的盘缠都没有,怎么去?到了景德镇住哪?绍起说他一定能去。过了清明节,母亲含着眼泪,将两件旧衣缝缝补补,给了一点点盘缠,交待了千言万语,要他到了镇上找那个王家山里的亲戚,然后十分不放心的让他上了路。雨纷纷的清明时节,绍起带着一顶大斗笠,一路半乞半买,一个人走到景德镇。刚到镇上那天,下的是滂沱大雨,昌江里洪水滔滔浊浪翻滚,有人看见一条大水牛在洪水中沉沉浮浮的挣扎,那人就想,能捡起这条水牛算是一笔意外之财。又一个浪头打过来,水牛不见了。那人抬头一看,就看见绍起戴着大斗笠,侧着头挽着斗笠进了一家豆腐店。那人突然出现幻觉,戴斗笠的绍起像一条水牛,心里一惊。大雨过后,那人来豆腐店里,知道果然来了一个人。他把自己刚才的直觉加幻觉说给豆腐店的老板听,再一看绍起,眉清目秀的惹人怜爱,就说绍起是水牛精转世,是财星下凡。
   绍起不打算寻王家山里的那个亲戚,找豆腐店的老板要事做,老板收留了他。
   绍起在豆腐店里做事,又勤快又乖巧,又干净又利索,老板夫妻越来越喜欢,但豆腐店的生意并没有因为绍起的到来而变得更好。多个人多张嘴,豆腐店的老板不想继续留绍起,把他介绍给一个熟识的窑户老板。绍起就跟着窑户老板走了。绍起一样的讨窑户老板喜欢,跟着打了两年杂,就成了老板的跟班。拿今天的话来说,绍起的工作相当于老板的秘书。
   有一次,烧窑师傅苦着脸找到老板,说正在烧的一窑瓷器可能要坏。烧瓷器的破损率极高,成本特大,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本大利大风险高。而那一窑瓷器是官窑瓷,非同一般。如果那一窑瓷器烧坏了,不仅仅是赔钱的事,官老爷怪罪就不得了。老板带着绍起去了窑里。烧窑师傅指着窑火说,想了很多办法,窑火还是一样的混浊。老板左看右看还哪样,只感觉回天无力,急得在窑前转来转去。
   火亭说,当时绍起走到窑口,脚一顿,说,窑里好得很!
   老板和烧窑师傅再到窑口看,原本混浊的窑火变得纯清了。闭了火开窑,那一窑瓷器破损率小,正品率高。老板十分高兴,想起前面豆腐豆老板说的水牛精转世的话,不禁对绍起另眼相看。
   这件事就传开了,并且传得神乎其神。那些人说,瓷器烧好烧坏都是窑神掌管,那一窑瓷器,窑神本来让烧坏,绍起一顿脚,一喝好,窑神立即就把火调好了。之后,有别的窑户老板的窑上出现状况,就派人找绍起过去。自然,丰厚的报酬是少不了的。又过了两年,绍起十六七岁了,攒下一点钱。有一天,他对老板说打算离开,想做点自己的生意。老板肯定舍不得放财神爷出门,提出给绍起股份。之后,绍起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牛气冲天,越做越大,成了景德镇烧窑做坯两行出了名的大老板,拥有七座半窑。
   绍起人生中的牛气,传说中只来自神秘的偶然。但从火亭的讲述里,我们能发现,他的牛气来自有主见——不愿给别人做影牛崽俚;有毅力能吃苦——独自乞讨着步行上景德镇;人和——每到一处都讨人喜欢;精明好学——我以为,传说中窑火的改变不是因为神秘力量,而是绍起在窑场中的两年生活里,掌握了烧窑的关键技巧,当然,这里面肯定有运气的成分。还有诚信,父亲的誓言他都要践行承诺,自己的诚信就更不用说。
   偶然性也是绍起人生中牛气的缘由之一,应该很重要。那条被洪水卷进昌江的水牛,沉没的地点和时间与绍起的人生道理出现叠加,或者就是神秘力量吧。
   绍起的牛气,还来自家庭和睦。
  
   三、家和
   绍起发财了,但他的母亲却因积劳成疾而中年早逝,没享受多少。为照顾父亲的生活,他作主给父亲娶回一房继室。这位继母替他父亲生下五个儿子,加上绍起和绍腾,满满的是一组金刚葫芦娃转世。允许父亲给自己娶继母不算特别,但是,绍起能把继母生的五个儿子当做自己百分之百的亲兄弟,很多人就做不到。绍起经营的七座半瓷窑,后来分家时每个兄弟都有一座。
   古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在外面做官还是发财,年纪大了都回到故土。荣归故里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气派的高楼大屋。绍起兄弟七人。他和大哥绍腾都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的儿子和继母所生的兄弟年纪差不多,绍起用了很多钱,做了很多屋。去鹤舍古村旅游时,村前那些高大气派的传统民居,差不多都属于绍起的兄弟子侄。其中的大夫第,就属于绍腾的儿子成璧。
