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行医心得 素养回归(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行医心得 素养回归(散文)


作者:黄纪元 布衣,24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0发表时间:2017-02-17 17:34:40

行医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个哲学课题。行医不是单纯的对话,也不是金钱买卖,更不是草菅人命。通过三年有余的时间,以及独自处理一些临床病人,途经两家医院,内外兼修,谈不上有多大的能耐,心得体会倒是有不少,总之归纳为两个字——“素养”。
   医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一名好的医生往往是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据考证,医生的头脑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但是我们在行医的途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闹心的事情,这时个人的素养就尤为重要。
   偶尔想想,其实,当初我跟绝大多数的医学毕业生一样,走上行医这条道路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举,甚至一开始只是想找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因为自己当初的专业就是临床医学,如果现在放弃了心里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舍,毕竟自己曾经努力过,也奋斗过。行医是苦闷的,有时候是很难抽出时间去做一些想做的事,尤其是在码头工作的三年里,我感同身受。独自漂泊,内心是一种煎熬,但是为了行医这条道路能够继续下去,那也只能是独自去承受。
   有时,很多事情就是那么的微妙。即使自己知道缺失了一些什么,但是它依然是一道坎。行医与家庭生活往往会混为一谈,弄得自己几年都是老样子、碌碌无为。
   在码头做外科医生的三年里,期间只回都昌老家过了一个年,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我又不得不那样去做。每次,在电话里听到家人嘘寒问暖的声音,眼泪就会哗啦啦的流下。在那段时光中,我心里过得非常压抑,因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以致自己慢慢就变得非常的老成,与同龄人似乎少了许多的话题,尤为严重的是自己在爱情的道路上似乎迷失了方向。
   我时常徘徊在江边,有空没空都会挤出一些时间,即使是几分钟,我想那都可以。吹着风,思考着人生的方向。在感情的世界里,我就像一只迷失了方向的小鹿,即使跟同事、病人能够打成一片,但是自己依然是孤独的,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期间,每次回到家,父母看着我无精打采的样子,眼神里全都被忧虑填满,但是他们又不敢跟我直说,生怕哪一句话触动了我。那时候,自己就像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孩童,即使一脸沧桑的样子,内心却孩子气确实太重。如果当初不是小弟的一句话,可能自己根本就没有回归家乡的打算,到现在为止也可能仍在码头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真要一辈子这样去生活其实是可悲的,这样自己的行医道路就真的废了。
   如果一个医生,不能融入自己的家庭,那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谈何容易。在码头做外科医生的三年中,有几个病人,如果不是自己因为感情的原因一时疏忽,即使后来没有闹出什么大事,但是心里仍然过意不去,这时候我还谈什么素养。病人没有找自己麻烦,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通过这件事后,更加肯定了自己回家的打算。曾经以为脱离了父母的视线,独处也可以干成一番事业,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狭义的想法,更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做法。如果一名医者不能独立去面对,反而是一味的去逃避,那样自己还谈什么素养,还怎么有心思去给患者治病。此时此刻自己已经是个病人,救人必须先得把自己治疗好,心情愉快了,那样才可以踏踏实实去工作。
   回到都昌后,我被县卫计委安排到一个乡镇卫生院工作。虽然乡下比较清闲,但是每个月都有几天可以回家。每次看到父母高兴快乐的样子,心里的压抑逐渐变少了,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
   刚来乡镇卫生院,由于是个陌生的环境,有很多的事情还要自己去摸索。以前,自己在码头从事的是外科,现在在乡下基本上是看一些内科疾病,在工作的性质上,其实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一些治病的疗程可能比以前更繁杂一些,但是自己并没有感觉到累,也许是跟父母之间的距离近了,自己的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好的变化。
   以前,看到一些有关医闹的报道。从始至终可能都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慨念,认为那都是患者不讲理、撒赖,但是现在我逐渐有些新的认识,站在病人的角度可能就有些不一样,一个巴掌拍不响,更何况我们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也不可能为了一些钱财去做那些有损名望的事情。
   一到医院,院长就安排我独自值班。刚开始自己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几个病人,也许老百姓都有所顾虑,可能是看了我新面孔打心底就有些不信任,如果还是三年前,可能自己还会有种要看就看不看拉倒的想法,但是现在没有这么的过急,有时在想,可能凡事都有个过程,只要自己做好本份,每一个接手的病人都好好去跟他治疗,性子上和善一些,相信找自己看病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经过几个月的沉淀,慢慢就有些病人特意找到自己。那一刻自己内心非常的窃喜,因为有人终于肯定了自己的医术,对于一名医者来说,这是一份肯定,比在码头收获的一些锦旗时还要自豪。慢慢自己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真诚负责的去对待每一个病人,那么自己一定也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救死扶伤不是空一声口号,要实际行动。医生不只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耐心、责任心。在工作中,要把每一个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那么一定能够在工作中有所作为,家庭肯定也会幸福美满。这样才能素养回归,更好的造福社会。
   ——2017年02月17日

共 20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医者仁心。但仁心的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中的“我”,是一名年轻医生,他的成长、成熟,全征地诠释了这个道理。种种原因,“我”在三年的时间里活得很是郁闷。那是入了误区,“走上行医这条道路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举,甚至一开始只是想找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不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没有倾尽全力投身其中的准备,为了一份工资,为了一个饭碗,哪里开朗振奋的起来?崇高的职业,神圣,能进到这个行列,自然是高智商的佼佼者。很欣慰,“我”没有沉沦,用自己的思考,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时疏忽,即使后来没有闹出什么大事,但是心里仍然过意不去”,这就是仁心梳理的伊始,“如果一名医者不能独立去面对,反而是一味的去逃避,那样自己还谈什么素养,还怎么有心思去给患者治病”,这是仁心的光大。“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好的变化”,“我”找到了医者的快乐,“做好本份,每一个接手的病人都好好去跟他治疗,性子上和善一些,相信找自己看病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我”看到了自己的责任。“ 救死扶伤不是空一声口号,要实际行动。医生不只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耐心、责任心。在工作中,要把每一个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个在不断思考和批判的“我”,一个明白了“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我”,一个逐渐成熟,爱上自己工作的“我”,还有,一个前程无限的“我”。这是一篇真情流露的好文章,作者的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值得一读。力荐。【编辑:若水一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若水一生        2017-02-17 17:38:31
  在不停歇地思考和批判中前行,终于渐渐地成熟。你的成长,是一堂生动的教学课。
我思故我行
回复1 楼        文友:黄纪元        2017-02-23 13:32:05
  过奖了,继续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2-17 20:22:29
  拜读老师佳作,深有感触,认真学习品读中:
   行医是一门技术活,不是单纯的对话,也不是金钱买卖,更不是草菅人命。通过三年有余的时间,以及独自处理一些临床病人,途经两家医院进修学习,内外兼修,心得体会倒是有不少,两个字——“素养”。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黄纪元        2017-02-23 13:32:48
  叫小黄就可以了,互相学习。
3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2-17 23:16:34
  作者能及时反思自己,好样的
回复3 楼        文友:黄纪元        2017-02-23 13:33:21
  呵呵,不断反思,才可以提高自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