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少年情事老来悲

编辑推荐 少年情事老来悲


作者:长吉 布衣,18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21发表时间:2017-03-03 16:30:29
摘要:最后一梦初醒,许是波折尽阅才悟得回首失期的悲寥,他挥笔,落下斑驳湿意。诗人姜夔,就这样,在漫长时光中踽踽独行。

少年情事老来悲 悠悠的钟声,在暮色里抖落满身的旧絮,长呼一声佛号,喑哑却厚重的嗓音,回荡醒了整个山峦。山间取道的江上,漂泊的客船里,总有疏狂文人闻声而起,目光落向船外寂寂无波的江水,半晌无言。
   清平的水面,映出幽幽的远山,站在老年月的断桥,以及瘦长的垂柳,直直探入水底,不惊起一丝涟漪,于一片无波里,独自打钓沉进回忆里的旧事。
   曾从扬州打马而过的诗人,看着扬州举目萧瑟尽凄凉的景象,皱了一双长眉,一声长叹,落下世人争相传颂的雅致小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彼时,扬州如一个过早被风霜摧砺的老妪,散了衣香鬓影,花了粉面残妆,失了莺啼婉转,卸了一身骄矜,立在金兵铁甲争鸣的漫漫风沙之中瑟瑟作抖。
   好一个“冷月无声”!那年,姜夔骑的白马,必然极瘦,马上的人虽正处于风华正茂的二十多岁里,那眉目也必然是极冷的。天上的月最该是冷冷的,洒落下满世界的寒意,封冻着久别未见的思绪。
   那年,他尚二十有二。正是合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纪,偏与柳永、秦观他们同病相怜,屡试不第,遂萎萎然客居了合肥。在那里的一条细长的江中,他醉饮桃花陈酿,斜倚瓦肆勾栏,放逐着少年人的张狂和不忿。那一日风起,隔着朦胧而扬的竹帘,惊鸿一瞥水面上转瞬即逝的如花笑靥。琵琶声起起落落,一如他辗转不定的心事,明明灭灭的两岸灯火,闪烁过他年少的心房,像小鸟轻柔的羽毛,细细刷过,说不出的悸动。
   怅然多情的少年词人,温婉解语的红尘女子,素来不会免去诸多的纠葛。落到了宋孝宗淳熙三年,便成了客居的姜夔,和擅弹琵琶的女子。
   那位被姜夔一顾倾倒的女子,并未在史册上留下只言片语的勾勒。想来,也定该是一位才情动人,善弹一手琵琶的灵性佳人。
   那日,她和家中小妹应邀乘舟从江上而过,珠落玉盘清脆悠溅的琵琶声两相应和,错错落落地从江上开出一条道,迤逦动人。帷幔深遮,迎风层叠,内厢受邀的小姐夫人们以香扇掩面,流转的美目,既是自得,又是在两岸争相瞧探的公子少年身上打量。身后的舟船上,主人家笑意满面,显见得是极为满意。她只是微微一笑,纤细的手有致地拨弄着丝弦,两岸的赞叹和窥视只作不见。
   若是那一日江上的风,未曾掀起她身旁的帘子,若是她那一抹轻轻噙在嘴角的笑意,未被栏上的姜夔瞧见,若是她未曾在察觉到,那一抹视线后轻飘飘瞥出去那一眼,或许,她二人便还不会上演合肥江上那诸多故事,也省却误动了一颗心的波折。
   可是,若是那样,后世便也失去了姜夔笔下诸多的动人词句。
   他爱她清雅风骨一双素手,她悦他少年意气才华惊艳。只是透过竹帘的短短一个对视,彼此便已心思通透。
   从此,一叶小船踏波而过,时人倾倒仰慕中,她舟上的客人只有一个。
   他常循着琵琶声,撩了长衫踏步上船,她嘴角笑意渐渐加深,远山眉舒展,放下琵琶,素了一双手为他备上酒菜饭食,两人眼神触动中,皆是温存暖意。晴空方好,他们趋了船到很远的地方,山外青山楼外楼,他闭着双目,沉醉在琵琶声轻弹里不愿罢休。世人只道花解语,他从初见的倾倒到爱上她闻言软语的劝慰开解,短短数日,早被这个女子的温柔和体贴深深打动。他想,此生得此一朵解语花,已然足够了。
   那段时光,真是姜夔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他不再纠结于仕途官运,不再恼恨于自身的技不如人,不再愤懑世道的不公,不再怨天尤人。朋友们聚会时,时常打趣他好生福气,他爽朗一笑,将耳尖微微染上烧意的女子拥进怀里,内心是十分的满足。更多的时候,他和她会牵了手,穿过长长的曲折的巷子,宽大的袖子层层交叠,两只手在袖中握得严丝合缝。那时候脚下是青软的苔子,遇上雨天,一踩一个轻轻的脚印,他们只管握了手往前走,不问前路,不管归途。走过长长的街,穿过曲折的巷子。你为我案前研墨,我赠你深情难赋。我听你琵琶传情,你喜我传神工笔。若是时光就此止住,该有多好。
