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风骨】评说(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风骨】评说(散文)


作者:导墅愚公 布衣,424.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35发表时间:2017-02-24 21:13:58


   梅兰芳是公认的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在嚣张的日本人入侵中国的时候,打着“建立亚洲共荣圈”的幌子,不但在军事上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就连当时的艺术圈日本人也要插一足。这种美化侵略事实的行为是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可以揭穿的。梅兰芳的盛名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人就是看中了这一个可以美化自己丑陋嘴脸的机会。可是要想梅兰芳就范那是不可能的。狼外婆的羊皮终究不能够笼络梅兰芳的气节。所以梅兰芳打伤寒针,蓄须明志。但是,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卖国求荣的小人。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汪伪政府。不但不作匹夫之责驱逐日寇反而联合日本人欺负中国人。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摄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宙锋》、《断桥》等他的生活片断和在工厂、舞台演出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断。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
  
   兰
   事件发生在1948,那时离2战结束已经3年了,正是国共内战时期。 
   1947年,美国宣称受到共产党的强大威胁,意图在亚洲建立其势力范围,于是"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美国的扶日政策出台,这对亚洲的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正是美国的庇护,日本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不象德国消灭的彻底,留下今天小日本死不悔改的嚣张现状。 
   由于美国的"扶日"政策,中国国内迅速的组织了反对美国扶日的运动。发起人是吴涵。1948年6月,朱自清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国面粉宣言》上签名。 
   同年8月,朱自清由于胃病和饥饿去世。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古代读书人的骨气和气节是我们这些伪读书人望尘莫及的。如果我们的反日能做到朱自清的一点点,何愁不成?偏偏喊口号的多,做实事的少。 
   2016年10月18期晚,一则《惊呆了!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马桶盖,查证后酒店要求导游寄回……》,时间持续发酵。网友都显得义愤填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还偷马桶盖……”就因为贪图小便宜,不顾国人在国外的形象。
   无论是文人还是游客,面对大是大非、面对芝麻绿豆的小事,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权衡之心,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个人应该放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因为一己私利而损集体的利益,朱自清做到了而那对游客却身败名裂。
  
   竹
   郑燮,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很快,没有积压。空闲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郑板桥的爱民如子、清正廉明、谦虚高照了一个清官的气节就如同郑板桥笔下的竹子,虚怀若谷的高尚气节。同时我们回头看看现今官场的“老虎”,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不但不作为还是“杀人不见血”的寄生虫。祸起萧墙,一个党派如果没有清明之流必将不国。
  
   菊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大家都知道陶潜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号称田园诗人鼻祖的陶公,早已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趋炎附势,其实不做官寄情田园也不为一件快事。菊之清新淡雅无不迎合了陶潜的归隐之心。不为五斗米折腰,好大气好爽快!
   然而像和珅一样的文人败类,为了迎合乾隆,投其所好阿谀奉承,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这种人之后的下场只会很惨,因为面对权势面对名利他们已经没有了自尊,剩下的只有充斥着铜臭味的皮囊。而历史最后给他们的只有一口唾液。
   梅兰竹菊四君子,道尽人间是非事,看完笔下黑白脸,忠奸功过笑谈之。
  
   2017.2.24晴于寒舍

共 23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梅在严寒中傲立枝头,悄然开放,点缀着素色世界;兰于春风掀开第一页日历,听溪流涓涓流淌的韵律中,春风将原野吹绿时,积蓄力量绽放嫣然的美丽;竹在春风还没有化尽最后一片残冰,嫩黄的笋便破土而出,在春的温润下茁壮成长,碧绿成林,挺拔而秀逸;菊总是在百花凋谢之时带着对秋的眷恋,一路芬芳飘满天涯。梅、兰、竹、菊占尽了春秋四季,不但具有高洁傲岸,幽雅空灵的高尚品质,而且具有虚怀若谷,冷艳清贞的人格魅力,成为历代高洁之士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梅、兰、竹、菊四花有花中四君子之美誉。梅花的高洁、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傲霜等自然属性,象征着人格高尚,学识渊博,举止文雅的品德。文章以梅兰芳、朱自清、郑燮和陶渊明四位国人人尽皆知的大师、先贤生前事迹做素材,赋予他们梅、兰、竹、菊的精神和气节,进一步讴歌了他们的高尚品格。作者取材恰当,叙述流畅,主题积极向上,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2-24 21:14:50
  感谢支持江南烟雨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2-24 21:15:22
  问好!遥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