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心愿】娘心(征文·小说)

精品 【晓荷·心愿】娘心(征文·小说)


作者:云静水闲 进士,6717.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96发表时间:2017-02-20 23:10:35

若梅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娘临终前要给她两团线,而且还嘱咐她一定要好好保管,不能送人。
   这两团线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乡下人常常用来做布鞋的那种麻线,只不过染成了红色。稍有点奇怪的就是这两团线都绕在一个空心的硬纸筒上,而且绕得非常密实。
   若梅想,娘留给她两团线,也许是告诫她要勤俭持家,也许是为了留下一个念想、一个回忆,也许是娘实在没东西可留。
   不管是何种目的,若梅一想起娘就忍不住要流泪。
   若梅的爹死得早,她娘四十一岁就开始守寡。那时,田土刚刚下放,若梅娘要种责任田,还要照顾若梅和她两个哥哥,那种日子真的像黄连拌醋。直到若梅两个哥哥都成了老板,且都在城里买了房,若梅也嫁到邻村并有了孩子,她娘才算喘了口气。不过,若梅娘已变成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
   若梅娘老了,一个人住在乡下,两个儿子每人每个月给她一百元生活费。
   那天若梅回娘家,正是吃饭的时候。若梅揭开娘的饭锅一看,里面的饭是米和红萝卜丁混在一起煮成的。这哪是饭,分明和以前的猪食差不多。
   若梅问娘:“妈,你怎么吃这种东西?”
   她娘咧嘴一笑:“我偷懒,饭和菜一起煮,这样方便,也好吃。”然后赶紧往嘴里塞了几口“饭”,装着很好吃的样子。只不过,吞咽时似乎遇到了麻烦,噎得眼泪都出来了。
   若梅的鼻子一酸:“妈,是钱不够用吧?”
   她娘急了,急得脸都变了色:“不是,不是,够用,够用!”
   若梅不信,就偷偷去问隔壁的老幺叔。
   老幺叔说:“你娘有事都闷在心里。现在住乡下什么都得花钱买,物价又贵,还要做人情,一个月两百元哪够啊!你娘这么大年纪了,还种着土,夏天摘辣椒,冬天拔萝卜,就是为了省俩钱。你两个哥哥都是大老板,也不缺钱,她还顾着他们,啥事都为他们着想。唉,有福不晓得享!”
   若梅明白了,回家对娘说:“妈,以后我每个月也给你一百元。”
   她娘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两百元钱够用了,我这么大年纪了能吃多少?三兄妹就你一个人在农村,条件差一点,你又是女儿,要做女儿的养娘,没这个规矩。”
   若梅装着生气:“女儿怎么啦?女儿不是娘生的?你不要我的钱就是重男轻女!”
   她娘也发火了:“你给我钱我就丢到河里去!”
   若梅和娘杠上了:“你不要我的钱,我就打电话给两个哥哥,要他们每个月多给一点钱。”
   她娘一听,立马服了软:“好,好,我要,我要,你千万别打电话。”
   从此后,若梅就和两个哥哥一样,每个月给娘一百元钱。
   四年后,若梅娘病重。
   若梅回家照顾娘,发现娘没有一件新衣服,一双袜子补丁叠补丁,家里有几个粗瓷坛子,里面装的都是干菜,唯一值钱的东西是十几双新做的棉布鞋。若梅暗暗自责,自己平时只顾忙碌,认为有了一百元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了娘。她也有点纳闷:娘每个月有三百元,也不至于买不起一双袜子、天天吃干菜啊!
   若梅娘临终前,若梅和两个哥哥都守在床前。她娘看着他们三个说:“你们三兄妹以后要团结,要相互帮助……娘没用,白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们,这十二双棉布鞋大宝和二宝两人分了。”然后又对若梅说:“以前种麻时纺了点线,还剩下两团,你拿去吧。这线你要好好保管,不要送人。”
   娘死后,若梅把娘留给她的两团线放在堂屋那张当做神龛的木桌上,每天都看上几眼,看见线,就像看见了娘一样。
   这天,春意盎然,风和日丽。若梅像往常一样往木桌上一瞧,却发现线少了一团。她马上问八岁的女儿:“你看见这桌上的线没?”
   女儿说:“哥哥拿出去放风筝了。”
   若梅大惊失色,刚想出去寻,只见十岁的儿子像一阵风似地跑了回来:“妈妈,钱,钱!”
   若梅儿子一手拿着一沓百元钞,一手拿着纸筒,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红色麻线,小脸儿激动得红朴朴的。
   若梅厉声问:“你手里的钱是哪里来的?你把姥姥留的线怎么了?”
   儿子说:“钱是线里面的。我放风筝,放着放着就看到了里面的钱。”
   若梅呆了呆,忽然发疯似的拿起另一团线,飞快地扯线,一圈又一圈,线扯完了,果然看到里面有钞票。那些钞票一张张整齐地绕在纸筒上。
   若梅把所有的钞票数了数,刚好五千元整。
   若梅拿着钞票,泪如泉涌。

共 1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精彩的小说!若梅父亲过世早,守寡的若梅娘辛苦拉扯大三个孩子,到孩子们都成了家、两个儿子做了老板,才觉得生活对她露出了笑脸。母亲独居,若梅无意中看到母亲吃的竟然是不能称之为“饭”的餐食,心疼母亲的若梅便如两个哥哥一样给母亲同样多的养老金,而母亲却以不能让女儿养为借口,不接受若梅的钱。若梅“威胁”母亲如果不接受她便会打电话找哥哥们娃赡养费,于是母亲只能接受。去世的母亲给两个哥哥各留下六双棉布鞋,给若梅留下两卷棉线,并且叮嘱千万不能送人。本以为这两卷线是母亲留下的念想,却在无意中发现竟是自己给母亲那五千块生活费。朴实的文字,催人泪下的情景,让母爱得到深化,值得每个子女深思。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222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19-06-06 08:21:33
  拜读老师佳作,情感细腻,描写生动,感人肺腑,拜读欣赏了。
梦在何处
回复11 楼        文友:云静水闲        2019-07-16 12:43:52
  谢谢留评,祝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