   然而,多情总被无情误,道是无情还有情。不染纤尘的女子,成为少年郎君不忍攀折的一枝红梅,清冷地绽放在枝头。慕极,也爱极,却终究在午夜梦回的心底揣了一份自知。那时,他迫于生计,不得不游走四方,即便是如何的鲜衣怒马谈笑风生,生存窘迫的姜白石与那个嫣然含笑的女子之间,终究是无法善终。
   最后一别,一身素白的女子落落站在船上,没有哭泣,也没有哀求,唯眼角一点晶莹,暗示着这个坚强女子通达之下深掩的伤心。她返身取了琵琶,再没看他。她说,今日一别,今生再会未必有期。妾身献奏一曲,祝郎君终得偿所愿,不憾平生。
   他慢慢闭上了眼,缓慢地转身,在哀痛的琵琶声里离开。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那样一场动听的弦音里,他终究是动容。
   关于这一场情事,他只在《送范伯讷往合肥》绝句三首里正面提过: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在江淮间。谁能辛苦运河里,夜与商人争徃还。”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小帘灯火屡题诗,回首青山失后期。未老刘郎定重到,凭君说与故人知。”
   而他的词作中,对这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惦念追忆的却多达22首。用情之深,在两宋词人中,或许只有陆游可比拟。
   此后他去过许多的城,遇过许多姿容绝艳的女子,写过无数的好词,也贪恋过无数的温暖。却终不能抹煞在梦一场往事辗转的午夜醒来,额头淋漓的细汗,嘴角缄默的思念。
   离开那个拨弄琵琶的女子的第九年,他遇到了诗人萧德藻,萧赏识他的才华,将自己侄女许配之,并将他推荐给了杨万里。后在杨万里的推荐下拜访范成大,以《暗香》《疏影》两词悦之,遂得范赠送家妓——小红。真真是春风得意的无双风华,归途姜夔心情舒畅,作七绝十首,中有“小红低唱我吹箫”的词句。
   然,这样的畅快岁月终究是少数的。他的余生,都在思念中度过。最后一别,他叹“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庆元二年,他梦醒,对月长叹“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最后一梦初醒,许是波折尽阅,才悟得回首失期的悲寥,他挥笔,落下斑驳湿意。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面颊一片凉意,他抬手,却是怔住。
   那年清冷的月,似是与船下水面那一轮重合,交叠出那年初见,她迎风展颜,笑意嫣然。而今一梦浮生尽断,终只是“少年情事老来悲”,那年那月,再不能回。
   悠悠钟声绵长,佛祖闭目合掌,眉目低垂,无边慈悲。

共 25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本文讲述了姜夔与一钟情女子偶遇的爱情历程:他和她会牵了手,穿过长长的曲折的巷子,宽大的袖子层层交叠,两只手在袖中握得严丝合缝。那时候脚下是青软的苔子,遇上雨天,一踩一个轻轻的脚印,他们只管握了手往前走,不问前路,不管归途。走过长长的街,穿过曲折的巷子。你为我案前研墨,我赠你深情难赋。我听你琵琶传情,你喜我传神工笔。若是时光就此止住,该有多好。语言灵动,描述细腻的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03 16:50:34
  对于白石先生来说,少年狂放的情事,为老来悲哀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长吉        2017-03-04 09:59:54
  谢谢老师按语,辛苦了,奉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