   火亭说,下乡做屋由绍腾负责。当时,很多鹤舍人都说,绍腾绍起这不是给七个兄弟做屋,仅仅是给他们兄弟两个做。假话经过三个人传,就变得像真话。特别是有些鹤舍人,恨不得看见绍起兄弟打架争斗,特意在下乡的绍起的小弟弟们面前说那些话。绍腾为了让兄弟们放心,就在村里人面前赌了咒。大屋落成后,自然是兄弟个个有份。
   火亭讲了一个半文钱的故事。
   有一次,绍起和客人谈生意,为了半文钱,两人争执了一个多时辰,都没让对方妥协。绍腾当时在场,看得不耐烦。心里想,弟弟这么大的一个财主,让个半文钱算什么,就要绍起让。绍起立即同意了。客人走后,绍腾还在说绍起不该为半文钱争许多时。绍起说,哥哥,那不是半文钱,是一船瓷器,一个少半文,就少了一大笔钱。
   如果说他们家经营的是一个大公司,绍起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绍腾顶多就算一个高级管理。但绍腾对公司的事发了话,绍起给面子。
   火亭又讲了一个他祖父的事。
   火亭的祖父是绍起最小的一个弟弟,被父母和六个哥哥宠着,整天就是吃喝玩乐。有一次,他去婊子院玩时弄了个新名堂,叫困“肉棺材”。就是下面有女人垫,两边有女人靠,上面还有女人盖,他在女人中间。一次点几个妓女,就要用更多钱。有同去玩的人想讨好绍起,在绍起面前说他这个事。绍起听完后,一点也没表示出生气,只淡淡的对那人说:这钱,赚也要人赚,败也要人败。毫无疑问,绍起在私下里对兄弟子侄的管教肯定不少,但那种让兄弟离心离得的事肯定没做过。绍起的晚辈里面出了很多人才。绍起的大侄子成璧,在清末做了回奇特的四品知县,鹤舍人在国民党军队有十八个军官,也就是让鹤舍人骄傲的“十八条横皮带”,多数也是绍起的晚辈。
   做事总会遇到阻力,最难冲破的阻力,来自亲人。第一,亲人阻挠的原因可能是为你着想,第二,亲人的阻挠能让你防不胜防。家和,就能取得亲人的理解的支持,多了一份助力,就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少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就能全身心做自己的事业。
   在一些关乎豪门恩怨的电视剧里,兄弟不是兄弟,姐妹不是姐妹,妯娌不是妯娌,甚至父子不是父子,夫妻不是夫妻。为了财产,他们全都成了仇人。他们不仅明争暗斗,也有赤裸裸的生死搏杀,最后往往为外人所利用。绍起作为实际家主,不仅呕心沥血赚来的钱财归全家所有,还能在外人面前维护家人的面子,自然家和万事兴。今天,蕃杰的子孙繁衍到四百多人。
   鹤舍人绍起,像一本书。

共 45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篇散文从三个侧面讲述了鹤舍人绍起的故事。绍起是当地的名人,已然成为民间的一个文化符号。第一则故事,主要围绕绍起的父亲信守承诺让绍起出钱修路的故事。阐述了做人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回报,要懂得诚信,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第二则故事,主要讲述绍起经商历经周折,终于富甲一方的故事。阐述了做人干事要自强、助人、好学、吃苦,才能获得成功。第三则故事,主要讲述成名立业后的绍起治家和发展事业的故事。阐述了家和万事兴、人和家族旺的道理。一切事情以和为贵,才能做大事业,才能振兴家族。语言朴素,细节饱满,蕴含哲理。推荐阅读!【编辑:夏云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云泥        2017-02-10 16:15:31
  问好。欢迎继续赐稿流年。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1 楼        文友:徐红生        2017-02-10 16:52:38
  谢谢你,让你费心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